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注意力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能培训

    • 价格
    • ¥ 6800.00
    • 337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儿童注意力训练专项技...

    学习有效期 54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191)
      • 评价 (0)
    • 先导课
    • 2.1.1-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
    • 2.1.2-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
    • 2.2.1-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
    •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
    • 2.3-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起源和发...
    • 2.4-如何看待儿童注意力问题
    • 2.5-儿童注意力问题的演变
    • 2.6-儿童注意力问题的家庭基础
    • 2.7-儿童注意力问题的教育基础
    • 2.8-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社会基础
    • 2.9-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认知基础
    • 2.10-儿童注意力问题的衍化
    • 3.1-儿童注意力发展理论基础概...
    • 3.2-注意的分类
    • 3.3-注意的心理模型
    • 3.4-注意力的大脑功能定位
    • 3.5-注意力控制的脑功能网络
    • 3.6-注意力的神经递质与生化基...
    • 3.7-注意力发展的时间轴
    • 3.8-注意与认知
    • 3.9-安全感与注意力
    • 3.10-情绪对注意力的调节
    • 3.11-注意与安全和决策
    • 3.12-课堂注意力
    • 3.13-运动与学校教学中的注意...
    • 3.14.1-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
    • 3.14.2-现代教育改革与学生...
    • 3.15- 教育信息化中的学生注...
    • 4.1-注意的行为表现
    • 4.2-注意的经典行为学研究
    • 4.3-注意的实验室行为测量
    • 4.9- 注意的生理心理表现
    • 4.5-注意的经典生理心理学研究
    • 4.6-注意的实验室生理心理学测...
    • 4.7-注意的真实场景生理心理测...
    • 4.8- 注意的大脑表现
    • 4.9-注意的经典脑成像研究
    • 4.10-注意的脑成像测量
    • 5.1-儿童注意力行为训练的经典...
    • 5.2-儿童注意力行为训练的理论...
    • 5.3.1-正念简介-上
    • 5.3.2-正念简介-下
    • 5.4-正念相关疗法简介
    • 5.5-儿童认知训练的经典研究
    • 5.6-儿童注意力认知训练的理论...
    • 5.7-儿童注意力生物反馈训练的...
    • 5.8-儿童注意力生物反馈训练的...
    • 5.9-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的经典...
    • 5.10-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的理...
    • 6.1- 经典划销实验
    • 6.2-舒尔特方格
    • 6.3-感统测试
    • 6.4-认知测试
    • 6.5-行为测试
    • 6.6-脑电测试初代:频谱分析
    • 6.7-电脑测试:高级认知
    • 6.8-脑电测试3
    • 6.9-ADHD临床诊断工具
    • 6.10-ADD临床诊断工具
    • 7.1-儿童注意力训练的类别起源...
    • 7.2-感觉统合训练
    • 7.3-行为训练
    • 7.5-生物反馈训练1
    • 7.4-认知训练
    • 7.6-生物反馈训练2
    • 7.7.1-正念练习的态度(上)
    • 7.7.2-正念练习的态度(下)
    • 7.8.1-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
    • 7.8.2-正式与非正式的练习(...
    • 7.9-游戏训练1
    • 7.10-游戏训练2
    • 8.1-经典分型和练习工具
    • 8.2-最新分型和练习工具
    • 8.3.1-临床ADHD-ADD...
    • 8.3.2-临床ADHD-ADD...
    • 8.4-多动症治疗药物简述
    • 9.1-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中的师...
    • 9.2.1-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
    • 9.2.2-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
    • 9.3-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4-师资培训和课程设计中的时...
    • 9.5-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6-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7-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8-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9-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培...
    • 9.10-儿童注意力评估训练师资...
    • 10.1.1-家庭中不同年龄段儿...
    • 10.1.2-家庭中不同年龄段儿...
    • 10.2-不同阶段父母对儿童注意...
    • 10.3-对儿童注意力发展目标的...
    • 10.4-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 10.5-学习中的观察
    • 10.6-注意力问题的日常辨析
    • 10.7-日常生活中的亲子练习
    • 10.8-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桌游
    • 10.9-日常生活中的亲子正念
    • 10.9-附加课:亲子正念-正念...
    • 10.9-附加课:亲子正念-正念...
    • 10.10-家庭专注力氛围
    • 10.11-家庭安全感营造
    • 10.12-儿童自我效能感建立
    • 10.13-生活中的注意力练习
    • 10.14-针对性的练习
    • 10.15-注意力训练:该不该以...
    • 11.1-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幼儿园...
    • 11.2-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学校中...
    • 11.3-幼儿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4-学前班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5-K12教师的课堂观察和...
    • 11.6-学校和教师对儿童注意力...
    • 11.7-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干预措...
    • 11.8-课间课余的干预措施
    • 11.9-课后干预措施
    • 11.10-课堂注意力质量改善与...
    • 12.1-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儿童注...
    • 12.2-线下咨询中的儿童注意力...
    • 12.3-线下教培机构对儿童注意...
    • 12.4-线下心理咨询对儿童注意...
    • 12.5-线下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对...
    • 12.6-线下学能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7-线下学科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9-线下学能培训机构对儿童...
    • 12.10-线下素质教育培训机构...
    • 12.11-线下托班对儿童注意力...
    • 12.12-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传统...
    • 12.13-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整合...
    • 12.14-线下培训机构整合注意...
    • 12.15-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对注...
    • 12.8-线下英语培训机构对儿童...
    • 13.1-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2-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3-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4-儿童相关问题的应答策略
    • 13.5-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家长家...
    • 13.6-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学校相...
    • 13.7-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8-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9-在线咨询和答疑中注意力...
    • 13.10-在线咨询和答疑中处理...
    • 14.1-在线教育培训中儿童注意...
    • 14.2-在线教育培训中儿童注意...
    • 14.3-在线教育培训家长沟通中...
    • 14.4-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5-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6-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7-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14.8-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
    • 14.9-在线培训中儿童注意力问...
    • 14.10-在线教育培训中处理儿...
    • 15.1.1-《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1.2-《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1.3-《儿童注意力训练为...
    • 15.2.1-儿童发展经历哪些阶...
    • 15.2.2-儿童发展经历哪些阶...
    • 15.3.1-经典儿童发展心理学...
    • 15.3.2-经典儿童发展心理学...
    • 15.4.1-儿童发展观(上)
    • 15.4.2-儿童发展观(下)
    • 15.5.1-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5.2-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5.3-儿童发展基础研究方...
    • 15.6.1-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6.2-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7.1-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7.2-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 15.8.1-儿童发展中的遗传和...
    • 15.8.2-儿童发展中的遗传和...
    • 15.9.1-孕产期与儿童注意力...
    • 15.9.2-孕产期与儿童注意力...
    • 15.10.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0.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1.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1.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2.1-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2.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3.1-婴幼儿期与儿童注...
    • 15.13.2-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3.3-婴儿期与儿童注意...
    • 15.14.1-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4.2-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4.3-学龄前期生理脑与...
    • 15.15.1-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5.2-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5.3-学龄前期社会人格...
    • 15.16.1- 儿童中期生理发...
    • 15.16.2-儿童中期生理发展...
    • 15.17.1-儿童中期认知发展...
    • 15.17.2-儿童中期认知发展...
    • 15.18-儿童中期社会人格发展
    • 15.19.1-青春期生理脑与认...
    • 15.19.2-青春期生理脑与认...
    • 15.20.1- 青春期社会人格...
    • 15.20.2-青春期社会人格发...
    • 16.1.1-儿童注意力训练为什...
    • 16.1.2-儿童注意力训练为什...
    • 16.2.1-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2.2-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2.3-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与...
    • 16.3.1-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3.2-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3.3-儿童人格统一性发展...
    • 16.4.1-追求优越和自我效能...
    • 16.4.2-追求优越和自我效能...
    • 16.5-儿童自卑情结和自我效能...
    • 16.6.1-平衡自卑情结和追求...
    • 16.6.2-平衡自卑情结和追求...
    • 16.7.1-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与...
    • 16.7.2-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与...
    • 16.8.1-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
    • 16.8.2-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
    • 16.9.1-家庭氛围与儿童自我...
    • 16.9.2-家庭氛围与儿童自我...
    • 16.10.1-儿童行为和内心发...
    • 16.10.2-儿童行为和内心发...
    • 16.11.1-学校教育与儿童和...
    • 16.11.2-学校教育与儿童和...
    • 16.12.1-环境对儿童心理发...
    • 16.12.2-环境对儿童心理发...
    • 16.13.1-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3.2-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3.3-青春期画像与注意...
    • 16.14-教育者的任务
    • 16.15-父母的任务
    • 17.1-从脑机制到心流,为何孩...
    • 17.2-家庭中,如何提升孩子的...
    • 17.3-从“让我学”到“我要学...
    • 18.1-儿童七维专注导学课
    • 18.2-内源性专注
    • 18.3-视觉专注
    • 18.4-听觉专注-划消
    • 18.5-视听整合
    • 18.6-专注强度
    • 18.7-专注持久度-康斯谜题的...
    • 18.8-专注敏捷度-舒尔特方格
    • 18.9-规则意识自控力
    • 18.10-工作记忆
    • 18.11-寄语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儿童注意力问题辨析

    是非和性质

    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严重程度可以定性为adhd?

    八大方面看:(需要更广的视角去看待,而不是注意力这一个视角)

    经常忘记或弄丢东西(工作记忆是否还没有完备起来,比如记住11位手机号等能力。7+-2,听记忆广度)

    非常害羞或坐立不安(焦虑,甚至有的抑郁,社交焦虑。这些需要考虑的)

    难以抗拒诱惑(延迟满足,自控力有关。跟学业的顺利程度都有关系。)

    难以做到轮流(规则意识,无法遵守人际规则的时候,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并不是儿童注意力直接导致的。看是否在所有课程中都是这样。)

    难以和他人相处(社交协作能力)

     

    (美国儿科学会的标准aap,美国做的比较系统)4-18岁,存在影响学业、生活、同伴关系的注意问题、多动问题、冲动问题;排除了前述相关可能性; 

    如果孩子在运动或游戏中出现之前提到的问题,要特别关注是否有adhd出现。

    前面发生的问题是不是早于7岁。

     

    个性化差异的视角去理解儿童专注力

    性别差异(男孩上学早,很容易有多动症的表现)

    年龄差异

    家庭注意力养育氛围差异

    培养目标差异

    注意力品质差异

      

    [展开全文]
    安娜张 · 2022-01-04 · 2.1.2-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下) 0
    艾斯沃斯陌生情景实验
    [展开全文]
    爱吃鱼的金牛 · 2021-12-26 · 3.9-安全感与注意力 0
    学业自我效能感?
    [展开全文]
    爱吃鱼的金牛 · 2021-12-26 · 3.8-注意与认知 0

    儿童注意力现状:

    1.4%-6%    ADHD

    2.20%    走神走动

    3.  42%    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4.60%     不能坚持听课30分钟

    [展开全文]
    张黄燕 · 2021-12-14 · 先导课 0

    注意力的四个特质:

    稳定性、分配性、转移性和广度。

    注意力现状 660个大中城市的调查

    ADHD-4%-6%

    走神多动:20%

    上课不能集中:42%

    不能坚持听课:60%

    ·注意力测评和培训师资力量的建设

    ·资本和市场 

    ·技术手段的迭代和多元化

    在线教育

     

    [展开全文]
    ttxinli_18a6373252 · 2021-12-09 · 先导课 0

    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双耳分听实验

    成年人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动摇8秒--12秒

    人平常两种状态:

    醒觉,睡眠

    [展开全文]
    蜗牛儿 · 2021-12-05 · 3.2-注意的分类 0

    聚焦养忽略育:时不时打搅孩子(喝不喝水?吃不吃水果?。。。)

    本末倒置:练琴纠正手型、写字纠正笔顺、作业时提醒检查。(安全感受到挑战)特点:无时无刻不在。

    2岁之前屏幕时间为0

    2-4岁不超过一小时

    5-17岁每天最多2小时

    指定屏幕时间,家长应该关掉屏幕,用餐时不允许 ,不要在卧室充电,不要用屏幕时间来作为奖励 。

     积极因素
    理解对儿童注意力的保护
    对睡眠对儿童注意力影响的认知
    对隔代养育的理性包容
    对亲子陪伴的关注和认同
    对儿童注意力发展中家庭成员的榜样示范作用的理解
    重视儿童核心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家庭教育指导师

    从测评报告到问询发现
    接待第一印象
    测评报告印象
    测评报告解读中的观察了解
    抓住核心问题
    沟通核心问题

     

    [展开全文]
    蜗牛儿 · 2021-11-28 · 2.6-儿童注意力问题的家庭基础 0

    注意力发展的时间特征

    大脑发展的时间线:

    1、突触发生和shuiqiao的形成。

     

    [展开全文]
    凤凰枞 · 2021-11-27 · 3.7-注意力发展的时间轴 0

    对儿童注意力的测评
    配备心理辅导室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疏导和跟踪
    家校互动
    课后课引入儿童注意力训练课程
    开办家庭教育讲座宣讲儿童注意力知识
    面向儿童注意力培养的校本课课改
    引入积极心理学课程
    引入课堂监测系统

    借助数据可视化,变换教学方法

    麦肯齐计划

    课间活动,研学

    [展开全文]
    蜗牛儿 · 2021-11-26 ·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下) 0

    一、整体数据

     

    [展开全文]
    蜗牛儿 · 2021-11-24 · 2.2.1-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状(上) 0

    在过去的6个月内,是否“经常”或“很频繁”地存在以下9条表现
    中的6条成以上:
    1.在学习或生活中不能注意细节或经常犯粗心的错误;
    2.在学习或游戏中很难保持注意力;
    3.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没留意听,经常走神;
    4.不遵从指令且完不成任务;
    5.难以组织好学习和生活;
    6.逃避、不喜欢或不情愿参加需要持久保持注意力的学习或活动;
    7.丢失学习或活动中的必需品;
    8.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多因外界刺激)
    9.在日常活动中健忘。

    是不是早于七岁?

    ADD和ADHD儿童

    不要一刀切,

    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家庭注意力养育氛围差异(书香门第)

    4.培养目标差异(每个家庭养育理念不一样)

    5.注意力品质差异(耐久型,爆发型)

     

     

     

    [展开全文]
    蜗牛儿 · 2021-11-24 · 2.1.2-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下) 0

    经常出神
    经常忘记或弄丢东西
    非常害羞或坐立不安
    话痨
    经常粗心出错或者冒没必要的风险
    难以抗拒诱惑
    难以做到轮流
    难以和他人相处

    排除其他问题:

    1.行为或品行障碍

    2.学习障碍:阅读障碍、计算困难、书写困难

    3.焦虑和抑郁:分离焦虑、社交焦虑、一般性焦虑

    4.同伴关系困难

    5.受伤风险

    用尽废退

    前额叶,4--6岁注意力发展高峰

    尽量不要贴上注意力问题的标签

    [展开全文]
    蜗牛儿 · 2021-11-23 · 2.1.1-什么是儿童注意力问题(上) 0

    1.儿童注意力四个维度:

    稳定性,分配性,转移性,广度

    2.儿童注意力现状:

    4%--6%ADHD

    20%走神多动

    42%上课不集中

    60%听课坚持不了30分钟

    3.受现代科技的影响,人类专注力整体逐渐下降。社会对专注力关注度上升。

    4.教学特色:SEC(系统性,经验,学习组织)

    [展开全文]
    蜗牛儿 · 2021-11-21 · 先导课 0

     与注意力相关的神经递质

    注意力的还原论

    什么是还原论?

    心理模型

    大脑功能定位

    神经生化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与注意力相关的神经递质)

    注意力相关神经递质的基因营养学

    五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往纹状体激活行为反应):DA的生化基础(多动症的药物原理)。

    乙酰胆碱:由卵  脂和乙酸结合生成。 妈妈在怀孕期会补充卵  脂,婴儿会补充配方奶粉。

    母乳中的必须脂肪酸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比非母乳喂养中高。

    后天的食物来源:图片

     

     

     

    [展开全文]
    凤凰枞 · 2021-11-27 · 3.6-注意力的神经递质与生化基础 0

    注意控制的脑功能网络

    注意力的调控实际上是从上而小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髓鞘化过程有的早有的晚。

    错觉性结合:例子:颜色不同的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图片

    “请问刚才最右侧的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请问三个字母是什么?

    请问三个字母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容易出错,为什么?

    这些信息加工的原理经常用在工业设计上,以此避免让人最少出错。

    熟能生巧并不是注意力提高的过程。

    注意控制:前额呼和扣带前回

    出生三个月:视觉信息加工区很快成熟。

    第一年时,手眼配合协调、视觉加工系统都已经成熟。

    三岁以后:前额叶高级加工区的形成。

    错误的做法:经常有成人带着小孩子玩具,并指出其玩得不对的地方,告之应该怎样怎样。其实这是孩子在探索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在练习控制自己的时期。批评和干扰他就会阻碍其发展。

     

    人为制造冲突:比如用红色写“蓝色”,用黄色笔写“红色”,用黑色笔写“白色”。此方法训练孩子的一些注意力。前额叶损伤的孩子再现认知控制的成绩下降。三岁的孩子前额叶发展还不成熟,与脑损伤的成人表现相似。

     

    [展开全文]
    凤凰枞 · 2021-11-13 · 3.5-注意力控制的脑功能网络 0

    注意的脑功能定位

    脑基础知识

    神经元:细胞核、突触、树突

    当神经元兴奋时,会通过神经电位运动将神经递质传递到受体(蛋白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突轴:

     髓鞘:绝缘体。神经元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小朋友神经系统是非常兴奋的,但它的    没发育好,不能及时将神经递质形成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所以有一些小朋友很小时打针时要拨出针才哭出来。

    自下而上的注意:外界刺激带来的强烈感官刺激引起的注意。一个随意的很大的声音引的注意。

    自上而下的注意:由高级皮层刺激带来的内容引起的注意。比如;听老师讲课。

    视觉注意的双通路模型:

    腹侧通路:物体识别。what

    背侧通路:位置、运动、手眼协调、信息整合。

     

    [展开全文]
    凤凰枞 · 2021-11-11 · 3.4-注意力的大脑功能定位 0

      注意的心理模型

    一、什么是心理模型

    用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

    比如漏斗、绿水壶的感知

    注意有哪些心理模型:

    我们的注意力不能注意到魔术中的每一个瞬间。

    四种过滤器模型:

    1、全或无的过滤:在我们注意之前先过滤掉信息(早期)

    2、衰减模型:信息进入以后会有一定的衰减(中期)

    3、语义分析后衰减:

    4、多阶段选择模型:

    5、分配模型:

    1)能量分配模型

    2)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有意识加工)

     

     

     

    [展开全文]
    凤凰枞 · 2021-11-11 · 3.3-注意的心理模型 0

    3.2  注意的分类

    一、按主动程度分:

    1、不随意注意:走在大街上由于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色彩强烈对比)吸引人看到的广告牌。小朋友的注意主要是不随意注意。如玩具的强烈色彩和凌乱。

    2、随意注意:“我正在写作业,不要打扰我”。自己可以主观控制的注意能力。

    3、随意后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骑自行车、打毛衣。人与生俱来的能力。

    4、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新异性:异乎寻常的特性;

    强度:相对强度;

    运动变化:突然的动一下。

    2)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期待,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

    3)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5、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目的与任务:例:有几个不同形状、颜色、数字的图形。

    问:他们的数字总和是多少?再问:他们的颜色有哪些?他们的形状顺序是什么?

    兴趣:无意中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或行为有偏好。

    过去的经验:过去经历了什么。

    人格:有的人对负性事件感兴趣。消极事件被热搜度很高。有些人喜欢关注消极负面的事件。

    二、按品质分:

    选择性: 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的过程。

    双耳分听实验、鸡尾酒会效应。

    持续性:

    分配性: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动摇

     

    三、按感觉通道分:

    视觉:

    听觉: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动摇:

    四、注意与意识状态

    睡眠时、醒觉时

     

    [展开全文]
    凤凰枞 · 2021-11-07 · 3.2-注意的分类 0

    3.1儿童注意力发展理论体系

    三大主要理论体系:发展学心理学  认知与神经科学、教育学

    一、发展学心理学

    1、皮亚杰

    前运算阶段:

    中心化,将注意力集中于刺激的一个有限方面。高杯子的水与矮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信息加工论:

     孩子在发展的后期,可以注意到:

     更宽的注意广度

     同时关注高矮杯子的高度和宽度

    理解液体在杯子间倒换时量守恒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  

    脚手架

    亲子互动带来的成长机会

    二、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体系:

    1、与注意力相关的脑区

    靠近前额叶眼动区,自上而下的加工,负责内源性专注

      侧的脑区              自下而上的加工,负责外源性专注

    从外源性注意过度到内源性注意,需要规则意识、自控力等相互影响

    三、教育学体系:哪些学前教育影响注意力

    1、高瞻

    2、蒙特梭利

    3、华德富

    三个理论的核心本着孩子本身是有自学能力的,不建议过早地进行学习而应进行其他相关的。

     

     

     

     

     

     

     

    [展开全文]
    凤凰枞 · 2021-11-07 · 3.1-儿童注意力发展理论基础概述 0

    1、通过:游戏化产品、经典训练游戏化

    2、实现:对认知能功能进行单项或多项以及整体性的练习和提升。

    [展开全文]
    yujunxin · 2021-10-31 · 5.9-儿童注意力游戏训练的经典研究 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尾页
  • 授课老师

    天天心理

    天天心理网站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239)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周玉蓉 开始学习 2.2.2-儿童注意力问题的现...
    周玉蓉 开始学习 2.4-如何看待儿童注意力问题
    ttxinli_22dd351152 开始学习 18.6-专注强度
    ttxinli_22dd351152 开始学习 18.11-寄语
    Sunny.huang 开始学习 5.5-儿童认知训练的经典研究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