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觉得比较实用的一些共情关怀辅导的说话方式。

 

首先我要跟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个当我们面对一个青少年是负向的自我伤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一个正向的眼光来含容他、迎接他。

 

当我们看到青少年有这样的自我伤害的行为,首先我们要非常真诚地关心他说,“我好关心你这个伤口,我能不能看看你的伤口。”

 

第一个反应最重要的就是你要予以关注、投入关注,千万不要歇斯底里说“这怎么回事?怎么割了这么多伤口!这道伤痕好深!” 

 

第一,我们不要比当事人、来访者更慌张。


你要稳定,但是你不能无视于他的自我伤害的行为,稳定、冷静不等于不关心他,你要非常地把它当一回事,要说“我知道一定有辛苦的事情发生了,愿意跟我聊一聊吗?愿意让我看一看你的伤口吗?”

 

第二,我们用一个“一般化技巧”。


我们可以说,“多数的孩子、多数的学生、多数的青少年,如果像你一样遇到这些困难的状况,可能都会跟你一样感觉挺孤单的、感觉挺无助的,多数的人可能都会像你现在这样。”


我们告诉他这很正常,接纳他,但不要强化说这样很正常,我们不需要强化说继续割自己、继续伤害自己或者继续跳楼是正常的。我觉得这里的关怀要刚刚好就好,不能太多,因为太多会不小心变成这个孩子被满足了,被大量地关注了。


所以我常常跟很多辅导老师分享,当孩子在班上自残的时候,千万不要尖声尖叫,千万不要惊动全班来照顾他,这时候一定要稳定地、默默地、冷静地走到他的旁边,告诉他你很关心他,然后请一个同学带他去保健室,先把伤口包扎好,除非这个孩子的状况非常危急,不然千万不要惊动到身边所有的孩子。注意不要不小心就进到了这个孩子的心里头,就会变成负面强化了这样的行为。


第二个部分我想要跟大家说,当一个孩子遇到困难状况的时候,对他们来说自我伤害或自杀,都是人生最谷底的时候。


当一个人来到人生谷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应用问句来鼓励他,“我知道对你来说这些事情真不容易,也发生了一些辛苦的事情,可不可以告诉老师、告诉咨询师你是早上怎么样起床让自己去上学的呢?我知道对你来说今天的情绪也是挺差的,你怎么样能够保持平稳地来到我的咨询室的呢?” 


当我们问这些问题,问孩子,“你怎么能够让自己应付这些困难?我知道在人际上你一直好难突破,你是如何应付困难应付的如此之久的?你是怎么样能够让自己撑下来,没有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糟的呢?”


这些问句都是想要在来访者的困难里找出一丝丝的亮光,所以我们问他怎么处理的,怎么跟现况存在一起的,至少没让自己被打败的。

 

第三,遇到自我伤害的青少年一定要做危机的评估。


身为家长、身为教师、身为班级老师、身为心理健康老师、身为咨询师,当你的来访者有危机的时候,你不能纯粹完全的正向,你不能只顾着跟他共情,一定要有一些分辨他的危机高低的能力,所以我们说你需要有危机处理的能力。


我们使用1~10的评量问句来评估来访者现在具体的危机在几分。


我们让抽象的讯息变得模糊,例如来访者说“我挺不想活的了,我觉得人生好灰暗。”“人生好灰暗”就是一个模糊而抽象的讯息,我们使用1~10这样的评量问句来让它变得具体,让抽象的东西能够化为比较具体的内容。


我们问,“这样的念头如果很强烈是10分,想伤害自己的念头很微弱,甚至没有可能在0分,不知道在0~10之间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现在的分数大概坐落在几分呢?”


1~10的评量,可以让你很快速、具体地知道你的来访者的危机的高低,这是很重要的危机评估的问题。


当我们用1~10来衡量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要让来访者调整、梳理、改变,所以假设他说现在来到6分的念头,这么强烈了,我们肯定是想要帮助他往下降、缓和的。

 


当我们看到目标是缓和问题,问题是他很想要伤害自己,觉得很沮丧,我们可以这样问他“我知道前几天你非常沮丧”,当来访者告诉你说,“对!简直就在谷底”的时候,我们问他你现在在几分?假设他没有在很高分,说了三分,我们就问他,“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事或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可以从谷底稍微回升爬升到了三分呢?”


所以当我们在使用量词问句的时候,一来我们评估了强弱度,还有不要忘记问频率,负面的念头不知道有多长时间出现,10分是很长出现,一分是一点都没有想到,不知道1~10大概这两三天、在这个礼拜里头有多长出现过。


所以我们不只在量强度也量频率,这样你可以用1~10这样的问句来做具体化,来做一个危机的评估。


刚刚我们说怎样可以从零分移动到三分,或许促使我们的来访者往前移动,希望他能够展开一些希望。如果你的来访者当时回答你,他现在在很低分,我通常就会说,“真的,这一定是你最低谷的时候,不过换个角度说事情就不会再更糟了,对吗?”


协助你的来访者可以转一个念头,可以重新建构,可以重新换个框架看他现在的处境。当我的来访者告诉我,她现在分数高了一点了,我就真诚地问她说,“你怎么能够在这么辛苦的状况下,从这个分数移动到这个分数?你铁定是做了不少的努力的。”


所以我们大家来看,接下来我们用量尺上的问句,我们问他“这个分数跟分数有什么不同?”这个叫做差异的问句,我们把目标彰显出来,“如果10分是回到像你初中上课的时候的开心跟快乐,0分表示现在在你的高中的学校感觉到孤单没有办法。如果回到10分在初中跟同学相处得愉快,那是你想要的。你可以告诉我你现在在几分吗?”


我也还可以再问来访者,当然能够到10分是最理想的,你想想这学期如果我们还没有办法一下子到10分,你觉得至少先到几分是我们可以努力试试看的?


当来访者回答我一个分数,例如我有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之前在0分,现在在3分了,我说“好像有进步了一点点了是吗?”跟你的来访者确认。


接下来我就问我这个学生说,“你告诉我3分跟2分的你上起学来有什么不同呢?”


当来访者告诉我0分的他就很厌学,不想去学校,但3分的他能够早上起来想一想,最后把功课写了之后去学校,觉得比较能够面对老师。


当一个来访者能够回答我0分跟到3分,我就问他这两个分数的差异是什么?来访者能够去看到这个差异,比较能够去说出差异他就比较能够再做到差异,比较能够去做到这个行为。

 

所以当我们用两次的分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来问当事人,“告诉老师,如果明天、下个礼拜、下个月、半年后你跟你的同学的关系要更好一些些的话,假设要从3分进步到4分或5分,你觉得要发生哪些事情呢?


回想看看在初中的时候,你怎么能够跟同学有比较好的分数呢?那个时候你做了什么?是现在你可能没有做的?”


当我们用1~10这样的量尺工具来问你的来访者的时候,你就能够把目标看看是要往上加一,还是往下减一,带领着你的来访者移动一下。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张简报,我想跟大家分享自杀、自我伤害是一个非常负面、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有时候家长跟老师、咨询师遇到了,难免都会觉得有压力。


当我们做完评估,刚刚评估了来访者伤害自己的可能性,真的有可能这样做的可行性有多高,超过几分了,他真的可能会这样做,当你评估完了之后,接下来你就要记得在你结束谈话之前,把来访者的念头带往正向的方式去做引导。


接下来我提供一些我比较常用的句子给大家参考,我会这样问我的当事人、来访者,我会说,“请你跟我说说,我知道你这个礼拜情绪挺抑郁的,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个礼拜里你自杀的想法哪一天最微弱?哪一天哪个时段这个念头最少呢?”


还有有时候会这样问,“我知道这几天你真的也情绪挺低落的,过的不太好,过的挺差的,你能不能告诉我有没有哪一天稍微你过得比较平顺一点?有没有哪一天你觉得你稍微做了一点点有趣的事情?或者发生了对你来说平顺一点的事,有吗?”


带着来访者去想,她的抑郁之外的时刻,可能也有一些些短暂的时刻是平顺的、是有趣的,这样的话可能可以让个案再往上升一下。


第三个我们来看一下问句,“到目前为止是什么让你没有真的伤害你自己呢?你一定有做了一些什么努力。”


问句的目的,也是想要让他转正念,“是什么让你没有真的结束自己?因为一定有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事物,一定有你做了很多努力的。”


当我们能够看见来访者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当我们看见他的努力的时候,这个人的力量就会被我们提升起来。


我们的第4个问句,“假设我有一个1~10的一把量尺,1分代表自杀的念头非常强烈,10分代表完全没有自杀的念头,不知道你现在感觉在几分?”


当我的来访者给我一个分数的时候,我就来做转正向,我把它称之为“上升问句”。


“如果要提升一两分的话,你会做些什么?做些什么会让你更没有想到要伤害自己?做些什么会让你心情更愉快、更顺利一点点?这个礼拜有没有也做了一些什么有帮助于你面对糟糕的状况的?”


有时候我问我的来访者说他有多抑郁,我的来访者会告诉我说,“很高,7分”。


有时候我评估了问他,我的来访者也告诉我说有七八成他多么想不开,我通常都会再做一个转正向的问句,我说“是有七八成想不开,这一定也挺难受的,告诉老师还有两三成的希望是什么?” 


问10分当中7分以外的两三分,这就是我们做咨询工作,想要带动青少年往正向的念头一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它重新建构的转变。


这是跟大家分享一些在辅导青少年的实用的例子了。


我还是要跟大家说,遇到自杀的个案,遇到自我伤害的个案,我们都是挺紧张的,所以有时候要运用一个比较正向的问句来提问个案的能量,我们比较需要用一个问题来了解他能不能确保自己安全的状况。


所以在结束之前我会跟来访者说,“你告诉老师今天晚上你有多少分把握?几成的把握能够安全度过今天晚上?让我明天可以在学校安全的见到你呢?”


当我的来访者回答我“5成”,我说,“做要怎么做才能够让你这份自信把握再升高一点点?”


有时候我的来访者真的尝试做了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例如企图要跳楼、企图要吃药割自己,所以我在跟他的会谈结束之前,我都会说,“经过今天这个事情之后,你告诉老师你比较不会再伤害自己?还是更会好?” 


有时候我会把时间拉长一点,让孩子来看着诊断自己的历程。“半年后快要毕业,你如果来回头看今天的事情的话,你会怎么说呢?”


接下来这些问句都是要来评估当事人来访者的安全,评估安全之外,我们也希望能够提升他的信心,这些孩子正在人生的谷底,他们不是真的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只是不知道怎么样可以跳过现在的困难。


所以透过我们这些实务的提问,希望我们可以让这些青少年确保安全、提升自信。


凡是有关于要伤害自己或者是有关于要自杀的青少年,第一个我们在实务的工作上一定要透过一些评估,在危机的点上你就先做危机的处理,如果是有些情绪上的抑郁、精神疾病上的有关的症状,家长、教师、班级主任们、咨询师们,就可以来做转介精神科的一个评估。


所以综合起来说,不管身为家长或者是心理健康老师,我们要怎么样来评估我们的青少年?


在他的人际上出了一些困难,在他的情绪上起伏很大,他在他的课业工作表现上应付不了,这些都是需要协助的时刻。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敏感度,注意到青少年在情绪上、人际上,还有在他的工作表现上面,这三个状况上有一些异常或起伏,透过一个完整的评估来协助青少年。


所以当我们对于青少年的问题有更完整的评估,更能够预防青少年的伤害及自杀的行为,然后我们才能够适当地处理、协助青少年重新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