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王老师讲课无数场积攒下来的经验的确是系统、完整,案例所引出的关于原生家庭的思考也确实是近年来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的话题。

 

现在无论60后、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在关注原生家庭,当科普过程中有一些概念慢慢深入到大众之中,他们开始觉醒,开始思考精神层面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

 

但同时也是因为刚刚起步,所以可能有一些观点还比较单一,大众的认知还比较偏颇,所以请各位老师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感受。

 

所以也要问一下郭老师,刚刚您也提到其实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我们都在思考原生家庭到底伤在哪,但同时我也非常认同您提到的一个观点,即这也涉及个人归因的问题。

 

现在的很多青年人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更多的可能在考虑像您说的甩锅,所以您怎么看待关于“原生家庭的伤”这个问题?

 

郭勇教授:

 

我自己做心理咨询大约有30多年,加上我个人对心理学的一些理解和领悟,所以大体上我不认为原生家庭带来的是伤。

 

当我们去说“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的时候,这句话可能需要商榷,不如把它变成“原生家庭对我们有一些影响”可能会更加恰当一些。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饮食习惯也不同,一个四川人可能习惯吃的比较厚重一些,这个人后来到其他地方读大学,当地没有让他满意的饮食,其实他自己带点辣椒酱就已经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毕竟味道厚重是川菜的特点,但是我们怎么不受其影响其实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大体上我个人觉得不太适合用“伤害”这个词。

 

但是原生家庭确实对我们的人生有些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个人的心理成熟到什么程度?怎么去看待这些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消除或者处理这些影响?这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

 

其实老师刚刚讲到的方法很重要,怎么解决问题很重要,现在很多人就是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人在18岁之前更多的表现是50%取决于环境,50%取决于基因的,18岁之后可能更多就是基因决定的了。

 

可是很多年轻人还在思考的问题是“我的问题就是我爸妈造成的,父母皆祸害。”对这样的归因郭老师能否给我们一些具体的建议。

 

郭勇教授:

 

我也曾经听到过这种说法,但是我自己非常不认同。

 

其实就像很多国家的学生都要到国外去留学,比如有中国的学生到了美国,应该也有其他的国家比如非洲的学生去美国留学,这些国家原本的母语不是英语,到了美国要讲英语,为什么对他们来说讲英语比较困难?就是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不讲英语,这不就是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吗?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去抱怨由于原生家庭不教自己英文,使得自己今天跟别人交流语言有困难?还是自己去学习英文,以使得自己可以很好地跟别人交流?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想法。

 

如果他们抱怨,其实解决不了问题,毕竟自己原本不是在英语母语的国家生长的,现在去努力学习并掌握了语言的能力,就可以跟别人有很好的交流。

 

所以到底是去抱怨父母说,“你们为什么在我生下来之后不跟我讲英文?”

 

还是跟自己说,“我来自不讲英文的国家,我该怎么去把英文学好?”

 

这是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核心的不该是抱怨问题,而应该是解决问题。

 

主持人:

 

像我平时在节目里也做心理学的科普,我明显感觉到这些年大众给我的回馈是开始关注自己,他们的目的也是想更多了解自己,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所以我明显感觉到“原生家庭”真的是一个我们需要科普的话题,包括很多我平时接的一些小的个案,有时甚至无法想象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感受和认知。

 

我们既需要理论层面的研究,也需要一些很落地的方法,王老师在生活中有没有更多的个案可以跟我们分享?您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

 

王明姬教授:

 

我很认同郭老师刚才的观点,其实把它提炼出来无非就是一个“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的问题。

 

可能在人生的前十几年,我们跟原生家庭之间大多都是一个被动适应的关系,就像刚才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是谁,只能去适应他们给我们的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不管是温暖的还是冷漠的,我们只能去被动适应。

 

在18岁独立成人之后,其实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走向,一种就像刚才郭老师说的抱怨,而且是终生停留在抱怨,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父母,认为“父母皆祸害”,认为“我为什么不成功?因为我没有一个有钱的爹……因为我爸爸当年对我如何……因为我妈……”永远停留在抱怨这个阶段。

 

还有一条分支叫做“主动适应”,就像刚才郭老师提到的关于买辣椒酱的方式,关于学语言的方式,其实都是我们学会去主动适应环境,主动采取一些措施。

 

所以我的理解是在十几年被动适应过程中,原生家庭可能是会给我们造成一些伤害,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留给我们,但是我们的自我疗愈一定是走主动适应这条路的。

 

其实生活当中很细节的案例太多了,比如我最近刚刚接访的一个案例,也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超级厉害,是那种在学术上我都要仰望的人物,他的家庭也是别人眼中的完美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学术界的研究人员。

 

前段时间他的父亲因为患病去世了,这位男性本来以为自己对父亲的走是可以很淡漠的,因为他父亲活着的时候,他都只是当做尽义务地每周去跟父母吃一顿饭而已。

 

他跟父母直接说,“你们不要指望我将来对你们怎么好,在我小时候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没管我,现在你们就不要追着我、黏着我,我每周过来陪你们吃一次饭,算是我做儿子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我们很难想象当年跟父母讲这样的话的一个人,在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自己也没有想过会如此难过,以至于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他一直都陷入在后悔的情绪中出不来。

 

他一直在想,“我爸活着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这样做?”

 

他特别恨10年前的自己。

 

我们常说“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其实就是关于原生家庭的探索在往下一个阶段去走,现在很多人是停留在中间的阶段,抱怨自己的父母,抱怨他们当年对自己怎么不好。

 

我们之所以希望在这样的一个平台找机会分享,就是想鼓励大家走刚才郭老师说的主动适应的路,主动改变,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而不是把一切问题归咎于父母,因为有可能再过20年、30年,我们现在深深责备的那个人不在的时候,可能我们内心的某些东西一下子就会崩塌。

 

我们内心中自以为现在多么怨恨自己的爸爸、妈妈,可是当他们真正离开我们的时候,甚至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

 

为了避免二、三十年之后发生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状况,所以今天我们除了要学习做更好的父母之外,还要学着怎么样做更好的儿子和女儿,这就是自我成长、自我进化。

 

主持人:

 

我之前在我家附近的一个教育机构看到他们安排了一些课程,针对的是中小学的孩子,第一堂课居然是心理疗愈,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因为这其实是暗示小孩子心理有病、心里有伤,我觉得这种暗示是整个社会的环境语态的表达问题,社会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夸大了。

 

王明姬教授:

 

所以刚才郭老师提到的与其称之为“伤”,不如把它称为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但是我在这里也是呼吁社会,特别是媒体,一定不要过分去夸大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造成的负面的影响,负面的影响确实有,但是否足以摧毁一个人?我觉得未必,或者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所以请一定不要去放大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主持人:

 

您刚才讲的观点我特别认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可是人们普遍关注在原生家庭的伤,想着如何去改变自己的父母,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愤怒。

 

其实父母到了现在的年龄段,一般认知已经固定下来了,甚至进入年迈的状态之中,认知很难去调整、更改,可能更多人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去做自我认知的提升。

 

郭老师,在您那么多年的咨询过程中,能否分享一些能够让我们醍醐灌顶的个案。

 

郭勇教授:

 

其实怎么去解决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我认为最为核心的是我们自己要能成长到可以理解这句话——“我们要接纳并不那么优秀的父母”。

 

我们都希望父母养育我们时能给我们更多的爱,给我们更多的关心,给我们更多的支持,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我们的父母就是普通人,他们做的不够好,我们要学会的是去接纳并不那么优秀的父母。

 

我在咨询的时候曾经跟很多人讲过,如果咱们这个城市要评十佳父母,通过评审之后可以给一个亿的奖金,麻烦子女不要去为父母递送申请材料,因为他们不够优秀;假如评100个优秀父母,还是不需要去,因为他们不够那么优秀;评1000个优秀父母,子女还是不要去送材料……我们的父母真的不够优秀,但是我们要学会接纳不那么优秀的父母。

 

心理学上在讲“接纳”的时候,意思是举例来说,我们看到了美景咔嚓照了一张照片,因为我们接纳了美景,但是地上有块狗屎我们就不照了,相机实际上是可以照下来的,但是我们选择不照了,其实这就表明我们不接纳这块狗屎。

 

现在假如子女要想去把和父母的关系搞好,基础的东西就是要接纳。

 

接纳是心理层面的,不是需要去喜欢父母,不是去仇恨他们,不是去赞同他们,也不是去反感他们,只是自己知道了,相当于看见了、听见了、明白了,仅此而已。

 

为什么要强调去接纳呢?因为接纳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实际上就没有把自己日子过好的可能性。

 

当然“接纳不那么优秀的父母”这句话扩展一下其实也是成立的,做父母的也是要接纳并不那么优秀的子女,大家彼此接纳了,彼此都不会造成所谓的伤害,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主持人:

 

我想到其实很多人可能自己都没法接纳自己,根本上没有办法很好地自我接纳,我觉得这是很根本的问题,只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不好的就忽略、屏蔽,当做看不到,这样的人对于父母或者对于整个社会是很难接纳的。

 

郭勇教授:

 

这就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能力不同,“接纳”是一个人的心理能力之一。

 

比如我们如今都很光鲜,这是我们很好的一部分,我们接纳了。

 

但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都得上厕所方便,很多人认为排便是丑陋的,可那些排泄物几秒钟之前还跟我们是一体的,我们要承认我们是有这个部分的,这就是接纳,不能因为我们看着这么漂亮,衣服这么光鲜,就说自己从来没有去过厕所,那是不对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接纳,可以不喜欢排泄物,但不需要仇恨它,因为我们是人,人就是会有这个行为的,这才能叫心理层面上的接纳。

 

接纳是基础,接纳是前提。

 

王明姬教授:

 

郭老师说的“接纳”,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内心充满力量,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可以接纳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够接纳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