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555人
已加入学习
学习有效期 永久有效
课程介绍
第12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已经圆满闭幕,而开幕式上贺岭峰教授说的话犹在耳畔:
1978年至上世纪末,我国的心理学一直在补课;1985年至1989年之间,中国心理学进入轻度普及阶段;直至进入新世纪,心理学才进入深入普及阶段;2018年,将是心理学开始腾飞的元年。
这样的话是能让心理学人备受鼓舞的。2008年汶川地震,心理援助走进大众视野,经过10年的发展,心理学不论是从学术、临床应用,还是社会援助都有不小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又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进。
除了能给予我们鼓舞的,也有振聋发聩督促我们的。张晶老师在大会上对于伦理的解读无不是在提醒我们:
新时代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升级CPU,做到无伦理不咨询。
我国目前心理咨询伦理发展的现状是:一边是有识之士在做;一边是总体缺失,包含基础培训的缺失、继续教育的缺失、监督管理的缺失。
伦理与法律的区别在于,法律只涉及“能做”或“不能做”,规定了行为的基线水平;而伦理标准倾向于鼓励从业者尽其所能,做到最好。
除此之外,大会上自然也是各种心理学方向、流派取向、应用领域百花齐放,精彩连连。
1879计划学术指导廖凤池老师对心理咨询中非常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个案概念化”作出机极致的分析:
何谓个案概念化?医学叫诊断,是对病人症状的判断;心理咨询面向的并非病人而是正常人,就叫做“概念化”。
咨询师如果不懂个案概念化,即便对个案的咨询有效果,也是瞎猫碰着死耗子,不知是哪里产生了效果。
阿德勒流派坚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曾文志老师说:
心理咨询最大的挑战是“见众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问题。见众生就是学习同理异己,学习如何去重新理解一个人,帮助个案从苦痛中解脱,将苦痛变成积极正向的力量,发挥咨询师“拔苦予乐”的功能。
人格障碍领域专家訾非老师说:
现在教育模式,是茶叶式的“掐尖儿”模式。儒家思维告诉你一定要承担某种社会责任,而道家思维告诉你没有一件事是绝对好的。但是往往在我们的教育中,没有很好地把这种辩证思维传达给学生,成绩单就是一切,对人的教育是失衡的。也因此导致了很多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更显著地出现在学生群体中。
中科院的儿童心理学专家陆小英解读孩子的“违拗”:
违拗在2岁左右出现苗头,3—4岁高峰,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如何应对孩子的违拗感?尊重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给孩子话语权;让孩子做“选择题”;使用积极的正面语句表达规则。
也有企业EAP领域专家檀培芳说:
EAP如何融合心理学的技术?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不要只输出,也要学会倾听,倾听员工的潜台词。所谓“跟不上就带不走”,要能和员工同步,价值输出才有意义。要让企业们买单,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心理学、后现代的技术,去掉病理化的解读,而不是治疗技术。
网络心理咨询领域的领路人王智弘老师道破网络咨询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当事人已经在网络上,咨询师不能缺席。
更有游戏治疗专家蔡丽芳老师的俏皮话:
在交流的时候,和小朋友聊“延禧攻略”可是不行的,而是要和他们聊“海绵宝宝”。
如此专业又有趣的现场没赶上可怎么是好?后悔到哭怎么办?那就真的不能再错过回放了!
【课程大纲】
【课件下载方法】
1.电脑下载:
方法一:
①在电脑端打开课时的名字,例如:打开《任务1:情感脉络化:亲密关系的中止、结束、介入及变质的咨询策略-傅嘉祺》,即可在线看课件。
②在播放器的右侧有【目录】字样,点击资料的名字,就能把PDF 课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了!具体操作见下面的截图:↓↓
方法二:
加入课程后,点击【资料区】,鼠标放在想要下载的PDF课件上,单击直接下载,如图所示:↓↓
2.手机下载
①手机关注天天心理网微信服务号→进入服务号→点击底部菜单栏【我的→在学课程】,点右上角的头像,登录您购买课程的账号,就能在【在学课程】模块下看到所有自己在学的课程哦!
②进入课程后,找到【目录】模块,点击课件名称,可以在线看课件。具体操作见下面的截图:↓↓
③进入课程后,找到【资料区】模块,直接点击想要下载的PDF课件名称,即可下载。具体操作见下面的截图:↓↓
课程学习提示:
1.本地址为第12届大会回看视频预定地址,视频内容将于大会结束后1个月内陆续更新,敬请期待;
2.回看视频为专家授权录制场次,以实际发布为准,天天心理保留最终解释权;
3.购买之后,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心理网】,登录网校后,在“我的—在学课程”模块查看;
4.虚拟商品,一经支付,不支持退换,请您知悉;
5.咨询微信客服:请先微信内搜索“天天心理”,咨询任一客服
若无客服好友,咨询天天心理小班(15201231603)↓↓
6.关注天天心理微信服务号,获取更多信息↓↓
课程目标
适合人群
授课老师
课程特色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