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注意力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价格
    • ¥ 6800.00
    • 337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

    学习有效期 54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191)
      • 评价 (0)
    • 先导课
    • 2.1.1-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
    • 2.1.2-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
    • 2.2.1-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
    •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
    • 2.3-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起源和发...
    • 2.4-如何看待儿童注意力问题
    • 2.5-儿童注意力问题的演变
    • 2.6-儿童注意力问题的家庭基础
    • 2.7-儿童注意力问题的教育基础
    • 2.8-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社会基础
    • 2.9-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认知基础
    • 2.10-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衍化
    • 3.1-儿童注意力发展理论基础概...
    • 3.2-注意的分类
    • 3.3-注意的心理模型
    • 3.4-注意力的大脑功能定位
    • 3.5-注意力控制的脑功能网络
    • 3.6-注意力的神经递质与生化基...
    • 3.7-注意力发展的时间轴
    • 3.8-注意与认知
    • 3.9-安全感与注意力
    • 3.10-情绪对注意力的调节
    • 3.11-注意与安全和决策
    • 3.12-课堂注意力
    • 3.13-运动与学校教学中的注意...
    • 3.14.1-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
    • 3.14.2-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
    • 3.15- 教育信息化中的学生注...
    • 4.1-注意的行为表现
    • 4.2-注意的经典行为学研究
    • 4.3-注意的实验室行为测量
    • 4.9- 注意的生理心理表现
    • 4.5-注意的经典生理心理学研究
    • 4.6-注意的实验室生理心理学测...
    • 4.7-注意的真实场景生理心理测...
    • 4.8- 注意的大脑表现
    • 4.9-注意的经典脑成像研究
    • 4.10-注意的脑成像测量
    • 5.1-儿童注意力行为训练的经典...
    • 5.2-儿童注意力行为训练的理论...
    • 5.3.1-正念简介-上
    • 5.3.2-正念简介-下
    • 5.4-正念相关疗法简介
    • 5.5-儿童认知训练的经典研究
    • 5.6-儿童注意力认知训练的理论...
    • 5.7-儿童注意力生物反馈训练的...
    • 5.8-儿童注意力生物反馈训练的...
    • 5.9-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的经典...
    • 5.10-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的理...
    • 6.1- 经典划销实验
    • 6.2-舒尔特方格
    • 6.3-感统测试
    • 6.4-认知测试
    • 6.5-行为测试
    • 6.6-脑电测试初代:频谱分析
    • 6.7-电脑测试:高级认知
    • 6.8-脑电测试3
    • 6.9-ADHD临床诊断工具
    • 6.10-ADD临床诊断工具
    • 7.1-儿童注意力训练的类别起源...
    • 7.2-感觉统合训练
    • 7.3-行为训练
    • 7.5-生物反馈训练1
    • 7.4-认知训练
    • 7.6-生物反馈训练2
    • 7.7.1-正念练习的态度(上)
    • 7.7.2-正念练习的态度(下)
    • 7.8.1-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
    • 7.8.2-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
    • 7.9-游戏训练1
    • 7.10-游戏训练2
    • 8.1-经典分型和练习工具
    • 8.2-最新分型和练习工具
    • 8.3.1-临床ADHD-ADD...
    • 8.3.2-临床ADHD-ADD...
    • 8.4-多动症治疗药物简述
    • 9.1-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中的师...
    • 9.2.1-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
    • 9.2.2-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
    • 9.3-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4-师资培训和课程设计中的时...
    • 9.5-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6-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7-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8-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9-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10-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
    • 10.1.1-家庭中不同年龄段儿...
    • 10.1.2-家庭中不同年龄段儿...
    • 10.2-不同阶段父母对儿童注意...
    • 10.3-对儿童注意力发展目标的...
    • 10.4-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 10.5-学习中的观察
    • 10.6-注意力问题的日常辨析
    • 10.7-日常生活中的亲子练习
    • 10.8-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桌游
    • 10.9-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正念
    • 10.9-附加课:亲子正念-正念...
    • 10.9-附加课:亲子正念-正念...
    • 10.10-家庭专注力氛围
    • 10.11-家庭安全感营造
    • 10.12-儿童自我效能感建立
    • 10.13-生活中的注意力练习
    • 10.14-针对性的练习
    • 10.15-注意力训练:该不该以...
    • 11.1-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幼儿园...
    • 11.2-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学校中...
    • 11.3-幼儿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4-学前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5-K12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6-学校和教师对儿童注意力...
    • 11.7-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干预措...
    • 11.8-课间课余的干预措施
    • 11.9-课后干预措施
    • 11.10-课堂注意力质量改善与...
    • 12.1-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儿童注...
    • 12.2-线下咨询中的儿童注意力...
    • 12.3-线下教培机构对儿童注意...
    • 12.4-线下心理咨询对儿童注意...
    • 12.5-线下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对...
    • 12.6-线下学能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7-线下学科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9-线下学能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10-线下素质教育培训机构...
    • 12.11-线下托班对儿童注意力...
    • 12.12-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传统...
    • 12.13-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整合...
    • 12.14-线下培训机构整合注意...
    • 12.15-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对注...
    • 12.8-线下英语培训机构对儿童...
    • 13.1-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2-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3-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4-儿童相关问题的应答策略
    • 13.5-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家长家...
    • 13.6-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学校相...
    • 13.7-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8-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9-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10-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处理...
    • 14.1-在线教育培训中儿童注意...
    • 14.2-在线教育培训中儿童注意...
    • 14.3-在线教育培训家长沟通中...
    • 14.4-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5-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6-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7-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14.8-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
    • 14.9-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10-在线教育培训中处理儿...
    • 15.1.1-《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1.2-《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1.3-《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2.1-儿童发展经历哪些阶...
    • 15.2.2-儿童发展经历哪些阶...
    • 15.3.1-经典儿童发展心理学...
    • 15.3.2-经典儿童发展心理学...
    • 15.4.1-儿童发展观(上)
    • 15.4.2-儿童发展观(下)
    • 15.5.1-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5.2-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5.3-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6.1-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6.2-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7.1-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7.2-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8.1-儿童发展中的遗传和...
    • 15.8.2-儿童发展中的遗传和...
    • 15.9.1-孕产期与儿童注意力...
    • 15.9.2-孕产期与儿童注意力...
    • 15.10.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0.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1.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1.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2.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2.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3.1-婴幼儿期与儿童注...
    • 15.13.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3.3-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4.1-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4.2-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4.3-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5.1-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5.2-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5.3-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6.1- 儿童中期生理发...
    • 15.16.2-儿童中期生理发展...
    • 15.17.1-儿童中期认知发展...
    • 15.17.2-儿童中期认知发展...
    • 15.18-儿童中期社会人格发展
    • 15.19.1-青春期生理脑与认...
    • 15.19.2-青春期生理脑与认...
    • 15.20.1- 青春期社会人格...
    • 15.20.2-青春期社会人格发...
    • 16.1.1-儿童注意力训练为什...
    • 16.1.2-儿童注意力训练为什...
    • 16.2.1-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2.2-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2.3-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3.1-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3.2-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3.3-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4.1-追求优越和自我效能...
    • 16.4.2-追求优越和自我效能...
    • 16.5-儿童自卑情结和自我效能...
    • 16.6.1-平衡自卑情结和追求...
    • 16.6.2-平衡自卑情结和追求...
    • 16.7.1-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与...
    • 16.7.2-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与...
    • 16.8.1-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
    • 16.8.2-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
    • 16.9.1-家庭氛围与儿童自我...
    • 16.9.2-家庭氛围与儿童自我...
    • 16.10.1-儿童行为和内心发...
    • 16.10.2-儿童行为和内心发...
    • 16.11.1-学校教育与儿童和...
    • 16.11.2-学校教育与儿童和...
    • 16.12.1-环境对儿童心理发...
    • 16.12.2-环境对儿童心理发...
    • 16.13.1-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3.2-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3.3-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4-教育者的任务
    • 16.15-父母的任务
    • 17.1-从脑机制到心流,为何孩...
    • 17.2-家庭中,如何提升孩子的...
    • 17.3-从“让我学”到“我要学...
    • 18.1-儿童七维专注导学课
    • 18.2-内源性专注
    • 18.3-视觉专注
    • 18.4-听觉专注-划消
    • 18.5-视听整合
    • 18.6-专注强度
    • 18.7-专注持久度-康斯谜题的...
    • 18.8-专注敏捷度-舒尔特方格
    • 18.9-规则意识自控力
    • 18.10-工作记忆
    • 18.11-寄语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10.13生活中的注意力练习

    一、什么是日常生活中的练习

    1、学业

    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最经典的还是在学业里,学业里面课堂注意力作业复习看书时候的注意不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

    2、课外辅导班:

    很多课外班K12的

    3、兴趣班:

    编程、机器人、击剑、跆拳道都是有助于孩子注意力提升的。围棋等,被数据研究已经验证的能非常有效改善注意力的。

    不管是学业、课外辅导班、兴趣班都不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的练习的。

    他是在家庭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典型的场景或者很平常的一些场景的练习。他是融入到我们的一日三餐。生活起居孩子的出行。在这些环节里的。

    为什么去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练习,重要性在哪里?

    4、家庭生活

    日常生活中练习的重要性

    A、方便,触手可及

    虽然之前可能没发现,这么多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培养或者锻炼孩子注意力的这些办法。但是一会儿我们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其实还挺多的,还有很多方法,还能分门别类。很有针对性的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的七大维度。

    日常生活中的练习有很大的优势,高效有成就感。高效的点在于很有成就感,对于孩子来说其实他的能力培养最好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练习的机会,很容易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就绕开了在学业、在兴趣班、在课外辅导有一点死磕的这样的场景。

    有家长说在兴趣班不死磕呀?但是我们孩子在练琴或者练书法等等,这样的过程中会有很困难的平台期,那孩子对于他来讲如果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他的艰难时刻,不是说孩子不应该去克服这样的艰难时刻。如果我们认可了在学业当中去死磕是不对的。那退而求其次,或者我们聪明的绕开了这样的场景。那到兴趣班也会有这样的场景,孩子的能力专注力,自我控制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支撑他即便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当中能够坚持下来能够克服自己焦躁的情绪状态紧张的情绪状态,能够调动自己很好的注意力的资源。他需要更简单快速一点的方式方法去把他的这个能力在往上上一点点台阶。就像先到别的地方打怪升级,先一步一步退下来。或者至少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有这样的场景我们日积月累。能够获得他在注意力培养方面的成就感。所以我们说第二点是:

    B.高效,有成就感不死磕

    第三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自互动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如果能很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去日积月累,其实整个的训练培养的环境是很温度的,因为很自然,不是一个单独把孩子摆在那里他注意力不好,他需要去训练。是我们日常随手可得,我们发现训练孩子某一方面注意力维度的机会。我们去自然的把他融入,这个时候是温暖的,亲子关系是融洽的。

    C、温暖,融洽亲子沟通和关系

    最后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这种训练时持久的时日积月累的。所以持久的日积月累的这学习某一个技能一样需要的时候我去上个班突击一下写个作业练习,不是这样的,他是行云流水,像小桥流水一样,整个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更重要的对于儿童核心注意力的培养是更重要的,不是像临时抱佛脚一样。

    持久,日积月累

    像小桥流水一样,是润物细无声的是自然的

    所以这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因为他有这几个特点。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找到去帮助孩子去进行这些有效的练习呢?

    5、如何练习

    接下来按照儿童注意力发展的7个维度一个一个来看一下。

    (1)、注意力强调训练

    首先关于注意力强度的训练,在前面亲子的练习当中我们也提到,那些是我们刻意安排出来的练习的场景。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像流水一样润物细无声这样的练习是什么样的呢?比如说注意力的强度,他是一个能够专心致志的做事情的能力能够排除掉干扰。比如观鸟、去动物园、我们看到各型各色的小青蛙爬在草丛中,像岩石后面水塘边上,很多丛林的小动物他们都有保护色,他们还有一个能力就是安静纹丝不动的往那里一扎。保护色加上他们纹丝不动的状态很难发现。我们可以借助跟孩子去郊游,去动物园,去观鸟,这样很自然的过程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的强度。

    郊游、动物园、观鸟自然过程

    (2)、注意力持久度训练

    父母周末带着孩子去钓鱼的时候,去通过教授孩子钓鱼的过程,去找感觉 去观察水面,训练培养孩子的注意持久度。

    同时在外面拿手机去拍照,去拍高速移动的物体,比如汽车高铁都可以去拍,需要一直盯着画面或者镜头,需要方便,或者适时的按下快门。包括观鸟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跟孩子去玩这样的小游戏,去看孩子能不能拍下一只喜鹊,去拍下一只飞行的鸟,我们知道鸟的飞行路线你没有办法去预估,你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来。所以这个时候是锻炼孩子很好的一个持久度的一个机会。

    钓鱼、手机拍照拍告诉运动的物体

    注意力敏捷度训练

    关于孩子注意力的敏捷度呢是帮助孩子快速的去切换,那么切换呢是我们可以是比方说有一些家庭的游戏,比如萝卜的我们在放松的时间可以经常玩一玩。也可以玩一些改良的舒尔特方格,跳房子、家庭小游戏,折返跑、快速的做一些指令的切换,做一些接龙。关于敏捷度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方式方法,我们也可以自己去DIY一些。

    视觉注意力训练

    锻炼孩子视觉观察视觉搜索视觉追踪视觉分辨有非常多的场景。我们可以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可以进到一个空间以后让孩子去数一数这里是有多少地方是有数字的,走在大街上可以锻炼孩子看一下马路上车尾号是多少,车是多少。或者可以加上一个可以让孩子去同步搜索的一个视觉的特征,比如红色的车或者黑色的车。可以把很多视觉信息作为条件带入到孩子日常生活中。

    听觉注意力训练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日常用品比如勺子,杯子盘子碗都不一样,借着我们刷碗的过程我们正在用的是什么器皿。让孩子用听觉来分辨出来。

    试听整合训练

    边走边听边看边听,这些都是可以在日常通过散步通过孩子放松的时候可以进行的。比如孩子看绘本的时候我们可以放一些音乐。当然当孩子某一方面注意力还没有发展的很好的时候我们先不要放这些夸通道的干扰。但是当孩子视觉听觉已经发展已经有进步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帮助孩子锻炼和提升边听边看的能力,包括可以听故事去描述去复述,其实也是把他视觉化的一种表达。

    内源性注意力训练

    内源性注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一些抗干扰的一些小环节。比如走在外面也去请孩子去发现一些不同特征的,比如街上汽车上车牌上面不同的数字,比如奇数偶数,比如不同地方的车牌。比如有没有字母。这些都是需要孩子去对锻炼孩子的抗干扰,去把背景和主体去区分开来的过程。这是很锻炼孩子内源性注意的,这也可以有意识的去调动孩子的某一方面注意的细分维度。在生活当中可以找到很多这方面的练习。

    如何观察?

    在这样的生活的练习中我们应该去做什么样的的观察才能更好的去帮助孩子去提升呢?

    虽然刚才我们去分成了细分维度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去分开了那分开了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到孩子。 但是如果我们不观察,我们就没有办法更好的去了解孩子在某一个细分维度上锻炼的是什么样的。以及他在锻炼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调用自己偏弱项的注意力的子维度。因为我们在测评中工作中会发现虽然对于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人某一项训练是调动他的注意的持久度的。但是会有个别的孩子在进行这些训练的时候他会沿用自己更擅长能力维度去完成这项任务而避开自己能力维度的那个短板。比方说我们在注意力的认知训练中,我们的探知系统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游戏,叫抓拍飞碟,抓拍飞碟就像我们照相的时候按下快门,我们需要一种定制,我们需要当飞碟入到正中心的时候我们去按下开门,这样是需要考验我们注意力的持久度的,以确保我们在最合适的那个时间按下快门。我们会发现85%甚至90%以上的人在这个方面是锻炼他的注意力的持久度的,但是我们会发现极个别的孩子他在进行这样的训练的时候我们通过脑电的检测我们能看到只要飞碟一来他的注意力就上去,飞碟没有出现注意力就下来。我们会发现他没有在调用他的注意力的弱项注意力的持久度来完成,他是在调用他的注意力的敏捷度来完成任务。所以我们就要去观察观察孩子在使用的过程中他是怎么样在使用自己的能力的。我们来判断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到底管不管用,这个任务的难度对他来讲是不是不够高。就或者太难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日常的练习中去观察。接下来这几个维度,是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当中去观察以帮助孩子进行练习。

    1、精细动作

    第一个如果涉及到精细动作我们一定要去观察,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在进入到小学阶段家长反映的,老师反映的孩子的写字问题其实是精细动作发展的问题。那我们如果在家庭生活的练习中我们能够发现孩子的一些精细动作问题,包括前面的桌游游戏当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2、规则意识

    第二个就是规则意识以及第四个自控力的问题。我们前面讲到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起去比如去动物园去两栖爬行馆我们去找青蛙,如果孩子在规则意识上不太理解你让他做什么,或者他理解了以后比如我们在观鸟在钓鱼的时候他自控力比较差,他已经干扰到我们钓鱼了,干扰到我们去观鸟了,这时候我们不要去责骂孩子而是要意识到孩子的规则意识自控力需要我们去培养。去进一步系统的提升了。另外很重要的既然我们在日常的生活的练习中已经能把不同的注意力的细分维度上,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去观察孩子的长短板,同时呢我们在孩子的短板上面可以去多想一些DIY一些这样的生活当中的练习。

    工作记忆

    那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去观察孩子的工作记忆,孩子明明其实注意力还不错,但是一到听觉呀,一道需要他短时间的去注意一些东西的时候那他就会有丢三落四,或者丢钱,或者是我们记住了现在的刚才前面那些就忘记了。这就是属于工作记忆容量比较小,那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去提升的。比如马路边上行人在行走的时候我们需要跟孩子去互动去找车尾号,比如说孩子数着数着孩子就会妈妈刚才那个是什么样子的来着,这样呢孩子要么是对规则意识不够敏感,要么是规则意识需要我们关注了。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去观察,细致的去观察孩子能力背后i还会有一些知识技能的问题。

    知识技能

    比如说对数字是不是不太敏感,对字母是不是不太敏感,对奇偶数不太敏感,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可以去发现的包括对PQBD不分,这些对我们刚进入的小学或者幼小衔接的孩子还是比较多见的,我们还是要及时的发现帮助到孩子。同时有相当少一部分对镜像字啊,对字母BDQP不分啊,是因为有阅读困难,这时候更要我们家长重视要警惕。

    作业:DIY生活中随手可以用的注意力练习

     

    [展开全文]
    玛琳娜 · 2022-09-28 · 10.13-生活中的注意力练习 0

    1

    [展开全文]
    柚子123 · 2021-09-29 · 10.13-生活中的注意力练习 0
  • 授课老师

    天天心理

    天天心理网站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239)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周玉蓉 开始学习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
    周玉蓉 开始学习 2.4-如何看待儿童注意力问题
    ttxinli_22dd351152 开始学习 18.6-专注强度
    ttxinli_22dd351152 开始学习 18.11-寄语
    Sunny.huang 开始学习 5.5-儿童认知训练的经典研究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