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纪录片《生命里》,小编看过,有些印象深刻的故事、感受和画面想分享给大家。

 

 

上海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社区医院,同时也是一家具有特色的红十字老年护理医院,社区老年保健服务和临终关怀、安宁护理是医院的特色品牌。

 

其中的临终关怀、安宁护理病区叫做舒缓疗护区,收治的主要是癌症晚期患者,生命所剩的时间,大多不超过三个月。

 

弥留之际,住在里面的临终患者都会进入一间特殊的病房——关怀室,在这儿,平静而有尊严地告别尘世。

 

 

临终关怀,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汇,临终关怀具体是什么呢?

 

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有专家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最终是帮助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我们恐惧“死亡”,回避“死亡”,对“死亡”讳莫如深,但死亡又和春夏秋冬会依序变换一样固然存在,是永恒的存在,不得不面对。那么不然,我们跟着《生命里》一起来看看发生在安宁病房里的故事。

 

 01【医生和护士】 

 

在安宁病房工作的医生护士,看起来就不一样些,可能是因为他们离生命原本的样子更近一些。在他们的工作身影里,你能看到的是溢出白大褂的温柔、善意和尊重。

 

一个老太太躺在病床上发出模糊的声音。

护士弯着身子贴着她的耳朵问:你是在哭还是在笑呀?

老太太:我哭哭也笑笑。

护士:过两天我们就好了,过两天我们帮你去看你的老头子,你想他吗?我们帮你拍两张照片给你看。

老太太:好的。

护士:这个也是没办法的,年纪大了,机器总归要老化的,我们加加油就会好的,你不要急。

老太太:好的。

护士:不好的话呢,我们也顺其自然,接受现实,对吧。

老太太不再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安静下来。

 

 

听完这段对话,我会疑惑,老头子?老太太的丈夫也住在这个病房里吗?

 

如果护士只是为了口头安慰一下老太太,那么我的疑问就不会有答案,可是短短3集的纪录片中,我居然得到了答案。老先生住在一个敬老院里,也已经是躺在床上不能动的状态,是因为护士足够了解老太太最牵挂的事,所以用“帮你去看老头子”来安慰她。几天之后,两个护士在上班之余去敬老院看了老先生。

 

从细节里,你能看出来她们不是为了在镜头面前表演,而且可能她们经常会帮老奶奶去看她的“老头子”。她们准备去看老先生,和老奶奶说:我们给老头子带点什么呢?他喜欢吃什么呢?还拍了一段视频记录老奶奶想和老先生说的话,老奶奶艰难地说:最重要的就是两件事,吃和睡。

 

护士们带着吃的和视频去看老先生,他已经连睁开眼睛都困难,但是听到了自己妻子的声音,眼角就开始流出眼泪。护士们又拍了老先生的照片回去给老奶奶看,就像是信鸽,传递着可能是两人在世间最后的爱和关怀。

 

护士们会做很多这样的事情,为了满足病人的心愿,他们会一遍一遍地俯到病人耳边问他们还有没有什么心愿要完成,还有什么事情要做,还有什么要交代的,还要帮病人和家属操心身后事是否安排得妥当。说起病人未完成的心愿,他们会很认真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讨论,如何才能帮病人完成心愿。

 

 

在国内临终关怀工作不健全的情况下,护士除了日常照料病人的身体,还负担起了很多社工的工作和责任。

 

做这份工作的人们,他们看见了这个社会对死亡依旧存在偏见,忌讳死亡,只强调优生,却对死亡讳莫如深,但其实死亡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正常面对就好。

 

 02【鲁阿姨】 

 

新年到来,医生、护士们坐在一起回顾数据,去年一共收治了204个病人,死亡185人,平均2天1个。

 

在安宁病房,死亡是频率很快的事情。

 

有人离去,便有人进来,护士在早会汇报新病人的信息——姓名鲁XX,诊断为乳腺癌,入院评分为57.5分,预计生存期1个月以上,自己主动要求入院,不想死在家里,想在医院临终。

 

 

护士去了解鲁阿姨的情况,和她聊天,问她:

你觉得住进来一个礼拜了,感觉这里怎么样?

鲁阿姨回答:蛮好的,护士小姐也好,医生也好,护工也好,真的好。

护士:那你就安心住在这里,我们这里有这种病人,自己想要住进来,结果刚住进来1天就受不了了,因为他看见旁边床的病人去世了。他就和女儿说:我要回去,这里不是医院,医院是可以救人的,这里不是,不然怎么我刚住进来隔壁床就去世了。

鲁阿姨:嗯,我们开玩笑说,我们这个就是等死的毛病。

护士:住在这里可能是会有些压力的,因为身边的床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了,你也看到15床的老太太了。

鲁阿姨:没压力,那个老太太还是我看她觉得不太对劲,叫的医生,说这个老太可能今天要走。

护士:你看到她那样紧张吗?

老太太:不紧张。

 

鲁阿姨是出镜的病人中比较平静的一位,可以说她“看得很开”。

 

她自己主动要求入院,是因为她和老伴现在都住在女儿家,生命剩的时间不多,不想在女儿的家里离去,觉得会给女儿“添麻烦”。她也没有太畏惧死亡,至少在入院时已经接受了自己生命很快就会结束的这一事实。

 

后来她会聊起年轻时去新疆的情形,说到那边的瓜特别甜露出了笑容,说到离开上海和回到上海时复杂的心情又忍不住落泪;和兄弟姐妹聊起小时候生活艰辛,跑出去卖东西时的地点也都记得清清楚楚;护士说她心态好,她说自己原来也想自杀,后来想到两个孩子又没狠下心。

 

 

到了新年,家里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都来到了病房,各自烧了拿手菜,和鲁阿姨一起过年,但那时她已经比较虚弱了,看着家人在身边,可是又没办法吃下多少东西。看她眼圈泛红,感觉看向每一个家人的视线都在努力记住他们,因为对生命有过热爱,临走似乎也更坦然些。

 

说着说着话镜头就切到了关怀室,那就说明鲁阿姨走了。不禁会想,离开的时候怎么才能少些恐惧、无助和惊慌呢?大概就是在活着的时候就把心里的人和事都稳妥地安放在了心里。

 

 03【志愿者和实习生】 

 

临终关怀中除了让病人感受到的痛苦减弱,还有减弱他们的孤独。

 

所以在安宁病房里,医生、护士、护工、家属、朋友会在病人的身边,不急不慢,似乎都在配合病人最后的呼吸的节奏。要说有什么力量是在这个环境中跳脱的,那大概就是志愿者和实习生。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一群大学生和几个社会身份的志愿者,他们可能是每周来一次,或者只在这里实习几个月。刚来的实习生总是显得有些局促,尤其是两个社工专业的男生,一个说自己是因为实习任务,再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所以选择了这个实习地,还有一个男生说自己也是因为实习任务,但也想在这里有些人生感悟。

 

 

刚开始去面对病人,不知道能不能握他们的手,不知道需不需要俯身去和病人说话,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和病人对话,不知道怎么接下一句病人的话。护工在边上耐心地一句一句教着。

 

等到第二次去,大家就显得融入多了,本地人可以用方言和老人聊上天,说起自己和奶奶、外婆的故事,病人也会因为有同感而开怀大笑;又或是可以一点也不尴尬地握着病人的手,安慰他们;也能自己流畅地询问病人的需求,陪着病人在走廊上散步。

 

 

一个女孩说,本来家属还不怎么喜欢实习生在旁边待着,觉得没什么作用,可能还会打扰到病人,但是看到她弯下身子靠近病人的耳朵去听他说话,家属就瞬间红了眼,觉得病人受到了尊重,自己也感受到了温暖和善意。

 

年轻的人们懂什么呢?健康的人们有什么需要小心翼翼的呢?可是这也不妨碍有一些人,愿意去陪伴、倾听、感受生命的逝去。生命就是这样,曾经朝气蓬勃,风华正茂,而今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没人能违背自然的规律,而原本孤独和脆弱的个体,是因为有了爱与温暖的陪伴,才会有勇气,有力量,有希望。

 

生、死和爱,大概是这世上永远无法解释的事情,也有着最能触动人心的温度。

 

*感谢点赞、转发和分享


 

我们在《生命里》看安宁病房里面的人和故事,也有更多人在实践和讲述着临终关怀这份工作的故事。冯以量老师就是一位致力于临终关怀领域的专家,他自己是一个工作人员,不停地接触着病房、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也会抽出时间来告诉大家临终关怀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自己又遇到了些什么故事。

 

我们总要面对死亡,如果害怕,不如先去从故事中感受,如果经历过死亡,还没能走出来,更需要从故事中获得疗愈,请毫无负担地听冯以量老师讲更多的临终关怀故事。

 

点击图片开始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