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一个最近很火的话题:早恋。

 

印象中这是学校的禁忌,是被严防死守的问题,班上出现早恋的学生,轻则批评教育,重则分班转校。

 

随着对强制干预早恋是否合理的不断讨论,以及更多年轻老师的上岗,不少老师对于早恋这件事基本上持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

 

但我们的认识永远跑在社会发展的后面。

 

近些年,“科学早恋”逐渐在大城市的中学兴起,近期再次成为了全民讨论的热点。

 

简单说来就是,孩子出现早恋,在通知家长后,双方父母一沟通,对彼此家庭都感到满意,便会支持孩子早恋,像亲家一样来往,并要求老师也不要进行干预。

 

这种在中学时期就给孩子划定一个阶层相近,教育背景相仿对象的做法被成为科学早恋。

 

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孩子大多家庭中产,存在阶层下滑的担忧,而孩子中学同学这一身份就帮孩子过滤掉了很多家庭背景不合适的家庭,算是知根知底,也同样重视教育,算是三观接近,给孩子划定这样一个对象,至少一定程度上免除了阶层下滑的忧虑。

 

因此,科学早恋也被认为是巩固阶级的科学手段。

 

当然,科学早恋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不做过多讨论,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学校教育十分精确地反映着各种社会问题。

 

图片

比起阶级焦虑产生的科学早恋,我们更熟悉的是升学焦虑下的唯成绩论。

 

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了许多年,唯成绩论对很多不擅长读书的孩子来说可以称得上迫害,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很多老师也是其受害者。

 

在对一个老师进行考核时,成绩无疑是硬指标中的硬指标;家长在打听老师的时候首先问的也一定是所带班级的成绩,如果能达到短时间迅速提升孩子成绩的目标,就会成为神话般的老师。

 

之前,我对好老师的印象也是如此。

 

直到看到一位一线老师提出的学习成绩与培养能力的悖论。

 

以阅读能力为例,学生在升入高年级之后阅读能力会成为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可以预测学生成绩的高低,但在低年级时这点并不明显。

 

如果小学低年级的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很多时候成绩表现反而不如直接训练孩子做题和记答案的班级更好。

 

但阅读能力比较好的孩子,往往在进入高年级或升学后会表现出来,这时候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也不会被认为是之前老师阅读基础打得好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这位真正为孩子打好学习基础的老师,可能因其班级当时的成绩表现不突出而不被认可,被认定为一个不优秀的小学老师。

 

长此以往影响可见一斑。

 

图片

 

当然,学校教育中的悖论还不止于此。

 

学校,在我们印象中,除了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还得有奔跑嬉闹的身影,课件跳的皮筋,体育课上的篮球,都是美好的校园回忆。

 

但现在学校的课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安静。

 

19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而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比例高达77.2%,高于初中的比例69.8%。

 

不准在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58.0%)、不准出教学楼(46.1%)、不准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45.0%),这样的课件三不准成了不少学校的课间行为准则。

 

这些要求比起说是管理学生,更多像是在进行管制。

 

图片

 

以上这些情况之所以让人们觉得不合理,正是因为它们的出发点都在于如何解决各界的焦虑,而完全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支持早恋与否看的不是怎样更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的是成绩和阶层的天平往哪边倾斜;判断老师是否优秀,不在于其是否为孩子发展铺路,而在于是否填充了足够多的知识;禁止孩子体育活动更不是在考虑孩子是否有活动的必要,而是怎样才能不出现意外。

 

各方都因此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只有孩子们被困在其中,遵循违背发展规律的准则,左右无措,诉苦无门。

 

我们有不少人都在研究孩子,研究怎样吃得更健康,怎样提分更快,怎样管理更方便,怎样培养更符合社会期待,但很少有人愿意真正了解孩子,去看看他们真的需要什么。

 

而教育在没有搞清楚孩子成长的实际需求前,都只能无序地应对当下的问题,频出上面这种怪诞现象。

 

图片

要让孩子和学校成为一股劲,首先就要真正了解孩子,需要清楚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知道每个阶段的孩子都需要怎样的心理养料,需要知道不合理的规则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伤害,也应该知道这些已经造成的伤害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弥补。

 

这些并非可有可无的知识,它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意味着更适宜的成长空间,但是对处在困境中的孩子,正确的理解,正确的教育是把他们拉出低谷甚至挽救生命的绳索。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在家中不被重视,在学业上频频受挫,还被集体排斥的孩子,还因为沉迷游戏而被叫家长,那将会是怎样的绝望。

 

无法准确捕捉孩子的心理状态,就无法真正帮助他们,尤其是我国青少年自杀率已经位居全球前列的情况下,这点显得尤为重要。

 

落实到每位一线教育者身上,针对不同孩子的教育决策也需要考虑其独特的心理状态。

 

我们都知道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孩子身上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比如同样一句激发学习动力的话:你看XXX,开始跟你的成绩差不多,这次考这么好,你怎么办不到呢?

 

对一位自我效能感比较好、心理能量比较强且自身要强的孩子来说的意思是,老师相信你能比TA更厉害,我下次一定要做到;但对于一位正在自我怀疑的孩子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真的比不上别人,老师也这么觉得

 

想想班上那几个总也搞不定的孩子,很可能就处在你的知识盲区,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

 

每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都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心理学者,培养孩子的第一步永远是了解孩子。

 

6月4日-6日 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高峰论坛,数十位教育和心理专家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开始,带你真正了解孩子,了解教育,探索更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教育方式,给一线老师提供可以四两拨千斤的教育心理技巧。

 

扫描海报二维码

立即参与

 

 

如果你或者你有教育相关从业的朋友,别忘了将本篇内容转发给他,一起跟教育和心理专家们一起探讨下关于学校教育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