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孩子一对比,发现别人都会背了,就自己不会,就很担心老师提问自己怎么办?

 

这个孩子其实这时候不是焦虑,他可能是直接越过焦虑感觉到害怕了,然后变成一开始是背不下来,越紧张越背不下来,开始前面几遍背的差不多了,可是等到后面一紧张的时候,发现前面背的也全忘了,然后孩子这时候就会哭,逐渐发展成,每天一背诗背到后面就哭,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常常这时候家长会跟孩子说,“你别哭啊,哭有什么用,你就好好背,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控制下情绪,一定能背下来的。”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根本来不及控制情绪的。

 

我觉得一个是家长是不是可以这样做,比如晚上跟老师打个招呼说,“我们的孩子背诗有点困难,能不能给他三天时间,用这三天时间慢慢背?”

 

这样孩子早上就会很踏实,他觉得妈妈跟老师说好了三天之后才要背,这三天看到很多其他同学都会背了,也会觉得自己应该也能背得下来,而不是说会担心老师第二天就要叫自己背,孩子感受就会好的多。

 

另外一方面,可能家长需要知道接下来到底要背哪首诗,能不能跟老师说,“下周背哪首诗?我们从这周就开始先读一读,读着、读着可能到那天孩子就熟悉了。”

 

所以一年级的孩子有没有焦虑?他可能不会通过焦虑来表达,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好像还看不了那么远,他还不会去焦虑下周背诗,但是如果明天自己会被抽查到还没背会的古诗,他直接就会感觉到害怕。

 

所以孩子这个焦虑的发展是,前三年他是紧张、害怕,可能明天考试他还不知道害怕,但如果到了考场发现自己不会做,直接就害怕了。

 

所以经过三年的学习,这个孩子终于学会了害怕,然后四年级开始出现了焦虑,其实前面也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过,但因为孩子在更小的时候是比较没办法去表达很复杂的情绪的。

 

傅嘉祺老师:

 

刚听田老师这样说,我也想到很多之前的案例就是这样,因为我有时候碰到家长会带很小的孩子,来了跟我说,“老师,我的孩子怕黑、怕鬼。”

 

其实他们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害怕的,可能是后来才变成害怕,当我和家长沟通之后才发现其实可能是因为家里父母常吵架,或者是婆媳有问题经常发生。

 

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出现一些身心的变化,其实不见得是焦虑,因为孩更小的时候不是焦虑,可能是四六年级之后开始变成了焦虑,因为长大一些的时候,他知道那个情绪叫焦虑

 

所以可能孩子会在四、五、六年级出现焦虑,初中时候很明显地出现抑郁,但是可能在更小的时候,即小学一、二、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可能比较多的情绪是羞愧,或者可能不是焦虑,而是刚刚提到的害怕,他们可能表达出来的是,“妈妈,我不要一个人睡,我怕黑,会有鬼抓我。” 

 

我记得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才5岁的孩子,这个孩子跟我分享了100种死法,可是我也不能告诉他那些都不会发生。

 

他跟我说,“老师你知道吗?飞机飞到空中突然掉下来砸到我家,我就会死,你可以保证那不会发生吗?”

 

我说“这也很难说。”

 

他又说,“老师,那会不会有歹徒闯入我家,然后就把我的喉咙割开,你可以跟我保证不会吗?”我也不能保证。

 

只有5岁的孩子,我觉得他很有创意,可以想出100种死法,但那时候我也很好奇他到底怎么了,我相信他有这些想法一定是后天的而不是先天的。

 

其实这个孩子看起来还蛮稳定的,可他就是会害怕死亡,才5岁的孩子,怎么会这么害怕死亡呢?

 

我后来就跟孩子的妈妈聊了很多,妈妈也看起来蛮稳定的,我就想到,可能是爸爸那边有些什么状况。

 

后来等到第三次爸爸送孩子来的时候,我跟孩子的爸爸聊了一下,才发现这个爸爸是焦虑性格,原来他经常要搭飞机,曾有一天飞机遇到了乱流发生剧烈的颠簸,他回到家跟孩子说,“宝贝,你知道吗?你差点就没爸爸了,我差点就死掉了。”爸爸用很戏剧化的方式跟孩子说这些,他讲完自己就开心了,然后隔天又飞走了,但孩子就开始做噩梦了。

 

其实我想要说的是,对孩子来说,有时候真的就只是被家长忽略了的一次、两次的事件,或者其实这些事件也不见得会对人生造成大的影响,但家长的某些情绪反应或是当孩子有些变化的时候,我们是需要能接住的。

 

不是教孩子不要去感觉,家长都要学会倾听,能不能多听孩子说,当然太小的孩子还不能表达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做选择题,比如跟孩子说,“你是不是这个状况?还是那个状况?”

 

因为很小的孩子有时候是讲不出来如果家长的方式是跟孩子说,你说你说你快点说,你不要不说话,不要一直”这样跟孩子说,孩子只会哭得更大

 

我发现有些孩子甚至已经是初中生、高中生,真的还是不太会表达,尤其是情感,其实大人也是。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跟孩子说,“你的状况是不是这样?还是那样?”孩子可能会说,“好像比较像第二个。”

 

所以要给孩子一些选择,他可能还有一点感觉,家长其实都是需要练习这个部分的。

 

 问题答疑 

 

主持人:

 

两位老师,我刚才收到一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在青少年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可能也是我们在平常咨询当中遇到比较多的情况。

 

这个问题是说,面对青少年厌学的焦虑,家长会向咨询师打来电话求助,但是孩子不愿意来咨询,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田宏杰老师: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其实可能很多家长了解到我,是因为我有一门课叫“高效陪读—让孩子爱上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出了一本书,书的名字跟这门课的名字很配,书名是《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其实书里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就是家长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支持孩子跟学习的问题相处。

 

有的时候跟我刚才说的案例其实非常像,就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如果不会做什么就会哭,如果不会做什么就会害怕,虽然孩子说不清自己的害怕,但是孩子会哭,如果家长能听懂孩子的哭声其实表达的是,“我有点害怕,我有点担心,我有点不行,我觉得今天晚上要背下来的目标太高了,我达不成。”

 

家长如果听不到这句话,这个情况就变成是,孩子认为自己达不成,可是妈妈鼓励孩子说,“加油,你一定能达成!”

 

然后孩子没能达成这个高目标,家长又鼓励说,“你一定能达成!”

 

结果是孩子不但在背古诗上做不到,在专心学习上也是一样,比如家长说,“你要努力,要专心。”又出现了一个高目标。

 

孩子说,“我达不成专心。”妈妈要求专心学习,可是自己30分钟都坐不住,就觉得总想干点啥,总想抠橡皮,总是觉得会走神,所以变成了妈妈提出的这么高的目标,孩子还是做不到,妈妈提出的努力的目标,孩子也做不到。

 

可能前期家长真的不太在乎学习成绩,前期家长在乎的是学习品质,但直接把学习品质简单粗暴地给孩子,比如就是一直跟孩子说,“要好好学,要努力学,要专心。”

 

如果家长没告诉孩子要怎么才能做到的时候,当孩子一次又一次想达到你的目标,却发现做不到的时候,就仿佛有两个字印在头上,就是“无助”。

 

所以我们会说这个无助叫做“习得性无助”,它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发现做不到的感受。

 

有的时候整个小学经过好多次这样无助的感受,而且孩子感觉到无助的时候,妈妈还责骂自己,孩子就更无助了,他就学会了无助,这种无助、无望感就会变成抑郁。

 

很多家长听了我的课之后,常跟我说,“田老师,这个课我听得太晚了,如果早点听,就能发现在孩子小学的时候,我犯的这些错,你说的所有错误我都犯过,现在孩子都初中了,那我该怎么办呢?”

 

可能很多初中生的家长会很焦虑,觉得孩子必须得做出特别大的改变,才能够来得及应对中考、应对高考,但实际上再高的目标,如果孩子达不成,还是没有用。

 

我觉得家长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先把目标调回来,调成孩子能够做到的事。

 

比如别人家的孩子可能已经成绩很好了,一天还要背30个单词,你家的孩子一天只能背下来5个,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都跟人家差那么一大截了,如果每天再不背30个单词,根本追不上人家。

 

换个角度来想,即使家长提了这个要求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孩子根本做不到,还不如提个孩子能做到的要求,每天就背5个单词。

 

比如每天背5个单词,坚持7天,或者坚持6天,这样一周下来能背30个单词,第二周也能背下来30个单词,第三周也能背下来30个单词,家长可以就等待着某一天孩子自己会说,“妈妈,我觉得好像一天背5个单词有点少了,也许可以背10个单词,我今天就不小心背了10个单词。”

 

当一天能背10个单词这样的现象偶尔冒出来,慢慢的好行为就会越来越多,孩子会有小步地前进。

 

所以我给家长的建议是,把目标调整回来,调整到跟孩子的能力之间去做一、两周的观察,去设立一个基线水平,这个基线水平就是孩子现在能达成的水平,然后当孩子达成目标的时候,孩子就会有成就感,如果太高的目标孩子达不成,而且付出了努力还是失败了,那孩子在最后可能对努力也会感到无助。

 

傅嘉祺老师:

 

我在这里想提两个概念。

 

一个是刚才在前面提到是“自我差距理论”,即“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差距,其实也是田老师刚才所说的这部分。

 

其实孩子通常对自己都有很高的期待和目标,所以当你告诉他说,“把目标放低。”他会说,“我不要。”我会让他了解到真实的自己的现状是怎样的,他必须学会了解自己,这样就会看到提升自己的状态就是要去努力的范围。

 

我通常会跟孩子说,“我没有让你把目标放低,可是我们可以把目标分小,比如把目标分成10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这样来划分你的目标。”

 

在这个划分目标的过程中,孩子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先完成小目标,循序渐进,一样可以达到自己的大目标。

 

当“理想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之间的这个差距变小的时候,孩子的负向情绪就会减少,他的状态就会回升。

 

另外,我还是想回应一下刚刚有人提到的问题,即家长打电话来求助,可孩子不肯来咨询,应该怎么办的那个问题。

 

当然我还是认为这是整个家庭或关系的问题,所以其实不论谁来都没有关系。

 

很多时候是孩子先来,孩子成长之后邀请父母来参与,确实效果更好。

 

有很多时候的确是孩子不愿意来,所以父母可以先来跟我们聊一聊,当父母有些改变之后,孩子也会愿意投入。

 

这里其实父母要做很多,父母的改变常常就会带领孩子走进咨询和成长。

 

我想分享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不愿意来做咨询,已经寻遍大江南北,找了好多的资源,上了好多的课,最后找到我的咨询室。

 

其实这个妈妈在前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最后其实她都学会了这些课程,说起理论来比专家还专家,只是有个关键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她的确学了很多,可是在表达上还是无法做到真的让孩子感受到。

 

她跟我说孩子曾经讲过一段话,我就帮助妈妈去理解孩子的这段话,孩子对妈妈说的是,“你折断我的翅膀,又把我推出去飞。”

 

可妈妈真的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孩子要表达的是,妈妈把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都阻止或者否定了,这就是“你把我翅膀折断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