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份上映的《何以为家》,向我们展示了底层儿童充满血泪的成长史:12岁的赞恩出生在贫民窟,从出生开始便失去了受教育、被爱、被照顾的权利。伴随赞恩成长的是皮鞭、殴打、侮辱和为了养家周而复始的体力劳动。这个被命运苛待的孩子,本该清澈的眼神也如同他的前途一般蒙上了一层阴翳。

 

最终在经历了妹妹被卖、死亡;母亲再次怀孕之后,赞恩将父母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他们生了我。

 

 

孕育生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孩子代表着希望、光明、延续。但对于孩子来说,存在,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未来。有些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陨灭了太阳,拼尽全力也看不到希望。就像那些事实孤儿,然而这一切,他们没有选择。

 

事实孤儿,即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事实孤儿约50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仅在就有50万孩子过着像赞恩一样的生活,无人照管,难以接受正常的教育,在弱小的年纪拼尽全力只为活下去。幸运的是,这些孩子的处境逐渐得到了大众的关注,日前民政部、公安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出台意见,明确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

 

比起事实孤儿,平时更常见的是“情感孤儿”,很多家长给得了孩子相对富裕的生活条件,却给不了他们所需要的情感支持。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家庭中,错误的养育方式十分普遍,有40.22%~47.59%的家孩子那个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和过严教育,对子女缺乏应有的帮助和尊重,不关心和不信任,苛求,用拒绝的权利统治和强迫子女,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等。这种教育方式常常会使儿童产生粗暴、攻击、反抗、撒谎、两面性等性格。

 

从调查数据来看,普及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任重而道远。接下来我们就好好了解下常见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

 

 

 01 

 常见教养方式及影响 

 

专制型

 

专制型父母通常认为:管教不严会惯坏孩子。他们要求孩子行为的一致与服从,并且无法忍受孩子对规则提出异议,否则就会对孩子施以惩罚或威胁施以惩罚。“我是你爸爸/妈妈,你必须听我的”或者“你不听话就不许吃饭”是专制型父母常对孩子说的话,他们试图用威胁控制孩子。

 

专制型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小时候很“乖”的孩子,他们十分听从父母的话,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同时也不敢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免导致父母的惩罚。但是这样听话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容易出现逆反的情况,青春期的行为问题尤其是与父母的对抗可能会更加严重。

 

另外,由于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对自己的无条件服从,导致孩子很难发展出个性,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唯唯诺诺,缺乏主见和朝气的情况。

 

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也会要求孩子。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并用行为的结果教育孩子,但与专制型父母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会以温和的方式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并且会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非常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与感受,而且通常会营造一种民主的家庭氛围。权威型父母往往很重视培养孩子推理与解释的能力,以此帮助他们学会预期行为的结果。

 

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的权威性来自与跟孩子的互动,做好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让孩子信服自己,而非用惩罚的方式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

 

权威型的家长会给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帮助孩子内化规则,建立内在的秩序。由此,孩子可以有一个统一明确的价值观面对未知世界。

 

 

放纵型

 

放纵型父母很少给孩子制定规则,而是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放纵型父母像权威型父母一样关心孩子并且重视沟通,但是他们会将大部分决策的责任交给孩子。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具备决策能力的,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两个极端:一个是我做什么都是对的,另一个是犹犹豫豫不知道什么是对错。

 

放纵型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大多抱着“树大自然直”的;理念,对孩子出现的各种不当行为不予纠正,甚至有些家长会给予鼓励。比如当孩子对其他小朋友出现暴力攻击的时候,这类家长很少主动制止,甚至会认为孩子这样的表现之后不会吃亏,予以表扬。

 

这样“溺爱”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养出“熊孩子”。West等人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和自恋性人格障碍,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有关。

 

那些经常在公共场合大喊大闹、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孩子,往往是放纵型家长教育的结果。“他/她还是个孩子,你个大人计较什么!”经常以此为借口的家长可能需要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孩子过于放纵。

 

忽视型

 

忽视型父母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就是排斥孩子,有时甚至到了忽视或者虐待的程度。父母教养方式有拒绝、否认的倾向,将会使儿童在成年后自杀的企图更高。

 

这类父母通常过着充满压力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抚养孩子。他们不给孩子制定规则,不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也不与孩子沟通情绪问题。对于孩子的情感需求往往给予消极对待,比如“我在忙,你自己玩”、“你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等等,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重要,从而出现冷漠,退缩的情况。

 

同时,由于现在年轻父母们工作繁忙,隔代教养的情况比较明显,很多孩子出生后就跟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稍微大一点儿再回到父母身边。这样的教养模式也在很大风险。

 

几乎所有的婴儿在一岁左右都会与主要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如果这是孩子离开主要抚养人进入到陌生的环境,孩子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如果这时候的抚养人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将会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影响其今后发展。如果孩子与主要抚养着的分离是必然,那么替代养育人应尽早参与儿童养育。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情与爱,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如果父母过多地采取惩罚、干涉、过度保护等方法,子女中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会增加。

 

家长不同的教养风格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但其影响的表现具有滞后性,一般在孩子稍微大一些尤其是青春期才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之所以跟大家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也经常听到有宝妈反应,因为不知道怎么养育孩子,导致孩子有些不太好的表现。比如:孩子作息不规律,爱哭闹等等。有部分家长会非常焦虑和自责,认为自己不是合格的家长。但在反馈的诸多问题中,我们发现有很大部分并不是家长的养育方式造成的,而是与孩子本身的气质有关。

 

 

 02 

 儿童的气质类型 

 

在众多的气质理论中Thomas 和 Chess的气质理论收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们将儿童的气质类型分为三种:易养型、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易养型:易养型儿童生活活动有规律,对新刺激(如陌生人、物、景)的反应是积极接近,对环境的改变适应较快。情绪反应温和,心境积极,看到陌生人常微笑。醒后很愉快,不哭吵,能接受新鲜事物。

 

困难型:困难型儿童生活活动无规律,成人难以掌握其饥饿和大小便规律。对新刺激的反应消极、退缩、回避,环境改变后不能适应或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且常为消极反应。醒后为睁眼就哭吵,遇到困难后大声哭叫,心境消极。

 

启动缓慢型:启动缓慢型儿童对新刺激的反应不强烈且常为消极反应(如回避),活动水平低,反复接触后方可慢慢适应。与困难型不同的是,这些儿童无论是积极反应还是消极反应都很温和,生物规律仅有轻度紊乱,心境消极。

 

家长们普遍反应的问题很多都可以从孩子的气质类型中找到原因。气质是天生的,很难改变,婴儿时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很可能伴随孩子一生。但家长仍然可以结合孩子的气质类型,采用最合适的教养方式。

 

 

 03 

 不同气质类型幼儿适合的教养方式 

 

易养型:易养型的孩子,顾名思义,养育起来最省精力,也就是经常提到的天使宝宝。这种类型的孩子不需要家长额外注意什么,也比较容易满足,正常予以关注就可以。

 

困难型:对于困难型的婴儿、父母来说,在指导小孩如何控制不稳定的情绪,克制暴躁脾气的婴儿所用的努力都要比其他类型的婴儿要多。

 

这种类型婴儿的父母需要更多的爱来接受婴儿的不规则哭闹,要用更多的耐性指导婴儿如何克制不良情绪。过度激烈,过度严厉的言语都会令这类型的婴儿心理受到影响,让这类型的婴儿感受父母的关怀与爱护,温柔的言语,适当的爱抚就是引领这类型婴儿走向“正轨”的捷径。

 

启动缓慢型:启动缓慢型的幼儿比其他类型的幼儿更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或新的环境。缺乏自信心也成为这类型幼儿的绊脚石。如果父母在幼儿面前显示出不耐烦,鄙视,或者不停地催促他们进程,反而会让慢热型幼儿更不愿意向外部的世界进发,久而久之会显得愈发迟钝。

 

对于慢热型的幼儿,父母应该让他们慢慢适应速度,尽可能按照自己的特点去适应环境。家长要减慢自己的步伐适应孩子的发展,允许他们有自己缓慢的观察过程。在此期间,家长言语和行为上的鼓励,对他们非常重要。

 

父母都不是天生知道怎样养育一个孩子,每个孩子也是带着自身的特点来到父母身边。在这条路上孩子不断长大,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健康的心灵和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

1.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 .01 (2004):74-76.

刘美丹,刘晓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 .06 (2007):120-121.

2.黄上上,安静."父母教养方式、依恋及童年期创伤经历与大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v.23.05 (2015):169-171.

3.四种教养方式及其作用.农闲书社.2017

4.亲子分离后儿童依恋关系建立状况及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

5.黄筱毅."婴儿气质与教养方式."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37 (2011):318-318.

6.王娜.浅谈儿童的气质与教养对策.中国听力康复科学杂志2015年增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