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动力催眠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 价格
    • ¥ 7800.00
    • 788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动力催眠专项技能培训

    学习有效期 54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620)
      • 评价 (5)
    • 1.2-重点:如何学习好动力催眠...
    • 1.1-动力催眠-导读课
    • 2.2 -催眠历史
    • 2.3-催眠的历史
    • 2.4-作业讲解
    • 2.5-催眠的理论流派
    • 2.6-催眠的历史源流
    • 作业
    • 2.7 -课后作业
    • 2.8-舞台催眠(一)
    • 2.9-舞台催眠(二)
    • 2.11-课后作业
    • 作业
    • 2.12-大脑结构功能与头脑理论
    • 2.14-课后作业
    • 2.17-课后作业
    • 2.13-新皮质与想象
    • 2.16-什么是催眠(二)
    • 2.18-眼光凝视技术
    • 2.19-催眠诱导的原理(一)
    • 2.20-催眠诱导的原理(二)
    • 2.21-课程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2.1 课程介绍
    • 2.22- 催眠诱导的原理(三)
    • 2.23-催眠诱导的原理(四)
    • 2.25- 触发战斗逃跑
    • 2.27- 催眠的基本流程
    • 2.28-催眠前谈话
    • 2.29-暗示感受性(一)
    • 2.30-暗示感受性(二)
    • 2.31-暗示感受性(三)
    • 作业
    • 2.32-作业讲解
    • 2.33-催眠后暗示(一)
    • 2.34-催眠后暗示(二)
    • 2.35-催眠加深技术(一)
    • 2.36-催眠加深技术(二)
    • 2.37- 催眠加深技术(三)
    • 2.38- 催眠与暗示(一)
    • 2.39- 催眠与暗示(二)
    • 2.40- 催眠与暗示(三)
    • 2.41-作业讲解(一)
    • 2.26-作业讲解
    • 2.42 作业讲解(二)
    • 2.43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50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三)
    • 2.51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 2.44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45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46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示...
    • 2.47 课后作业
    • 2.48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一)
    • 作业
    • 2.49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二)
    • 2.52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一)
    • 2.53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二)
    • 2.54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 2.55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战...
    • 2.56 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 2.57 生活中的暗示
    • 2.58 催眠人桥
    • 2.59 自我催眠的两大原则
    • 2.60 自我催眠的流程
    • 2.61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试
    • 作业
    • 2.62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试
    • 2.63 课后作业(三)
    • 2.64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一)
    • 2.66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三)
    • 2.65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二)
    • 2.67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四)
    • 2.68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五)
    • 3.1 催眠模式(一)
    • 3.3 催眠模式(三)
    • 3.2 催眠模式(二)
    • 3.4 催眠模式(四)
    • 3.5 催眠模式-过火实验
    • 3.6 催眠模式-意念移物
    • 3.7 催眠模式-弯钢勺
    • 3.8 催眠模式-造神运动
    • 3.9 神经语言学(一)
    • 3.10 神经语言学(二)
    • 3.11 神经语言学(三)
    • 3.12 神经语言学(四)
    • 3.13 神经语言学(五)
    • 3.14 神经语言学(六)-建立...
    • 3.15 神经语言学(七)-建立...
    • 3.16 神经语言学-次感元
    • 3.17 神经语言学-策略
    • 3.18 神经语言学-NLP戒烟
    • 3.19 课后作业(一)
    • 3.20 课后作业(二)
    • 3.21 课后作业(三)
    • 3.22 课后作业(四)
    • 3.23 睡眠与睡眠障碍(一)
    • 3.24 睡眠与睡眠障碍(二)
    • 3.25 睡眠与睡眠障碍(三)
    • 3.26 睡眠与睡眠障碍(四)
    • 3.27 课后作业(一)
    • 3.28 课后作业(二)
    • 3.29 梦与梦的治疗(一)
    • 3.30 梦与梦的治疗(二)
    • 3.31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生...
    • 3.32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生理...
    • 3.33 梦与梦的治疗-释梦方法
    • 作业
    • 作业
    • 3.34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三阶...
    • 3.35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释义...
    • 3.36 课后作业
    • 3.37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生的...
    • 3.38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生的...
    • 3.39 催眠的诊断工具-生物反...
    • 3.40 催眠的诊断工具-红外热...
    • 3.41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体症...
    • 3.42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体症...
    • 3.43 催眠的诊断工具-笔迹分...
    • 作业
    • 作业
    • 3.44 课后作业(一)
    • 3.45 课后作业(二)
    • 3.46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惧(一...
    • 3.47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惧(二...
    • 3.48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49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0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1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2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3.53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
    • 作业
    • 3.54 课后作业
    • 3.55 K氏催眠(一)
    • 3.56 K氏催眠(二)
    • 3.58 催眠法律与伦理(一)
    • 3.60 催眠法律与伦理(三)
    • 3.63 课后作业(一)
    • 3.61 催眠法律与伦理(四)
    • 3.62 催眠法律与伦理-次级关...
    • 作业
    • 作业
    • 3.64 课后作业(二)
    • 3.65 年龄回溯(一)
    • 3.66 年龄回溯(二)
    • 3.67 年龄回溯(三)
    • 3.68 年龄回溯(四)
    • 3.69 课后作业
    • 3.70 艾瑞克森氏催眠(一)
    • 3.71 艾瑞克森氏催眠(二)
    • 3.72 艾瑞克森式催眠(三)
    • 3.73 艾瑞克森氏催眠(四)
    • 作业
    • 3.74 艾瑞克森氏催眠(五)
    • 3.75 艾瑞克森氏催眠(六)
    • 3.76 艾瑞克森氏催眠(七)
    • 3.77 课后作业(一)
    • 3.78 课后作业(二)
    • 3.79 治疗性意象(一)
    • 3.80 治疗性意象(二)
    • 3.81 治疗性意象(三)
    • 3.82 治疗性意象(四)
    • 3.83 治疗性意象(五)
    • 作业
    • 3.84 治疗性意象(六)
    • 3.85 课后作业
    • 4.1 催眠与两性关系(一)
    • 4.2 催眠与两性关系(二)
    • 4.3 催眠与两性关系(三)
    • 4.4 催眠与亲子关系
    • 4.5 催眠与自我提升
    • 4.6 重度情感障碍(一)
    • 4.7 重度情感障碍(二)
    • 4.8 课后作业
    • 作业
    • 2.15 什么是催眠(一)
    • 4.9 焦虑障碍
    • 4.10 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
    • 4.11 课后作业
    • 4.13 多动症
    • 4.14 课后作业
    • 作业
    • 作业
    • 4.12 孤独症
    • 3.57 K氏催眠(三)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4.16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尿...
    • 4.17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哮...
    • 4.18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神...
    • 4.15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
    • 4.21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抽...
    • 4.22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咬...
    • 4.19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神...
    • 4.20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抽...
    • 4.23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眠-多...
    • 4.24 课后作业
    • 4.25 催眠与肿瘤治疗
    • 4.26 课后作业
    • 作业
    • 作业
    • 4.27 催眠和危机干预
    • 4.28 催眠与防御机制
    • 4.29 催眠与家庭系统
    • 4.30 催眠与物质滥用
    • 4.31 催眠与自我成长(一)
    • 4.32 催眠与自我成长(二)
    • 4.33 催眠与镇痛
    • 4.34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一)
    • 4.35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二)
    • 4.36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三)
    • 4.37 催眠与正念(一)
    • 4.38 催眠与正念(二)
    • 4.39 催眠与正念(三)
    • 4.40 催眠与正念(四)
    • 4.41 催眠与正念(五)
    • 4.42 催眠与正念(六)
    • 4.43 催眠与正念(七)
    • 4.44 催眠与正念(八)
    • 4.45 催眠与正念(九)
    • 4.46 催眠与正念(十)
    • 4.47 催眠与正念(十一)
    • 4.48 催眠与正念(十二)
    • 4.49 催眠与正念(十三)
    • 4.50 催眠与正念(十四)
    • 4.51 催眠与正念(十五)
    • 4.52 催眠与正念(十六)
    • 4.53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一)
    • 4.54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二)
    • 4.55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三)
    • 4.56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四)
    • 2.10-舞台催眠(三)
    • 2.24-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 3.59 催眠法律与伦理(二)
    • 作业
    • 作业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想象力的重要作用,让孩子有想象力,父母要有节制,控制自己消费的欲望。是培养想象力重要的方式。

    想象力在催眠中的角色和作用?

    想象力远远胜过角色扮演。想象力融入是真而切中有真实的体验,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一切,想象的因素超越角色扮演。

    延迟满足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重要的方式。

    想象力在催眠中的作用

    社会学家说催眠是角色扮演,精神分析说催眠是退行。约瑟芬研究发现事实上想象力远远胜过角色扮演。因为角色扮演是装作睡着,配合舞台催眠师,未必真实有感觉。

    想象力融入是真而切中的有联系的体验,想到你在林间漫步,雨后的草地你能感受到露珠,被催眠的人真的进入到这个环境,身临其境,融入了。

    想想超过角色扮演,真的在角色当中了,越会演戏的人越不一定容易被催眠。

    退行是一种病态的方式,用原始的方式沟通,大人推行回小孩。

    想象力是能力来的体现

    想像你的眼睛被浇水粘住,甚至用胶带粘住,我想像粘住,真粘住了,这是想像的能力。

    我想到粘住了,天哪真的粘住了,好神奇,意识和潜意识连起来了。这就是想象的能力。

    你想的越真实,你想想能力越强。你想想的你的手被麻木了,你的手可以直接伸到水盆里,你想他是块木头,他就没事伸到冷水的盆里,冰水很冻手,他可以一直放着,你的想象力,就可以做催眠镇痛,没有想象力做不了。

    你说我没有想象力,但是我特别焦虑,你有焦虑就一定有想象力,你不断想明天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这都是想象力,这种反应性的想象。

    你的想象力越丰富,你的孩子吹牛,胡说八道,你跟他胡扯一下,因为他在他想象力状态当中。

    多动症孩子想象力是有限制的,他很难想一个完整的故事下来,他注意力集中程度很弱,他很难构建未来,他永远会活在当下。

    如果你的孩子担心未来发生什么,他不会多动。

    能够决定你进入催眠转态的另外一个指标是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的人不容易被催眠,有想象力有专注的能力。

    容易进入催眠转态的人有想象力和专注力。

    《恍惚与催眠》

    大脑是最重要的处理问题的工具,

    大脑是最主要的治疗工具。迅速缓解疼痛。

    你可以用那种注意力集中的状态改变很多行为和认知。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12-27 · 2.24-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0

    自我催眠的方式:

    一、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做好,双脚平方在地面上,双手放在大腿上。

    拿起双手,放在胸前,胸腹的高度,掌心相对,做缓慢拉伸动作。

    合拢拉开,好好体会两个手掌中心的感觉。

    找到发麻、发胀的感觉,找到之后告诉我。

    这是一个拉气的感觉。

    二、找一个描绘你现在感觉的关键词,发麻/发热/发胀,让感觉更强烈,找到之后轻轻的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把双手的感觉传递到大腿上,同时向下传递到小腿,脚,再次让你选定的词和这个感觉练习起来。让这种感觉继续向上,从脚到小腿,让小腿这种感觉更加强烈,继续上升到达你的大腿,让这种感觉继续上升,到达你的臀部,腰部、腹部,背部。你整个下半身让这种感觉弥漫开,再次说出来这个词,你选定的这个关键词,让这个词和你身体的感觉联系起来。不管它是发麻发热还是温暖舒服、放松,不管它是什么。

    现在继续向上,注意到你的呼吸,体会到你每次呼吸,开始有意识的做深呼吸,开始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吸气,呼气。有意识的做深呼吸,体会到你想体会那个积极情绪的感觉,比如说你想体会的感觉是愉快、喜悦、平静还是幸福,你选出一个你希望有的情绪是什么,然后你去选定它,选定一个就可以了,比如说幸福,慢慢做深呼吸,体会这种幸福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慢慢做深呼吸,体会这个词跟你身体的感觉,体会这个词在你体内增强,继续上升,上升,到达你的颈部,继续向上到达你的后脑,透过头顶一直到面部、眼睛,所有面部肌肉都体会到这种感觉,好现在在你闭着眼睛的情况下,向上翻着眼睛,用力看向你的额头,看向你眉心的部位,在你闭着眼睛的情况下,向上翻看,翻看。保持住,保持住,好更深的睡着,说更深的睡着,眼睛放松,身体放松,更深的睡着(打响指)。

    现在对自己说催眠后暗示这套词,从现在开始,每次我对你说睡着这两个字,在经你允许为你做催眠时,你都会迅速而平静的进入到现在甚至更深的催眠状态,同时身体放松,更深的睡着。

    好,你做的很好,过一会我会从5向下数到0,随着我每数一个数字,你都会加倍的放松,等我数到0时,你就会完全放松,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更深的睡着,5,加倍的放松,4加倍的放松,3加倍的放松,2加倍的放松,1加倍的放松。0完全放松,更深的睡着。

    从现在开始,每一次我对你说睡着这两个字,在经你允许为你做催眠时,你都会迅速而平静的进入到现在甚至更深的催眠状态,同时身体完全放松,更深的睡着。

    好,你做的很好,过一会我会从0向上数到5,随着我每数一个数字,你都会越来越清醒,等我数到5时,你就会完全清醒,头脑清醒,身体舒适轻松。

    0更深的睡着,完全放松,1越来越清醒,2越来越清醒,3当我数到5时,你就会睁开眼睛完全清醒,4做个深呼吸,吸气。5完全清醒,12345,睁开眼睛完全清醒,来活动一下身体。

    注意:拉手时,找到身体的感觉,第一次用的词以后不用变了,比如:舒服放松,只是一个词来定义身体的反应,找到一个就行了。

    找到躯体的感受,情绪型的人找到会慢一点,你可以想一个你想要的词就可以。身体的感觉经常是热麻胀,会更好一些。

    找到之后放大腿上,往下传递,再向上传递。

    刚开始只是想,后来躯体感受性增强。

    到胸部找你想要的正向情绪反应,只是一个积极的你想要的词汇就行,成功、自信、优雅,体会自信的感觉应该是怎么样的。找到这种感觉,让自己感受到,让感觉向上走,肩膀、颈部、头部、头顶、面部。

    翻眼,

    之后2遍5-0加深。出声,否则会睡着。

    小目标的催眠

    瘦身、苗条,潜意识语言是画面,符号;催眠之前想一下图像,它就已经在意识区了,你开始走这个流程就可以了。

    坚持做,身材自动调节。

    有积极的期待就可以了。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12-29 · 2.60 自我催眠的流程 0

    身体疼痛

    哪疼,评分;

    人体有反射点,摁开,就好了。手上哪疼

    好好想你特别疼的地方,想你的脖子,好好想你的脖子。

    战场上意识到自己不行了,倒了,猛烈的战斗中感受不到自己疼。

    战场上,肾上腺素分泌,一股血涌上头,不疼了。

    缓解症状真有效。

    自我催眠

    用自己引导自己就行了,自我催眠说话。

    核心:自己跟自己说。

    自己创造的一个催眠状态,自我催眠的两个基本原则:

    1、联系的法则;自我训练直到有感觉,刻意练习,重复练习,让自己的生理状态可以迅速的进入到这种状态。

     

    没有感觉自己做,做到有感觉为止。一直到躯体反应性出来。

    催眠别人要处理问题,抑郁时有很多负面的情绪和想法。

    你有很多负面想法,越负面越催眠越负面

    自我催眠不能给自己做治疗,尤其是你有很多负面想法的时候,你会强化问题。

    自我催眠是自我引导,意识引导潜意识。

    2、注意事项

    不要在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做,不要给自己解决重要的问题。

    可以做的:我要考试发挥的更好,我要长个,我要考试发挥的更好,我要瘦身,美白,长肌肉,自信。我要好好睡觉。

    正性的成长的没有问题,负性的修补是有问题的。

    自我催眠要训练定义联系反应

    自我催眠意识要清醒,潜意识活跃,所以在床上做催眠,你和床建立的练习是意识清醒,潜意识活跃。

    床的边界要建立,到床上就是睡觉,不要在床上打坐,不要床上看电视,不要在床上看书,不要在床上思考问题。

    自我催眠不要选择条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网约车上可以做

    正常人都会焦虑紧张失眠,但是会管理很重要。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12-29 · 2.59 自我催眠的两大原则 0

    强迫症:核心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惊恐发作:我感觉自己失控了。

    抑郁:我想正能量,我做不到。我想看到人生最美的东西,我也希望,我也知道,但是我做不到。抑郁症的人是最能量的人,最热爱生活,但是现在心如死灰。拼命很努力找到自己,失去对自己的控制了。

    多动症的孩子可以用自动复读机功能。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31 · 2.56 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0

    催眠暗示的几个法则:

    支配法则注意事项说睡着,一定要坚定,一定不能柔和。一气呵成。

    清醒之后问感觉如何?希望有好的反馈

    就是在打脸。

    清醒之后可以问,催眠时的细节,看一下对方有无感受。

    情绪感受性越强,延迟反应越快,躯体感受性越强,当下的反应就特别快。

    情绪型的人延迟反应性比较强,不要当下就有结果。

    不要邀功请赏是个最好的法宝。

    催眠另外一个法则是联系

    催眠核心动力,定义联系反应。

    我们把轻触额头,跟打响指,跟睡着这个字联系起来了

    建立新的联系,让他定义新的事情,如何去掉旧的定义联系反应,建立新的定义联系反应。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30 · 2.55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战(二) 0

    优势:你不用说太多,能够迅速体会到效果,能看到即刻的效果

    收入支出记账 给自己开工资 一周15-20个客户 年收入 自己的上限和下限

    培养自己的口碑 给别人赋能的工作 助人的内外是一致的 通过不断地帮助别人来成就自己。工作室之内收益,工作室之外也是帮助 

    容易的好做的适合的25%的高接受性 真诚 能力 耐心 

    查理芒格: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行事 你的认知像天空一样大,你的能力像大地那么大,但你的行动就这么大。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3-30 · 4.56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四) 0

    重点:

    马丁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

    生命的两个动力:恐惧和贪婪(潜意识除了贪婪就是恐惧-弗洛伊德)

     

    本章重点:暗示感受性的基本规则:

    一、理解人性基本的核心动力

    1、恐惧

    根植于内心的对死亡的恐惧,为对抗恐惧,我们关注健康。

    2、贪婪

    意识心是判断逻辑和推理的,潜意识心充满了贪婪和恐惧,这是情绪化的冲动,所以我们永远要让意识和潜意识合作起来。

    贪婪与恐惧就是动力,意识要过滤掉贪婪和恐惧,把动力利用上来,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双向沟通。

    通过做催眠我们在评议潜意识中的这些非理性的东西,让动力变得更加理性。

    我们利用了几个规则,其中一个是

    (1)、反向法则:如何运用?

    第一我们不用逆向法则做工作;

    第二小心别人对我们做逆向法则

    第三在我们工作时这个法则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尽量在工作中尽量规避,正面的东西尽量保留?

    如何保留?

    让自己的眼睛放松,放松到它似乎无法完全睁开的状态,让你放松到哪一点,看你放松的有多好,然后我要它挑战一下,你越试你的眼皮闭的越紧,你越试你的眼皮闭的越紧,你试一试,这就是反向法则。

    当有人来咨询说自己很紧张,无法进入催眠状态怎么办?

    你不需要放松,也可以进入催眠状态。你不用放松,你为何一定要放松呢?把你想说的话,加一个反向的原则,就能进入的状态,所谓的反向也是强化。

    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反向强化?

    不要看电视哟,不要紧张哟

    (2)、重复

    简单的话反复说,在一个领域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一万小时法则。

    刻意练习,简单动作重复做。

    3、刻意练习的工作原理:

    当我们一直重复相同的动作,相关的神经就开始放电,大脑支配身体语言,各种中枢开始活跃起来了,

    简单的放电之后,你持续练习,继续放电,持续练习,继续放电,这成为一个热线,

    热线以后跟别人的不同?你刻意练习之后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做髓鞘化,也就是这条路你总走,总走,走的越来越快,为了保护这个通道,车速很快,别的车别进来容易厨师,量变竖起围栏,加上高速了。

    髓鞘化是神经鞘细胞,把神经周围形成一层层的鞘膜,然后把通路保护起来了,不仅如此反应,生物电的反应还可以在髓鞘之间,那个阶段电跳跃式的传递,结果那个传递的速度激增,不是以前从这到那开过去的,而是唰的一下就过去了,所以神经反应速度会越来越快,所以这就叫精于一法,行于一法。

    你反复练习,反复练习,神一样的事情就发生了,这个过程就会电光火石之间没有了,所以你就看这些人熟练的时候,简直就是没有过程。手比脑袋还快,这就是刻意练习,最后如有神助。

    正确的方法加刻意的练习。就是专家

    已知就是安全的,重复的力量

    3、催眠师有一点点支配性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30 · 2.54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0

    来访者来做一个前期的沟通,确定做个案之后开始开始签订协议;

    1、催眠前谈话,想在哪个地方提升?

    2、给自己想提升的地方,目前现状打一个分。

    3、理想状态是什么样呢?

    (催眠不需要细节)

    4、导入催眠

    (1)是否以前做过催眠

    (2)对催眠状态进行描述

    (3)头脑理论,大脑,原始区功能打或者逃;只有我们学习,通过定义联系反映的方式来学习,有些事我们喜欢,有些我们不喜欢,8-10岁我们的逻辑分析能力越来越强,我们的意识去占大脑12%左右。

    定义联系反应,潜意识是我们大腿上,双脚平方在地面上,过一会我会拿起你的手臂,好,五指并拢,注意力集中在中指上,过一会你的手指会慢慢的分开。

    手臂轻重测试,

    5、暗示感受性测试,双手放在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4-06 · 2.64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一) 0

    意向:定义-联系-意向

    听到苹果,脑袋中有个形象出现。

    想到狗,你脑袋中有个画面,甚至有狗的形象出现。

    爱情这个抽象的词,中间那个画面就是联系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29 · 3.79 治疗性意象(一) 0

    见性成佛,不立文字

    目标是帮助那些上根利器的头脑,直接有成就。

    禅宗,伽叶尊者

    外息诸缘,内息诸喘,

    功能性就是自性的表达,我用它来表达潜意识,这就是自性的表达。

    水性是不变的,浪花就是念头,念头起落。正念内观观身体,情绪,念头。

    禅宗观念头,首先过,呼吸,身体,情绪,先有止的功夫。

    正念观念头起落没有了,身体痛了不痛了,一来一回走了。

    无常本体不动,念头有来去,本性不动摇,自性恒常不变。

    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 苦是现象,实际上是乐。

    表面是苦的,无我,无常的。大乘佛教恒常、极乐。

    不能说破你要自己去悟。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29 · 4.52 催眠与正念(十六) 0

    闭上眼睛,很自然的注意到你的呼吸,注意到你身体的一吸一呼,体会到你呼吸最敏感的位置,体会到你鼻尖呼吸的出入,每一次吸气,知道你在吸气,每一次呼气,明确的觉察到你在呼气。始终注意到你的呼吸上,如果外面有什么声音,身体上有什么感觉让你分神了,你就很自然的回到呼吸上,始终回到呼吸上,回到你鼻尖的这一点,不管你在想什么,都把注意力放到这一点上。

    每一次吸气知道你在吸气,每一次呼气觉察到你的呼气,与此同时去注意到你的腹部,体会到你腹部随着呼吸一起一伏。每一次吸气体会到你的腹部会微微的隆起,每一次呼气体会到你的腹部会落下,当你吸气体会到腹部在微微隆起的时候说起,每一次呼气每当你体会到腹部微微下落的时候,给它一个标记落。

    始终把注意力关注在呼吸,去体会腹部的起落。觉察到腹部气的时候说起,觉察到腹部落的时候说落,一直这样训练下去,这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训练内容,觉察呼吸的起落。这个训练可以做10分钟,2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始终做一个单存的觉察,并不断做标记,起落。

    当这一步比较熟练的时候,你可以转入下一个层面的训练,是开始觉察身体层面的感觉,首先你还是关注在呼吸的起落,不断在标记,起落,同时如果你能觉察到任何更明显的感受,比呼吸更明显的感受,吸引到你注意力的身体上的感受时,你可以注意到身体上那一份感受。如果你体会到腿明显的在酸胀,你就可以注意到你的腿,体会到腿部酸胀的感觉。

    很明显的去觉察到它,同时继续保持你呼吸的节奏,去体验那种感觉,同时给它做一个标记,用表达身体感受的词汇,可以是酸,酸,酸,直到你被下一个更明显的感觉所吸引,比如这时,你又感觉到有个小蚊子在咬你的手,你再去感受这个感觉,可能是刺可能是痒,你就去注意手部的感觉,给它做一个标记,痒,痒,你就留在这里,直到感觉不那么明显了,你就再去观察下一个此时什么是更明显的感觉,也许你就会又被吸引到呼吸上来,因为这是始终存在的。

    当没有什么明显感觉的时候,你的呼吸就是更明显的感觉,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呼吸上,做标记,起落,起落。觉察到每次吸气,觉察到每次吸气时,腹部的起,同时做出标记,同时觉察到每次呼气,体会到腹部会微微的落下去,同时做出标记,落。直到你被一种你明显的感觉所吸引,你就去注意那种明显的感觉,同时做出标记。

    现在我们进入第三层的训练,当你能自主的对躯体的感觉做出标记时,开始去体会情绪上的明显感受,也许你坐久了,训练会感觉到有点烦躁,无聊,那你就体会到这种情绪上的感受,用一个相应的词汇来描绘它,比如叫做烦,烦烦。比如这个时候你忽然想到一些事情,会让你有些焦虑,那你就说焦虑,焦虑,等等。这是去体会你情绪上的感受,当然是它明显有情绪出现的时候你才去注意到它,同时给她做一个标记,这些标记可以是轻松愉快,也可以是难过伤心,忧虑愤怒,麻木等等。

    如果你没有什么情绪,也没有什么躯体感受,这时你可以自然回到你的呼吸上,继续标记你的呼吸,呼吸永远是你的原点,你再有躯体感觉时,就去觉察到他,给它一个标记,当你有情绪反应时,你就去觉察这个情绪反应,给它一个标记,如果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躯体反应,这个时候你就回到自己的呼吸上,标记你的呼吸,起落,起落。

    好下面进入第四个层面的训练,觉察你的想法,在训练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忽然感觉到,你想一个事情已经想一会了,你才发现,这个时候你就注意到你在想什么,比如你可以想放学之后孩子怎么安排,你在计划放学之后和孩子互动的内容,你觉察到自己在想这些内容时,你给它一个标记,这个叫做计划。如果你不自觉的想到孩子毕业之后要考哪里的研究生,你感觉到很担心,这时你有情绪上的反应,也有内容上的反应,你就可以给它标记担心。去想到自己想的内容,同时体会到响应的身体感受和情绪的反应,直到它消失不见了,你就可以再回到呼吸上来,起,落,起落,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如何具体描述你想的内容的时候,比如你在想停车场的车该具体听在哪里,用一个更概括的词,想或者思考思考等等,来代表你知道自己在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不是觉察当下,你只是用一个标记知道自己在想而不是做更多的努力,知道自己的想法没有那么明显的时候,你就可以回到当下最明显的现象上来,通常是你的呼吸,起落,很自然的去觉察,你只是去观察,做一个标记。

    注意到每一次吸气,知道你在吸气,同时给它做一个标记,体会腹部在隆起,这是内心说出一个词起,体会你呼气时身体会微微落下,腹部会落下去,给它一个标记,轻轻的说,落。不去做任何的评判,也不加给任何调整的暗示,如果你的肩膀算了,你不需要让自己想象任何东西让它缓解,不去干预,只是给它做一个标记,同时去觉察和感受这种感觉,说出你的标记,所以你就可以勇敢的去体验任何躯体上的,情趣上的感受,任何想法出现的额时候,你给它做一个标记,想,计划,回顾等等;好

    现在是我们结束这段冥想体验的时间,过一会。。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29 · 4.51 催眠与正念(十五) 0

    冥想结束后0-5叫醒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3-29 · 4.51 催眠与正念(十五) 0

    正念管理疼痛的原理

    我知道痛,但是他不会影响我。

    生活是痛苦的,你是否受它的折磨是一种选择。

    思考未来,计划未来,担心未来是人的特点

    我们好了,别人更好,我们本能很不舒服;

    看到别人不好,你就快乐了!纹状体迅速快乐了。

    看到别人好,你脑仁都疼,你有动力去改变自己。

    嫉贤妒能、幸灾乐祸是你大脑的本能。

    修行在对峙自己的本能,伏隔核纹状体是接受多巴胺刺激的,学习得了好成绩,靠多巴胺,激励你不断学习,不断上进。

    对所有美好事物的追求是靠这个部分。

    修行人对美色、美食的追求难过的感受都下降了。

    对事情的黏着度下降,对自己的媳妇对别人媳妇感情一样。

    修行人不执着,解脱了世俗的烦恼。不焦虑自己是否升级,别人升级你不痛,被刺激缩小。

    从婚姻、物欲中解脱了。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因为伏隔核很小,你比我强,我不受影响。

    冥想可以提高共情的能力,对别人苦难的响应性,不是幸灾乐祸。

    脑岛的变化比别人高700-800倍。

    有止禅和观禅,之前要修慈心禅,你天天祝福别人,你就不会幸灾乐祸了。

    慈心禅的做法

    闭上眼睛,想一个你在意的人,想象出她的样子,对她说一句话,愿你远离身心的痛苦,获得快乐和平安。对峙自己的嫉妒心。

    随喜功得,来对峙自己的嫉妒心。让大脑神经系统不断的在塑造健康完善的大脑。

    慈心禅是你发向对别人的爱心,一定要说特别宏大的话,祝福的话。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29 · 4.50 催眠与正念(十四) 0

    正念管理疼痛的原理:正念不是让你没有感觉了,而是我知道这个疼但它对我没什么影响 。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3-29 · 4.50 催眠与正念(十四) 0

    正念冥想可以长寿 杏仁核减少 压力减少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3-29 · 4.49 催眠与正念(十三) 0

    冥想过程中的两个障碍:昏沉、散乱;

    我们改变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对问题的态度。

    当你认为事情很大,你会跟他战斗,你的杏仁核就会变大。而相反,你认为这个事就是个事而已,你的杏仁核就会不变或变小。

    人感觉好的时候,有生物学指标,你的脑袋就有变化。

    坐禅数呼吸,一个小时候会有活动。

    行禅,觉察自己的每一步,这时你就不太会走路了,脚提,推,放,换脚,仔细觉察

    意识管理潜意识,正念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29 · 4.49 催眠与正念(十三) 0

    马克威廉姆斯 MBCT 正念认知疗法 意识资源有限的,注意力有限 

    真正意义上的身体健康不是我一直在追求目标也不是always being,活在当下

    doing 不是完全正确 being也不是完全正确

    睡觉就纯然享受睡觉 工作就纯然工作思考未来 唱卡拉ok就纯然享受当下 这种能够自由切换的状态才叫身心健康。

    什么时候要爱,什么时候要管 不是单纯对立而是对立统一。穿越正念的抑郁之道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3-29 · 4.48 催眠与正念(十二) 0

    扫描身体是让你不断去觉察身体的感觉。

    很多身体的疾病都是和身体的连接断掉了。

    再觉察到身体的感觉,身体就完整起来了,这是一个理解自己的方式。

    观察是分离

    止在一处是在连接,不断觉察这个过程这是分离。

    你要说出这个感觉是什么,这叫做贴标签。

    你说出来的情绪基本都是负面情绪,你在做什么很重要,这是在做标记,这是在做限制。

    意识活跃起来了,你一思考,潜意识就被抑制住了。

    忘身:没有身体的感觉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没有问题你不会觉察到

    你不断贴标签,就给它上了一个紧箍咒,在管理潜意识。

    正念时大脑很活跃,把所有的一切变成你的对立面,你习惯于关照你自己的情绪,有情绪一来一关照没了。

    马克.威廉姆斯:研究自杀风险和抑郁复发,神父,教授;

    MBCT正念认知疗法(抑郁症的)

    SR正念减压

    抑郁症的核心就是反刍性思维,

    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没有时间思考负面的东西了。

    多层次思维模式,互动认知的一个子系统,

    doing 有问题,解决问题

    being ,纯然在当下的状态,

    抑郁症总是在做什么时,总是想让自己赶紧好起来,总害怕自己显得比别人笨。他们不会说我抑郁了,就让它抑郁一会吧,他们会抵抗问题,解决问题的努力在制造更多的问题。

    JUST STAY here。真正意义的身体健康,不是你一直驱动我追求目标,那是焦虑模式,也不是一直活在当下,无心于事。

    该干嘛干嘛,工作与休闲根据环境自由切换。

    抑郁症复发的解药不跟问题做斗争,改变发生。

     

     

    [展开全文]
    安^^然 · 2022-03-29 · 4.48 催眠与正念(十二) 1

    冥想运动 正念减压的科学实验时代 体验记录 去体验你的体验 不思未来会干扰现在 如实的觉察 不做干预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3-29 · 4.47 催眠与正念(十一) 0

    no judgment 知道不做评判

    5-0加深 0-5叫醒

    [展开全文]
    JoyceMia · 2022-03-29 · 4.46 催眠与正念(十) 0
    • 首页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尾页
  • 授课老师

    天天心理

    天天心理网站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211)
    作业(27)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安珂 开始学习 3.54 课后作业
    安珂 开始学习 3.55 K氏催眠(一)
    渔晚晚 开始学习 4.36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三...
    鲍亚妍 开始学习 2.24-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鲍亚妍 完成了 作业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