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生理是心理的基础,然后又是心理怎么样来影响我们一个人的生理健康。首先我们要明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趋于完美的一种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的4、50年代,距今已经有这个6、70年的历史,那么在6、70年前呢,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这个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好,除了身体好之外,还应该是心理方面也完善。在社会适应方面也完善。所以呢,提出了关于健康的标准,一共列举了有十个标准,前五个标准是以心理和社会的健康为主,后五个标准是以身体方面的健康为主。
第一个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承担起日常的这种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对于这个标准来讲,表面上看,它应该是一个很平常的标准,我们一个正常工作的人,学习的人,都应该具备这个标准。而实际上,这个标准要做到的话,它的本质内容是很难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这种疲劳症,有很多的这种亚健康,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第二条是积极乐观,心胸开阔,勇于承担责任。主要是对于人的一种认知,看法上面的一个要求,要求我们积极、主动、乐观的去对待这个外界世界。
第三条标准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对于这一点来讲,可能你努力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很多人做得不太好,那就是睡眠,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过或者曾经有过失眠的经历,失眠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有些人,是先天性的原因,有些人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还是由于压力,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的睡眠不良。这就是典型的身体没有出现明显问题,但是心理健康已经受到了影响。
第四条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而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它其实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力,也就是你需要控制你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个相对来讲还好办一点,难办的是你要控制你自己不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后面我们很多人网络成瘾,整天低头看手机,发看微信,把这件事情当作工作生活不可缺的一个部分。这就会患上网络成瘾这样的一种心理疾病,也就是离开手机和网络之后,觉得不适应。不能生活,一定要上网,长时间上网,没有节制的上网,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属于典型的自我控制能力欠缺,无法排除这种环境的,外界的干扰,而使得你自己,去做一些本质上,你并不是特别想要做的事情。
第五条是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应变能力,它主要就体现在当我们的这个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能否承受并且转变过来。
下面主要谈的是身体健康,比如说你有一个比较合适的体重,你这个牙齿健康,头发健康,然后这个反应敏捷,眼睛健康,皮肤健康,等等。这是我们的一些外在的表现出来的健康。
所以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互相连接,互为影响。首先第一个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从小身体残疾,或者他患有重病,或者他有其他方面的身体上的这种缺陷,等等。那么他在成长过程当中,必然会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困扰,甚至出现严重的自卑,抑郁,等等像类似的这种问题。当然,小部分的人呢能够超越自卑,像奥德勒,像艾丽斯,这个ABC理论情绪疗法的创始人,那么这些人他能从过去的这个经历当中,恢复过来。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会因为这种身体上的不健康,而影响到心理上的不健康。
第二个方面,心理会反过来影响到我们的生理,比如说有人他性格孤僻,长期抑郁,就会影响到他的内分泌系统,抵抗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容易患有疾病。而原本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有病,比如说身体很健康,但是他患有遗病症,这样的话他可能整天抑郁寡欢,最后可能真的就产生了某种疾病,所以它们两个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互为作用的关系。
(参考来源:心理健康百科)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