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我在教孩子冥想的过程中,我会教他简单的口诀,即“眼观鼻,鼻观心。”

 

首先会请他把眼睛闭起来,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会阻隔很多的外在刺激,当专注力放在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把专注力拉回到了自己身上,这叫“内观”。

 

所以先请他把专注力拉回到自己身上,然后把专注力放在呼吸的调节上,让呼吸逐渐缓慢、深长。

 

教孩子只要慢慢地吐气就好,当把气吐到底的时候,自然就会做腹部的收缩,就会变成腹式呼吸法,引导孩子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吐气。

 

如果吸气、吐气各三秒的话,1分钟就是呼吸10次,你可以鼓励孩子训练慢慢地吸、慢慢地吐,如果吸气和吐气能够延长到10秒的话,1分钟就是呼吸6次。

 

在这个呼气、吸气的过程中,会帮助他稳定下来,而且重点是专注在呼吸的调节上,这不是分心的策略,而是说当处在焦虑的时候,可以专注在呼吸上。

 

学会了这个技能,同样也可以专注在课业,或专注在自己想要专注的地方上,所以这个策略其实教的是专注的技巧。

 

刚才说的“眼观鼻,鼻观心”的意思是说孩子其实有很多强迫的想法、焦虑的想法,你越是让他不去想,他就越在想,比如明明不想想到这个人,明明很想忘掉这个人,可就是在想他;明明不要只想成绩,不想去在意这件事情,可越不想在意的时候却越在意。

 

所以孩子其实最大的苦恼是他们会有强迫的思维,尤其是当很焦虑的,而且焦虑通常来自于强迫思维的时候,所以我们不是教他不去想什么,我们提供的策略是教他怎么样专注在呼吸上。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到,例如我在引导孩子做冥想的过程中,其实专注过程中有很多的念头会浮现在我们的四周,我会提醒这个孩子,“你只要知道它出现了就好,不需要去处理它,只是感受到它的出现,让它慢慢地退到幕后,你的专注力还是回到你的呼吸上。”

 

这样这些念头就会被安放在潜意识的层面,所以我们教的是很具体的方式,帮助孩子怎样去接近自己的情绪,才有机会变得更好。

 

 行为、药物治疗 

 

当然有些焦虑症是有各式各样的成因的,比如行为取向,会发现孩子的担心、焦虑、害怕,其实都跟行为取向比较有关。

 

例如孩子最怕什么?孩子可能会从讨厌学校到惧怕学校、拒绝上学,原本学校不见得是令孩子感到讨厌的,可能在学校遇到了挫折,可能是对考试或对某一个老师产生惧怕感,后来就延伸到对整个学校、整个跟考试或学习有关部分的惧怕,只要出现与知识有关的事情,就会焦虑、紧张、担忧、害怕、不安,甚至严重的会出现恐慌跟惊恐的状况。

 

我刚才也提到焦虑是失去认知功能的,即便知道焦虑不合理,但就是很害怕,而且会过度灾难化,夸大这件事情带来的后果,甚至会内化到“今天学习不行,整个人生就毁了。”或“今天考试没考好,大学就考不上了,人生就毁了。”的信念。

 

这很像是整个大环境一直在告诉我们的,就是升学考试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只要你做出一个不好的决定,只要一个环节没有做好,整个人生就毁了。

 

所以孩子不是生下来就觉得人生会毁了,而是来自家庭及社会过度放大检视某些部分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生物医学的部分显示,焦虑症可能是在脑或神经传导的物质上出了问题,所以的确医生会使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其实是在改善孩子的神经传导物质。

 

不过也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的焦虑是源于心理因素,药物只是帮助孩子感觉稍微好一点,也只是在生理上的调节,可是假如心理的问题没有解决,一停药就还是会出现同样的状况。

 

所以可以观察到,有些患焦虑症的孩子会严重到住院,可能吃了药的初期有改善,可是家庭、学校或他个人的心理没有成长,后面还是会重复出现之前焦虑症发作的状况。

 

 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的行为 

 

青春期为什么总是充满风暴?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正在成长和变化。

 

我永远记得当我开始读初中时,我的母亲问我,“为什么你跟小学的时候不一样了?”

 

我告诉她,“因为我长大了啊!”

 

我妈妈还是希望我回到小时候的状态,即便我努力地跟妈妈说,“我长大了,我是初中生了,请你学会跟初中生相处。”

 

可我妈妈还是常常以泪洗面,努力地跟这样的我相处,对我来说就是在整个动荡不安的青春期里,情绪反反复复,一会儿可能很好,然后过一会儿又不行了。

 

当然青春期是学习情绪管理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来观察情绪的“情”这个字,左边是心,右边是青,就是告诉我们青年需要练习处理情绪及了解自己。

 

我们的脑发育其实就是高等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冲动,包括自律的部分一直要到20岁才完成,所以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是我们需要协助孩子去处理情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谈到这些是未来让大家知道孩子们是真的面临困难的,而这些困难也不是随着孩子长大就会消失的,这些困难来自于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也并不了解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所以我们需要协助孩子从情绪、从认知、从行为上有机会去做出改变和调整。

 

这里也包括前面提到的生理上的变化,孩子其实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而且生理上的变化使得孩子又会很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情绪起伏的强度也会改变,时间上也在延续,包括周围的同学也变得对自己更加具有影响力。

 

这时候的孩子们是有很多自我怀疑的,青春期本身也是自我概念建立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的偏差行为 

 

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向性的行为,一类是外向性的行为。

 

我们主题所提的“百病之源—焦虑”,比较偏重是内向性的行为,有些孩子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外在偏差行为,但也不代表没有问题。

 

我们一直都在说,当孩子的情绪出现变化,比如从内向变得外向,从比较活泼变的孤僻,或从孤僻变得过度外向,其实这些情绪的变化都是传递给我们的警讯。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提焦虑?

 

因为焦虑跟敌意、害怕的情绪经常同时出现,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出现焦虑,是有可能后面出现其他比较严重的偏差行为的,或是发展成心理相关障碍症。

 

面对青少年的焦虑症,通常我们会处理两个部分,一个是处理关系,一个是处理情绪。

 

我最常在做心理咨询时讲的话,就是“我们一定要先修补关系,没有好的关系就没有机会沟通;我们都要先处理情绪,不化解情绪,也不能好好地跟孩子做互动。”

 

关系的层面可以看出来孩子是否是非自愿及阻抗的情形,比如孩子会沉默或是滔滔不绝地说话,或是对咨询师有情感的转移,或是咨询师的界限不清楚,这些都显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有问题的。

 

而孩子有焦虑、抑郁、愤怒这些情绪,我们就知道他的情绪是需要获得一些协助的,所以关系和情绪这两个部分都是我们需要去工作的。

 

孩子可能会自我伤害或者是可能会严重到自杀的一些原因,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问题,比如家庭矛盾、学习压力、校园欺凌、情感困扰等等,这次主题的部分是焦虑,其实焦虑只是一个让我们看到问题的窗口,我们真正要看的是焦虑之前发生了什么?孩子的压力在哪里?

 

我们谈的是青少年,可青少年大部分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状况的,等一下我们会有一些对谈可以再来聊这个部分。

 

这里主要是让大家看到青少年偏差行为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

 

父母有时很喜欢把事情看得很简单,因为这样对自己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小,比如认为孩子是因为沉迷网络才会学习不好,其实真实的情况远比网络本身要复杂得多。

 

孩子的问题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且是很多事件的交织,所以我们在做心理咨询时一定要去了解完整的信息。

 

青少年其实与周围的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不论我们处理什么问题,都要从生理、心理的系统因素来做介入。

 

举例来说,其实青少年拒学的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

 

第一阶段一定是处理孩子的身心症状,找出压力的来源,焦虑会在这个阶段显现,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处理好,孩子就会出现厌学或拒学的行为。

 

第二阶段是修补关系,让孩子的情绪获得正常地释放,他就会比较容易稳定下来。

 

不过因为他已经长期失去自我概念和自信,所以第三阶段我们要找出孩子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我们不是要孩子不焦虑,而是要孩子稳定下来,不是要孩子不抑郁,而是希望孩子能够找到自我价值跟开心、快乐的部分,这个部分能做到,孩子才有可能回到学校。

 

青少年时期其实有很多特殊的议题及现象,例如说避苦求乐或者是亲子关系,其实都是很大的问题。

 

 素质压力模型 

 

我们在这里提了很多焦虑的变化,会用素质与压力模式来展现,一个孩子为什么有可能焦虑或是变成心理相关障碍症?

 

我们先来看素质,即个体的体质脆弱度,比如我的家族有生病的基因,我就可能身体素质比较差,假如有经过一些课程,例如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等,或是有机会去面对一些挫折,这样累积起来的话,我的体质可能就会变好。

 

压力其实就是我们去面对外在环境跟情境的应对部分,当一个孩子出现异常状况的时候,请把这两个问题拿出来思考和比较,这样我们才知道怎么着手去帮助孩子。

 

所以青少年辅导跟心理咨询应该先分别从这两个方向进行,例如改善体质脆弱度,包括压力管理也是需要教孩子的重要内容。

 

 

 焦虑维度的心理相关障碍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与焦虑向度的心理相关障碍症,这也是今天最想让大家了解的内容。

 

当我们理解了焦虑,如果让孩子的焦虑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那他会成长,而当孩子的焦虑太大,变成不合理的时候,就有机会形成各种严重的心理相关障碍症。

 

而且我发现孩子有时候不会只得一种病,更可能是对很多事情都感到焦虑,甚至严重到出现强迫症,有可能会产生各种状况。

 

也有些孩子可能过去因为被性侵或是被家暴,或者是某一次的考试被全班嘲笑之后,会出现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也同时伴随着其他的焦虑的问题。

 

我在实际接个案的过程中,临床在医院,或者是在社会机构、咨询中心常常会遇到的孩子的问题,通常妈妈以为孩子只是有焦虑的情绪,可是我们谈了一次之后就可以判断出他有可能已经可以确诊是心理相关障碍症。

 

有时候医生可能只有短暂的时间可以进行判断,因为有庞大的人群都需要专业的协助,所以医生大部分时候只能很快辨识出孩子有焦虑的状况,可能会开一些药物协助孩子在情绪上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实际上孩子出现这些题都是有原因的。

 

简单来看一下,孩子的焦虑从正常到不合理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变成心理相关障碍症呢?

 

比如孩子表达害怕学校,对 他来说这是一种恐惧制约,他可能是在学校被欺凌了,或是遇到不愉快的、特定的人、事、物了,所以我们咨询时都需要问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症状出现?什么时候开始情绪不稳?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件发生?

 

其实孩子只需要有人能听懂他的问题,可能就会好很多了,或当他碰到问题的时候觉得,“有人可以陪自己走这一段路,而不是都等到自己已经生病了,才会有人来支持自己。” 

 

在认知层面这个称为“先备学习”,也就是说孩子是对于威胁的刺激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决定不去学校。

 

如果我们认为学校有危险,那当然选择不去学校,而这个反应过度的使用就会变成特定的恐怖症,也就是他有特定害怕的物体或情境,虽然孩子当然知道这种感觉跟真正现实层面威胁的程度是不成比例的,但就是非常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