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来侃侃家有儿女的育儿经。


最近秦昊的热度非常高,在综艺《婆婆与妈妈》中模仿汪小菲对待儿子与女儿的区别迅速冲上热搜,变成网友娱乐的梗。 

 

汪小菲是个典型的“女儿奴”,对待女儿捧在手里,疼在心里,包容她的所有,对于女儿的撒娇会给予亲吻和拥抱。 而对小儿子呢,就是要求他说话不要嗲声嗲气,要像个北京爷们,不能叫“爸爸”要中气十足地叫“爸”。

 


这段播出后,网友们的评论都是“哈哈哈”“心疼儿子”“儿子做错了什么”,但没有人去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对于儿子是否存在伤害。 

 

大S在节目中也透露了汪小菲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区别,大S不在家时汪小菲会陪女儿睡觉。如果儿子也想要爸爸的陪伴,得到的回应却是一句“滚”。

 

 

01

其实男孩更需要“富养”


男孩比我们想象得需要更多的身体接触,内心更脆弱,特别在6岁以前,男孩更需要“富养”,这个“富养”指的是精神上的富裕,教会男孩爱与被爱的能力,感受情感、情绪控制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一两岁时,父亲(或母亲)对男孩严肃不理不睬,会让孩子变成“悲伤的大脑”,产生爸爸是否爱我的困惑。到3岁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感到分离焦虑,觉得被遗弃而情绪封闭或暴躁易怒,甚至损害发育。 用成人对待男女的不同期待与标准去教养孩子不如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来教育。

 

健康的教育应该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差异大于性别差异。

 

02

男孩一定要独立坚强?女孩一定要温柔被照顾?


娱乐圈中的另一位典型“女儿奴”——胡军,同样持有和汪小菲一样的观念,想把儿子养成“硬汉”,女儿养成“公主”。
 

 


社会家庭中,汪小菲、胡军这样的教育理念很普遍,在我们的社会认知里,对待儿子就应该“糙一点”,对待女儿就像捧着“易碎品”一样细心。认为男孩就应该要像个男人,对女人就没那么多要求。这些性别刻板印象让我们对男孩或女孩的培养方式天差地别。

 

 “穷养”儿子:

用较为严厉的教养方式,不轻易表达爱,让他要学会独立、坚强;

要培养他的阳刚、男子气概,培养担当和责任感;

遇到点磕磕碰碰的、小问题不许哭,不许撒娇;

不可以玩娃娃和“女孩的”玩具;

父子之间无需多言。 

 

“富养”女儿:

物质上要什么给什么;可以撒娇;

可以依赖父母;可以哭;

百般宠着,没什么期待,对于冒险类、运动类的游戏和活动较少让孩子参与。 

 

可是,为什么男孩不可以哭,不可以温柔?哭是正常的情绪宣泄,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生理性行为,如果告诉儿子你是男子汉不可以哭,把委屈和痛苦都压抑在心里,长此以往会发生什么?


他学不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堆积的负面情绪反向伤害自己,并且对性格有很大影响。每个人都需要情绪的宣泄,这和性别年龄无关。所谓的“男子汉”并非粗犷的外在行为,而是内心的美好品质,一个负责任、有担当、正义、勇敢、对于家人的温柔以待才是一个男子汉的定义,哭并不能说明什么。 为什么对女儿就不培养她坚强,勇敢?我们对于女儿的期待就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乖巧懂事,总是被保护的那一个。


但尤其是女孩,更需要坚强、勇敢,天生的生理差距往往会让女人处于弱势,这时候,从小成长在温室的花朵该如何去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我们对于男女孩的要求也应当一样,否则,长大之后也会缺失一部分竞争力。


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女生就温柔待你。

 

03

儿子:爸爸妈妈爱姐姐(妹妹),不爱我


特别对于男女双全的二胎家庭,这种对男孩和女孩不同态度的性别偏见式教育容易让孩子认为父母偏心姐姐或妹妹,导致孩子自尊心下降,形成软弱、自卑、讨好的性格。 

 

胡军的“穷养儿,富养女”的教育方法造成了什么结果呢:儿子觉得爸爸不爱自己,只爱姐姐。因为对儿子的严厉和陪伴的缺席,让儿子对于父亲这个角色很陌生甚至开始抵触和爸爸的相处。

 


我们一直以为孩子们会按照我们的教育方式成长,他们会明白父母的用心,但孩子的思维方式与理解方向与我们是不同的,当我们去倾听孩子心里的想法时,才知道,原来他们所感受到的,所理解的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儿女双全,很难一碗水端平,但我们应该学会平衡,让他们感受到同样的爱。 

 

04

父亲的行为模式深深影响着儿子


比起母亲,男孩子更需要父亲的陪伴来帮助他们获得性别认同感,从父亲身上习得男性角色的行为模式,如何处理情绪和事情,感受爱和表达爱。


6岁以前儿子会更期盼和父亲玩耍,父亲的角色是守护者,13岁以前,父亲是榜样,儿子从父亲身上勾勒出一个“出色男人的模样”。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是守护、是榜样、是指引。父亲为了让儿子独立、坚强、勇敢而故意冷漠、疏离、严厉训斥容易造成孩子对于父亲(男人)这一角色的偏颇认知。 

 

05

双性化教育帮助孩子更好成长


不过,男孩与女孩的确有着天生的生理差异,在身心发展上的规律也不同,由于男孩体内的睾丸素让男孩子天生调皮好动、喜欢冒险,运动神经好,女孩相对文静,喜欢社交、语言能力强。


因此我们在对待不同性格爱好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这并不是根据性别来划分教育模式的,也有一些拥有“男性”生理特点的女生和拥有“女性”生理特点的男生,在教育上我们要根据个体差异来调整。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让男孩像个“男人”,让女孩像个“女人”,而是让他们拥有完整的人格和美好的品质,能够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那不按照性别的刻板印象来划分教育模式,儿子和女儿要如何教育?


答案是无性别教育,也就是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教育”源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也就是“双性化人格。荣格提出“阿尼玛”(anima)(男性身上的女性特质)和“阿尼玛斯”(animas)(女性身上的男性特质)两个术语来说明人类天生具有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

 

 “双性化教育”并不是模糊孩子的性别认知,不代表性别中立,不涉及性取向,而是培养他们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的基础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同时拥有两个性别的性格优点和心理特征形成综合人格类型,是一种最佳的人格模式。


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


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个实验:


实验表明,当我们把女孩当男孩来培养,给她玩“男孩子的玩具”,把男孩当女孩来对待,三个月后,不论男孩女孩,他们的大脑都会发生变化。女孩会自己选择喜欢的玩具,包括很多“男性化”的玩具,像汽车、机器人,有助于她们的大脑开发这种理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

 

各种调查研究表明,我们不应该单独的把男孩看做男孩,女孩看做女孩来培养。 基因决定了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天生不同,在男孩子发展逻辑思维的时候,女孩语言能力会发展的更好。但是,社会需要我们具备的能力非常多元化,一个优秀的人,需要具备理性的思维和共情的能力,优秀的语言能力与空间创造能力,这些能力并不会划分“男女”。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性别角色天生的优势,弥补劣势,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完善的人格。 

 

06

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全面发展


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种素质教育要从小培养,为了避免男孩只发展男性特征变成大男子主义,刚愎自用,缺乏情感感知力,不懂得如何表达爱而造成与家人无法沟通等问题,我们要给孩子培养一些“女子气”,避免女孩缺乏独立性,上进心、胆小,我们也需要对女孩进行一些“男性化”特征的培养。


同时也要掌握一个度,避免男生过于女子化和女生过于男子化。如果我们把勇敢、温柔、坚强等等品质比作学科,那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避免孩子偏科,温柔不是女生独有的,勇敢也非男生所属。


这些美好的品质,不论男女,都为成为更好更优秀的人提供了帮助,我们不去将品质性别化,分给自己的孩子,而是要全面培养,成年人不做选择,好的品质我们都要!


 有些男孩子天生安静敏感,喜欢读书、画画、玩过家家、喜欢芭蕾等,在家长看来非常“女性化”的喜好。但我们不应该用“男孩子不应该这样”来阻止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他的兴趣所在,也许可以发现某一部分的天赋。


同理,女孩子可能表现得非常“女汉子”喜欢冒险类游戏、喜欢枪、篮球等,也许她的运动神经非常好,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自身的特点,这是他们所独有的,不对他们施加自我的意愿,帮助他们成长为他们自己,才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