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门铃响了,来访者是笔者30年前在师专担任五年导师的学生。她高兴地说,她今天是带来儿子的喜讯,希望老师能参加儿子的结婚典礼。我们两人谈话的主题也就从她儿子说起了。廖同学在校勤奋向学,毕业了是位好老师;结婚对象是师专同学,也和公、婆同住,婚后是位好妻子、孝顺的好媳妇,生育子女后是位好妈妈;她曾向我表示,她幸福的一生都得自于师专教育的栽培。

解说:

廖同学提到她对孩子的生活教育非常重视。自幼养成他们喜爱阅读及写作的习惯。孩子每天要预习功课,从不参加补习,因此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当孩子台中一中毕业后,顺利考取台湾大学医学系,七年苦读以资优成绩毕业。虽然已具备了优质医师的资格,但他却向父母提出,他的兴趣是“文史及信息”,志不在“学医”,因此不打算做医生,要改行从事有兴趣的工作。

为人父母的我们,当时非常希望他能发展医师专长,服务医界,但我们更尊重孩子的兴趣,因为我们也深知孩子对文史有兴趣。在他考取台大未入学前的那段日子,每天都到学校图书馆阅读文史的书籍,尤其特别喜爱《资治通鉴》,短短假期中,每天早出晚归的图书馆生活,他将《资治通鉴》全套巨著都读完了,并且常常发表“书”对他的启示。他虽专心读医学系,但从未间断阅读文史的相关书籍。

“兴趣是推展工作的动力”。她的孩子在文史界已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我们很高兴见到他的著作-《明骑西行记》,已出版。

方法:

一、培养自信心:

父母及教师须深知孩子的能力,并予以适当地指导,使孩子能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当孩子受到挫折时,父母及教师应予以温暖和爱护、鼓励与同情,以防孩子丧失自信心。孩子的失败是常事,无足重视,但是因失败而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却很严重。

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人做出惊人的事业,如冒险犯难的科学家、成仁就义的爱国英雄,皆因有坚定的信心,故能表现出从容和乐、视死如归的伟大气慨。所以当孩子失败时,应训练孩子学习容忍、坚强,勇于承当,百折不挠。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二、选择优良儿童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能增进知识、充实人类心灵、抒发内心情绪及沟通人际关系,在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下,阅读陪伴人类终身,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养成喜好阅读的兴趣,并将其视为重要的责任。利用课余或假日带孩子到图书馆、文化中心,认识这些提供阅读的良好场所,阅读「名人传记」、「文史经典」等书籍,再善用孩子喜欢学习的好胜欲望,引领孩子了解书本内容及其学习兴趣,孩子自然能安静地阅读,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还可以为孩子选购优良的故事、儿歌、录音带和录像带,做为阅读的辅助工具,此能引发孩子静坐聆听的动机。

本文分上下两篇叙述,主要是阐明两对父母对孩子兴趣的发展做了不同的应允,产生了幸与不幸的后果。虽然只是个案,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王静珠(作者系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名誉教授)

天天心理网独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