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形体虽然长大了,却因为小时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没有被满足,或有被伤害的经验,导致这些人的内心其实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童稚小孩,这就是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是源自于儿时经验而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个心理实体。同时,这些人日后自我关怀与照顾能力也没被发展出来,以致于童年的负面经验仍持续干扰长大成人后的生活。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我特在台湾心理学网站查找了此份问卷,希望能让大家对自己的“内在小孩”得到一个概略性的分析与了解。
自测
你的“内在小孩”
以下问卷协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每一题作答时间建议不超过3秒钟,请直觉而诚实地回答以下问题。
1、我很容易去讨好别人
2、在我内心深处,我觉得自己有问题,跟别人不一样
3、当我为自己争取权益时,会感到不安,宁可委曲自己
4、我做事严谨,凡事要求完美
5、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6、我曾有或正有饮食失常的问题
7、我常不知道自己情绪上真正的感觉
8、我愿意做任何事情来让别人不要生气或避免冲突产生
9、我几乎从不表达自己负面的情绪
10、我有睡眠失常的问题
11、我觉得人是靠不住的,包括我自己在内
12、我很怕单独一个人,愿意做任何事来避免独处的情况
13、我发现自己会做自认为别人期待我去做的事
14、要我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还来得容易些
15、我很好强,而且讨厌输的感觉
如果你有 3 题以上答案为〝是〞,表示你忽略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很久啰!
如果你有 5 题以上答案为〝是〞,表示你的“内在小孩”受伤程度不轻!
从心理发展理论来看,我们相信个人的过去及童年经验,会对现在的自己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要发展成健康、功能健全的成人,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良好的掌握。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期望可以被当作“一个人”来爱,并且也有人来接受他的爱,这是使一个人成长中学会爱与信任的关系之起点。若孩子们成长所期望的需求受到挫折、不能满足,则孩子会经验到痛苦与伤害,而影响到对自己的看法扭曲,对他人的不易信任,以及对事情麻痹反应。
一般而言,凡是有感觉或情绪的字眼,如快乐、痛苦、愤怒、高兴、哀伤等情绪,就可能是内在小孩在说话。内在小孩受伤的因素主要是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如爱、安全、信任、尊重的需求没被满足。一个人为了求生存,在一个幼年受虐或不安全的环境,我们必定某个程度需要否定内在小孩,以脱离真实自我,避免不好的感受。
我们可以怎样重新寻回真实的自我,走出成长的迷思?我们要了解内在小孩的声音,并且了解内在小孩的感受,用我们的真心去认识TA、倾听TA、接纳TA、安抚TA、鼓励TA、滋养TA,更重要的是不去批评TA,指责TA。
在找寻内在小孩过程中,有许多痛苦的感受会再次浮现;我们会鼓励你试着照顾你的内在小孩,因为当你试着去拥抱他,就不会觉得TA那么地可怕、或陌生;试着感受内在小孩的受创伤经验感觉,再次体验当时的情绪,就有机会重新解释现象及产生不同体验,让内在小孩有机会更被自己所珍爱。因内在小孩是我们存在的核心,就像感觉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性一样,让我们把内在小孩带入我们生命并医治他,使我们成为更完整或快乐的成人。
(文章来源于网络)
方法有很多,读书、参加成长团体、工作坊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