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咨询流派/技术
  • 本土心理
  • 朱建军:回归疗法必备理论基础
  • 回归疗法必备理论基础
  • 朱建军:回归疗法必备理论基础

    回归本性,探寻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 价格
    • ¥ 991.00
    • 1123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66)
      • 评价 (41)
    • 回归疗法概述
    • 回归疗法--导读
    • 下载
    • 下载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错认自我,对焦虑的错误应对

     

    人生大局观、问题层次观、方法细致化;

     

     

    [展开全文]
    阿也 · 2017-12-14 · 下载 0

    错认自我对焦虑

    [展开全文]
    阿也 · 2017-12-14 · 回归疗法概述 0

    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当于心理的卫星导航,从整体上宏观上去认识和发现人的内心世界。

    [展开全文]
    阿也 · 2017-12-14 · 下载 0

     

     

    [展开全文]
    小芯 · 2017-11-07 · 回归疗法概述 0

    朱建军和曹昱一起创建的全新的咨询方法

     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上的,

    帮你有一个对各种心理现象、各种心理问题、各种人理解上的大的视角,可以避免你因为学了不同的心理咨询方法,不同的方法中有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心理现象所导致的内心的混乱,他可以使你更清晰的认识到各种人,也可以让你更清晰的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当然你更进一步学了他的方法的话,那你的收获会非常大,因为他会对大多数心理问题,除了重大疾病之外的大多数心理问题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干预效果。

    [展开全文]
    小芯 · 2017-11-02 · 回归疗法--导读 1

    焦虑和欲望的区别:焦虑只是难受,欲望是难受里有希望。(那么,欲望得不到满足呢?绝望有时什么个情况呢?)

    (如果说汽车广告里的美女的作用是勾引起欲望,然后这种欲望会转变成购买欲。那么,是否可以推断说,所有的广告,只要有美女就可以了,都会有作用?那么,是不是这样呢?还是说,这里面有更复杂的内容。)

    反对不要有欲望,认为它没有用。人必然会有欲望。

    “只要满足欲望就会幸福”,这里面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的。所以很多宗教和古人教导人们不要有欲望或少有欲望。其一,;其二,人是自我中心的,满足了自己的欲望,满足不了别人的,甚至会影响别人欲望的满足。

    (那,追求幸福感、寻找咨询师来帮助自己,不都是欲望吗,这些欲望是否也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展开全文]
    SylviaZheng · 2017-05-1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为什么有些人在循环圈中能够有一个成功的结果?有些人却堕入到更低的“界”?

    这和循环过程中很多的影响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咨询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回归疗法”来分析来访者的循环圈中哪些因素对其产生了影响,从而帮助来访者免于陷入恶性循环,避免越循环焦虑越大的情况,而是帮助来访者维持在一个好的状态,甚至提升来访者的状态。

    循环圈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极其重大一个因素就是“觉察”。

     

    [展开全文]
    天天心理 · 2017-02-1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对“存在感”的追求:

    1.“我”存在

    2.“我”的基本谎言

    3. 圆谎是基本需要

    4. 证明我在的基本方法:“我……故我在。”

    5. 选择获得存在感的不同方式,就成为不同的存在者。

    6. 痛苦也胜过没有存在感。

     

    [展开全文]
    sophiattxl · 2017-02-2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2

    回归疗法的特点:

    人生大局观

    问题层级观

    方法细致化

     

     

    [展开全文]
    sophiattxl · 2017-01-21 · 回归疗法概述 1

    回归疗法概述:

    1、从现在开始,一层一层去拨开迷雾,追溯前面的本心。

    [展开全文]
    青溪水 · 2016-11-19 · 回归疗法概述 0
    [展开全文]
    青溪水 · 2016-11-19 · 回归疗法--导读 0
    [展开全文]
    大圣 · 2016-06-1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2

    焦虑循环圈中各环节-策略

    焦虑和欲望 是动力

    策略是方向,是为满足欲望服务的

    1、目标在哪

    2、现在在哪?如何转化

     

    [展开全文]
    ruxiaogao1 · 2016-06-1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人是没有固定的、不变的、作为实体的自我。

    人有天生的自我感觉,有一个“我”。

    实际无我,心理有我,这就是矛盾。

    人会自我催眠,我X故我在。来获得存在感,证明我存在。

    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存在感。

    如果循环圈中焦虑得到一定缓解,就不会向下负面发展。

    心理状况分为四界。

    通过加强觉察,增加接纳,更好的认识循环过程,可以逐步走向更好的界。

    回归疗法,应用面广。对所有的心理症状都有解释。回归疗法可以解释各种心理疾病,正常人、普通人各种行为,在界人为什么有所不同。

    可以包容各种心理治疗方法。比如精神分析疗法,主要在焦虑和欲望、诠释缓解提高觉知的。认知行为疗法在策略,行为,检验、诠释环节起作用的方法。

    回归疗法可以结合其他疗法去更好的起作用。

    [展开全文]
    xianfe · 2016-06-0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2

    抑郁症的回归分析

    比焦虑症等更严重一些。

    从回归疗法看抑郁症比其他的症更恶性循环了更多圈。

    在守界继续失败会成为焦虑症。

    如果在守界屡屡失败,非常失望,不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有些人会觉得 1 焦虑难于解决,无奈下停止努力。

    停下绝大部分的防御机制,因为无法抵抗情绪。只能采取直接压抑所有情绪。

    2 因为停止努力,减少了新的失败感,焦虑感。

    反而会觉得负面情绪变少了。这样检验阶段会觉得焦虑减少了。抑郁症患者会感觉这样挺好,有希望,努力,然后失败,会更痛苦。没有希望,失望少,失败减少。

    下一个循环的欲望就是希望自己没有欲望。

    其实有一个无欲的强烈欲望,这就是矛盾的。结果就是用无欲抵制其他的欲望。

    抑郁症会非常努力的自毁,消灭毁掉自己能够成功的任何机会。不会掉成功的机会,就会有成功的欲望,有欲望就会再去行动,就有可能继续失败带来痛苦。与其如此,就不如毁掉所有成功的希望,不让自己有成功的欲望。这样就会“安全”了。

    抑郁症带来的问题,压制所有欲望的欲望永远无法被满足。因为压制不能解决问题,这些被压制的欲望没有被满足,只是被压制,只有有机会就要冒出来。所以压抑自己很困难。

    抑郁症病人会觉得很累,什么事情不做也觉得心里很累。其实心理层面每天做心理压抑。这个持续时间长了会逐渐加重,最后可能出现太累了了一死了之的想法。

    治疗原则

    想办法回到焦虑上去,让他看到目前的做法无欲也是一种欲望,找到欲望钱的焦虑。让抑郁症患者学会带着焦虑生活,面对焦虑,接纳焦虑。这样患者会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在生活中去追求,在信念转化训练,使之有勇气去继续努力,使之回到营界。

     

    抑郁的治疗难度大于焦虑症状。

     

    [展开全文]
    xianfe · 2016-05-30 · 该任务已被删除 1

    我爱故我在!

    存在感,和孩子嬉戏,大孩子带着弟弟用棍子打我,我愤怒了,觉得孩子不知轻重,不懂得尊重人,直接上升为不孝,把他狠狠训了一顿。

    这与我的焦虑有关,可是我该如何去理解这个事情,我该如何去改变自己?

    [展开全文]
    雨飞的燕尾 · 2016-05-16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神经症的分析

     

    焦虑为主要问题的神经质,

    多数神经症都是以焦虑为核心的,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等等。

    营界,获得成功得到一定条件。如果失败比较多会产生很多消极情绪。比如挫败感,会诠释自己无能,然后产生自卑感,沮丧感。会试图下一循环做得好一点,如果策略修正不够好,再次失败,消极感觉都会加强,叠加到以前的焦虑上,会增加焦虑。

    逐渐循环加重会掉到守界,会不再相信自己会成功,只能使用各种防御机制来减少焦虑。

    如果这个时候防御机制继续失败,会更多负面情绪,然后加大防御,如果再次失败,内心自我评价会非常低。即使如此加大防御机制,但是内心很多负面情绪还是防不住会冒出来。这时就会成为神经症。

    表现就是莫名其妙的出现消极情绪,焦虑等等的。这一刻几乎是崩溃的,很接近溃界。这时会非常恐惧,有频死感。可能会自我诠释为心脏病发作下一圈的欲望可能就是治疗心脏病,行动就是去医院,检查可能没有心脏病,这就产生现实与心理的矛盾。下一圈可能就是说服医生自己有心脏病。(疑病症)

    也有可能将一件事归为焦虑的原因。

    如果压抑的很结实,不会变成负面情绪出现,会产生恐惧症。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些时候有一点小情绪,压抑的那些情绪会跟着跑出来。

    归因焦虑为太胖,就是得厌食症等等。

     

    治疗,在诠释环节,看到信念是什么,对焦虑的看法是什么。通过更细的观察和体会,相信会有另一种可能性。可以使这个信念稍有松动(不可能改变)。

    可以回到焦虑环节,陪伴焦虑但是不做什么,这个过程中焦虑自然会宣泄减少。

    如果管理自己情绪中可以获得成功,能够减少焦虑。会逐渐有点自信,能相信自己能成功。然后可能会产生信心去在生活中去逐渐获得成功。

    [展开全文]
    xianfe · 2016-05-1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治疗方法

    1 走循环圈法(循环分析)。静下心慢慢反思。

    焦虑,最担心最害怕的是什么。欲望,想要什么。用了什么策略(可能多个策略,可能8.9个,11,,12个),执行了那些行动。检验:那些行动执行了策略,执行了策略有没有满足欲望。欲望被满足了,有没有环节焦虑。诠释这个循环中得出的结论,我是什么样的人。世界是什么样子,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个循环中的表现,不是平时的。)最后在这个循环中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使焦虑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2 内嵌循环分析。套在循环圈里的小圈,比如策略--行动--检验--策略-行动 --检验 ----这三个小循环。面对比较困难的任务或者大的目标。

    比较适合营界的人早期的咨询,营界的人有很强的成功欲望,帮助他一定的成功,避免他堕入守界。满足成功的欲望后在反思焦虑是不是得到减少,可以上升到在界。

    3 信念转化训练。核心信念很难修改,基本思路不直接改变信念,不在诠释时改变信念,在前面改变,有新的行动,产生新的结果,用新的结果诠释出新的信念。

    4 调节法,在各个环节进行调节。比如焦虑环节,分辨焦虑的来源。欲望环节,更好地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策略,找到更好的策略。行动,更勇敢投入,更好的坚持。检验。调整过高过低的标准。诠释,再评价再解释,从不同角度诠释。(操作具体地面课讲)

    [展开全文]
    xianfe · 2016-05-1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1

    回归疗法的治疗原则

     

    1 觉察是关键。

    大多数心理治疗都需要觉察

    回归疗法需要对循环中每个环节发生的细节觉察。 

    对整个循环的觉察。

    更进一步,觉察目前循环圈之前的循环。 

    更进一步,觉察到最早的初心是什么。

    从微观、细节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体。

    2 对欲望的态度 满足欲望,从而赢得时间和机会。满足欲望不是根本目标。

    首先要满足欲望,满足现在这一界的,这一循环圈的欲望。然后可以看到欲望背后的东西,焦虑是什么,在上一圈的焦虑是什么。

    比如一个人很饿,就要先吃饱满足欲望,再看欲望满足后还会有什么焦虑,欲望。

    仅仅满足欲望是不够的,是为了满足后觉察更多的东西。如果不觉察,就会依然停留在当前的圈内不断的满足欲望。如果不满足欲望,则很难觉察前一层次的东西。

    回归疗法不能跳级,比如守界的人想跳级跳过营界直入在界。守界以为自己不求功名利禄,是为守界。或者溃界的边缘以为自己无我想直入在界之上。

    过程的细致分析。

    每一个环节都很细致的分析,去看,去分析,去改变。

     

    [展开全文]
    xianfe · 2016-05-13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循环中的影响因素:

    内和外

     

    不是绝对的内外,是心理划分的一条线。“我”觉得我是这样,这样就是内,我认为不是,就是外。

    焦虑环节:感觉到焦虑的各种情绪。这些情绪有自己的,也有外界的。

    如果把焦虑体验为内在的,会看做紧张。

    外在的,看做威胁。

    欲望环节内外区别:要我如何,要你如何。欲望都是自己的,但是会混淆。比如父母的愿望自己的愿望去考相应的大学。

    策略环节的内外区别:内 自我策略自己想主意,想办法。外,人际策略,别人帮助想办法。

    自己想策略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能力。缺点是很费力。

    请教别人的策略,别人帮忙出主意,委托给别人。会很轻松,也会成功。缺点1 是要找对人,找的人策略要很成功。缺点2 ,自己安全感很少。

    最烂的是前一种自己怕累,后一种疑心太大觉得不踏实,结果一般很惨。

    行为环节的内外区别:我做,别人做。

    自己做还是委托别人做。

    我做,事必躬亲。好处,过程可控,缺点自己不见得什么都会做,也容易很累。

    别人做,喜欢用人。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别人是否做得好不可控。

    检验环节的内外:我如何,别人如何。

    是我成功了,还是外人认为我成功了。

    诠释的内外:内归因,外归因。

     

     

    [展开全文]
    xianfe · 2016-05-0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 首页
    • 1
    • 2
    • 3
    • 4
    • 尾页
  • 授课老师

    朱建军老师

    意象对话创始人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陈翠 开始学习 回归治疗方法
    陈翠 开始学习 回归治疗方法
    陈翠 完成了 回归治疗原则
    陈翠 开始学习 回归治疗原则
    陈翠 完成了 内和外

相关课程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 17620人报名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