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否必须有自己的流派取向?作为家庭治疗师,是学好一种治疗方法,还是都要学习?

 

——手上的牌足够多,才更容易打出一手好牌。


作为心理咨询师,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流派取向?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心理学几大主流学派的基础上,找到并确认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流派取向。

 

因为没有一个流派可以解决来访者的所有问题,同一个问题,诱发原因不同,就可能适用不同的流派和疗法。例如:

 

对于一个吸毒的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发现,他和他的妈妈之间完全没有交流,一点也不理解对方的感受、期待和想法,这时萨提亚疗法更合适;

 

如果母子双方的自我分化不佳,彼此的依赖程度很高,那么鲍文理论更合适;

 

如果咨询中发现孩子讲话比妈妈还要大声,很明显结构派家庭治疗更适用;

 

如果是因为来访者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很少受到鼓励和肯定,那就要考虑阿德勒学派;

 

咨询一段时间后发现,是由于妈妈过于溺爱孩子,总会给孩子钱去买毒品,那么认知行为疗法更有优势。

 

对于咨询师来说,精通每一个流派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并不现实,但对每个流派的内容有所了解,明确来访者更适合哪种疗法,选用合适的咨询方法或及时转介,既对来访者负责,也能够提高咨询师的工作效率。

 

 02 

在咨询过程中,感觉现在的拳脚没有章法,如何让咨询工作更具有结构性?

 

——想练好武功,要先练好心法。


萨提亚学派被归在家族治疗八大门派里的经验学派,而经验取向学派本身并不强调章法。比起咨询的步骤和结构性,经验派更注重训练咨询师的“内功”。

 

就像学习武功一样,要想练好武功,首先要把武功的心法学好。如果只是快速掌握了拳法而不懂心法,也很难成为真正的武林高手。

 

所以,经验派家庭治疗都非常注重治疗师的内功。家庭治疗师首先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和心法: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走进自己的原生家庭,理清自己的价值观。

 

这样,面对来访者时,咨询师才能足够智慧地听懂来访者的意思,才能没有畏惧地和来访者分享自己的故事,才能敏锐地察觉和辨识双方的差异,也才足够稳定、足够有力量地面对来访者的情绪和问题。 

 

 03 

家庭咨询中有哪些咨询伦理要求?


咨询伦理是心理咨询的重要一课。咨询师首先要明确,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是工作者,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一定存在着咨询的关系,也一定要遵循一些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的伦理原则:

 

1. 自主性,即要尊重来访者的咨询意愿,来访者必须是主动的、自愿的来接受心理咨询的。

 

2. 获益性,心理咨询过程要以来访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来访者需要利用咨询师的资源,通过咨询师的协助去做个人的整合。因此,咨询师要思考,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帮助到来访者,自己是不是擅长适合来访者的疗法,是不是可以承接这个个案?

 

3. 没有伤害性。没有伤害性是相互的,即咨询师不能伤害来访者,来访者也不能伤害咨询师。咨询师不能利用来访者,来访者也不能利用咨询师。

 

4.公平性。咨询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来访者,不能因为个人偏好而对不同的来访者有不同的态度或倾向。

 

5.忠诚性。咨询师要对来访者诚实,这不仅要求咨询师要履行对来访者的承诺,答应来访者的事情要全部做到,还要求咨询师不能明知有更好、更适合来访者的疗法时还有所隐瞒。

 

保密原则也是咨询伦理中重要的一项。咨询过程中的内容属于来访者的隐私,咨询师具有保密的义务。但也要充分考虑情境因素,考虑保密例外的可能。

 

首先,如果来访者有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咨询师要及时通报。这一点需要在咨询开始时,提前和来访者说明,一旦来访者存在伤害行为,为保护双方的安全,咨询师没有保密的义务。

 

另外,在督导或学习的情境下,咨询师可以和自己的督导师介绍来访者的情况,但是不得说明来访者的真实姓名。同时,督导师也必须对来访者的资料进行保密。

 

在教学中,咨询师可以将来访者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这时也必须隐去其姓名,在不影响整体案例的基础上,咨询师可以对案例内容进行适当改编。但一旦涉及到商业性和利益性时,就必须征求来访者的同意。

 

具体到家庭治疗中,咨询伦理又会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在夫妻婚姻关系咨询中,妻子要求咨询师对其丈夫隐瞒一些内容,这时咨询师是否要遵循保密原则?这种“保密”会影响到安全关系的建立,甚至激发丈夫的愤怒、不满等情绪,因此,家庭治疗师不具有这样的保密义务。 

 

 04 

青少年与父母存在矛盾冲突时,什么情况下一起参加,什么情况与一方会谈?


最理想的情况下,是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准备好后,再一起进入家庭治疗中。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希望先和每个人进行咨询,如果家庭中的成员觉得有需要一起咨询时,那么就可以共同进入家庭治疗了。

 

当进入家庭治疗时,治疗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工作模式。以小孩不上学为例,小孩子一直不上学,他的父母希望他上学,作为家庭治疗师,要关注的是关于“孩子不上学”这件事,孩子和父母的想法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他们如何解读这个差异?当他们发现自己和别人的解读不一样时,又会产生怎样新的解读?这才是全家一起进入的目的。

 

治疗师一定不能和父母形成联盟,帮着父母去苛责小孩子为什么不上学。站在一方的立场去追责另一方,这就与进入家庭治疗的目的相背离了。

 

 05 

如何协助夫妻去探索各自的原生家庭模式影响并进行整合?


在夫妻婚姻治疗时,有一个首要原则,就是千万不能够在两个人面前做个别的心理咨询。例如在夫妻婚姻治疗中,只让丈夫或妻子一方讲述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

 

那么该如何协助夫妻去探索各自原生家庭模式的影响呢?

 

首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公平,如果进行原生家庭模式的探索,那就夫妻双方都要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画出自己的原生家系图,或者写出原生家庭的故事,去理解和探索各自的家庭,然后在咨询过程中一起来讨论,而不能单独要求某一方进行探索和分享。

 

然后,在咨询过程中,当一方讲述自己家庭的故事时,咨询师要引导另一方进行共情

 

例如,当妻子讲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故事,咨询师一定要引导丈夫进行深度的共情,去理解原生家庭或者某件事情对妻子的影响,去深入理解妻子的情绪、感受和行为。

 

在夫妻婚姻治疗中,让双方去觉察、辨识对方的感受、观点甚至自我,引导深入共情,促进相互的沟通和理解,这时探索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