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咨询流派/技术
  • 更多
  • 蔡春美: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 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 蔡春美: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澄清、明晰、稳步

    • 价格
    • ¥ 399.00
    • 3783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73)
      • 评价 (2)
    • 第01课 什么是助人工作?
    • 第02课 你适合从事助人工作吗?
    • 第01课 觉察自己的助人工作价值...
    • 第02课 探索个人经验
    • 第01课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一)...
    • 第02课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二)...
    • 第03课 什么是多元文化助人观点
    • 第01课 阶段一:建立工作关系
    • 第02课 阶段二&阶段三:确认案...
    • 第03课 阶段四&阶段五:鼓励案...
    • 第01课 理论模式概述
    • 第01课 心理动力取向:精神分析
    • 第02课 心理动力取向:阿德勒&...
    • 第03课 经验与关系取向:存在主...
    • 第04课 经验与关系取向:完形治...
    • 第05课 认知行为取向:行为治疗...
    • 第06课 认知行为取向:认知治疗...
    • 第07课 后现代取向
    • 第08课 家族治疗
    • 第01课 依附关系
    • 第01课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助人...
    • 第01课 焦虑议题和移情与反移情
    • 第02课 咨询室恋情和棘手的来访...
    • 第03课 常见议题的处理方法及评...
    • 第01课 助人工作的专业伦理
    • 第02课 处理界限议题
    • 第03课 知情同意、保密与隐私
    • 第04课 个案记录、危机处理、在...
    • 第01课 实习和督导——心理咨询...
    • 第01课 助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管...
    • 第02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避免专业...
    • 第03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自我照顾
    • 第01课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和...
    • 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第二节

    阶段二:确认案主问题

    搜集玩资料后,要知道自己的方向

    图:评估、洞察、辨识问题

    协助其自己辨识问题本质

    图:外在环境压力等

    很多人不会、不愿与外在资源做链接

    图:评估

    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进行的过程,会发现不同方向,进行不同的评估及发展、修正

    原生家庭、学校、社会、工作、人际等各种方向,脑中要有树状图,发现不对,再回过头来走另一个

    你觉得你生活中持续发生的问题是什么?

    你认为你生活中的危机和现象?

    对你来说,你的优势?不利的地方、条件?

    你的重要他人?你能得到他的信任和支持吗?

    在治疗关系里面,你想获得什么?

    跟我互动里面,你怎么获得最大的助益?

    发生这样的状况,他的内在外在、方向、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他?

    过去哪些重要事件影响他?

    你最期待的改变是什么?

    图:8个问题做练习,再尝试诊断

    如诊断糖尿病的例子,患者口述的症状(主观)、相关检查结果(客观),最后做判断。

    图:心理问题的诊断

    图1、2、3:

    你说这些的时候感觉怎么样?你的想法是什么呢?帮其聚焦

    找出问题的例外时刻。当案主说各种对父母抱怨的时候,让他反复说,直到想到爸妈的好。人在受苦的时候,会把苦无限放大,归咎周围人照顾不好自己。而对他的好经常记不住。这是人性。

    阶段三:帮助案主创造目标

    图:案主最期待被具体改变,要以他的优势面为着眼点。

    图:问题、期待、需求

    案主压力状态和危机状态时帮助策略:图

    缓和情绪情景上的支持、应对方式、强调建设性、具体性的思考模式

    谁可以帮助我,我还可以做些什么事?

    图:解决办法及反思

    不能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注重帮助个案的过程,不要急于和执着于结果。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6 · 第02课 阶段二&阶段三:确认案主问题&帮助案主创造目标 0

    第四章 助人历程

    第一节 阶段一:建立工作关系

    一、助人观念:图片1:检视你的助人观念

    2:为什么检视?

    对个案最重要是陪伴,而不是矫正

    3:信念

    助人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倾听和理解

    4:学习批判自己的假设

    批判、否定和求证自己的假设,不轻易下判断

    你很少踏出你的社交圈,你想象不到自己的圈子多么窄化,要有开放的心

    与案主镜映与协商:你在告诉我你的看法是......对吗?

    二、四个问题助人模式:

    图片:

    1、发生什么事?

    2、确认目标:你希望哪些改变?尝试?

    3、你想怎么做?该怎么做?过去做过什么努力?尝试等?求助过谁?效果?

    4、怎样才能达到效果?

    三、助人历程:

    图片:5步

    图片:不带评判地听,建立信任关系

    第一次会谈,听听他说的问题,他希望你做什么;听听我说的规则,我希望他做什么等,做好准备。

    图1、2:

    改变是很长的历程,案主自己承担成长责任很重要。不要让案主产生很大依赖

    图:准则

    只要两人产生信任和连接感,治疗就开始发生。我是不是接触到他了,知道他要做什么改变了?

    跟案主解释,我能做些什么,咨询是什么

    不仅仔细听,还要能跳出来看(均匀悬浮):我觉得你.....是吗?

    不是推,也不是拉,你要调整你的步调,陪伴个案往前走。

    说话要简洁、声音要平静、慢慢说

    图:

    面质与支持之间找到平衡

    抗拒时怎么工作?

    当你疑惑时,专注在双方的感受上:感觉如何?与个案探讨。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我突然感觉乱了,能不能......

    结案计划,提前规划。短期计划要清晰

    图:

    此时重点不是帮,而是让案主自在地说。不做介入,就是多听,鼓励他说

    图:创造改变气氛

    从案主角度去问,但你还不认识他,要确认自己的人身安全,把注意力放在个案身上。

    图1、2、3、4

    告诉你什么只是内容层面,事件是什么,跟谁有关

    仔细聆听,才能帮个案梳理和聚焦

    案主利益为上

    谨记:前5分钟,就已经决定了跟个案能不能一起工作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4 · 第01课 阶段一:建立工作关系 0

    第三节什么是多元文化的助人观念

    图片:

    每个人都跟自己不一样,咨询师要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建立关系

    尊重别人的文化,马来西亚女人包头发,由她们的文化观念。助人工作者要懂得,每个来咨询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让我们能思考差异性的存在。

    不要放在二元观念里对立,了解其他人的观念

    文化同理:能不能把自己的经验推及到不同领域来做思考

    东西方差异观:

    图片1:

    2:

    能不能有些弹性?

    3:

    很多人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说自己。但咨询鼓励对方多说。这是矛盾,需要咨询师调和。

    东方人有了问题会先找师长、朋友等等,最后才会找心理助人者。

    图片:

    助人工作是改变个案吗?有时只是陪伴就够了

    图片:

    图片:

    东方人孩子通常被教育:不要讲话!

    图片:

    寒暄还是直接进入主题?依文化而定。

    不见得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肯定,比如长辈做得好,往往不需要晚辈的肯定等

    多进入不同文化家庭体验

    不见得都有同样的经历和经验,好好学习,同理就好

    检视自己(图片)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4 · 第03课 什么是多元文化助人观点 0

    第二节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二)

    ——家庭、宗教与生死议题

    夫妻咨询,先生外遇,妻子不愿离婚,妻子报复性外遇但爱上对方,现在妻子要离婚,丈夫不愿意

    图片

    一定要离婚吗?

    婚姻外应不应该有其他关系?

    父母应不应该为了孩子而维持婚姻?

    一定要跟爸妈住吗?婆媳、跟女婿、家事责任分工、抚育子女等等议题,检视自己在这些不同的议题是不是有不同的性别差异?自己这方面的价值观?

    图片

    宗教价值观,你对宗教看法是什么?

    灵性(灵魂)跟宗教不太一样

    你的想法不能成为个案的想法,宗教信仰不一样时怎么办?你帮助别人时候,你自己的灵魂怎么滋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个案是基督徒,要求咨询师进入咨询前要先祷告,你怎么办?

    提醒的四个角度(图片):宗教与灵性的价值观

    是问题也是解决方法

    萨提亚的冰山

    我知道我的灵魂吗?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吗?之所以成为一个人,我为什么坐在这里?生命意义?如果在灵性层次碰到个案的时候,是很美妙的:这就是人生。是生命的滋养

    也许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灵性或宗教的问题.....

    引导来访质疑和思考自己的信仰。你该相信什么?

    生死议题:图片

    你的立场,赞不赞成个案结束生命?赞不赞成安乐死?生命到底是你自己的,还是为了家人而存在的?癌症晚期的自杀你怎么做?专业助人伦理、法律方面。

    图片:

    要让案主获得最大程度的自我决定。了解清楚病情、能力、法律等各方面资讯之后,自我决定。

    讨论自杀。个案为什么这么想?我要从哪些方面帮助他?他有没有告诉家人?

    助人工作者要做的六个方面(图片)

    做纪律,法律效用,保护自己

    告诉重要他人

    保密原则要第一次就讲好

    对于死亡不可以隐晦不谈,要开诚布公

    以上都是个人价值观的审视。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4 · 第02课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二)家庭、宗教与生死议题 0

    第三章  认识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差异

    第一节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一)——性与性别

    多元文化,东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了解,自己进入咨询行业抱持的观念理解

    同性、异性、婚姻、同性恋...

    次文化

    咨询师要思考,你的性倾向,及其怎么来的?

    (图片)生理性别

    中性人

    心理性别

    身体于心理性别不一致,跨性别的人

    性别特质

    性倾向

    以上四种有各种排列组合,形成多元的人格特质

    (图片)双性恋:分阶段恋男和女

    多元

    以上各种占不到十分之一,剩下都是异性恋者

    当你遇到这样的人时,你怎么做?这是助人工作者一定要思考的。你的认知、刻板印象,中立?

    图片(彩虹旗):各有自己的旗帜,来到你面前,你要怎样对待他们?

    娘的男孩在学校、同伴?

    性别角色案例:想做全职妈妈,但现在是主管。先生认为不行,她就应该好好照顾孩子。 听到这个案例,你的想法?

    图片:

    察觉自己,不要成为某一方的同盟。

    图片:

    搞清楚,自己对于性别的态度及个案对性别的态度

    三个例子:

    1未成年的女孩从事性交易,你去跟她们谈预防怀孕的性教育,她们说,我懂得不你多

    2在老人院,两个单身老人发生了性关系

    3婚姻关系已经破碎,但是双方还为了孩子还在维持家庭关系,但是在外面有其他性行为

    一夜情、换妻俱乐部、性成瘾、团体性行为等

    好好想想看:你怎么看?你为什么这么看?你的想法带有那种倾向?会对来访造成什么暗示?要评估自己的性价值观

    图片:

    很多夫妻会测试咨询师,谈性你会自在吗?我说:谈夫妻关系,一定会谈到性行为。自在谈性。

    个案不同性的想象,你接不接受?

    堕胎(图片):19岁女大学生怀孕,不想堕胎,“想记住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另一个:被性侵,不敢告诉家人,但是发现怀孕了。想堕胎,但是不敢告诉先生,想骗先生是他的孩子。

    考虑:法律规定

    自己对堕胎议题的态度:对于生命的理解,生下来就好吗?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4 · 第01课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一)性与性别 0

    第二节 探索个人经验

    先想想(图片):

    自己的未竟事宜

    个案很容易唤起你早年的一些情感问题,别人的痛会引发自己的痛,然后沮丧:我是咨询师,怎么会这样?倦怠,不想再做等

    好好接受自己的悲伤,自己内在的经验,帮助自己成长

    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图片:

    把过去经验带到现在,自己要先会处理情感的投射。好好发现、反思、做个人体验(持续终身保持对自己的探索)

    三、探索原生家庭:

    图片:

    面对个案,我处理的是他的议题,还是自己原生家庭某个人的议题。过往经验的影响。

    图片:

    图片(也可以包括亲朋好友):

    图片(父母、手足):

    你认为你的爸妈是什么样的人?你知不知道怎么赞美和批评你的父母?

    最常见最重要的,就是跟双亲之间的关系

    图片:

    个体化,如何相处和分离,是终其一生的议题。

    图片:家庭冲突应对

    冲突本来就会发生,如何面对和处理,才重要。有关系,就有冲突。

    在冲突中,你学到了什么?探索原生家庭系统教给你什么?萨提亚。把自己的弹性拉大。

    探索之后,看自己适不适合助人工作,再做自己的探索、咨商、督导。并认识:我对案主的知觉和反应,常常受到自己家庭经验的影响

    图片:

    家庭的功能

    图片:

    功能良好的家庭:意见不一致可以讨论沟通民主,而不是父母的权威、控制至上

    图片:家庭秘密

    很多中学生,认为不是爸妈生的:为了这个秘密你做了哪些事?好好探索

    图片:家庭生命周期

    从父母认识,到每个孩子出生,到现在...

    图片:你自己有没有走过你自己的生命历程?愿不愿意成长,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受苦。每个历程带给自己的教训?

    进一步参考信息:

    艾瑞克森成长八阶段,你在哪个阶段?

    多读书。

    学会欣赏爸妈的历程

    不要改变家人,更不要看成家人改变是自己的责任。

    我对案主的知觉和反应,不断会受到原生家庭模式的影响,我要不断不断地反思和调整。通过个人体验、督导、自我探索等等。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3 · 第02课 探索个人经验 0

    认识助人工作

    第二章 认识自己

    第一节 察觉自己助人工作的价值观

    一、自己的助人工作价值观

    图片:

    在与个案咨询前,应该沟通这些问题,做重要:不做价值判断,价值中立

    我的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我这么想?

    图片:

    当个案谈到这些问题时,咨询师一定有自己价值观的。

    价值观:当个人面对问题,或看待问题、情境时,内心判断和衡量的标准。

    知道自己内心的标准,好好思考这些价值观怎么来的,是自己的,不是个案的。不要把自己的强加给个案。个案应有他的价值观。

    咨询师要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怎么来的,自己的童年,爸妈的影响,挫折经验,再学习(学校、媒体、社会等)。影响人最深的是宗教。历史文化社会影响等。

    二、为什么价值观这么重要

    图片:

    助人者的角色不在于赞不赞成个案的价值观,而在于他为什么这么认为。

    不要灌输跟自己价值目标不一致的价值观给个案,这对助人工作者非常重要要做到的。

    撒切尔: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么因应问题才是问题。

    也就是我怎么看待,怎么因应才是重要的。

    可以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吗?(图片)

    我们要让个案学会解释他自己的价值观

    分享,理解对方,把我当作镜子:我跟你的看法很不一样哦,我们来聊聊这个好不好?

    三、为什么不能循循善诱个案

    个案认为要听咨询师的,没有了自我选择。不需要循循善诱,案主也会思考,你的非语言状态也会去影响他。

    个案必须自己决定改变什么,修正什么。

    四、助人者的价值观功课

    图片:

     

    五、如何处理价值观冲突

    图片:

    因为价值观不同而转介,要告诉个案,是因为我的价值观跟你的很大不同,会影响咨询。不要把转介的z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3 · 第01课 觉察自己的助人工作价值观 0

     你适合助人工作吗?

    助人工作者的定位?(图片)

    你希望个案把你看成什么?你希望你提供的服务是什么?

    成为助人工作者的动机:(图片)

    被需要——小心造成个案的依赖。不要依赖个案的回馈来确认自我价值!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1 · 第02课 你适合从事助人工作吗? 0

    一、什么是助人工作?

    帮助别人因应生命困境、找到自我力量

    只是告诉他 ,你的资源、力量忘记了,帮他找到

    咨商心理:1、一般心理状态与共嗯那个2、心理发展偏差与障碍 3、认知情绪行为偏差与障碍 4、社会适应偏差与障碍

    精神官能症指抑郁、强迫症

    常见议题:自我价值、性别认同与性侵害、亲密关系、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家庭关系、亲子教育、学生学业问题及霸凌、社会适应及排斥、生涯规划、成瘾(药物、烟、酒、性、网络等)

    特殊族群议题:(图片)

    常用的助人方式(图片):

     

    为什么想成为助人工作?

    你适合助人工作吗?

    自我评估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1 · 第01课 什么是助人工作? 0

     

    助人,从了解自己开始。

    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需要被帮助。

    你是谁?你的价值观是什么?

    多元文化不同的想法

    学哪个学派?适合那个学派?

    助人信念和历程?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2-10 · 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导读 0

    第二阶段:

    1、收集讯息、进行评估

    确认案主的问题和资源、过去使用的资源,澄清与分辨他们生活中不顺畅的地方,如何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不够的,错误的。

    洞察案主的优势、不足、渴望、需求、未解决的冲突和人际互动的时刻

    2、辨识问题:你如何看待你自己生命中发生的问题?聚焦:你希望从哪个问题开始?

    协助案主自己去辨识问题的本质,鼓励案主寻找那些能使他们将生活管理的更好的可用资源和优势,以及外在的资源,了解案主的文化背景,以及左右案主行为和决策的基本信念与价值观。

    3、了解环境背景

    因应外在环境压力、与外在资源做连结、法律协助、资源救助,除了适应问题外,必要时进行社会行动,例如:案主就业因年龄、肤色、性别被歧视。

    4、进行初步评估

    评估是案主与助人者合作的结果,从一开始会谈到治疗贡献结束为止,一直进行的过程。收集到越来越多的资料。

    发展出暂时性的评估,随着进程的发展,可以和案主分享这些假设,然后修改原本的评估。

    问题:

    现在生活中持续发生什么?是危机还是长期现象?

    什么是主要资产和不利条件?

    生活中重要他人是谁?能够被信任和支持吗?

    治疗贡献中想获得什么?如何有效获得?

    造成案主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怎么缓解?

    如何从案主的文化背景来协助解决问题?

    过去有什么重要事件影响案主现在发挥功能的程度?

    什么是被期待的重要改变?如何确定改变已经发生的?

    6、诊断:

    根据症状模式辨识出一个具体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考虑文化背景、视需要做转介。

    6.1帮助案主聚焦,针对案主最关切的事做出评估,从案主的故事当中探索经验上、感受上、及行为上的核心议题;聚焦于最显著的议题,以厘清问题和改变动机。

    6.2确定案主问题的例外时刻: 帮助他们辨别及跨越自己的扭曲观念;藉由重新定义一个特定的问题,协助案主获得新观点,导致实际的行动;延伸他们的界限,为自己做选择。

    阶段三、帮助案主创造目标

    1、目标:某个被期待的具体改变,以优势面为着眼点,哪些是案主擅长且想要提升的,哪些是需要被探索及解决的

    2、问题、期待、要求

    2.1你希望达成什么?有哪些特定的感受、想法和行为是你最想要改变的?

    2.2针对你现在的问题,你想象中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

    2.3假如可以从你的生活中消除一个关键问题,事情会有哪些不同?

    3、帮助危机中案主的策略

    3.1确认情境中的支持

    3.2讨论因应方法

    3.3强调有建设性和具体的思考模式

    检视各自可能性,帮助案主发展不同的观点

     

    [展开全文]
    小太阳淑萍啊 · 2021-01-31 · 第02课 阶段二&阶段三:确认案主问题&帮助案主创造目标 0

    一、检视你对历程观点和信念:

    人有能力从自身中生命经验中找答案

    人创造了自己的不幸,是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人是外在环境或情势的受害者

    人被命运所塑造

    人不会改变,除非他们是受害者

    人会因为直接的目标而产生动力

    人的行为被早期童年经验所决定

    为什么呀检视直接的助人信念?

    认为人基本上是良善的,你会相信案主可以未人生负责

    如果认为人性是负面的,你会企图矫正人本质山上的缺陷

    助人信念的形成:学习、个人经验、文化

    是陪伴,不是矫正,找到行为改变的契机。

    抱持正向的信念:有健康的自我概念、基于价值准则、尊重文化差异、倾听与理解、具备同理心。

    学习批判叛逆的假设:

    假如助人者愿意敞开心胸,去看看这些案主特质中的其他面向,也许会发现案主生命中的努力奋斗;如果你生活在以共被保护的环境,又很少踏出你的社交圈,你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信念系统有多窄化;带着开放的心去经验,直接去和这些你不熟悉的对象接触。尽量去鼓励案主去探索:你究竟想要什么?

    案主投入和冒险的意愿,你与案主参与的意愿。

    四个问题助人模式:

    1、发生什么事?最想处理的问题和事情?

    2、我需要或想要什么?最想要做出的改变或不同的尝试?——确认目标

    3、为了满足我的所需所想,我必须做什么?过去的努力经验、有效吗?

    4、我怎样才能有成果?方法。

    助人历程:

    1、建立工作关系

    2、确认案主的问题

    3、帮助案主创造目标

    4、鼓励案主探索并采取行动

    5、结案

    阶段一:建立工作关系

    建立信任关系,不带价值评断,去听案主表达。

    1、信任:创造一种关系,让案主说出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想要的改变,并获得处理问题的新方法;

    2、事前准备:帮助案主为助人历程做好准备、陈述和澄清案主的担忧、形成契约以及提供结构。

    你的困难、性质、我的工作习惯,第一次达成目标,不会马上介入治疗。

    3、自我准备:两个助人的目标假设

    案主更有效的管理生活

    提升应付现实问题及发展机会的能力

    陪伴、支持,更主要地是让案主去过好自己的人生

    4、检视:辨识自己和案主的防御和抗阻

    是不是自己对这个案主或案主对我产生防卫,阻抗,发生了什么事?

    非自愿的案主:你到底能帮助我什么?跟案主探讨、澄清:你希望他做什么、他希望你做什么?

    能不能创造改变的气氛?是第一阶段的关键。

    阶段一建立工作关系:创造改变的气氛

    1、与案主创造出合作的关系,让案主承担一部分的责任。这是以共很长的历程,不要一下子给太多的方法或办法,会让案主对你产生依赖,凡事都要你来做决定。

    2、在会谈初期,透过教导案主如何评估自身问题以及寻求自己的解决方法。来积极协助案主。

    不要期待在第一阶段就想帮案主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要把案主的改变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让案主产生依赖。

    3、准则:

    (1)接触这个”人“:你知不知道他的过去、理解他,接触这个人,知道他的苦他的难点。

    (2)发展工作合作关系:合作的历程与关系。

    (3)向案主解释会谈过程会如何进行、你操作的方式:时间:1h,听听看,你的苦,能不能找到方法陪伴你,我的流派是说明。

    (4)说明在这个会谈挣扎发生的事:案主的动作等,直接描述出来,不仅会仔细听还会跳出来观察案主。信任够了,才能跟案主说。

    (5)调整步调并引导案主:不是推也不是拉,而是在旁边陪着、听着。新的可能性,问问案主可不可以尝试?

    (6)说话简洁:音调音频,简洁好懂。

    (7)在面质与支持之间找到平衡

    (8)注意抗拒:”不要跟我讲这个了“

    (9)个人化或独特化你的助人方法:每个案主都不一样,用哪个方法跟她合作;灵活运用策略。

    (10)当你疑惑时,专注于感受上:感觉怪怪的,迷惑,找不到方向,留意之间的感觉,叫停,跟案主澄清、讨论。

    (11)于助人关系的初期就做结案计划:如何带领他走向结案。短期就能结案的。

    建立关系:此时的重点不是帮助案主察觉具备的资源和优势,不是为他们的问题及不利的条件担忧,而是让案主自在述说,你须提供注意力,积极聆听与同理心。

    不做介入,太多担忧。鼓励他说,积极听。

    从案主角度来看问题是如何被定义及被理解的:

    说明什么使你来到这里?

    最近发生什么事?

    过去发生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你的期待?

    你下午及不希望谈的部分是什么?

    会谈结束你最想获得的是什么?

    在第一阶段,确认你自己的人身安全。将注意力放在案主身上,反思:注意到案主语言与非语言讯息吗?内容层面:这些告诉你什么?历程层面:怎么传达出来的?(形式很重要,有时是相反的)

    能暂时将偏见与价值观放另外一边,试图进入案主的世界?

    有能力倾听和察觉核心讯息吗?如何和案主确认?你想跟我谈什么?是你自己还是跟睡的关系?

    案主没有条理或提出要求,能保持个人中心的立场吗?不能跨越界限,为什么而跨越界限,讨好案主还是真的想帮助案主?

    能对案主传达你的了解和接纳吗?

    能不能防卫面对案主警戒讯息吗?

    能帮非自愿案主更深入探索自身议题吗?

    尊重、真诚和同理被视为最佳的”存在方式“

    案主的利益为上,避免为案主做题目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掌握基本的助人技巧:倾听、尊重

    教育案主,并获得知情同意:这个会谈里你卡约获得什么。

    教育案主如何在助人关系中得到最多收获?

    助人者的角色?及咨询费用。

    保密

    案主的权利责任

    会谈的好处和风险?

     

     

    能帮助案主聚焦在想要探索的议题吗?

    [展开全文]
    小太阳淑萍啊 · 2021-01-31 · 第01课 阶段一:建立工作关系 0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么剖析问题才是问题。

    [展开全文]
    ttxinli_3861f4f776 · 2020-10-19 · 第01课 觉察自己的助人工作价值观 0

    不要依赖案主的回馈来确定自己的价值

    人生很多时候没有确定的答案

    要做的是,帮助对方看到自己的状况是什么

    助人者是控制别人的人生?还是有效帮助对方控制自己的人生?

    助人工作,不要把自我价值建立在被崇拜、名利之上

    自己的受伤面和健康面

    要聚焦在过程,而非结果——最后往哪边走,必须尊重案主

    助人的动机,不断地随时审查、省思自己(不断问自己)

    开放地接受别人的回馈、保有冒险精神

    [展开全文]
    美好君99 · 2020-09-21 · 第02课 你适合从事助人工作吗? 0

    什么是助人工作?为什么想成为?我适合吗?自我评估

    1、帮助别人应运生活的困境,找到自我力量

    陪她看继续的表现是什么——

    [展开全文]
    美好君99 · 2020-09-20 · 第01课 什么是助人工作? 0

         个人记录、危机处理、在线咨询和小结

    个人记录

    重要性:不写代表没有发生过

    • 回顾治疗历程
    • 提供有质量的服务
    • 专业照护服务的证据
    • 方便转介,后续的人看了也知道过程,接续服务
    • 符合伦理标准
    [展开全文]
    Phoenix0508 · 2020-07-12 · 第04课 个案记录、危机处理、在线咨询与小结 0

    总结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和能力:

    助人工作者所需的工作技巧:

    • 与自己连结
    • 自我探索
    • 与人建立关系
    • 沟通技巧
    • 咨询会谈技巧
    • 处遇技巧
    • 督导技巧

    助人工作者所需的工作能力:

    • 尊重差异
    • 具备多元文化观点
    • 伦理
    • 反思与觉察
    • 保持学习动力与开放的态度
    • 与不同层级的管理互动
    • 记录撰写与管理
    •  
    • 组织经营
    • 网络链接
    • 危机处理

     

     

    [展开全文]
    ttxinli_e13c072856 · 2020-03-27 · 第01课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和能力 0

    第03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自我照顾

    问问自己:

    • 你了解自己的问题吗?
    • 你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
    • 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的需求吗?
    • 别人告诉你观察到的警讯时,你听吗?
    • 你愿意求助吗?

    自我照顾的面向:

    • 自我引导:价值感、对健康的掌控感、实际可行的信念、情绪的觉察与因应、问题解决及创意、幽默感、营养、运动、自我照顾、性别认同、文化认同
    • 工作与闲暇
    • 友谊
    • 爱
    • 灵性:对存在的觉察和超越物质范围的力量

    自我环:生理(身体)、理性、情绪、感官、人际、营养(运动;睡眠)、环境、灵性(宗教信仰;接触大自然)

    自我照顾方式:

     

     

     

     

    [展开全文]
    ttxinli_e13c072856 · 2020-03-27 · 第03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自我照顾 0

    第02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避免专业耗竭

    专业耗竭:

    • 长期、严重、不当处理的压力,导致身体、情绪、心理上的筋疲力竭,感到无助,对自己有负面看法,对生活及周遭他人有负面态度
    • 案主谈的内容容易触及助人者的内在冲突,助人者花力气在稳定自己,而不是帮助案主成长
    • 两者专业耗竭的类型:
      • 意义感的专业耗竭:失去意义与目标
      • 关怀性的专业耗竭:专业情感耗尽,出现同理心疲劳、替代创伤
    • 专业耗竭的表现:抑郁、焦虑、冷漠、沮丧、烦躁的人际关系症状

    造成专业耗竭的因素:

    • 一成不变的工作型态
    • 付出但不见得有同等的回报
    • 缺乏成就及意义感
    • 不切实际的要求
    • 和棘手族群、不易进展的个案工作
    • 与同事竞争、冲突、缺乏支持
    • 与督导、领导冲突
    • 缺少自主表现,尝试新方法的机会
    • 个人生活的难题
    • 习惯自我批判
    • 忽略自己的需求
    • 。。。

    专业耗竭的警讯:

    • 开始剥削案主(例如发生性关系)
    • 物质滥用
    • 否认
    • 缺乏与案主保持界限
    • 过度需要进去与成功
    • 处理超出个人专业能力的案主
    • 没有促进健康的习惯
    • 缺乏和朋友、同事的非工作友情
    • 个人及专业上均是孤单生活
    • 无法觉知个人受案主影响
    • 情绪不稳定或消耗
    • 强迫工作
    • 个人效能降低
    • 感觉疏离
    • 。。。

    专业耗竭的预防:

    • 工作的质与量
    • 承认自己的有限,并学习与之共处
    • 理解自己感到耗竭警讯,并认真看待
    • 随时觉察自己内在/外在压力
    • 觉察自己的期待,并确认是否实际可行
    • 发现工作外的兴趣
    • 同辈支持团体
    • 咨询/督导
    •  

     

     

     

     

     

    [展开全文]
    ttxinli_e13c072856 · 2020-03-23 · 第02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避免专业耗竭 0

    第01课 助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管理

    大纲:

    一、助人工作者的压力

    • 为什么要关注压力议题
    • 压力来源:个人、环境、机构
    • 如何管理压力:认知取向、面对机构压力

    二、专业耗竭

    • 为什么要关注专业耗竭
    • 专业耗竭的原因、警讯
    • 如何面对专业耗竭

    三、自我照顾

    • 自我照顾面向
    • 自我照顾方式

    一、助人工作者的压力:

    为什么要谈这个主题:

    •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生命议题被开启,加上外在现实、案主因素,形成多股影响源,造成压力
    • 压力管理的目的:保有个人及专业的活力

    压力来源:

    • 与案主有关:没有动机、没有进展、想要帮案主负全责、案主控制/威胁、过度认同案主、移情/反移情、自杀意图
    • 与同事有关:竞争、人际关系压力、同事批评、未获得认可与赞赏
    • 与环境有关:物理环境、业务量/行政、组织政策、经费补助、法律、工作机会
    • 与机构有关:政策方针、体制耗时、不切实际的要求、限制自主性、缺少正向激励、考评

    压力管理:

    • 疏解压力:同辈团体
    • 冥想、放松、催眠
    • 认知取向压力管理:
      • 事件本身不必然造成压力,对事件的解释才会影响压力程度
      • 自我挫败的内在对话,试着驳斥/面质自己
    • 面对来自机构的压力:
      • 预先了解,评估
      • 与同事合作
      • 设立工作优先级
      • 开放的沟通
      • 自营工作室的盈亏压力

     

     

     

     

    [展开全文]
    ttxinli_e13c072856 · 2020-03-20 · 第01课 助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管理 0
    • 首页
    • 1
    • 2
    • 3
    • 4
    • 尾页
  • 授课老师

    蔡春美

    台湾知名家族治疗师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amanda1011 开始学习 第01课 心理动力取向:精神分...
    amanda1011 开始学习 第01课 心理动力取向:精神分...
    蕾蕾爱学习 开始学习 第04课 个案记录、危机处理、...
    蕾蕾爱学习 开始学习 第01课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
    蕾蕾爱学习 开始学习 第01课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

相关课程

0基础学习心理咨询的12堂课

0基础学习心理咨询的12堂课

  • 87人报名

傅嘉祺:系统掌握婚姻情感咨询6大模块

傅嘉祺:系统掌握婚姻情感咨询6大模块

  • 939人报名

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 623人报名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 2135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