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动力催眠
  • 动力催眠专业技能证书课程
  • 默认教学计划
  • 动力催眠专业技能证书课程

    • 价格
    • ¥ 7800.00
    • 1317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默认教学计划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1653)
      • 评价 (26)
    • 动力催眠——导读
    • 第二节 催眠的历史
    • 第一节 课程介绍
    • 第三节催眠的历史
    • 作业
    • 第四节 作业讲解
    • 第五节 催眠的理论流派
    • 第六节 催眠的历史源流
    • 第七节 课程作业
    • 作业
    • 第八节 舞台催眠(一)
    • 第九节 舞台催眠(二)
    • 第十节 舞台催眠(三)
    • 第十一节 课堂作业
    • 第十二节 大脑结构功能与头脑理论
    • 作业
    • 第十三节 新皮质与想象
    • 重点 如何学习好动力催眠证书课程
    • 作业
    • 第十四节 课后作业
    • 第十五节 什么是催眠(一)
    • 第十六节 什么是催眠(二)
    • 第十七节 课程作业
    • 作业
    • 第十八节 眼光凝视技术
    • 第十九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一)
    • 第二十一节课后作业
    • 第二十二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三)
    • 第二十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二)
    • 第二十三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四)
    • 第二十四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 第二十五节 触发战斗逃跑
    • 第二十六节 作业讲解
    • 第二十七节 催眠的基本流程
    • 第二十八节 催眠前谈话
    • 第二十九节 暗示感受性(一)
    • 第三十节 暗示感受性(二)
    • 第三十一节 暗示感受性(三)
    • 第三十二节 作业讲解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三十三节催眠后暗示(一)
    • 第三十四节催眠后暗示(二)
    • 第三十五节催眠加深技术(一)
    • 第三十六节催眠加深技术(二)
    • 第三十七节 催眠加深技术(三)
    • 第三十八节 催眠与暗示(一)
    • 第三十九节 催眠与暗示(二)
    • 第四十节 催眠与暗示(三)
    • 第四十一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三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四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40节作业
    • 第四十五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六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八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一...
    • 作业
    • 第四十九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二...
    • 第五十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三)
    • 第五十一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 第五十二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
    • 第五十三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二...
    • 第五十四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 第五十五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
    • 第五十六节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 第五十七节 生活中的暗示
    • 第五十八节 催眠人桥
    • 第五十九节 自我催眠的两大原则
    • 第六十节 自我催眠的流程
    • 第六十一节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
    • 第六十二节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
    • 第六十三节 课后作业(三)
    • 第六十四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一...
    • 作业
    • 作业
    • 第六十五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二...
    • 第六十六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三...
    • 第六十七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四...
    • 第六十八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五...
    • 第六十九节 催眠模式(一)
    • 第七十节 催眠模式(二)
    • 第七十一节 催眠模式(三)
    • 第七十二节 催眠模式(四)
    • 第七十三节 催眠模式-揭露过火实...
    • 第七十四节 催眠模式-揭露意念移...
    • 第七十五节 催眠模式-揭露弯钢勺
    • 第七十六节 催眠模式-揭露造神运...
    • 第七十七节 神经语言学(一)
    • 第七十八节 神经语言学(二)
    • 第七十九节 神经语言学(三)
    • 第八十节 神经语言学(四)
    • 第八十一节 神经语言学(五)
    • 第八十二节 神经语言学(六)-建...
    • 第八十三节 神经语言学(七)-建...
    • 第八十四节 神经语言学-次感元
    • 第八十五节 神经语言学-策略
    • 第八十六节 神经语言学-NLP戒...
    • 作业
    • 第八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八十八节 课后作业(二)
    • 第八十九节 课后作业(三)
    • 第九十节 课后作业(四)
    • 第九十一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一)
    • 第九十二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二)
    • 第九十三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三)
    • 第九十四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四)
    • 第九十五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九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 第九十七节 梦与梦的治疗(一)
    • 第九十八节 梦与梦的治疗(二)
    • 作业
    • 作业
    • 第九十九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生理...
    • 第一百零一节 梦与梦的治疗-释梦...
    • 第一百零二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零三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零五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
    • 第一百零六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
    • 第一百零七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生...
    • 第一百零八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红...
    • 作业
    • 第一百零九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
    • 第一百一十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
    • 第一百一十一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
    • 第一百一十二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一十三节 课后作业(二)
    • 作业
    • 第一百一十四节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
    • 第一百一十六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七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八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九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二十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
    • 第一百二十一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二十二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二十三节 K氏催眠(一)
    • 第一百二十四节 K氏催眠(二)
    • 第一百二十五节 K氏催眠(三)
    • 第一百二十六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二十七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二十八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作业
    • 第一百一十五节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
    • 第一百二十九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三十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次...
    • 第一百三十一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三十二节 课后作业(二)
    • 第一百三十三节 年龄回溯(一)
    • 第一百三十四节 年龄回溯(二)
    • 第一百三十五节 年龄回溯(三)
    • 第一百三十六节 年龄回溯(四)
    • 第一百三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三十八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三十九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节 艾瑞克森式催眠(三...
    • 第一百四十一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二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三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四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五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四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一百零四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二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四十七节 治疗性意象(一)
    • 第一百四十八节 治疗性意象(二)
    • 第一百四十九节 治疗性意象(三)
    • 第一百五十节 治疗性意象(四)
    • 第一百五十一节 治疗性意象(五)
    • 第一百五十二节 治疗性意象(六)
    • 第一百五十三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五十四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五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六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七节 催眠与亲子关系
    • 第一百五十八节 催眠与自我提升
    • 第一百五十九节 重度情感障碍(一...
    • 第一百六十节 重度情感障碍(二)
    • 第一百六十一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六十二节 焦虑障碍
    • 第一百六十三节 强迫症和精神分裂...
    • 第一百六十四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六十五节 孤独症
    • 第一百六十六节 多动症
    • 第一百六十七节 课后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一百七十节 催眠和危机干预
    • 第一百七十一节 催眠与防御机制
    • 第一百七十二节 催眠与家庭系统
    • 第一百七十三节 催眠与物质滥用
    • 第一百七十四节 催眠与镇痛
    • 第一百七十八节 催眠与正念(一)
    • 第一百七十五节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
    • 第一百七十九节 催眠与正念(二)
    • 第一百八十节 催眠与正念(三)
    • 第一百八十一节 催眠与正念(四)
    • 第一百八十二节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
    • 第一百八十三节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
    • 第一百六十八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
    • 第一百六十九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
    • 第一百七十六节 催眠与自我成长(...
    • 第一百七十七节 催眠与自我成长(...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催眠人桥:

    1.错误暗示催眠师可以控制对方

    2.用权威式的支配方式进行

    3.选择合适的人最重要

    4.容易发生各种问题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7 · 第五十八节 催眠人桥 0

    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1.挑战

    为什么不做了?证明了什么?来访者无法控制自己,只有催眠师可以控制来访者。

    强迫症,惊恐发作,我控制不了我自己了,再做催眠的挑战,在强调他失控的状态。只能在加重来访者的症状。

    挑战,只能用在舞台表演上。

    2.复读  来访者复述咨询师的催眠语言。

    只有动机特别强的人才会做到。

    对于高情绪型的来访者,外部没反应不代表内心没反应。

    在沟通当中可以用的到的。用来访者(被教育者)的自我的自言自语来突破他的批判区,增强他的接受性。

    有一个多动症的孩子,可以用这个技术。

    与孩子沟通不良,是因为你信息传递的不够。

    复读,你让我知道你在干什么。

    自我管理比较差的,不断的复读来管理。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7 · 第五十六节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0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战(二)

    1.支配法则  催眠过程中变现的特别明显的就在于“睡着”两个字的时候。一定要坚定稳定,不动不摇发出这些信息。很干脆。

    睡着,从现在起,每一次我对你说睡着两个字。在经你允许为你做催眠时,你都会迅速平静的进入到现在,甚至更深的催眠状态,同时身体完全放松,更深的睡着。

    一气呵成,不能柔和。

    叫醒之后,禁用“感受怎么样?”智慧收到打脸。

    我刚才做的时候,你这个手指没有分开,你有刻意配合吗?有抵抗吗?我看你手没有靠近的过程,你感觉这个东西有反应吗?(无论反馈什么),好,你做的很好。

    2.延迟反应性法则

    情绪感受性越强,延迟反应性越快。

    躯体感受性月强,当下的反应性就越快。想要,此时此刻就要。

    情绪型的人脑子比较复杂,延迟反应就算出来了,他的批判性也会出来,找很多原因证明自己的感觉是不对的。

    3.挑战 是一种反向作用的法则,是个反转的模式。

    会而不为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

    挑战是加深的技术之一,

    是能用于证明来访者在催眠状态,

    诱导过程中的指令也可以成为一种挑战,

    对于神经症,尤其是强迫症禁用明显的挑战。

    先给直接暗示,

    好,现在闭上眼睛,去注意你的呼吸,你的呼吸会变得越来越深,仿佛你的身体上会需要更多的氧气,当你注意到呼吸越来越深时,就可以点头告诉我说是。好,你做的很好。(挑战:注意呼吸,直接给的暗示,让来访者纠结有没有。)

    1.眼挑战

    好,来看着我的手,我给你做催眠。我要瞬间让你进入到深度的催眠状态。ok,愿意做吗?好,愿意做,来,看着我的手,来,吸气,睡着(打个响指)完全放松,完全放松,完全放松,你睡着了,你的眼皮比的越来越紧,眼睛闭的越来越紧,越来越紧,你的眼皮越来越紧,仿佛被胶水粘住了一样,你的眼皮已经完全粘住了,你无法睁开你的眼睛,越试你的眼皮就越沉,眼皮越来越沉,对,你做的很好。已经闭的越来越紧,越来越紧。你越试着睁开眼睛你的眼皮就越沉,你越试着睁开眼睛你的眼皮就越沉,你无法睁开眼睛,你越试你越睁不开眼睛。来,好,试一试。好,不用试了,更深的睡着,OK.------眼挑战

    轻飘飘的说:你试一试。

    试一试---闭的越紧。(纠结睁不睁)

    2.手靠近脸挑战:手靠近脸越来越紧,越试越靠近你的脸。

    3.手臂僵直挑战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7 · 第五十五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战(二) 0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

    1.逆向反应法则  恐惧死亡   贪婪 

    把想说的话,加一个:你不需要,你不用放松嘛,你为什一定要放松呢。

    咋爱家好好学习,别看电视,别玩手机哈,

    考试啦,别紧张哈。

    2.  重复法则,一万小时理论,精于一法,行于一法。

    3.延迟满足法则

    4.支配法则

    5.联系法则

    马丁塞利格曼《如何培养出快乐的孩子》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7 · 第五十四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0

    把事情打个包来处理,不要拆。

    闭上眼睛,好好感受一下,因为结束的时候也要如此。

    沟通的时候加上点头的动作。

    由测试来导入,易于接受。

    选择胜于努力。

    语速中等偏快----信息过载

    句式:做好准备,将来时,过一会,我将怎么做,你将怎么样,把预设都做好工作了之后。

    所有的噪音都没有影响的。

    声音正常,不变小,语速可以慢一些。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7 · 第五十三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二) 0

    动力催眠小流程

    1.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6 · 第五十二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 0

    做梦的

    1.信息加工  愿望实现期   信息的加工,短期记忆转为长期的记忆。

    2.预言梦  信息的链接 预见  创造力的梦 根据已知去做推断,

    人脑的本能功能是补缺。

    3.释放的梦  早晨起床的梦,十分有意义的。释放性的梦 身体自我清理的过程 释放各种负面情绪。做的梦醉频繁,做的梦最多,情绪反馈最强烈。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6 · 第五十一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0

    催眠的深度:

    1.催眠样期:闭眼,视觉的剥夺。不是睡着的深度,

    2.僵直期:引发来访者的僵直反应,身体(手臂)会保持一定的状态,眼睛左右横摆。抑郁症的人手臂绷不紧的。

    听话是最高级的哦催眠状态。

    3.梦游期:意识与身体完全分离,完全可以做手术,睁开眼睛,会忘记自己的名字,变现为翻白眼。闭着眼睛往上翻眼睛,利于快速催眠。所有的暗示都能接受。

    催眠深度的指标:忘得越多,深度越深。

    一做催眠就睡着,一唤醒才清醒,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没有帮助。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6 · 第五十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三) 0

    C2S14作业

    8.15

    意识区12%,潜意识区88%,理性是不可能战胜情感的,只能调节它。

    860亿~1000亿

     

    小脑 平衡

    海马体 记忆

    下丘脑 信息接收

    前额叶皮质 想象力

    [展开全文]
    Daisy00 · 2021-08-15 · 第十四节 课后作业 0

    暗示感受性测试的目的:

    1.确定躯体型或者情绪型暗示感受性程度

    2.是客户自然而然地进入催眠状态

    3.在进行感受性测试的同时,不断加载信息单元。

    好,我给你做个暗示感受性测试,这个城市无所谓通过与否,只是看看你的大脑接收信息的方式,是以左脑接收为主还是以右脑接收为主。

    催眠样期0---为浅度催眠阶段,在睡眠时的REM做梦的阶段(快速眼动阶段)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4 · 第四十九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二) 0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一)

    战斗反应转化成焦虑

    逃跑反应转化成抑郁

    动力催眠的定义:通过信息的过载,触发战斗逃跑反应,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5 · 第四十八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一) 0

    可证伪性是科学的重要属性。

    所有的论断都需要一定的背景。

    知道我不知道,是美德,不知道我不知道是愚蠢。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4 · 第四十七节 课后作业 0

    3.93睡眠与睡眠障碍(三)

    退黑素能让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光线会调节褪黑素

    睡眠障碍:REM失控,5-10分钟就进入,无法出来。失眠:习惯、药物、酒精。夜惊:4期。噩梦:REM。梦游:4期。重度抑郁:REM延长,潜伏期缩短,3-4期消失。

    呼吸暂停:1阻塞性(胖打呼噜气道梗阻)2横膈膜睡眠的窒息(超重的老年人)。不是催眠适应症

    睡眠问题是抑郁症表现的最主要的问题,抑郁症的睡眠特征:做深度睡眠那部分的功能减少了,睡眠深度减少(跟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有关,最主要的是五羟色胺),浅睡眠和做梦的时间减少了,快眼动的睡眠增加了

     

    [展开全文]
    XULH · 2021-11-12 · 第九十三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三) 0

    C2S9舞台催眠二

    第二因素

    权威的服从

    米尔格兰姆

    1974年实验

    站在权威地位的人,可以赋予人特别大的力量。以至于普通人可以在服从的名义下对其他人进行伤害。

    舞台表演的原理:

    1.特定的流程

    2.召唤大众(有意愿和动机的大众)

    越open的人效果越好

    3.明确的角色扮演,筛选演员,只留下积极反应的人。

     

     

     

    [展开全文]
    Daisy00 · 2021-08-13 · 第九节 舞台催眠(二) 0

    潜意识活动的基本的规则。

    潜意识基本的一个驱力理论:未知就是痛苦的,已知的就是快乐。(考练与痛苦的法则)

    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在避免痛苦,追求快乐。

    情绪型的人看到的都是相对的真相,行为准则为避免痛苦。

    躯体型的人行为准则是追求快乐。

    什么是痛苦:对于潜意识来讲,已知的就是安全的,没经历过的本能的就会感觉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意识没有概念,潜意识么诶有学会,就会感觉到惶恐,未知对于潜意识来讲即使痛苦。焦虑是对未知的恐惧。把自己的思想投射到未来,未雨绸缪。

    模拟鸟群的计算机设置:

    1.分开,远离考得过近的个体

    2.对齐,朝向邻居的平均方向飞行

    3.靠近,朝向邻居的平均位置飞行

     

    蚂蚁模拟的原理:

    通过简单相互作用,正反馈回路形成,就可以找到最优路径。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4 · 第四十六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四) 0

    所有的暗示都有局限,为了更好地发挥聪明的效果,避免暗示的负面作用,我们只用催眠的流程,来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弹性)反应性,不给暗示,也叫“动力催眠”。

    历史上各种催眠都在努力研究如何更好、更有效的给出暗示。动力催眠让给暗示这件事变得无足轻重。

    意识层面的沟通占12% 

    语言的沟通占7%

    大声说,明确说,好好说。

    自主活动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特征。

    大脑主动的自己产生随机的模式,计划、实施、反馈和调整,以找到最优解。

     

    家长管控的多了,孩子没有犯错的机会了,就不会从错误中学习了。我们最重要的学习回路就是得到反馈,反馈是从错误中得到反馈。

    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需要换个说法:学习如何不破坏你孩子的注意力。如何不去破坏你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催眠的核心作用就是增强他的被剥夺的被抑制起来的自主的反应能力。再次激活它,让他的神经法案应细心那个再次回来,让特的意识和潜意识再次能够自如的交流,从反馈当中不断学习,优化,让这个过程自动自觉的完成。

    在催眠当中,我们不断去激活潜意识的活性,就是他敢于尝试的动力,做完催眠之后,孩子的行动能力增强了。

    焦虑和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卡在一个状态里出不来。动力催眠就是恢复人的弹性能力,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修复能力。

    大脑 不断在解释你的行为。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3 · 第四十五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三) 0

    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弗洛伊德说:催眠试图抑制引起症状的东西,但是不可能足够有力的消除他们以防止症状的复发。

    被催眠的人对他的催眠师表现出的轻信和顺从,催眠的本质在于通过性本能的受虐成分,将主体的性欲无意识地固定在施催眠术者的形象上。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3 · 第四十四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二) 0

    为什么到了催眠不给暗示(一)

    所谓的“客观事实”只是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再现,根本里离不开主观信念。

    就算你知道了正向的你也只能看到假象,眼见未必是实。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宁有方所。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3 · 第四十三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一) 0

    间接性暗示对于高躯体型的人效果不佳。

    你不必可以放松,是在强调放松。

    不是每个人一坐在这里机会马上放松下来。

    顺势而为:你不需要放松,没必要放松的。

    动力催眠不针对任何症状给出任何针对性的暗示(治疗的暗示)。只做流程,只不断的去给他温柔的加载信息,激发他的战斗逃跑反应,温和的激发,自然而然的像文书一煮青蛙一样,把他状态推上来,然后再用加深的技术把他带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在一个小的周期,上来再下去再上来再下去,调整他的生理节律,调整他的植物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只是调整中各个底层的反应性,他外界的症状就能够起到作用。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8-13 · 第四十二节 课后作业 0

    3.92睡眠与睡眠障碍(二)

    睡眠结构图,睡眠开始,非快眼动期(入睡第一期:闭眼约5分钟左右;二期睡眠:5-7分钟,二期睡眠差不多15分钟左右;进入三和四期:Delta,40-45分钟左右;再回到二期睡眠,又待15分钟,再回到浅一点的睡眠(不是一期)是REM期(快眼动期));这就是睡眠的一个周期(差不多90分钟)

    睡眠潜伏期是你躺在那试着想入睡到真正睡着之前;REM(快眼动潜伏期)是快眼动睡眠之前的这段睡眠(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到后面二期之前叫快眼动睡眠的潜伏期

    后半夜没有三四期了,Delta在前半夜,后半夜是没有的。

    快眼动期多数发生在后半夜,前半夜有一些但不多

    二期睡眠时间是最长的,第一阶段是最短的,一般在快眼动期醒来,有时也会在第二阶段醒来,如在快眼动期醒来的话,这时你就知道是在做梦,在二期醒来会觉得我没有做梦

    如何快速达到a的状态,(闭上眼睛做深呼吸)就可以进入一期的状态

    快眼动期几乎是接近清醒状态的脑波状态

    睡眠剥夺:多数情况下觉是补不回来的,深度睡眠很难补回来,快眼动睡眠(集中在后半夜)剥夺会导致情绪开始产生一些障碍(发脾气,情绪不良了,容易激惹,注意力很难集中,做大事可以,但经常犯很多小的错误如忘个数字顺序弄乱了等)

    生物钟(大脑视交叉上核)褪黑素的分泌

     

     

     

    [展开全文]
    XULH · 2021-11-12 · 第九十二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二) 0
    • 首页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尾页
  • 课程特色

    视频(185)
    作业(25)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COCO学习力 开始学习 作业
    王岚856858e43 开始学习 第一百零四节 课后作业
    一納 完成了 第十三节 新皮质与想象
    一納 开始学习 第十七节 课程作业
    一納 完成了 第十四节 课后作业

相关课程

第八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八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81人报名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认知行为催眠教你解决生活中10大问题

认知行为催眠教你解决生活中10大问题

  • 946人报名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556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