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咨询流派/技术
  • 更多
  • 黄政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 黄政昌: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青少年成长周期、咨询技术、常见问题咨询技术

    • 价格
    • ¥ 1400.00
    • 4273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24)
      • 评价 (11)
    •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 第01课|青少年的定义与意义
    • 第02课|身体、性、认知、情绪…...
    • 第03课|何谓正常 VS. 不正...
    • 第01课|自我概念的发展 VS....
    • 第02课|同侪的认同与次团体的影...
    • 第03课|亲子关系改变与亲子冲突
    • 第01课|青少年常见的适应问题与...
    • 第02课|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与...
    • 第04课|青少年有问题或生病的可...
    • 第01课|系统介入的角色与功能
    • 第02课|心理咨询的角色与功能
    • 第03课|药物介入的角色与功能
    • 第01课|“非自愿、动机低落”的...
    • 第02课|“不做作业、迟到缺席、...
    • 第03课|“沉默”的意义与因应技...
    • 第01课|青少年“移情问题”的定...
    • 第02课|青少年“发展次关系”对...
    • 第03课|常见移情议题(送礼、私...
    • 第01课|咨询师“反移情问题”的...
    • 第02课|咨询师“反移情问题”的...
    • 第03课|咨询师“反移情”的常见...
    • 第01课|症状发作、情绪失控、攻...
    • 第02课|心理咨询师如何保护自己...
    • 第03课|咨询机构,如何保护咨询...
    • 第01课|青少年人际问题的意义与...
    • 第02课|如何协助青少年走出人际...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青少年可以谈恋爱吗?
    • 第02课|同性恋是一种问题或病态...
    • 第03课|如何辅导同性恋的青少年...
    • 第01课|考试焦虑症的意义与原因
    • 第02课|考试焦虑症的咨询辅导策...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惧/拒学问题的定义与表...
    • 第02课|拒学行为的发生原因与辅...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 第02课|网络成瘾的发生原因与常...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自伤/自杀问题的定义与...
    • 第02课|青少年自杀危机的评估技...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ADHD的介绍与诊断标...
    • 第02课|ADHD的干预策略与咨...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焦虑症(GAD)的介绍...
    • 第02课|青少年焦虑症的成因与咨...
    • 第03课|青少年焦虑症的成因与咨...
    • 第04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强迫症(OCD)的介绍...
    • 第02课|强迫症的干预策略与咨询...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抑郁症(MDD)的介绍...
    • 第02课|如何协助抑郁症的青少年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躁郁症(BD)的介绍与...
    • 第02课|青少年躁郁症的治疗方式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1课|精神分裂症(SZ)的介...
    • 第02课|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03课|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与...
    • 第01节 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研讨
    • 第02节 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研讨
    • 第03节 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研讨
    • 第01课 | 阶段作业
    • 第01课 | 阶段作业
    • 第01课 | 阶段作业
    • 第01课 | 阶段作业
    • 课程测验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症状是为了平衡适应上的障碍

     

    [展开全文]
    爱吃鱼的泰哥 · 2022-11-10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0

    身心发展特质好让他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下哈好那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啊青少年的定义与所以对这个车子的架构,这个速度,车子的大小其实我们是很陌生的,所以我们都知道新手驾车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很容易刮伤嘛,对不对?刮到旁边的撞到别人或者太紧急刹车,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对于这个人要去操作,这一台大车子其实还没有很娴熟,还没有融合在一起。还没有很成熟的结合啊,那所以呢他需要一段的磨合期,那慢慢就会变成开车的老手。我们青少年也是这样,也就是我们慢慢长大成这个成人起的身体架构,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动作,躯体都是成人起,可是我们内在的心理的部分就像驾驶一样。人还是比较偏向是儿童期,儿童期就是有点任性,然后还没有很独立,还没有很有自信,很多东西都还在摸索,所以就是这种感觉啊。所以你看到而重启的心理状态要去驾驭一个成人起的。架构就像一个新手驾驶,要去开一台新的3700的车,我们需不需要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去练习让他去学会整个当然需要啊啊所以如果我们父母我们的师长没有了解到这一点的话很容易这样就是啊他认为他已经长大了就给了很多的道德任务你长大了

    [展开全文]
    睦雅 · 2022-11-03 · 第01课|青少年的定义与意义 0

    *透过心理师和个案所建立的专业性和治疗性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来改善患者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以协助个案了解自己,达成自我成长,或是减除临床症状、增进人格统整。

     

    [展开全文]
    user6sgeej · 2022-09-26 · 第02课|心理咨询的角色与功能 0
    1.  
    [展开全文]
    路小瑶 · 2022-02-11 · 第03课|何谓正常 VS. 不正常? 0
    !9 9__省__市__街道__小区__单元__室6
    [展开全文]
    ttxinli_a707d97745 · 2021-12-03 · 第03课|亲子关系改变与亲子冲突 0

    想想中的群众,自我中心,

    弥赛亚情节,眼高手低,批评性强但无法做到实处,思考轻率

    情绪发展:延续,丰富性,差异性,双极性,隐藏性

    负面情绪类型为主,情绪反应较大,千万不要挑衅青少年的情绪,权威压制,惩罚,抗议,阴阳怪气,脾气差,态度不好,容易引起父母的误会与指责,抗压性差,遇挫折,易消极,悲观,愤世嫉俗,情绪表达比较直接,口无遮掩,讲话难听,意见不合或者没有顺他心意,容易发生冲突与争吵,相敬如宾,放弃改变父母,

    多数时候情绪是负性的

    [展开全文]
    张彦华 · 2021-11-28 · 第02课|身体、性、认知、情绪…等特征 0
    1. zzxzzzzz
    [展开全文]
    遇见Ivy · 2021-11-11 · 第02课|身体、性、认知、情绪…等特征 0

    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还像儿童期,为孩子做决定,做不对就骂他,控制孩子。——青春期需要发展自我,自我认同,相冲突。

    正确的做法:青春期的孩子少管一点,不要太用力。让他充分就体验发展自我探索自我。——但是大部分中国家长会焦虑,对抗焦虑的方法就是控制孩子。——但青春期的孩子你不可能24小时都盯着他,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他会去偷偷挑战你不允许的地方,危险性更大。

    一、父母未能体会子女正在青春期,仍以儿童期的态度对待孩子。

    1.惯用命令式或措辞伤到孩子自尊。——这么笨,这点都不会——伤人

    2.对青春期子女未能同理及了解。——不要搞那些有的没的,赶紧去学习——不理解同理孩子。

    3.相处及沟通时间不足。

    4.价值观产生冲突。

    5.父母面子作祟,自己不对,确碍于父母自尊,羞愧生气。——青少年最讨厌老师或者父母做错事,还不道歉。——青少年有一个明显的特质:最讨厌道貌岸然,很做作的人。喜欢很坦荡,甚至上课说脏话,很直接的老师。做错就承认的错误的人。

    二、青春期,容易对权威产生反抗与情绪冲动

    1.无法掌握自我情绪,口语间用词不当,引发父母的不满与冲突。

    2.犯错后,父母不能接受,教训子女方法不当,引发子女反抗。

    ——拿一个箱子把草盖起来,压住,但是他会从缝隙里破土而出,这就是他的生命力,甚至长歪了,——家长要理解,他的本质就算要长出自己,越压制反弹越大!

    3.社会媒体报导偏差,社会新闻过度渲染亲子冲突事件。

    4.同侪之间相互错误学习,如向父母咆哮,骂脏话,父母气的不管他。

    ——案例:一个比较内向的青少年,从小很听话,青春期开始不听父母的,顶嘴,骂脏话等—和他咨询了解到:从小到大父母都管控他的一切,房间布置、书柜摆放都不遵循他的意见,放学回来,书也给他丢了,小时候的一些玩具也扔了,重点都没经过他同意—很生气,一次偶然机会学同学骂脏话,发现妈妈很受不了,听不下去,就会安静下来听他说话,于是他就发现说脏话比较有效,能让妈妈放低姿态好好听他说话,——分析:如果不了解他的真正动机,你会觉得这个孩子完蛋了,学坏了,但是知道后,通过做家庭亲子关系咨询,做了一些调整后,双方的亲子关系就得到很大的改进。

    ——青少年不要以暴制暴

    三、有效亲子关系的5个秘诀

    所有证照都要学习考试才能上岗,要开车的学习考驾照把?唯有当父母这件事,政府没有要求必须学习多少小时,通过考试后,再去跟政府申请我要去生小孩吧?——我们都是生完小孩再去学会如何当父母,是不断试错学习,没有专门针对青少年期父母的课程。有些父母每天花时间去学习上课,看书,有问题请教专家,顺利的陪孩子度过青春期,顺利的发展出自我认同。家庭教育,了解孩子的发展特征,不同阶段的相处方式。那有些父母忙于生计,挣钱,打工,以疏于沟通,以暴制暴,导致和孩子关系很疏离,像仇人一样,看到也觉得很难过。

    1.尊重接纳态度—亲子关系紧张:女儿说要做cosplay,什么叫尊重?什么是cos,你喜欢他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接纳。陪伴他去探索,走过青春期。爸妈是可以沟通的。——cos什么鬼,乱七八糟的,你现在以学习为主。浪费钱。:让孩子觉得你不可沟通,遇到事情也不会和你沟通,对立。

    2.多关怀与赞美—低自我概念

    3.同理心沟通方式—孤单、不被理解

    4.多采取支持性沟通—少使用防卫性沟通:好好做作业,不要玩游戏看电脑,不要偷看漫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书包里藏着6本漫画——透露语病:告诉孩子你有偷看他书包,翻他东西—导致隐藏升级,下次有秘密肯定不放在书包里。—你逼着他跟你玩谍战游戏的。——大人也不喜欢这样的防卫沟通方式,比如你的主管,女朋友,问你为什么已读不回?为什么那么晚不接电话,是不是和你前女友在一起?——支持性沟通:老婆,今天菜咸了一点哦,你觉得呢?

    5.陪伴孩子走过青春期—各种适应问题

    四、青少年沟通的六个禁忌:

    1.拒绝孩子自主与冒险:月考完了,想和朋友去百货商场逛街,只要把时间事情安排好了,适当的让他去冒险——很多大学生成人都不知道如何和别人约会,相处,因为从小都没有机会去和别人玩,不安全,不允许外出。

    2.多说少听,喜欢说教:命令式简短,不要看电脑,去学习!

    3.侵犯孩子隐私权

    4.批判孩子朋友:你这朋友流里流气的,还染发,肯定不好好学习,不许跟他玩!——孩子会被否定,因为朋友是他选的,关系还很好,都是他自己选的。对他打击也大。——反之,用好奇探索的方式沟通:你怎么认识他的?你欣赏他那些?打扮成这样,哪里来的钱?

    5.不放心、整天跑学校

    6.双重标准,永不道歉。——一定要道歉,就算晚了也要道歉。不能因为拉不下脸,而不了了之。让孩子认为父母因为他的身份,做错了误会人了也不回道歉,他也会学到这样的方式。所以就算晚了,也要跟孩子道歉,让他知道,做错事了就要说对不起。和身份地位无关,是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展开全文]
    邢又文 · 2021-04-12 · 第03课|亲子关系改变与亲子冲突 0

    一、适应问题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的

    但心理问题不是。

    二、适应问题(适应障碍):以3个月为限

    三、适应问题二大取向

    外显行为问题:违规犯错或反社会行为

    内化行为问题:

    四、常见种类

    1、人际交往问题(大学中排第二的问题)

    缺少知心朋友;

    2、学习适应问题

    低学业成就、学习障碍、缺乏学习动力、多动症

    3、父母的不当期待

    4、缺乏情感上的支持

    5、自我意识的问题

    现实我Vs理想我

     

     

    [展开全文]
    动力催眠师赵霞 · 2020-12-04 · 第01课|青少年常见的适应问题与类型 0
    病人不是故意生病
    [展开全文]
    好好呀 · 2020-12-02 · 第03课|案例分析与讨论 0

    内在身心不稳定,外在父母的期待和要求,自我认同等,让青少年这一阶段过得很艰辛。

    [展开全文]
    好好呀 · 2020-12-01 ·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导读 0

    7-2 咨询师“反移情问题”常见类型

    一、过度照顾

    1.当自己孩子在照顾

    2.多度担心个案的状况

    3. 过度干预与控制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培养个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咨询不是做善事。

    二、失去耐性

    1.指责或批评个案

    2.敌意或缺少热情

    3.对个案过高的期待与要求

     

    你希望个案赶紧改变,赶快有成效,你就是个有效能的咨询师,咨询师已经有反移情了

    三、专业耗竭

    1.失去在咨询过程中的兴奋感与自发性

    2.人际、社交生活发生问题

    3.不愿意探索自己的当前处境或寻求解决之道

    4.出现做白日梦、酗酒、滥用药物等逃避行为

     

    对人好奇、有热情,会想要知道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拔毛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28 · 第02课|咨询师“反移情问题”的常见类型 0

    第六章。移情问题的处理(送礼、私下联络

    性诱惑。。。)

     

    第一节。青少年“移情”定义和意义

     

    6-1 青少年“移情问题”定义和意义

    一、意义

    cl将早年对父母或重要他人的感觉、想法、情绪、期望等态度,投射或表现在cr身上,成为”移情“或“情感转移”。transference 包括:

    1.正向情感转移,如喜欢——讨好,信任——依赖等正面情绪或行为)

    2.负向情感转移,如生气——指责,挫折——攻击等反面情绪或行为)

    二、功能

    1.正面: 了解cl过去的成长经验、心理需求、心理伤害或潜意识冲突等

    2.负面:引起cl抗拒或导致cl二度伤害,甚至引起cr的反移情

    三、处理

    1.移情是治疗过程中的过渡症状,若cl准备好了,可以进行移情的“解释分析”

    2.若信任关系不够或个案抗拒,则继续等待cl,不宜强行分析

    3.难以处理,则转介其它治疗师

     

    个案打开心房,若咨询师因为反移情去攻击个案,会严重伤害个案

    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攻击或者讨好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27 · 第01课|青少年“移情问题”的定义与意义 0

    第三节。 青少年咨询中“沉默”的意义和应对技巧

    Q1: 咨询中,青少年“沉默”,引发心理咨询师的何种反应?

    焦虑、不安;个案脱落;咨询师负向的自我评价;负向想法。

    新手咨询师会不停的问话,一直不停的开话题,要do something

    成人不会,成人会是高动机,甚至提前准备好问题

    Q2: 青少年沉默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不知道讲什么?讲了有用吗?

    Q3:对大人的启发和思考是什么?

    平常太喜欢当说教的父母了,很难做个倾听者,但青少年心中有太多的无奈、呐喊。

    陪伴孩子长大,不要急着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覆盖他

    Q4:心理咨询中,遇见青少年沉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严格精神分析学派,咨询师是绝对不能先出招。沉默是有意义的。

    cr:“你会不会觉得来这边谈话很奇怪,四眼相瞪,你会不会觉得莫名其妙?” 可以做一些引导 “那今天怎么会想来这边的,是你自己要来,还是爸爸妈妈让你来的?”

    咨询师要hold住,关心个案的沉默,耐得住,陪伴他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26 · 第03课|“沉默”的意义与因应技巧 0

    第三章  青少年为何会有适应问题和心理疾病?

    3-1 

    适应问题是都会有,但或多或少,而心理疾病不是每个人都有

    一、何谓适应问题

    • 适应新的角色、人物和环境的过程,会带来许多心理问题
    • 医学上定义:发生压力源后三个月内发展出不适应的身心行为,称为适应障碍

    新生入学后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里的不适应表现最为集中明显

    二、适应问题二大取向

    1.外向行为问题

    • 违规犯错误或反社会行为
    • 包括:惧学、逃学、离家、不合作、反抗、不受规律、懒发脾气、撒谎、偷窃、打架、伤害别人、捣乱、破坏行为、欺负弱小、粗语辱骂等

    2.内向行为问题

    • 情绪困扰问题或非社会行为
    •  

    三、适应问题的常见种类

    1.人际关系问题

    • 缺少知心朋友
    • 难以与人交往
    • 无法处理人际困境
    • 缺少同理心的能力
    • 社交恐惧或害羞内向
    • 孤独猜疑的个人特质

    2.学习适应问题

    • 低学习成就
    • 缺乏学习动机
    • 缺乏个人自信
    • 考试容易焦虑
    •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式
    • 无法专注、注意力不集中

    萧敬腾,阅读障碍,看的懂但是要读出来就比较费劲。

    3.父母的不当期待

    •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世俗标准 vs 个别差异(能力、兴趣)
    • 满足父母的期待、忽略自己兴趣能力:万一无法达成 vs 徒增挫折与自卑
    • 我的父母爱我的成绩单,还是爱我这个人?
    • 孩子不是父母的面子,也不是父母的成绩单
    • “父母皆祸害小组”给我们启发

    4. 缺乏情感上的支持

    • 被父母真正爱过,才知道自己值得被爱,才有自信心和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 被同侪接纳与肯定过,才能相信自己很重要,才有勇气在人群中展现自己
    • 很多自尊低落或心理问题的个人,都来无法感受到自己被爱、被重视的成长过程
    • 父母(师长)的毕马龙效应(自我验证的预言)
     
    如果孩子被同侪排挤,家长一定要好好处理
     
    父母不断的鼓励,给予信心,孩子会不停的内化,遇到挫折也不会被击败
    5.自我意识的问题
    • 我是谁?自我认同的过程充满挫折
    • 如何协调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
    • 如何正确看待自己:过度的自我接受 vs 过度的自我拒绝; 过强的自尊心 vs过度的自卑感; 自我中心 vs 从众心理
     
    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越小,比较统合;如果差距越大,就会自责、愤怒、讨厌自己
     
    四、如何面对青少年的适应问题
    1.青少年阶段顺利过渡好,将来各方 main也会健康发展、进入社会也会比较顺利
    2.父母师长的关怀、理解、尊重,对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
    3.陪伴孩子走过青春期,陪孩子面对各种适应问题
    4.不要急着去斥责或纠正孩子,多关心孩子问题的原因或反省自己的亲子关系
    5.不假思索的指责纠正,往往造成逆反心理或加重问题行为,甚至破坏亲子关系
     
    “怎么回来这么晚,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妈妈有点担心你?”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19 · 第01课|青少年常见的适应问题与类型 0

    2-3 亲子关系改变与亲子冲突

    青春期的父母好用力啊,却是会反弹;青春期应该少管一些,孩子反倒会平和一些, 可是父母比较焦虑,那缓解自己焦虑的方式就是控制。

    父母要尊重青春期的特质

    一、父母未能体会子女正在青春期,仍以儿童期的态度对待子女

    1.父母惯用命令式或措辞伤到子女自尊

    2.父母对青春期子女未能同理及了解

    3.父母与子女相处及沟通时间不足

    4.父母价值观与子女产生冲突

    5.父母的面子作祟,明明自己不对,却因碍于父母的自尊,因羞愧而生气

    青少年最讨厌父母、老师做错、讲错、误会他不道歉,青少年很在意对错,喜欢直接、坦诚

    二、青少年正值青春期,容易对权威产生反抗与情绪冲动

    1.青少年较无法自我掌控情绪冲动,或口语间用词不当,引发父母的不满与冲突

    2.青少年犯错后,父母未能接受,加上教训子女方法不当,引发子女的反抗

    3.社会媒体的偏差报道,积非成是,例如社会新闻过度渲染亲子冲突事件

    4.青少年同侪之相互错误,如向父母咆哮、骂脏话,父母气得不会管他

    三、有效亲子沟通方式的五个秘诀?

    1.尊重与接纳的态度 vs 亲子关系紧张

    2.多多关怀与赞美 vs 低自我概念

    3. 同理心的沟通方式 vs 孤单、不被理解

    4. 多采取支持性沟通 vs 少使用防卫性沟通

    5. 陪伴孩子走过青春期 vs 各种适应问题

     

    青春期的女儿要加入cosplay,爸爸就用尊重开放接纳的方式问她,“什么是cosplay?是什么吸引了你啊?你在哪里听说的啊?” 孩子就会有兴趣和你讲很多

    cosplay后面有很多探索,和同伴沟通、上网买东西,不影响自己的学业

    防卫性沟通就是带着不相信、敌意“你是不是功课还没做完,一直在玩手机吧,别以为我不知道”

    青春期的父母不要太用力,否则反弹回来那个力度更伤人

    四、和青少年沟通的六个禁忌

    1.拒绝孩子自主与冒险

    2.多说少听、喜欢说教

    3.侵犯孩子的隐私权

    4.批判孩子的朋友

    5.不放心、整天跑学校

    6.双重标准、永不道歉

     

    朋友是孩子选的,如果你批评孩子的朋友,就是间接的批评孩子

    孩子的朋友然五颜六色的头发,像社会人一样,陪伴同理的态度,先不要下评价。“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有在上学吗?他有什么你佩服的地方” “他这样的打扮要很多钱吗?他父母会给他钱吗?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啊?”

    如果发现冤枉孩子了,一定要道歉,就算是过去了也要之后道歉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19 · 第03课|亲子关系改变与亲子冲突 0

    2-2 同侪认同和次团体的影响力

    一、重视同侪团体,获得同侪认同

    1.参加同侪次团体,获得认同与肯定

    2.喜欢和朋友一起 (群性多于理性)】

    3.喜欢追求时髦、偶像、寻求认同

    4.被爱的价值:朋友喜欢我?我好看吗?我会打扮吗?

    5.能力的价值:父母、同学、老师肯定我吗?

    6.反权威、传统、不接受家庭或师长制约

     

    同侪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父母

    同学们说我好,透过同学的认可来内化,觉得好

    二、过度寻求同侪认同,导致偏差行为

    1.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

    2.假如帮派或不良组织

    3.参与不当的休闲娱乐

    4.依恋网络的虚拟人际关系

    5.网络恋情?网络一夜情?网络援交?

    6.网络霸凌的问题?引发情绪困扰?惧学,甚至自杀?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19 · 第02课|同侪的认同与次团体的影响力 0

    第一章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与意义

    1-1 青少年的定义与意义

    一、青少年的定义

    1.青少年的定义

    • 英文adolescence,拉丁文动词,指“成长”、“即将发育成熟”的意思
    • 指由儿童期过渡到成人期的一个桥梁阶段,犹如刚开学会开车

    2.年龄上的定义

    狭义:12-18岁,(初中1年级-高中三年级)

    广义:10-22岁(小学五年级-大学结束)

    青少年要与长成的成人体慢慢的磨合,儿童期的心理状态去驾驭成人体,他需要时间去练习、需要去整合。

    3.求学阶段区分

    初中阶段:青少年初期

    高中阶段:青少年中期

    大学阶段:青少年后期

    4.生理上定义

    • 性成熟开始(女生初经、男生梦遗射精)至成人期
    • 个别身体发展差异大?女生又比男生早。。
    • 女生:10-18岁
    • 男生12-20岁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17 · 第01课|青少年的定义与意义 0

    青少年阶段: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阶段一:了解青少年发展的特质

    阶段二:晤谈中比较常见的特殊现象,例如沉默、自杀、攻击咨询师、不写作业等

    阶段三阶段四

    [展开全文]
    grinner · 2020-03-17 ·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导读 0

    青少年

    [展开全文]
    程晓强 · 2019-10-14 · 第01课|青少年的定义与意义 0
    • 1
    • 2
    • 尾页
  • 授课老师

    黄政昌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乖乖的妈妈 开始学习 第03课|如何辅导同性恋的青少...
    ttxinli_d049890955 完成了 第02课|咨询师“反移情问题”...
    ttxinli_d049890955 完成了 第01课|考试焦虑症的意义与原...
    ttxinli_d049890955 开始学习 第01课|考试焦虑症的意义与原...
    ttxinli_d049890955 开始学习 第03课|如何辅导同性恋的青少...

相关课程

8位一线心理师实战经验分享,打通实务成长关节!

8位一线心理师实战经验分享,打通实务成长关节!

  • 61人报名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 1199人报名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556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