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学通识
  • 基础理论
  • 傅嘉祺:咨询辅导必备的基础心理学通识课
  • 咨询辅导必备的基础心理学通识课
  • 傅嘉祺:咨询辅导必备的基础心理学通识课

    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基础与原理

    • 价格
    • ¥ 499.00
    • 640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咨询辅导必备的基础心...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163)
      • 评价 (6)
    • 第01节 心理学的定义与四大势力
    • 第02节 当代心理学的六大观点及...
    • 第03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04节 心理学家需面对的伦理议...
    • 第01节 认识大脑-人体运作的指...
    • 第02节 从感觉历程到知觉历程
    • 第03节 知觉群集
    • 第04节 知觉之检定与辨识历程
    • 第05节 影响感觉与知觉的心理因...
    • 第06节 意识结构
    • 第07节 睡眠周期
    • 第08节 梦的理论
    • 第01节 古典制约
    • 第02节 操作制约
    • 第03节 社会学习理论
    • 第04节 认知论
    • 第05节 系统减敏感法
    • 第06节 学习动机
    • 第07节 讯息处理模式的记忆理论
    • 第08节 自由序列位置效应与脑伤
    • 第09节 记忆七原罪与假记忆
    • 第01节 智力测验的发展
    • 第02节 优质心理测验的必要条件
    • 第03节 智力理论
    • 第04节 韦氏智力测验
    • 第05节 影响智力的因素
    • 第06节 高创造力者的特性
    • 咨询辅导的心理学基础——导读
    • 第01节 年代取向与主题取向
    • 第02节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点(成...
    • 第03节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 第04节 认知发展理论
    • 第05节 心理社会发展
    • 第06节 道德发展
    • 第07节 客体关系与依附理论
    • 第01节 动机的定义与类别
    • 第02节 动机理论
    • 第03节 情绪的内涵
    • 第04节 情绪的理论
    • 第05节 情绪的调整(EQ)
    • 第06节 情绪智力的预测(棉花糖...
    • 第01节 人际知觉与归因
    • 第02节 认知失调理论与自我知觉...
    • 第03节 社会影响:从众、顺从、...
    • 第04节 人际吸引与爱情
    • 第05节 利他(助人)与攻击行为
    • 第06节 团体历程
    • 第07节 体系(体制、系统)对情...
    • 第01节 性格的类型
    • 第02节 性格的形成因素
    • 第03节 性格的测量-自陈量表
    • 第04节 性格的测量-投射测验
    • 第01节 健康心理学的目标
    • 第02节 人格和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 第03节 自我概念与自尊
    • 第04节 正向心理学的发展与脉络
    • 第01节 心理障碍症的定义与诊断
    • 第02节 DSM-5之思觉失调
    • 第03节 DSM-5之双向、忧郁
    • 第04节 DSM-5之焦虑、强迫...
    • 第05节 DSM-5之饮食
    • 第06节 DSM-5之性功能障碍...
    • 第07节 DSM-5之物质使用
    • 第08节 DSM-5之人格障碍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24 · 第08节 DSM-5之人格障碍 0

    第七节 DSM-5之物质使用

    物质使用障碍症:

    耐受性:需要增加药物或酒精的量,只多不少。

    戒断症状:满足不到一定的量会难受。

    手机-网络成瘾:每天花2-3小时看手机,只能多不能少,具有耐受性。如果不满足或网络坏了就会难受,这就是戒断症状。这就是成瘾的概念。

    控制不当,不分场合,长期摄取,明知道不应当再使用,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花很多时间在这方面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人际等。

    风险使用:导致自身出现严重问题却还在使用。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23 · 第07节 DSM-5之物质使用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22 · 第06节 DSM-5之性功能障碍、性别不安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22 · 第05节 DSM-5之饮食 0

    第四节 DSM-5之焦虑、强迫、创伤

    焦虑症:

    特定对象畏惧症,用系统减敏感法。

    社交焦虑症,影响到人际与工作,无法与陌生人互动。

    恐慌症,担心自己失去控制,不能呼吸。

    特定场所畏惧症。

    广泛性焦虑症,无法控制的担忧,对很多事情带到焦虑不安。

    分离焦虑症,对分离有焦虑。儿童期发生多。

    选择性不语(缄默)症,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性不说话。

    强迫症:

    强迫思考:闯入的想法与思维,引起焦虑和痛苦,为了减少不舒服,会延伸出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重复行为,降低强迫思考引发的不舒服。

    强迫意念或强迫行为是费时的,影响到日常工作与生活。

    病识感:是否知道自己生病。大部分有病识感知道但不一定会求助。人格障碍症:没有病识感,但会造成他人的痛苦。

    现实感:基本的认知。失智的人没有现实感。

    量少质差,有无病识感和现实感。是鉴别症状的主要依据。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个人曾经暴露在真实或威胁性的死亡、严重受伤、真实或威胁性的性暴力。可能会出现PTSD。

    症状:

    1.闯入性症状:一再发生创伤的回忆,痛苦指数很高,会出现记忆力丧失,会出现回避性行为。

    2.认知及情绪的负向转换。不想去想,但会浮现创伤事件的画面,会有夸大的担心和想法,引发负向情绪,影响到生活。

    需要时间去治疗,时间较长才能恢复。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9 · 第04节 DSM-5之焦虑、强迫、创伤 0

    第三节 DSM-5之双向情感障碍、忧郁症

    忧郁症:两周内,出现五项以上严重状况。出现忧郁症状的特征:

    1.出现哀伤,几乎整天近乎每天都处在哀伤难过中,没有欣喜的心情。

    2.对活动失去兴趣与热情。以前喜欢的都不喜欢了。

    3.体重出现下降。

    4.失眠或嗜睡。

    5.精神运动性激动或迟滞。

    6.每天疲累或失去活力。

    7.没有价值感、充满罪恶感。

    8.思考能力或专注能力减退。

    9.自我伤害行为或寻死念头。

    多数自杀的人不是因为心理疾病,而重度忧郁的人是自杀的高危险人群。

    双向情感障碍症:有躁必有郁。交替出现。

    躁症:混乱的心情。一段时间出现明显异常且持续升高过高或易怒的情绪,精力异常及持续增加,或目标导向的活动增多,但执行力差。如:乱买东西,不能控制行为及情绪。主要特征:

    1.自尊膨胀或夸大。

    2.睡眠需求减少,活动力旺盛。

    3.比平常更多话,滔滔不绝,很难打断。

    4.意念思考跳跃无逻辑。

    5.易分心,专注力分散。

    6.目标方向多,但执行力差。

    7.过度参与事后会痛苦的活动。如乱买东西。

    忧郁严重就会发展成双相情感障碍症,再严重的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8 · 第03节 DSM-5之双向、忧郁 0

    第二节 DSM-5之思觉失调

    思觉失调:精神分裂症。思考与知觉失衡,出了问题。普及率为1%。男女比例相等。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伴随压力引发,完全根治不太可能,但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通过药物。遗传占主要因素,家族中有病史。

    特点:思考无法连续,有视幻觉或听幻觉。妄想比幻觉要轻一点。幻觉会真的看到或听到一个人或物体。

    正性症状:妄想、幻觉、幻听。

    负性症状:没有情绪表达能力,失去动机和社交的能力。

    解构症状:语言行为混乱

    僵直或蜡像:不动,不理别人。

    以上症状均可能出现。需要药物控制。

    家中成员处理情绪的能力越好,病症会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8 · 第02节 DSM-5之思觉失调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8 · 第01节 心理障碍症的定义与诊断 0

    第四节 正向心理学的发展与脉络

    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提出,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各种人性的力量和本质,幸福感,创造力,复原力等等。

    心理学三大使命:治疗心理疾病;使人的生活更充实更有生产力;发展培育天才。

    过往的心理学注重的是第一个使命,过度追求人性的黑暗面和心理的问题。正向心理学更关注后二者,更关注创伤后成长。

    婚姻满意度,婚姻不满意度,增加保护因子与减少风险因子。不同的向度。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就是利用了正向心理学的理论。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7 · 第04节 正向心理学的发展与脉络 0

    第三节  自我概念与自尊

    青春期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受以下因素影响:他人的概念影响;社会比较;文化教导;自我的解释和评估。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6 · 第03节 自我概念与自尊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8 · 第02节 人格和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5 · 第01节 健康心理学的目标 0

    第四节 性格的测量-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的主要观点是,当我们看到一个暧昧刺激的画面(如墨渍、图片等)并被要求解释这些刺激时,个人就会将其需求、恐惧、价值观等投射到这些模糊刺激上。

    常见的投射测验:

    1.罗夏克墨渍测验:目前有十张图片,有黑白和彩色,坐在九十度方向,看到空白的对面,让对方看十张图,告诉我你看到什么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每句话都要录音,每句话都会转换成不同的分数,全部分数统计出后进行分析解释。可以测出很多内容,但施测很困难。

    2.TAT主题统觉测验:有十九张图并配合需求量表,看图说故事。找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七八张图来说故事,现在过去和未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画人测验:火柴人,表示抗拒,不愿意参与,表现出当下的心理状态。看人的自我概念。有没有将图画在正中间,在中间说明自己是重要的。比例大小。精细程度、线条品质、笔触轻重。

    房树人测验:房屋-自我概念,有无门窗。树-支持系统,枝叶是否茂密。人-关系。

    多种测验结果不一致,但仍是正常的。因为人是多元的,是丰富的,有多面性。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5 · 第04节 性格的测量-投射测验 0

    第三节 人格(性格)的测量-自陈量表

    人格测验测典型表现,帮助我们在短期内收集到个人的资料,人格测验没有标准答案。测的是人最近或半年的真实的情形。

    1.自陈量表:自陈量表以纸笔测验形式,要求受试者自行评估,回答许多描述性格的陈述句符合本身情况的程度。分为三点量表、五点量表、七点量表。当一个人选择中间值较多的时候,说明这个人不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够自信。青少年除外。NBTR16项人格测验没有中间值,要求你必须做出明确选项。

    自陈量表施测及计分较为标准化与简易,较易达到心理测验所要求的信度与效度考验。题目不会太少。40分钟左右才能做完。

    缺点:会出现不诚实的作答,出现高估自己或低估自己的情况。结果未必是真实的。也会出现符合社会期许的作答。是意识层面的测验。

    2.投射测验:

    3.行为观察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5 · 第03节 性格的测量-自陈量表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4 · 第02节 性格的形成因素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4 · 第01节 性格的类型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4 · 第07节 体系(体制、系统)对情境至人类行为 0

    第六节 团体历程

    团体结构:社会规范与社会角色

    团体极化:一个团体里面,做决策,我们会容易往两个极端走,失去其他思考的弹性,讨论易失偏颇。

    团体思维:团体中的人,想的东西都一样,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凝聚力很高的团队,少了质疑的机会;团体与外界隔离,听不到外界意见;有强而有力的领导者,我们无法改变一些想法;面临很高压力的团队,会丧失判断思考的能力。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4 · 第06节 团体历程 0

    第五节 利他(助人)与攻击行为

    利他行为:亲属的选择性,与血缘越近就越愿意去施救。

    助人行为的动机:看到弱势群众就会帮助别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负向解除模式,看到弱势人内心不舒服,做了善事自己心理会好过一点;有的是为了获得名与利,希望被人看见,得到奖励。

    助人行为有五个步骤:注意、解释、避免责任分摊、知道如何助人、决定助人。

    攻击行为:愤怒产生时就会伤害别人。自我伤害也会发生。分成两种:冲动型攻击:情绪受到刺激而失控造成攻击行为;工具型攻击:目标导向的,有预谋、有计划的去攻击和伤害他人。

    攻击行为受到以下因素影响:情境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挫折和挑衅的影响;媒体的影响。也会受个体心智状况的影响,当我们的心理够强壮,心智够健全,我就可以控制环境,让自己有能力去抵抗这些可能会影响我的事情。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3 · 第05节 利他(助人)与攻击行为 0

     

     

    [展开全文]
    李卓儿 · 2022-10-13 · 第04节 人际吸引与爱情 0
    • 1
    • 2
    • 3
    • 4
    • 5
    • 尾页
  • 授课老师

    傅嘉祺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ttxinli_22588d3722 完成了 第07节 DSM-5之物质使用
    ttxinli_22588d3722 开始学习 第07节 DSM-5之物质使用
    ttxinli_22588d3722 开始学习 第06节 DSM-5之性功能障...
    ttxinli_22588d3722 完成了 第05节 DSM-5之饮食
    ttxinli_22588d3722 开始学习 第05节 DSM-5之饮食

相关课程

傅嘉祺:系统掌握婚姻情感咨询6大模块

傅嘉祺:系统掌握婚姻情感咨询6大模块

  • 939人报名

0基础学习心理咨询的12堂课

0基础学习心理咨询的12堂课

  • 87人报名

傅嘉祺:11天教你成为心理学跨界达人

傅嘉祺:11天教你成为心理学跨界达人

  • 139人报名

傅嘉祺:恋爱研习社

傅嘉祺:恋爱研习社

  • 198人报名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