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注意力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价格
    • ¥ 6800.00
    • 337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

    学习有效期 54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191)
      • 评价 (0)
    • 先导课
    • 2.1.1-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
    • 2.1.2-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
    • 2.2.1-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
    •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
    • 2.3-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起源和发...
    • 2.4-如何看待儿童注意力问题
    • 2.5-儿童注意力问题的演变
    • 2.6-儿童注意力问题的家庭基础
    • 2.7-儿童注意力问题的教育基础
    • 2.8-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社会基础
    • 2.9-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认知基础
    • 2.10-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衍化
    • 3.1-儿童注意力发展理论基础概...
    • 3.2-注意的分类
    • 3.3-注意的心理模型
    • 3.4-注意力的大脑功能定位
    • 3.5-注意力控制的脑功能网络
    • 3.6-注意力的神经递质与生化基...
    • 3.7-注意力发展的时间轴
    • 3.8-注意与认知
    • 3.9-安全感与注意力
    • 3.10-情绪对注意力的调节
    • 3.11-注意与安全和决策
    • 3.12-课堂注意力
    • 3.13-运动与学校教学中的注意...
    • 3.14.1-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
    • 3.14.2-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
    • 3.15- 教育信息化中的学生注...
    • 4.1-注意的行为表现
    • 4.2-注意的经典行为学研究
    • 4.3-注意的实验室行为测量
    • 4.9- 注意的生理心理表现
    • 4.5-注意的经典生理心理学研究
    • 4.6-注意的实验室生理心理学测...
    • 4.7-注意的真实场景生理心理测...
    • 4.8- 注意的大脑表现
    • 4.9-注意的经典脑成像研究
    • 4.10-注意的脑成像测量
    • 5.1-儿童注意力行为训练的经典...
    • 5.2-儿童注意力行为训练的理论...
    • 5.3.1-正念简介-上
    • 5.3.2-正念简介-下
    • 5.4-正念相关疗法简介
    • 5.5-儿童认知训练的经典研究
    • 5.6-儿童注意力认知训练的理论...
    • 5.7-儿童注意力生物反馈训练的...
    • 5.8-儿童注意力生物反馈训练的...
    • 5.9-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的经典...
    • 5.10-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的理...
    • 6.1- 经典划销实验
    • 6.2-舒尔特方格
    • 6.3-感统测试
    • 6.4-认知测试
    • 6.5-行为测试
    • 6.6-脑电测试初代:频谱分析
    • 6.7-电脑测试:高级认知
    • 6.8-脑电测试3
    • 6.9-ADHD临床诊断工具
    • 6.10-ADD临床诊断工具
    • 7.1-儿童注意力训练的类别起源...
    • 7.2-感觉统合训练
    • 7.3-行为训练
    • 7.5-生物反馈训练1
    • 7.4-认知训练
    • 7.6-生物反馈训练2
    • 7.7.1-正念练习的态度(上)
    • 7.7.2-正念练习的态度(下)
    • 7.8.1-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
    • 7.8.2-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
    • 7.9-游戏训练1
    • 7.10-游戏训练2
    • 8.1-经典分型和练习工具
    • 8.2-最新分型和练习工具
    • 8.3.1-临床ADHD-ADD...
    • 8.3.2-临床ADHD-ADD...
    • 8.4-多动症治疗药物简述
    • 9.1-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中的师...
    • 9.2.1-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
    • 9.2.2-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
    • 9.3-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4-师资培训和课程设计中的时...
    • 9.5-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6-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7-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8-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9-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10-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
    • 10.1.1-家庭中不同年龄段儿...
    • 10.1.2-家庭中不同年龄段儿...
    • 10.2-不同阶段父母对儿童注意...
    • 10.3-对儿童注意力发展目标的...
    • 10.4-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 10.5-学习中的观察
    • 10.6-注意力问题的日常辨析
    • 10.7-日常生活中的亲子练习
    • 10.8-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桌游
    • 10.9-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正念
    • 10.9-附加课:亲子正念-正念...
    • 10.9-附加课:亲子正念-正念...
    • 10.10-家庭专注力氛围
    • 10.11-家庭安全感营造
    • 10.12-儿童自我效能感建立
    • 10.13-生活中的注意力练习
    • 10.14-针对性的练习
    • 10.15-注意力训练:该不该以...
    • 11.1-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幼儿园...
    • 11.2-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学校中...
    • 11.3-幼儿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4-学前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5-K12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6-学校和教师对儿童注意力...
    • 11.7-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干预措...
    • 11.8-课间课余的干预措施
    • 11.9-课后干预措施
    • 11.10-课堂注意力质量改善与...
    • 12.1-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儿童注...
    • 12.2-线下咨询中的儿童注意力...
    • 12.3-线下教培机构对儿童注意...
    • 12.4-线下心理咨询对儿童注意...
    • 12.5-线下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对...
    • 12.6-线下学能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7-线下学科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9-线下学能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10-线下素质教育培训机构...
    • 12.11-线下托班对儿童注意力...
    • 12.12-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传统...
    • 12.13-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整合...
    • 12.14-线下培训机构整合注意...
    • 12.15-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对注...
    • 12.8-线下英语培训机构对儿童...
    • 13.1-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2-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3-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4-儿童相关问题的应答策略
    • 13.5-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家长家...
    • 13.6-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学校相...
    • 13.7-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8-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9-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10-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处理...
    • 14.1-在线教育培训中儿童注意...
    • 14.2-在线教育培训中儿童注意...
    • 14.3-在线教育培训家长沟通中...
    • 14.4-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5-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6-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7-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14.8-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
    • 14.9-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10-在线教育培训中处理儿...
    • 15.1.1-《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1.2-《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1.3-《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2.1-儿童发展经历哪些阶...
    • 15.2.2-儿童发展经历哪些阶...
    • 15.3.1-经典儿童发展心理学...
    • 15.3.2-经典儿童发展心理学...
    • 15.4.1-儿童发展观(上)
    • 15.4.2-儿童发展观(下)
    • 15.5.1-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5.2-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5.3-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6.1-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6.2-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7.1-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7.2-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8.1-儿童发展中的遗传和...
    • 15.8.2-儿童发展中的遗传和...
    • 15.9.1-孕产期与儿童注意力...
    • 15.9.2-孕产期与儿童注意力...
    • 15.10.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0.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1.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1.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2.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2.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3.1-婴幼儿期与儿童注...
    • 15.13.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3.3-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4.1-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4.2-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4.3-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5.1-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5.2-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5.3-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6.1- 儿童中期生理发...
    • 15.16.2-儿童中期生理发展...
    • 15.17.1-儿童中期认知发展...
    • 15.17.2-儿童中期认知发展...
    • 15.18-儿童中期社会人格发展
    • 15.19.1-青春期生理脑与认...
    • 15.19.2-青春期生理脑与认...
    • 15.20.1- 青春期社会人格...
    • 15.20.2-青春期社会人格发...
    • 16.1.1-儿童注意力训练为什...
    • 16.1.2-儿童注意力训练为什...
    • 16.2.1-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2.2-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2.3-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3.1-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3.2-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3.3-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4.1-追求优越和自我效能...
    • 16.4.2-追求优越和自我效能...
    • 16.5-儿童自卑情结和自我效能...
    • 16.6.1-平衡自卑情结和追求...
    • 16.6.2-平衡自卑情结和追求...
    • 16.7.1-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与...
    • 16.7.2-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与...
    • 16.8.1-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
    • 16.8.2-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
    • 16.9.1-家庭氛围与儿童自我...
    • 16.9.2-家庭氛围与儿童自我...
    • 16.10.1-儿童行为和内心发...
    • 16.10.2-儿童行为和内心发...
    • 16.11.1-学校教育与儿童和...
    • 16.11.2-学校教育与儿童和...
    • 16.12.1-环境对儿童心理发...
    • 16.12.2-环境对儿童心理发...
    • 16.13.1-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3.2-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3.3-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4-教育者的任务
    • 16.15-父母的任务
    • 17.1-从脑机制到心流,为何孩...
    • 17.2-家庭中,如何提升孩子的...
    • 17.3-从“让我学”到“我要学...
    • 18.1-儿童七维专注导学课
    • 18.2-内源性专注
    • 18.3-视觉专注
    • 18.4-听觉专注-划消
    • 18.5-视听整合
    • 18.6-专注强度
    • 18.7-专注持久度-康斯谜题的...
    • 18.8-专注敏捷度-舒尔特方格
    • 18.9-规则意识自控力
    • 18.10-工作记忆
    • 18.11-寄语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麦肯齐计划

    测评。评价孩子的状态,及程度。

    [展开全文]
    谢佳慧 · 2021-10-08 ·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下) 0

    经常丢东西---工作记忆还没发展起来

    坐立不安---焦虑抑郁

    难以抗拒诱惑---自控力

    难以做到轮流---规则意识,不遵守课堂纪律

    难相处---社交协作

     

    诊断ADHD的9个标准(经常,频繁)ADD/ADHD在运动和游戏的时候也会很频繁的被影响到

    这些问题是不是早于7岁才发生

    高级认知功能发展不能一刀切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家庭注意力养育氛围差异:家庭氛围的概念

    注意力培养目标差异:有的家庭希望坐着踏踏实实呆着,有的希望很活泼

    注意力品质差异:集中度,分配度,广度,转移性(个体化认知)

    男孩子上学早,在学校的表现大概率像多动症的表现

    [展开全文]
    谢佳慧 · 2021-09-30 · 2.1.2-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下) 0

    不是一个表象问题就一定是ADHD,可能是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不一定是注意力问题

    (美国cdc-疾控中心)注意力问题表现:

    经常出神

    经常忘记或弄丢东西

    非常害羞或者坐立不安

    话痨

    经常粗心出错或者冒没必要的风险

    难以抗拒诱惑

    难以做到轮流

    难以和他人相处

     

    如果是偶尔,可以归类为,注意力发展当中不是质变的问题

     

    三个视角:

    1,科学观察:家长,老师,同伴

    2.客观的归因:行为或品行障碍(对抗),学习障碍,同伴关系困难,焦虑和抑郁,易受伤

    3.动态的看待:前额叶发展曲线,前额叶的修剪,神经元通路固化的阶段

    4-6岁是注意力发展的高峰,

    4一直到18岁,前额叶一直在发展。相对长的时间里,看到孩子的变化在好转,没有越来越严重,就不要给孩子贴注意力标签

     

    [展开全文]
    谢佳慧 · 2021-09-30 · 2.1.1-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上) 0

    1

    [展开全文]
    柚子123 · 2021-09-29 · 10.13-生活中的注意力练习 0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23 · 15.2.2-儿童发展经历哪些阶段(下) 0

    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定义:研

    研究对象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范畴

    儿童注意力训练的特点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22 · 15.1.1-《儿童注意力训练为什么要懂儿童发展心理学(上)》 0
    这节需要再次听
    [展开全文]
    tt李娜 · 2021-09-19 · 5.6-儿童注意力认知训练的理论体系 0

    最新的分型和训练工具

    儿童正念

    认知训练

    专注桌游

    生物反馈

    儿童注意力最新训练工具发展

     

     

    [展开全文]
    终身学习者 · 2021-09-18 · 8.2-最新分型和练习工具 0

    注意力经典分型和训练工具

    广度,分配性  集中度和转移性

    视觉 听觉 视听整合感觉运动 情绪和行为

    儿童注意力训练工具

    儿童注意力训练的发展趋势

    图书 电子 游戏  在线  数字

     

     

    [展开全文]
    终身学习者 · 2021-09-18 · 8.1-经典分型和练习工具 0

    注意力游戏的起源

    围棋,西方国际象棋

    知识技能的习得,对目标的达成

    桌游的方式主要是集中在教育和知识的获得为核心目标

    健康饮食

    游戏发展趋势

    桌游的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参加围棋训练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有显著的提升

    对于线下的游戏训练再从知识的获得从认知能力的转变。

    [展开全文]
    终身学习者 · 2021-09-17 · 7.10-游戏训练2 0

    儿童注意力的游戏训练

    游戏训练

    传统游戏、桌游,益智游戏

    围棋,数独

    注意力游戏训练的起源

    注意力在线游戏的起源

    2003年的研究

    电子游戏给人类大脑带来的发展

    发展路径

    反应时,

    趋势,有单一的任务,又有多任务

     

    [展开全文]
    终身学习者 · 2021-09-17 · 7.9-游戏训练1 0

    6.觉察想法

    觉察想法即把想法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的练习。练习时,一般以觉察呼吸开始,然后将注意放在了解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上,觉察想法的形成、发展和消失,能觉察到什么就觉察什么,将想法作为内心的主观事件,接纳所出现的任何想法,无需评判想法是好或者不好。觉察念头时,通常可以留意与想法相关的情绪和身体感受。

    7.正念听声音

    正念听声音是将声音作为觉察对象的正念练习。练习时,轻松地倾听声音,觉察声音的自然属性(音色、响度和持续

    8、呼吸空间

    该练习有两个版本

    一是常规版本,用于将正念带入日常生活中:二是回应性版本,作为遇到困难处境时的应对手段。该练习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包括觉察和认可当下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受等体验,走出自动引导;第二步将注意力集中于呼吸;第三步扩展注意,把呼吸和身体作为一个整体来感觉,同时觉察更广大的外部空间。

    慈心冥想

    慈心冥想是培养慈心的正念练习。练习将自己的一系列祝福按照一定顺序送给不同对象。祝福语言包括平安,健康,远离痛苦,喜悦等。对像按照顺序包括自己、恩人,喜爱的人,普通人、讨厌者、所有人。

    10、生活中的正念

    正念练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将正念融入生活与工作。比如,从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到洗碗,打扫、擦桌子等家务活动,再到做饭‘进餐、洗衣服、洗澡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觉察当下,接纳当下,对当下做出智慧的行动与回应。

    正念练习吃葡萄干

    特别注意:不刻意努力

    回避和趋近

    真实的想法vs只是想法

    活在当下

    间接和直接经验

    自动化和有意的

    三、练习中的境界

    止:身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伸展、听声音。达成稳定的注意、进入定境。

    观;观呼吸、观想法、觉观不是知。观察、观照、观心。

    戒、定、慧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展开全文]
    终身学习者 · 2021-09-15 · 7.8.2-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下) 0

    身体扫描

    身体扫描是将身体感觉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练习时,以不评判、好奇和开放的态度,依照一定顺序陆续感受和体验身体各部分的感觉。无论体会到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体会到感觉,都无需评判好坏,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把注意力重新带回到身体扫描练习上来。练习通常采用卧式,也可用坐式、站式。

    身体与呼吸的正念

    2,正念伸展

    正念伸展是将瑜伽伸展活动作为观察对象的练习。练习时,注意瑜伽伸展活动,留意自己的(尤其是伸展)动作带来的身体感受,强调

    正念活动瑜伽

    3.正念打坐

    4、正念行走

    正念行走是将行走感受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练习时,注意觉察脚底与地面接触的感觉,或者行走中脚的抬起、移动、放下的动作,或者行走中脚的抬起、移动、放下的动作,或者脚底、小腿和大腿等部位的各种感觉。

    觉察呼吸是将呼吸作为观察对象的正念练习。练习中,轻松地体会呼吸的过程和变化,留意呼吸之间的停顿;无需调整呼吸,只是觉察呼吸,并且接纳当下呼吸的状态;在发现自己分心后,将分心视为练习的一个部分,然后温和地回到练习上来。练习通常采用坐式,也可用卧式。

     

     

    [展开全文]
    终身学习者 · 2021-09-14 · 7.8.1-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上) 0

    学校教育教学中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

    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

    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整合发展转变

    不太懂????

    智慧校园

    智慧教室:物理网络+虚拟网络,提供人性化、智能化学习空间

     

    教育信息化对学生注意力的促进有什么作用?

    系统性促进

    教育信息化2.0=(约等于)人工智能+教育

    智慧教室对学生课堂注意的改进

    传统教室——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智慧教室

    从信息更好的触达改善孩子学习注意力

    提问智能打卡器,让全班每个孩子都去思考答题,答题结果时时呈现在老师的主屏上

     

    教育信息化对注意力的挑战

    • 信息化是技术手段,教育理念是内核
    • 教师对信息化的适应和掌握
    • 师生信息化能力的差异对比:学生适应力很强,对老师的挑战
    • 家长对信息化的适应和掌握:
    • 亲子信息化能力的差异对比

    学生信息数字化

    学习过程图谱化

    家校信息共享化

    成长路径闭环化: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14 · 3.15- 教育信息化中的学生注意力 0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堔索

    PBL项目制学习,steam学习

    翻转课堂学习方式

    有用的(让孩子知道知识用在哪儿),容易的、问题驱动。

    提前学习(预习)会影响孩子课堂注意力吗?

    对于孩子来说,是新的内容更能让他注意还是熟悉的内容更能让他专注?

    学业自我效能

    父母的教育愿意(期望值):要有,但要符合孩子的能力,更加科学,心流理论,培养孩子的自信力。

    对于这个过程中对孩子的不切实际的评价,祭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母亲的学业支持:不要做直升机式家长,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拥有一张书桌:提供学习条件的支持,切实可行的物质条件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14 · 3.14.2-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注意力(下) 0

    走班:从孩子兴趣出发,班级不固定,按内容来决定去哪个班,像大学的选修课。

    孩子和家长可以更多参与课程选择,孩子主动性增加,从兴趣出发从需求出发,驱动孩子学习主观积极性。

    翻转课堂:课前孩子要自学,课堂要上进行讨论和答疑,自我驱动孩子的积极性。

    PBL:项目驱动或问题学习,更多将班里的孩子分成几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落地,在小组里有互动有讨论。提升孩子的参与度、主观度。多人互动学习效果较单人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同伴学习的形式对于单个孩子来说有一定压力和竞争性,也会提升孩子的课堂注意力。

    学科桌游:小组间PK,游戏带来的兴趣。激励机制、成就感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以及注意力。

    STEM、STEAM:通过孩子手动参与摸索出来背后的原理,动手环节、探索过程符合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的注意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评价导向:

    1、评价主体的变化:家校共育,家长在学校教学中有所参与。评价主体增加了家长的层面。

    2、评价维度多元化: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加入了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有所提升

    3、从结果性评估到过程性评价:引导方向也会有所改变,看孩子是否尽力,把孩子的努力程度进行打分,不只是看成绩看结果。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14 · 3.14.1-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注意力(上) 0

    约翰 瑞迪

    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发现因受伤而被迫停止长跑的人,他们在停跑后常常出现ADHD的特征。

    运动对大脑激活和海马体积的影响

    运动对执行功能的积极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运动以后的正确率明显高于不运动的正确率,运动以后对于阅读理解的能力提升。

     

    运动对注意力的影响

    每天运动量从20分钟-80分钟,注意力越好

    脑电研究,经常运动的孩子对孩子注意力也是积极的影响

     

    儿童运动量现状

    MVPA(中等强度和剧烈强度体育锻炼,国家希望占体育课的50%以上)

    小学体育课MVPA时间在58%

    中学体育课MVPA时间在44%

    低收入社区中学体育课,MVPA时间在39%

    越南五年级学生MVPA的时间只占体育课时间的33%

    结论:收入越低国家的MVPA时间越短。

    现状:

    运动改善认知的机理

    血清素,抵制性神经递质,能增强记忆力,保护神元免受兴奋毒素的损害,控制

    每天60分钟的

    每周7天MVPA

    言语激励、监督,参与

    分别每周5-7天监督和每周5-7天的参与,可以帮助孩子达到以上标准。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13 · 3.13-运动与学校教学中的注意力 0

    大脑发展的时间轴

    1、突触发生和髓鞘形成,大脑背后的信息传递基础。

    感知觉:视觉在婴儿4个月时达到峰值。

    小鼠实验

    上升重要还是下降重要?

    上升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进行联结,这会孩子可多接受不同的环境

    下降,突触在修剪,通过修剪保留那边经常用的功能背后的神经回路,平时用的少或是基本不用的修剪掉。

    听觉、视觉:4个月以后开始修剪

    语言:8-9个月是高峰期,多交流,多沟通。

    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前额叶人的中控室,高峰期3-4岁

    有名的关于儿童自控力的实验:棉花糖实验

     

    2、注意力发展的时间轴

    外源性发展和内源性发展

    4-6岁开始发展内源性专注,发展工作记忆。

    规则意识和自控力的发展

     

    3、注意力衰退的时间轴

    单任务与多任务

    20岁开始到70岁逐渐下降

    多个单任务叠加到一起形成多任务,多任务的下降速度要快于单任务的下降。

     

    4、注意力训练的时间轴

    训练效果,可以通过反应时、标的完成

    多任务训练对于注意力的提升效果是更加显著的。多任务在一个月时间范围内可看到效果。单任务的训练在一个月看不到效果。

    生物反馈注意力训练效果

    1-2天可看到效果。

    行为学、认知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要看训练任务对于大脑是否有变化。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11 · 3.7-注意力发展的时间轴 0

    注意力还原论

    什么是还原论:还原主义、简化论。

    复杂问题进行分解,认识现象或事物的方方面面。

    心理模型

     

     

    注意力的还原论:

     

    注意力相关神经递质的基因营养学

    1、乙酰胆碱

    卵磷脂

    胆碱和乙酸结合

    2、必需脂肪酸

    多不饱合脂肪酸缺乏给与ADHD相关

    DAT的作用是删除多巴胺,如果通过药物控制DAT含量,多巴胺在突触中间浓度变高,停留时间更长,对于ADHD患者的多动行为会有所改变。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11 · 3.6-注意力的神经递质与生化基础 0

    注意控制的脑功能网络

    如何实现自上而上的注意功能,与脑的发育有很大关系,不是刚一出生就发挥作用,有的髓鞘化发育晚,有的要到小学二年级、三年级才能发育好。

    腹侧通路:物体识别,what

    背侧通路

    注意让一些神经元功能增加,抑制一些其他信息

    错觉性结合,尽可能避免,案例:

    2  X  T   O   8

    问题:

    最右侧的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请问三个字母是什么?

    三个字母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注意的三个认知成分:

    警觉:Alerting——丘脑有关

    朝向:Orienting——把注意转移另外一个地方

    Executive control

    如何提供孩子的注意控制能力,

    什么样的环境能让他长得更好

    如何改善他的成长?

    某种刺激能否持续有效果?

     

    注意控制:前額叶和扣带前回

    是从刚出生就要调节吗?还是生长一段时间才能调节?

    枕叶:出生三个月即能发育成熟,视觉

    颞叶:出生前三个月也能发育,听觉

    what通路,5-8个月发育比较好

    3岁以后主要发展额叶的发展

    注意定向的发展

    婴儿1个月即可自主凝视一个物体

    存在强制性观看时期:对面孔的凝视有利于建立社会联系

    4个月时:强制性观看消失,定向网络的发育

    返回抑制:3-4个月没有返回抑制,6、12、18个月时与成年人一致。

    Stroop任务的成绩变化

    持续发展,青春期才接近成人水平

    儿童早期和中期的认知控制发展的脑研究较少

    前额叶功能损伤的儿童表现出认知控制成绩的下降

    3岁儿童的表现与额叶损伤的成人的表现非常相似

    举例:说举左手,要举右手

             说举左手,要动右脚

    对一些多动症孩子的训练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09-11 · 3.5-注意力控制的脑功能网络 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尾页
  • 授课老师

    天天心理

    天天心理网站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239)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周玉蓉 开始学习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
    周玉蓉 开始学习 2.4-如何看待儿童注意力问题
    ttxinli_22dd351152 开始学习 18.6-专注强度
    ttxinli_22dd351152 开始学习 18.11-寄语
    Sunny.huang 开始学习 5.5-儿童认知训练的经典研究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