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动力催眠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 价格
    • ¥ 7800.00
    • 788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学习有效期 54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620)
      • 评价 (5)
    • 1.2-重点:如何学习好动力催眠...
    • 1.1-动力催眠-导读课
    • 2.2 -催眠历史
    • 2.3-催眠的历史
    • 2.4-作业讲解
    • 2.5-催眠的理论流派
    • 2.6-催眠的历史源流
    • 作业
    • 2.7 -课后作业
    • 2.8-舞台催眠(一)
    • 2.9-舞台催眠(二)
    • 2.11-课后作业
    • 作业
    • 2.12-大脑结构功能与头脑理论
    • 2.14-课后作业
    • 2.17-课后作业
    • 2.13-新皮质与想象
    • 2.16-什么是催眠(二)
    • 2.18-眼光凝视技术
    • 2.19-催眠诱导的原理(一)
    • 2.20-催眠诱导的原理(二)
    • 2.21-课程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2.1 课程介绍
    • 2.22- 催眠诱导的原理(三)
    • 2.23-催眠诱导的原理(四)
    • 2.25- 触发战斗逃跑
    • 2.27- 催眠的基本流程
    • 2.28-催眠前谈话
    • 2.29-暗示感受性(一)
    • 2.30-暗示感受性(二)
    • 2.31-暗示感受性(三)
    • 作业
    • 2.32-作业讲解
    • 2.33-催眠后暗示(一)
    • 2.34-催眠后暗示(二)
    • 2.35-催眠加深技术(一)
    • 2.36-催眠加深技术(二)
    • 2.37- 催眠加深技术(三)
    • 2.38- 催眠与暗示(一)
    • 2.39- 催眠与暗示(二)
    • 2.40- 催眠与暗示(三)
    • 2.41-作业讲解(一)
    • 2.26-作业讲解
    • 2.42 作业讲解(二)
    • 2.43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50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三)
    • 2.51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 2.44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45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46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47 课后作业
    • 2.48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一)
    • 作业
    • 2.49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二)
    • 2.52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一)
    • 2.53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二)
    • 2.54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 2.55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战...
    • 2.56 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 2.57 生活中的暗示
    • 2.58 催眠人桥
    • 2.59 自我催眠的两大原则
    • 2.60 自我催眠的流程
    • 2.61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试
    • 作业
    • 2.62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试
    • 2.63 课后作业(三)
    • 2.64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一)
    • 2.66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三)
    • 2.65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二)
    • 2.67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四)
    • 2.68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五)
    • 3.1 催眠模式(一)
    • 3.3 催眠模式(三)
    • 3.2 催眠模式(二)
    • 3.4 催眠模式(四)
    • 3.5 催眠模式-过火实验
    • 3.6 催眠模式-意念移物
    • 3.7 催眠模式-弯钢勺
    • 3.8 催眠模式-造神运动
    • 3.9 神经语言学(一)
    • 3.10 神经语言学(二)
    • 3.11 神经语言学(三)
    • 3.12 神经语言学(四)
    • 3.13 神经语言学(五)
    • 3.14 神经语言学(六)-建立...
    • 3.15 神经语言学(七)-建立...
    • 3.16 神经语言学-次感元
    • 3.17 神经语言学-策略
    • 3.18 神经语言学-NLP戒烟
    • 3.19 课后作业(一)
    • 3.20 课后作业(二)
    • 3.21 课后作业(三)
    • 3.22 课后作业(四)
    • 3.23 睡眠与睡眠障碍(一)
    • 3.24 睡眠与睡眠障碍(二)
    • 3.25 睡眠与睡眠障碍(三)
    • 3.26 睡眠与睡眠障碍(四)
    • 3.27 课后作业(一)
    • 3.28 课后作业(二)
    • 3.29 梦与梦的治疗(一)
    • 3.30 梦与梦的治疗(二)
    • 3.31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生...
    • 3.32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生理...
    • 3.33 梦与梦的治疗-释梦方法
    • 作业
    • 作业
    • 3.34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三阶...
    • 3.35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释义...
    • 3.36 课后作业
    • 3.37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生的...
    • 3.38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生的...
    • 3.39 催眠的诊断工具-生物反...
    • 3.40 催眠的诊断工具-红外热...
    • 3.41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体症...
    • 3.42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体症...
    • 3.43 催眠的诊断工具-笔迹分...
    • 作业
    • 作业
    • 3.44 课后作业(一)
    • 3.45 课后作业(二)
    • 3.46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惧(一...
    • 3.47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惧(二...
    • 3.48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49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0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1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2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3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作业
    • 3.54 课后作业
    • 3.55 K氏催眠(一)
    • 3.56 K氏催眠(二)
    • 3.58 催眠法律与伦理(一)
    • 3.60 催眠法律与伦理(三)
    • 3.63 课后作业(一)
    • 3.61 催眠法律与伦理(四)
    • 3.62 催眠法律与伦理-次级关...
    • 作业
    • 作业
    • 3.64 课后作业(二)
    • 3.65 年龄回溯(一)
    • 3.66 年龄回溯(二)
    • 3.67 年龄回溯(三)
    • 3.68 年龄回溯(四)
    • 3.69 课后作业
    • 3.70 艾瑞克森氏催眠(一)
    • 3.71 艾瑞克森氏催眠(二)
    • 3.72 艾瑞克森式催眠(三)
    • 3.73 艾瑞克森氏催眠(四)
    • 作业
    • 3.74 艾瑞克森氏催眠(五)
    • 3.75 艾瑞克森氏催眠(六)
    • 3.76 艾瑞克森氏催眠(七)
    • 3.77 课后作业(一)
    • 3.78 课后作业(二)
    • 3.79 治疗性意象(一)
    • 3.80 治疗性意象(二)
    • 3.81 治疗性意象(三)
    • 3.82 治疗性意象(四)
    • 3.83 治疗性意象(五)
    • 作业
    • 3.84 治疗性意象(六)
    • 3.85 课后作业
    • 4.1 催眠与两性关系(一)
    • 4.2 催眠与两性关系(二)
    • 4.3 催眠与两性关系(三)
    • 4.4 催眠与亲子关系
    • 4.5 催眠与自我提升
    • 4.6 重度情感障碍(一)
    • 4.7 重度情感障碍(二)
    • 4.8 课后作业
    • 作业
    • 2.15 什么是催眠(一)
    • 4.9 焦虑障碍
    • 4.10 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
    • 4.11 课后作业
    • 4.13 多动症
    • 4.14 课后作业
    • 作业
    • 作业
    • 4.12 孤独症
    • 3.57 K氏催眠(三)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4.16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尿...
    • 4.17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哮...
    • 4.18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神...
    • 4.15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
    • 4.21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抽...
    • 4.22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咬...
    • 4.19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神...
    • 4.20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抽...
    • 4.23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多...
    • 4.24 课后作业
    • 4.25 催眠与肿瘤治疗
    • 4.26 课后作业
    • 作业
    • 作业
    • 4.27 催眠和危机干预
    • 4.28 催眠与防御机制
    • 4.29 催眠与家庭系统
    • 4.30 催眠与物质滥用
    • 4.31 催眠与自我成长(一)
    • 4.32 催眠与自我成长(二)
    • 4.33 催眠与镇痛
    • 4.34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一)
    • 4.35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二)
    • 4.36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三)
    • 4.37 催眠与正念(一)
    • 4.38 催眠与正念(二)
    • 4.39 催眠与正念(三)
    • 4.40 催眠与正念(四)
    • 4.41 催眠与正念(五)
    • 4.42 催眠与正念(六)
    • 4.43 催眠与正念(七)
    • 4.44 催眠与正念(八)
    • 4.45 催眠与正念(九)
    • 4.46 催眠与正念(十)
    • 4.47 催眠与正念(十一)
    • 4.48 催眠与正念(十二)
    • 4.49 催眠与正念(十三)
    • 4.50 催眠与正念(十四)
    • 4.51 催眠与正念(十五)
    • 4.52 催眠与正念(十六)
    • 4.53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一)
    • 4.54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二)
    • 4.55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三)
    • 4.56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四)
    • 2.10-舞台催眠(三)
    • 2.24-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 3.59 催眠法律与伦理(二)
    • 作业
    • 作业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5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3 · 作业 0

    18

    1、9、14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3 · 作业 0

    2、13、14

    2、5、7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3 · 作业 0

    4、5、6、7、9、11

    7、8、12、13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3 · 作业 0

    3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3 · 作业 0

    梦的功能:信息加工,信息的深度加工,进入长时记忆(愿望的实现);与原有的信息连接、深度加工的作用;释放性的梦,在早晨醒来时候的梦是压抑情绪的释放。 催眠样期就是一个主动的心理治疗的过程。 

    [展开全文]
    ttxinli_f6ec9da598 · 2022-05-12 · 2.51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0

    头脑银行:

    1、列一个基数,算算你的年收入,如果你是全职太太,你家庭收入的一半就是你的收入。

    2、设定你明年要实现的现实目标,翻倍;比如今年的是10万,明年是20万。

    3、头脑中虚拟银行需要有个标准,比现实中打算要实现的要更高一倍。比如你明年的目标是实际收入20万,那么你虚拟银行,头脑中的目标要是40万。

    4、列出你每个小时有价值的时间是多少钱

    5、列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情,读书学习,运动,陪孩子,对事业生活最重要的事情。

    拿出小账本记账

    6、支出,所有现实的收入都算支出,

    跟钱的关系就变化了,对收钱毫不抗拒。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5-12 · 4.32 催眠与自我成长(二) 0

    危机干预:

    1、生活当中的危机,地震

    2、成长中的危机:升学,结婚,生子等

    状态未转化好,成长性的危机直接做催眠就好;

    生活中的危机,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我,我要与之同归于尽,这就是非理性的,唤醒意识,恢复自己原有的状态。

    原则:

    1、少做事情,陪伴,存在就是重要的干预,不过度干预。

    2、不要扩大或缩小问题

    3、让对方表达很重要

    4、你别碰她,如果对方是躯体型的会感觉很好,如果是情绪型的就不好,表达不了了,同时会触发负向的定义联系反应,保持安全距离,用眼睛看就是沟通就是接触。给予关注就是爱

    爱就是关注,认真的陪伴和关注,聆听。

    允许悲伤是一份哀悼。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5-12 · 4.27 催眠和危机干预 0

    5

    13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1 · 作业 0

    3、10、14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1 · 作业 0

    3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1 · 作业 0

    3、29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0 · 作业 0

    2、6、8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09 · 作业 0

    10、17、37、38、57

    6、7、10、13、15、17、56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09 · 作业 0

    3、5、6、8、17、18、20

    18

    [展开全文]
    闫春红 · 2022-05-17 · 作业 0

    ASD孤独症谱系障碍

    艾斯伯格综合症,智力正常到常超;语言能力比较好,说话特别流畅,说话时比较不能顾忌别人的感受,他们感兴趣的范围比较狭隘,别人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不喜欢听。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对社交不敏感,对社会的行为规则也不是很理解,也不是很愿意遵守。

    语言单调刻板,话题单一,缺乏内在练习,兴趣狭窄,重复。

    典型孤独症的孩子身体运动能力比较强,艾斯伯格孩子在体育运动比较差。

    艾斯伯格的孩子上着课会突然站起来,完全不懂课堂纪律。不理解社会规则。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要和家长渐行渐远,和同龄发展社交关系,没有朋友,被排挤欺负,缺乏友谊而感到友谊。

    孤独症的治疗(社交缺损)

    ABA治疗法,

    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期发病的神经发育障碍,两个问题

    1、注意力问题,

    2、活动过多:在相对需要安静的环境当中活动过多。需要自我约束的环境中,没办法让自己老老实实呆着。

    3、冲动

    分类

    1、多动冲动型:活动过多冲动

    2、注意力缺陷型:活动量没有明显过多,不明显冲动

    3、混合型

    ADHD的诊断标准

    核心是发育不符,结合实际年龄不符。已经影响到社会活动。

    多动症的治疗: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5-06 · 4.13 多动症 0

    全引导、半引导、无引导

    半引导式,设定框架,你自自由发挥。

    在他的意向上加工修,短期有用,长期有害。

    过度照顾的父母会养育一个完全无能的孩子。

    催眠是赋能,允许对方的能力一点点成长起来。

    我们带你发现,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永远在指导。

    在意向上不给暗示,否则你要学无数的暗示。

     

    做疾病的治疗:

    1、找到一个问题,想象出那个疾病的样子,无论是风湿、关节炎,头疼、牙痛。

    2、小流程,5-0加深后,现在你可以打开想象力的大门,让自己可以接触到潜意识所有的感受,画面,图像,当你在潜意识的范围内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的去探索,去发现,现在你可以让你刚才谈的问题,用一个形象一个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你只是让它自发的去呈现,用这个意向去代表,你要呈现的问题,允许它自自然而然的去出现,看看第一步看看它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大小,形状和你的关系是什么,你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好你做的很好。现在继续去注意一下,当你看到这个画面,你注意到它有哪些特质?当你观察的时候,去体会一下你内心的感觉是什么?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去体会自己内心的感觉,去注意一下你头脑当中的想法是什么?现在你去告诉这个画面,这个形象,告诉它你对它的感觉,告诉它你对它的想法,你可以允许它用你能听懂的方式来告诉你,你可以问问它,它听到这些它的感觉是什么,它听到你对它的想法它的想法是什么,同时你可以问一下,它需要什么?它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如果它有一些愿望,它的愿望是什么?

    你可以允许自己走的更近一些,去接近这个形象,甚至去接触一下,如果你做到了,你甚至可以进入这个形象,成为它,当你变成这个形象的时候,去体会你在这个角色里面你的感觉是什么,你对外界的看法又是什么,当你在它的形象里面去看你自己时,你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呢?你在这个形象里面回放自己的时候,你会注意到哪些?当你成为这个形象,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好,你做的很好,好,现在你可以从这个形象里面走出来,再回到自己,再回到自己的角度,再看一下那个形象,当你回看的时候,你对它的感觉会有哪些变化,你的想法又会是些什么?这个时候如果你想对这个形象说一些话,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而且注意一下,当你做出这些表达的时候,这个形象对你有哪些回应,你可以让他用你能听懂的方式来回答你,而且你知道你做的很好。

    好过一会,我会从5-0加深。0-5唤醒。

    想到啥了?画面。说什么了?那个问题是啥?

    意向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变化,你等着,切换角度。

    在个案过程中,你问他能看到了?抬起手指告诉我是,你看到它的颜色形状,看到了抬起右手食指告诉我,你再从更多角度观察一下,如果你做到了抬起右手食指告诉我。

    等叫醒之后,你只需要询问是什么?感觉,收获,有哪些变化。忽略内容,注重结构

    1、诱导,加深允许意向产生,如果没有意向,继续诱导加深,有人可能到第10次才有意向。

    2、产生意向之后观察意向,跟意向沟通,我的感觉我的想法,问意向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想告诉自己什么

    3、进一步的话,你可以摸一摸这个意向,从那个角度再来看自己,它还会说什么,还会说什么,从意向角度出来回望自己,这是一个沟通的层次。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6-20 · 3.84 治疗性意象(六) 0

    死亡焦虑、贪婪意识要意识到潜意识的贪婪双相沟通、反向法则,避免使用反向暗示,但可以运用作为进入的状态,你不需要让自己放松。刻意练习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5-06 · 2.54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0

    催眠治疗躯体症状:

    1、针对躯体症状或者情绪问题等等,把问题想象出来一个形象,比如:腰疼用意向来表达;

    2、描述意向

    3、跟意向沟通,你看到这个意向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想对石头的感觉是什么,石头想对你说什么,或许意向会慢慢变化。

    比如:不自信是个意向

    1、你看着它你的感觉想法,你想对它说啥,再问青蛙如何看你,它看到你它的感觉和想法,它想对你说点啥。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套用意向的格式来做,千万不要给建议,你想对它说什么,你的想法,感受,你要对它表达的东西,再听它,意识和潜意识的沟通就此完成。夫妻关系也是如此。

    夫妻关系用一个形象来表达

    糖尿病高血压,跟这个意向沟通,你知道你在做什么,

    比如说你很难面对疾病这个问题,你让这个病变成意向,你跟它沟通,你会发现我们生病之后多数应对方式是回避,当你用意向的方式出来,你有机会面对和它说话,这就是你能面对问题的最初的开始。

    本我、自我、超我,终于有声音相互沟通和表达,你能面对症状和问题,不用隔离、回避、压制,你不去考虑,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你注意到就是脱敏的过程,观察就是最重要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所有的声音都被听到,双向沟通开始,你开始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5-13 · 3.83 治疗性意象(五) 0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尽量少用意向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5-06 · 3.82 治疗性意象(四) 0
    • 首页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尾页
  • 授课老师

    天天心理

    天天心理网站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211)
    作业(27)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安珂 开始学习 3.54 课后作业
    安珂 开始学习 3.55 K氏催眠(一)
    渔晚晚 开始学习 4.36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三...
    鲍亚妍 开始学习 2.24-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鲍亚妍 完成了 作业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