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节奏快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快节奏的洪流裹挟着目之所及的一切滚滚向前一切,同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对事物的认知。 这其中也包含着心理咨询。

 

对每一位心理咨询从业者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被快节奏训练出来的来访者,更容易急于求成,更习惯于看短期效果,但心灵成长和人格的完善恰好需要时间和耐心;

 

同时这也是一件好事,它督促每一位心理咨询师,不断精进技能,用最少的时间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咨询师能够迅速准确地抓住来访者的问题,实际上,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就困住了许多咨询师。

 

在咨询室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来访者表达重点不突出,或者表达多层问题,无法确定咨询主题;

★沟通过程中,不知道要收集哪些信息,导致咨询过程兜兜转转,浪费时间;

★学习了很多技术,却因为找不到来访者问题的原因而无法施展;

★咨询持续纠结在表面,无法深入;  

★咨询方向偏离,费力不讨好。

 

出现上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容易导致来访者失去耐心,对咨询效果产生怀疑,进而造成脱落。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可以先完成一下步骤:

 

首先需要你有足够扎实的基本功,想要完成这一目标,参照上期推荐的《基础心理学通识课》。

 

再进一步,需要你能够对心理咨询的适用范围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哪些问题可以被心理咨询解决,最起码知道不适合心理咨询的情况,减少不适合的咨询。针对这样的问题,推荐大家学习刘艳老师的《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诊断》。

 

针对适合心理咨询的来访者,还需要咨询师能够拨开层层迷雾,比较迅速地抓住来访者的问题,以免来访者出现不信任和厌烦的情绪。关于这个问题傅嘉祺老师的《个案概念化理论与实务》。

 

如果你也遇到了心理咨询中的“鬼打墙”情况,不知道怎样判定心理咨询事宜的范围,不知道怎样具体化、概念化来访者的问题,欢迎大家试听课程。

 

当然,如果你是天天心理会员,可免费学习。

 

 01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诊断   

 

【课程大纲】

授课讲师

 

刘艳

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精神科医师

认知行为取向心理治疗师

 

专长

强迫障碍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等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

自杀干预与危机干预

创伤治疗

婚恋问题

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等的咨询

 

点击图片立即试听 

 

 01 

 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诊断   

 

课程大纲

课讲师

 

傅嘉祺

★东吴大学通识课程讲师(性别互动与爱情/应用健康心理学/心理学导论)

★铭传大学兼任讲师(团体动力学)

★致理科大通识课讲师 (生涯规划)

★志光公职补习班心理学授课名师

★志圣研究所、学儒司法考试补习班心理谘商理论与实务授课名师

★台湾婚姻与家庭辅导学会理监事

★台湾心理健康促进协会理监事

★台湾谘商心理师公会联合会公关委员会副召集人、会员代表

 

专长:

★各级主题演讲、心理咨询/谘商、伴侣/婚前咨询

★潜能开发训练、心灵成长团体、专业课程规划

★专职员工培训、心理测验与测验解释

 

点击图片立即试听

 

 一门课程解决一个问题,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欢迎下方留言,没准儿我们正好有适合你的课程。

 

另外也欢迎大家加入天天心理会员,百门精品课程免费学,现在加入还可以参加抽奖活动,没准儿下个锦鲤就是你,详情关注二条内容。

 

 

文/编 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