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咨询流派/技术
  • 更多
  • 蔡春美: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 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 蔡春美: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澄清、明晰、稳步

    • 价格
    • ¥ 399.00
    • 3783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73)
      • 评价 (2)
    • 第01课 什么是助人工作?
    • 第02课 你适合从事助人工作吗?
    • 第01课 觉察自己的助人工作价值...
    • 第02课 探索个人经验
    • 第01课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一)...
    • 第02课 常见议题的价值观(二)...
    • 第03课 什么是多元文化助人观点
    • 第01课 阶段一:建立工作关系
    • 第02课 阶段二&阶段三:确认案...
    • 第03课 阶段四&阶段五:鼓励案...
    • 第01课 理论模式概述
    • 第01课 心理动力取向:精神分析
    • 第02课 心理动力取向:阿德勒&...
    • 第03课 经验与关系取向:存在主...
    • 第04课 经验与关系取向:完形治...
    • 第05课 认知行为取向:行为治疗...
    • 第06课 认知行为取向:认知治疗...
    • 第07课 后现代取向
    • 第08课 家族治疗
    • 第01课 依附关系
    • 第01课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助人...
    • 第01课 焦虑议题和移情与反移情
    • 第02课 咨询室恋情和棘手的来访...
    • 第03课 常见议题的处理方法及评...
    • 第01课 助人工作的专业伦理
    • 第02课 处理界限议题
    • 第03课 知情同意、保密与隐私
    • 第04课 个案记录、危机处理、在...
    • 第01课 实习和督导——心理咨询...
    • 第01课 助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管...
    • 第02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避免专业...
    • 第03课 助人工作者如何自我照顾
    • 第01课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和...
    • 心理助人者的成长三阶段【必修课】...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第四节 助人工作理论简介(二)——经验与关系取向  存在主义  个人中心取向

    一、1

    重要概念

    助人者的价值观、内在、态度,我跟你,面对活生生的人

    2学派

    3存在主义:强调生跟死,哲理,存在、活着的意义

    4主要概念,强调5跟6

    5

    “你的存在就为了给你的家人带来意义”人生的选择性

    二、个人中心

    6个人中心基本概念

    找到过去资源,解决中心是案主。解药在他自己身上。强调助人和受助的关系,自发性、内在潜力,正向思考个案问题

    案主有能力解决自己身上的所有问题

    7治疗目标

    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不是按照外界暗示而活着。解决途径

    8治疗关系

    以上经验取向的助人者,很强调自己的经验是什么,自己的素质,真诚、非占有性温暖,正确的同理

     

     

    [展开全文]
    雅晴心理 · 2021-03-01 · 第03课 经验与关系取向:存在主义&个人中心取向 0

    第03课 经验与关系取向:存在主义&个人中心取向

    治疗是助人者与案主一同经历的旅程

    经验与关系取向:

    重要概念:

    • 人与人交会的品质是积极改变的催化剂,治疗是在治疗时与案主同在,敏锐将自身反应给案主
    • 助人者的态度和价值观与其知识、理论技术一样重要
    • 我与你(I and Thou)关系是案主经验到安全
    • 助人者工作是再创造一种让案主尝试新方法的氛围

    学派:存在主义;个人中心、完形、沟通分析

    存在主义:

    概述和基本假设:

    • 我们透过自己的选择来定义自己
    •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接受我们的孤独和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存在,生活有赖于我们去创造意义
    • 帮助案主正视他们自己所选的受限的人生,并且帮助他们更加觉察自己如何创造这样的处境,认识自己旧有的生存模式,开始接受改变自己的未来并承担责任
    • 去理解焦虑和罪恶感的价值,死亡的角色和意义,对于孤独及为自己做选择的创新想法

    主要概念:

    • 我们有自我觉察的能力,有选择以何种态度对待该情境的自由
    • 本质上我们是自由的,必须接受伴随自由而来的责任
    • 我们在意维护自己的独特性和认同,籍由了解他人及与其他人互动来认识我们自己
    • 存在和生活的意义从未永久不变,我们透过自己的投射创新创造我们自己
    • 焦虑是人类状态的一部分
    • 死亡也是基本的人类状态,对死亡的觉察则为生命带来意义

    治疗目标:

    • 挑战案主认清并接受他们拥有的自由,成为生命的创造者
    • 强调了解案主的现有经验,而非治疗技巧

    治疗关系:

    • 助人者全然的与案主在当下同在,努力营造与案主之间充满关怀的关系
    • 治疗是一个合作的过程

    技术:助人者不受限与任何规定的程序,了解为先,技巧为次

    实际案例:

    一位女性案主,照顾弱智的婆婆,但婆婆常常跟自己的老公抱怨,说案主不给她饭吃,老公不信她的解释,且非常愤怒,家暴,向三个抱怨,孩子们也不理解她,与她很疏离。案主痛苦并常常自问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团体咨询中,另一位成员回应她:我听你这样讲你的故事,原来你的存在就为你的家带来意义。案主瞬间受到触动与启发

    个人中心:

    概述和基本假设:

    • 个人特质是案主成长的关键,强调正向助人关系,对个人采取正向看法
    • 强调案主的资源,将案主置于治疗过程的中心
    • 主要带来改变的是案主,重视案主主动的角色和责任
    • 籍由在治疗关系中的参与,案主实现他们在成长、完整性、自发性及内在引导的潜力

    主要概念:

    • 案主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强调当下此刻的全然经验,学习自我接纳,并决定如何改变

    治疗目标:

    • 提供一个安全、信任的氛围,让案主达成自我探索,觉察成长的障碍
    • 学习依照自己内在的标准过生活,而不是按照外界所暗示的应该成为的样子
    • 不仅解决问题,也需协助案主成长,使其有能力因应现在和未来的困境

    治疗关系:

    • 强调助人者的态度和个人特质,以及治疗关系的质量
    • 助人者必须:真诚一致、非占有性的温暖,正确的同理、无条件接纳和尊重、包容、关爱,并能将这样的态度传达给案主

    技术:

    • 态度为先,技术为次
    • 积极倾听、表达同理、对感受的反应、澄清、支持、会心最大化

     

     

     

    [展开全文]
    ttxinli_e13c072856 · 2020-03-11 · 第03课 经验与关系取向:存在主义&个人中心取向 0
  • 授课老师

    蔡春美

    台湾知名家族治疗师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amanda1011 开始学习 第01课 心理动力取向:精神分...
    amanda1011 开始学习 第01课 心理动力取向:精神分...
    蕾蕾爱学习 开始学习 第04课 个案记录、危机处理、...
    蕾蕾爱学习 开始学习 第01课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
    蕾蕾爱学习 开始学习 第01课 助人工作所需专业技术...

相关课程

0基础学习心理咨询的12堂课

0基础学习心理咨询的12堂课

  • 87人报名

傅嘉祺:系统掌握婚姻情感咨询6大模块

傅嘉祺:系统掌握婚姻情感咨询6大模块

  • 939人报名

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 623人报名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 2135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