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2020年4月23日,第25个世界读书日,都说2020年很魔幻,从开年到现在鲜有好消息出现,每个日子都笼罩着不安的色彩,无力感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力量,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有力量的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文名《Educated》,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又是原生家庭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像先请大家聚焦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原生家庭。不管你是否关注心理学,“原生家庭”这个概念都一定非常熟悉。

 

经过这些年对原生家庭问题的探讨,我们清楚地知道原生家庭如何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也清楚地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幸运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

 

要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父亲;一个情绪稳定,宽严有度的母亲;再加上父母关系良好家庭环境温馨,这样的家庭恐怕不占多数,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那么恭喜你。也正是因为环境往往有缺失,原生家庭的概念才会这么受关注,它多多少少触碰了人们童年期的遗憾。

 

或许是父母控制欲过强,或许是暴力倾向,或许是家庭环境冷漠……

 

每种可能背后都是千万家庭,每个这样的家庭对于孩子都是一种灾难。也许你的生命历程中就有原生家庭留下的负面影响。

 

了解是为了更好地面对,面对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对原生家庭问题的探讨不应该只停留在认知和控诉阶段,把问题丢给原生家庭可以解一时之痛,让自己走出来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对于如何走出绝望的原生家庭,我想,没有谁比这本书的作者更有发言权。

 

从泥潭到辉煌的故事向来被人称颂,塔拉·韦斯特弗的故事就是这样。它不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故事,但可以给每个站在黎明前的人力量。

 

 家庭还可以这么可怕 

 

有一个偏执狂加躁郁症父亲会是什么情形?

 

不允许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认为学校是政府洗脑的地方;生病、烧伤、砸伤、车祸都不能去医院,认为医院是害人的地方,认为药物会留在身体里,让未来的孩子畸形,痊愈或死去都是上帝的旨意,人不能干涉;坚定地认为末日将要到来,收入都用来储备罐头、汽油等物资以备末日来临时可以活下去。

 

有这样的父亲再加一个暴力倾向的哥哥呢?

 

被哥哥肖恩骂妓女,被揪住头发把头放到马桶中,被当众暴打,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被殴打辱骂,撕下苦苦维持的体面。哪怕在这时,塔拉依旧希望能通过大笑来掩饰自己生活的不堪。

 

如果再加上一个屈从的母亲呢?

 

最后只能是控诉无门,咬牙长大。

 

一个家庭就这样维持着脆弱的平衡,让一个1986年出生的人,没有出生证,没人知道生日具体是哪天,十七岁之前没上过学,没打过疫苗,生病没看过医生,不知道腐坏的食物应该清理,不知道上过厕所后要洗手,不知道“大屠杀”意味着什么,不知道“黑鬼”的社会意义,不知道学习要看教科书......

 

他们完全不存在于现代社会。

 

在看这个自传的时候心中满是感慨和震惊,在写这篇推荐的时候想,如果我是塔拉会怎样,坦白讲,我连最坏的可能都想到了。

 

所幸塔拉冲破了所有的“应该”,创造出了另一种可能。17岁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现在,当把这本书的主人公与现实的塔拉联系在一起时还是有些不真实感。

 

 走出黑暗 

 

塔拉的原生家庭不只是不健康,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看着一个人从泥潭中挣扎而出走向光明,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

 

当然完成这个蜕变不是完全依靠塔拉自己的力量,她确实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有一个觉醒了的哥哥泰勒,给塔拉做出了榜样,让她知道可以反抗;有奶奶和姨妈等人的支持,坚定了塔拉上学的信念;在学校尽管与同学的生活方式不同,但仍有人理解,有朋友提供支持不至完全孤立;有教会的精神帮助和财务帮助;有教授的赏识和支持。

 

尽管如此,家庭的力量如此强大,家里的平衡稍被打破,父亲的情绪稍有波动,塔拉就会被拽回到原来的生活中。

 

在走出原生家庭的过程中,任何一环偏差都可能前功尽弃,可以说是步步惊心,这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一样。

 

当塔拉因为原有的信念认为医院邪恶而拒绝就医时,当塔拉因为不信任而拒绝申请政府救助时,当塔拉因为偏见而拒绝心理帮助时,当看到塔拉陷入恐惧改变,害怕突破的纠结状态时,都恨不得穿越到那时候帮助塔拉做出突破。所幸塔拉每次都做出了更好的选择。

 

所有的力量都敌不过想要改变的信念。但凡有可能就一定选择冲出去,哪怕要与家人及全部的信念对抗,哪怕要独自面对所有的未知。

 

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性本恶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人之初就有强大的力量,向往更光明的生活。

 

我们都说,当你足够坚定和努力,世界都会为你让出一条路;心理学家说,当你的内心足够有力量,你就能看到一条全新的路。这条路不是别的,就是那些曾被忽视的资源,当你认清了方向,这些支持才能被看到和利用。

 

就像塔拉用社会给的资源走出家庭影响一样,希望你也能用身边的力量做出面对的困难。

 

 “背叛”过去的历程 

 

走出过去的阴影并不容易,不仅是现实的困境难以摆脱,内心的困境也同样致命,在这个过程中,塔拉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期待:受到哥哥泰勒的启发,想要离开家庭,想去山外面的世界。于是承受重重压力自学考上大学,对新生活的期待。

 

害怕:独自面对被父母成为洪水猛兽的外部世界,因为生活方式的差异和教育背景的缺失,很多生活常识塔拉都不具备。在一次发言被批判后,塔拉再也没有问过问题,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塔拉步步为营。

 

失去控制感的恐惧:这是一个背叛和颠覆过去的过程,我们之前在讨论秩序感的时候提到过,失去控制感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很多时候,为了重新获得掌控感还会让人失去理智,比如福岛核泄漏时大家囤积食盐,本次疫情爆发时美国人囤积卫生纸,都是这样。我们都生活在过去的土壤上,想要颠覆,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自己。

 

对抗:这里依然佩服塔拉的勇气,当受到新世界狂风暴雨般的打击后,没有选择逃避退缩,而是努力适用生活。认知混乱就去研究历史;缺乏基本常识就模仿同学的生活,努力过的像一个“正常人”。

 

在这个阶段,塔拉逐渐融入现代生活,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也就在这个阶段,旁边人告诉塔拉说,你像是在扮演别人。塔拉多次提到认为自己像一个冒牌顶替者,觉得这一切不现实。她出现了冒名顶替综合征。

 

接受:书中作者两次提到接受,一次是接受过去,一次是接受现在。

 

作者说:当母亲告诉我,说她没有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做一个好母亲时,她才第一次成了我的母亲。她接受了过去的不堪和委屈。

 

作者最后说:那天晚上我召唤她(曾经的自己),她没有回应。她离我而去,封存在了镜子里。在那一刻之后,我做出的决定都不再是她会做的决定。它们是由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

 

至此,塔拉真正接受了过去,接受了现在,并成功将两者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全新的塔拉。

 

很多人认为这个自传不真实,的确,与其说这是一段人生倒不如说是一段传奇,塔拉拥有近乎天才的学习能力,让比尔·盖茨都感叹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她面前不值一提。单这一点就让我们觉得这个成功不可复制。

 

我们也要看到辉煌之后背后的现实。

 

塔拉基本靠自己顽强的意志慢慢走出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除了塔拉和泰勒,其他的四个孩子依然没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甚至肖恩有变成另一个“父亲”的趋势。

 

所以,希望这本书可以给你力量,而不是盲目乐观。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这是每一个受原生家庭困扰的人的极端版,其中也包含着无限的困难和可能。书中作者说: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看到这份力量,这时候才意味着过去只是过去。

 

自传中作者摘抄过一句歌词,最后也分享给大家,共勉!

 

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出来

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放我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