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层面

一般来说,当来访者情绪状态/焦虑水平比较高时,首先要把情绪强度给降下来,当焦虑感下降之后,有些行为和认知很可能也会发生相应的自发改变。 

方法1:冥想 焦虑引发了身体的战/逃反应,相应地,我们现在要去激活来访者的放松反应。系统脱敏的原理就是利用焦虑和放松的交互抑制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放松又焦虑,所以我们要让来访者更多地体验到放松,而冥想能够带来放松反应。 

冥想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简单的单一事物上,比如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一”的技术,不管是画面还是声音,只需把注意力放在“一”上。当然这个“一”也可以换成呼吸或烛光,当然也可以根据来访者的喜好有创造性地设定,比如有的来访者选择了云朵,效果都是一样的。 

在做冥想的时候,很可能来访者在中途注意力会飘走,不知不觉头脑中又出现了别的想法,或者又想到了别的事情。这很正常,不要去批判,只要重新把注意力带回到专注的事物上就可以,而不是要去批判自己。这时我们的引擎就慢慢下降了,越来越弱,慢慢平静和放松下来。 

冥想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开放式的,比如《河流上的飘叶》正念技术,这个技术好像是认知行为催眠的主打歌一样,非常受欢迎,而且效果非常好。 如何做《河流上的飘叶》? 想象一条小河,岸边有一些大树,落叶落下来,落到河面上,然后把我们头脑里出现的任何想法都放到落叶上,让它随着河流慢慢飘走,飘向远方。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技术,但是看似简单却需要不断的练习。 

这个技术的重点是只观察不反应,只是去觉察头脑里出现的想法,然后把它放在落叶上,看着它随着河流慢慢飘走,而不去对这个想法做任何的反应。 这是一个去催眠化的过程,后退一步去观察我们的想法,只做观察,不做任何批判。 

方法2:放松 1. 深呼吸练习2. 由英国催眠与催眠治疗学院院长马克老师开创的紧张释放呼吸训练3. 非常流行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4. 在认知行为催眠课程里会提供大量的脚本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很多焦虑症的来访者仅仅通过以上这些技术的干预,就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接下来再结合认知和行为干预,来巩固治疗效果。  

认知层面

方法1:理性情绪疗法 Albert Ellis创立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他认为不是事件本身让人感到苦恼,而是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看法导致了困扰。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结果会不一样,因为他们的想法(即中间的认知部分)不一样。 

 

通过显现来访者的不理性、自我挫败性和刻板性,并积极致力于改变他们的自我挫败信念和行为。英文当中有一个词语叫做musterbation,这里的must就是“必须”的意思,指的是刻板的要求。Ellis认为,用灵活的偏好来代替刻板的要求是核心问题。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刻板要求,回归到理性的灵活偏好是治疗的核心。 

 

 

表3  刻板的要求vs灵活的偏好 

从表3中可以看到,左边一列是刻板的要求,来访者经常会持有的非理性的刻板要求。 正如案例中的晓婉认为,“我应该把每分钟都花在学习上”,“我必须考上理想的大学”,“作为父母他们必须要理解我”等。比如一个女孩想要一个男孩爱他,他就会觉得“她需要得到他的爱”,“她不能没有他”。 

刻板要求会怎样发展呢? 比如晓婉认为,我必须/我应该要把每一分钟都花在学习上,导致如果达到没有满足的话,就会感觉很糟糕,进而导致我无法接受,然后就开始贬低自己。 

她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着刻板的要求,如果他人无法达到或满足她的刻板要求,她也会同样受不了,并以同样的方式去贬低或者丑化他人。

她接受自己和他人都是有条件的,也就是必须要满足她的刻板要求。 有三个基本的“必须”: 

对自己:我必须表现的很好并赢得他人的认可,否则我就是不好。——带来焦虑、抑郁、羞愧和罪恶感。 

对他人:其他人必须对我体贴、公平且友好,并且他们要以我想要的方式对待我。如果他们做不到,他们就是不好,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带来暴怒、消极的攻击和暴力行为。 

对生活/世界:世界必须给我想要的,如果我得不到,那就非常糟糕,我会受不了。——导致自怨自怜和拖延。 

Ellis认为这些认知和信念的要求本质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如果少些要求,多些灵活的信念,将会带来健康的情绪和有益的行为。 

所以解决方法就是无条件地接纳: 

①无条件地接纳自我· 我是一个可以犯错的凡人,我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我没有理由要完美无瑕。· 虽然我有优点也有缺点,我并不比别人有更多或更少的价值。 

②无条件地接纳他人· 总会有时候其他人对我不公平。· 没有理由他们必须对我公平。· 不公平对待我的人不比别人有更多或更少的价值。 

③无条件地接纳生命· 生活并不总是如我所愿。· 没有理由生活必须如我所愿。· 生活并不是必须让人满意的,但是生活永远不会是那么糟糕的,几乎总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我们的治疗要坐落在中间的转变过程。 

 

 

以晓婉为例: 首先,把刚才的刻板要求调整为灵活的偏好:

我必须把每一分钟都花在学习上,因为现在时间这么紧张,我不能浪费任何的时间。 变为: 我想要把每一分钟都花在学习上。下一步不去往坏处想,选择接纳。如果没有满足或达成,但只要我能尽力这么做,就是好的。因为我已经尽力这么去做了。 我想要把每一分钟都花在学习上,但是没有达成也没有关系,因为不可能绝对把每一分钟都花在学习上,有时候也需要放松一下,调试一下,我只要尽力去做就是好的。 

下一步,应对: 我即便没有把每分钟都花在学习上,这也是正常的,也没有那么可怕,我可以应对。 最后,无条件的接纳: 即便我没有把每分钟都花在学习上,但我可以尽量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且合理安排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只要我尽力做出了努力,每天进步一点就是值得鼓励的。 我们要去跟来访者讨论,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让他们的想法/认知变得更具有适应性,而不是僵化、刻板的、脆弱的、容易自我挫败的。 

方法2:十大认知扭曲(苏格拉底式提问) 大卫·伯恩斯总结了十大认知扭曲/思维偏差: 

1. 全或无(all or nothing)

2. 过度归纳/过度概括化(over-generalisation)

3. 心理过滤(mental filter)

4. 折扣积极部分/贬低成果(discounting the positives)

5. 跳跃式结论/过早结论(读心术、宿命论/算命)(jumping to conclusions)

6. 极端化/放大或最小化(magnification or minimisation)

7. 情绪化推论(emotional reasoning)

8. 应该与必须(should or must statements - musterbation)

9. 贴标签(labelling)

10.个人化和归咎(personalisation and blame) 我们可以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技术,可以问他下面这些问题: 

· 你的问题情境是什么?

· 它让你感觉如何?· 什么想法让你产生了那样的感觉?

· 哪些证据让你相信那个想法是真的?-我们开始去挑战他原本非常坚信的信念。

· 哪些证据可以反对那个想法的吗?

· 你能够做什么来应对这个情境或者在实践层面上解决任何问题?

· 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

· 最好的情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