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岁看老”,这其实说的是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的教育问题。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可爱温顺的“小绵羊”变样了,变得执拗叛逆起来,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通通“失效”。不少妈妈接受采访时表示都有同感。“为什么宝宝会变得叛逆?”“三岁叛逆期对宝宝性格成长有什么意义?”“家长该如何陪宝宝度过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成了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长,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

  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左右

  显著表现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所以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叛逆了,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孩子交流时,总喜欢命令式的不要怎样,不许怎样,孩子就过早地学会了说“不”。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所以改变孩子的关键,还是先改变自己!

  应对方法

  让孩子做选择题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比如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咱们现在出去,还是五分钟后出去?当然,有的小孩会给出额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不是选择范围内的,然后很严肃地再重复一遍自己的命题。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也不想给家长太多的冲撞,一般此时他会根据你的范围来选择的。

  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气交流

  比如:不许把玩具到处乱扔!其实你直接说:“宝宝应该把玩具放好!”这句他更乐意接受。

  家长粗暴,孩子就会跟着学习你的粗暴,接着就是无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长要首先改变1%,那宝宝就会改变99%。

  第二个叛逆期:7-9岁的小大人儿

  显著表现

  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小大人儿”了,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应对方法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不然头疼的是你自己,而且孩子还会因为没得到恰当引导,变得更加叛逆,甚至学习成绩也因此下降,最终无法挽回!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

  第三个叛逆期:12-15岁美好的青春期

  显著表现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初步成熟,而心理却未成熟,于是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感,心理变得更加矛盾,甚至烦躁!

  应对方法

  父母如果此时强行管制,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而是要先试着跟孩子做朋友,真正理解他,尊重他,才能正确引导他。不妨多给他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