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心灵奇旅》电影剧透,有观影打算的小伙伴注意避让。

 

今年元旦前后,上映了一部高评分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让无数人直呼治愈。

 

电影的内容很简单,一位平凡的中学音乐老师Joe,梦想着能在音乐的舞台上实现自己。机缘巧合之下Joe得到了去纽约最好的爵士俱乐部演奏的机会,不幸的是,他由于太过兴奋一脚踩进了路边的井里失去了生命。

 

由于强烈的求生欲望,他本应去到生之彼岸(人死之后的灵魂去处)的灵魂误入了生之来处(人生之前的灵魂学院)。

 

在这里,预备进入地球的灵魂需要获取各自的品格,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spark),集齐这些勋章获得去地球的通行证。

 

偏偏这里有一个古早的灵魂二十二,一直找不到自己的spark,她对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不感兴趣,对于去地球生活这件事充满了排斥。

 

渴望再次回到地球完成音乐梦想的Joe和不愿意去地球生活的二十二达成协议,Joe帮二十二找到spark,获得通行证,然后自己拿着这张通行证重回地球。

 

寻找spark的过程中,二十二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伟大目标”,但拥有赤子之心的她,却在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品尝披萨、第一次感受叶落的日常体验中发现了生命的美好。

 

当她将这些“人生目标”告诉Joe时,毫无意外受到了Joe的指责,他告诉二十二这些都只是平凡的生活,不是可以点燃生命的spark。

 

这使得本就自我怀疑的二十二彻底陷入了心灵荒漠,她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不断攻击自己是一个没有优点没有目标一事无成的“人”。

 

喜欢生活成了二十二的错误,寻找目标成了二十二的执念。

 

另一方面,完成了演出梦想的Joe却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快乐,生活还是照原样进行,他也终于明白,最值得我们追寻的目标就是生命本身,只是我们没有看到。

 

最后,二十二的spark被自己和Joe接纳,终于成为了一只可以奔向地球生活的合格灵魂。

 

影片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审视下现在的生活。

 

 享受平凡不是错误 

 

看着名人传记、读着天生我材必有用长大的我们,会本能地认为“平凡”是一件需要“对抗”的事,它无端消耗着宝贵的生命,与碌碌无为画上号。

 

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命中注定的“spark”召唤,过闪耀的生活,只有这样才不枉此生。

 

电影里的Joe也这么认为。

 

但没有经过洗脑的二十二告诉我们,人生之初,我们不是这样理解世界的。

 

第一次走路的欣喜,秋叶飞落的感动都点燃着二十二这个“新生命”,这时,体验生活本身,就是意义。

 

当二十二因此拿到spark勋章时,大家感动于:生命原本可以那么轻盈自由。

 

不过感动之余,也必须承认我们真的很难接纳平凡。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人天生有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也就是人天生希望能够超越别人,追求优越。

 

所以,现实生活中难的从来都不是追求卓越,而是难于不被追求卓越而裹挟。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对你说:我没有什么理想,能吃好吃的,健康活着就很开心。

 

你会是什么反应?

 

大概率也会像开始的Joe一样,批判这是一种没有价值的人生,还要反复试探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热爱,甚至强加给孩子一个伟大的人生目标。

 

而当孩子原本的样子无法被接纳时,就会像二十二一样陷入自我批判的心灵荒漠中。

 

更可怕的是,这种不能平凡的信念,只能匹配没有挫折的人生。

 

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决定于心理弹性,不能平凡无疑是将其抻拉到了极限,微弱的负面反馈都可能将其摧毁。

 

接纳平凡恰好是给人生织一张更有韧性的网,是创造精彩的土壤。

 

下次,当孩子跟你说没有远大理想的时候,希望可以得到另外的答案,让孩子拥有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弹性人生。

 

 追求卓越也没有问题 

 

人生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享受平凡不是错误,同样追求卓越也没有问题。但需要警惕,不要陷入执念。

 

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 F.Chabris)和丹尼尔·西蒙斯(Daniel J.Simons)于1999年做过一项实验。

 

让志愿者看一段打篮球视频,要求他们数出三名穿白衣者传球次数,而无需理会三名着黑衣者。

 

那些人传球时,一个穿黑色毛茸茸外套、打扮成大猩猩模样的人走进他们中间,面对镜头捶打胸膛,在镜头前停留9秒后退出。

 

当视频播完了以后,一半志愿者回答没看见“大猩猩”上场。当他们自己去看视频回放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那些看到大猩猩的人,他们在数传球次数的正确率明显不如没有看到大猩猩的人群。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一件事绝对地占据意识中心的时候,就很难关注到其他重要的事情。

 

就像执着于事业成功的人很可能忽视家人和健康;执着于音乐梦想的Joe只与人谈论音乐,以至于他的朋友都难以全面了解Joe。

 

这种情况走向极端很可能会成为悲剧。

 

这些天,13岁女生因模考成绩太好被质疑后溺亡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除此之外,孩子被家长批评后自杀,学生模考不理想后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

 

成年人一次次叹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经不起一点儿事。

 

这些痛苦到放弃生命的孩子被定义为脆弱,想必他们已经去到生之彼岸的灵魂也会感到委屈。

 

看到有个网友对这个事件的评价是:成年人遇到问题可以休息、可以逃避、可以旅游放松,可学生除了学习他们有什么?

 

确实,成绩就是孩子的唯一。当人生的意义完全附着在一件确定的事情上时,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危险。

 

长大后回头看看,我们曾认为无比重要的成绩只是人生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在当时,成绩就是白衣服的传球者,其他的一切都是黑猩猩。

 

在类似的事件中,只有孩子陷入到了学习中心的困境中吗?很显然不是,一定是家长和老师先跳进去,再不遗余力地将孩子拉入其中。

 

只是孩子是否可以走出来的决定权在大人手中。

 

生活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希望我们可以不逼迫孩子只看到成绩,也可以不逼迫自己只能获得成功,希望2021年大家都可以活的轻松一点,不要忘记:在对任何事物的热爱之中,都应包含对生命本身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