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1879计划学员郝夏为和计划心理师学院青少年心理师专业同学们做的经验分享《如何利用学习小组助力心理咨询专业成长》。

 

非常荣幸被和计划心理师学院邀请来跟大家做这个分享,我所在的课程班是1879计划,也是和计划心理师学院的一个比较长程的专业。目前我们小组现在有十个成员,我是组长,从开学至今走过了接近十个月的历程,每上过一门课都会有一次分享。

 

根据大家的反馈,大家在这个小组当中首先感觉到小组很亲密,关系特别好,一开始被定义为更像是一个成长小组,然后就越来越专业,有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

 

今天我分享一下在组建小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01 

 为什么要有学习小组 

 

小组可以持续走下去,带给组员比较好的感觉,大家也觉得有收获,确实跟组长建设小组的强烈意愿,以及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的动机有关系的。

 

接下来我就要谈谈为什么要有学习小组,从动机和需求来说起。 1.情感动机 我个人因为自己经历的关系,辗转各地,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工作辗转了四五个地方,也先后从事过比较大的三个行业。一开始是老师,后来在出版业,后来又转到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在这些辗转的过程当中,就跟之前的一些同伴会有一点疏离感。 

 

加上跨行业这样一个实际的经历,就是缺乏长期共同战斗、一路相伴走过来的友谊或者是同伴关系。所以从我个人自身而言,是有强烈的情感的需求:需要这样一个群体,需要这样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我们可以聊专业,可以谈感情,可以做各式各样的事情,可以说我一开始是有这样的“预谋”的。

 

在看了1879计划首期班的毕业典礼直播之后,我这种感觉就更加的强烈了。我发现有很多师哥师姐不约而同地说到了“小组”:小组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帮助,不管有情感的慰籍,而且还有专业上相互的扶持、相互的讨论。大家一起聚餐,然后一起开玩笑......那种氛围让我特别眼馋,我觉得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我也想要。

 

尤其像我们人在异乡,离开家乡很远,也很久。人到中年,开始寻求归属感,寻求一个很稳固的圈子的愿望非常强烈,所以这也是我报名这样一个长程班的动机,因为我需要在这样的氛围里去成长,需要建立一些更加紧密的关系。之前有一句话叫做“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

 

以上说的都是在情感上有这样强烈的一个动机:想要有一个亲密无间的,跟专业紧密相连的圈子。 2.专业学习动机  接下来我就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为什么我需要这样一个学习小组。

 

因为我是师范大学毕业的,师范院校是国家仅有的六个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之一,按理儿说师范教学方面的教学水平也还不错,但是我今天盘点了一下上学的时候学过的教育理论,赫然发现前苏联的教育理论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果同伴当中有很多是老师的话,我说的这些名字,大家都会有一些相应的联想,像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到后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等,这些是我们十几年前上学的时候学过的,跟教育理论相关的。但是从今天看来,他们的理论是比较老的,是比较靠前的了,很多前沿的跟神经科学相关的这些理论确实还没有进入院校,让学生来学习。

 

以前的很多理论是无法应对现在时代变化的。孩子现在跟网瘾相关的,跟情感相关的,跟生命相关的,还有性教育等相关的问题,在以往的理论体系里,这些都是没有的,是需要我们补充进来的。心理咨询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需要跟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来切磋,相互“挑毛病”。

 

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现象:如果自己受训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在自己的工作单位,周边的同事、伙伴,他们受训就没有那么的完整,这时候容易有一种孤独感,而且觉得很无奈,很多人不懂,也不知道自己不懂,也有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懵懵懂懂的。

 

自己在这种情况之下,有问题的时候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所以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大家受训背景相当。对方的在专业上的,或者是理论技术上的一些短板,也有这种能力去觉察到,看到,给对方提出来。这样相互切磋的话,对咨询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学习小组里通常会有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的人,也有背景不一样,有的理论素养很高,有的同学实践经验很丰富,有的气质天然的、适合做心理咨询师,有的同学观点非常明确,逻辑非常清晰。

 

在这样一个群体当中,大家是可以取长补短的,非常有趣。当然这个磨合的过程,其实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但是如果大家带着真诚去面对、去解决的话,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学习小组的隐形福利 在一个班级群也好,学习小组也好,其实对以后的工作以后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因为每个人擅长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所在的地域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以后是可以相互转介个案的。因为我也看到我们首期班的师哥师姐,有几个关系比较好,就会看到他们相互邀约,去对方的机构或者学校去讲自己擅长的讲座。

 

这样铺开的面就会比较广,相当于拓展业务。这样一个比较实际的需求:情感的需求,专业的需求,相当于人到这个阶段之后,对社交圈子的一个重新选择和经营,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开始,跟一群新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在专业上去精进,然后未来在事业上也相互的去扶持。

 

 02 

 组长需要做什么 

 

我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关系:“撩”,第二个阶段——组织,比较有计划的去分配任务,去定期敦促这些事情。

 

第一个阶段,关于“撩”。同伴们都是学习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第一个阶段就是要建立关系。那么在学习小组当中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先建立好关系,建立关系之后,后面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水到渠成。

 

那怎么撩呢,怎么来建立情感呢?也有一些方法,我总结为三点:第一点是“情感撩”,第二点是“吃饭撩”,第三点是“定期撩”。

 

“情感撩”:情感上好说啦,不时地表示一些关心、鼓励,自己也非常真诚的,我有什么问题,先拿出来在群里去分享、去询问。那同样的形成这种氛围之后,其他同学也会掏出他们的困惑,这样一来二去的那种氛围就出来了。

 

“吃饭撩”:每次线下课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聚餐。吃饭的时候,跟现在线上来讲微课这种形式一样的,那个热乎劲儿,唱歌的唱歌哈,开玩笑的开玩笑,大家可以想象。因为在北京上学有各地的同学啊,比如说来自内蒙的就比较豪爽,各种喝酒唱歌,嗨起来,大家那种感情就热乎起来了。

 

“定期撩”:比如这个星期怎么群里没有什么动静啊,组长就可以出来,比如抛出一个话题,分享一首歌,或者看到什么金句,甩到群里,这样定期的保持这样一个节奏,保持这样一种氛围,慢慢的也会形成一种习惯。

 

以上说的是组长在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撩”,大概一到三个月的阶段,把这种氛围调动起来,然后接下来就要开始向专业上靠近。

 

第二个阶段,就要组织一些跟学习相关的活动啦,组长其实不用做特别多的工作,但是他可能要花点时间、费点心,把这个任务,比如说按章节分解或者是按讲义多少页分解,或者是商定一个游戏规则,我们这次就讲自己的心得等等,确定好内容之后,把这个活儿按时间分配下去,让大家自愿选取时间段。

 

 03 

 小组分享的形式 

 

我根据我们组的实际操作,分享一下具体做了什么。

 

第一个,跟自我,尤其是自我成长相关的。每个人其实都是比较愿意谈论自己的,一开始分享内容定的调子不宜过高,不宜过于专业。要考虑到大家的操作度,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不用花太多时间来思考,张嘴就能够讲,而且能够走心入心的这些事是比较适合初期来做分享的。

 

比如说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理论,也看了一些参考书,有一些理论是非常容易跟自己联系起来的,在这些理论的观点之下,很多我们以前不太明白的地方,经过老师这么一讲,突然明白了,豁然开朗了,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就从头到尾的回顾一下:我以前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学了这个理论之后,我后来变成什么样子的,后来我又做了什么,做了之后,然后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按照这如实地反馈这样一个主线来做分享。

 

展开之后,讨论就展开了,发散开了。这就是很好的一个起点,一个起步。

 

这个当然可能需要大家有一些勇气,有这种比较真诚的,也敢于自我暴露的心态在里面。我在我们组率先做了这样的分享,大家都已经有很多的人生思考,在我这么一“钩”之下,其实大家就很容易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过往、经历拿出来做分享,那逐渐的就变成了“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氛围。因为很多话题,可能都没有跟家里人,跟最亲密的人说起过。

 

第二,分享关于实践、运用以及运用的反思。学到了这个东西之后,我拿回去在学校里,我把它放到我的实践工作当中去用,用了之后有什么样的反响,有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样的得,有什么样的失,有什么样的地方还可以继续磨合等,这些都可以拿出来去跟大家做一个回馈、分享。

 

实践过程中分享成果:比如我到教育局去开了一个讲座,讲了什么主题,主题底下设置了什么大纲,现场又怎么互动等等,只要是真实的经历,只要中间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努力,自己付出了心血,我们是很容易把这些东西梳理出来的,而且很容易相互之间能够有碰撞,门槛也不高,大家只要这些东西有过就可以。

 

第三,分享的是比如说我有一些困惑。我想不通的这个怎么去做,老师不知道,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可以随时在群里提出来,那有懂的同学呢。 

 

 04 

 小组分享的形式 

 

我们组到目前为止经历过三种形式的分享:

 

第一,语音分享。我学习了某一节课,某一次课之后,花十到一个小时不等的时间,根据大家各自的心情,想分享多久就分享多久,比较自由,没有明确的规定。分享之后,其他同学在接下来有空的时间里,就会去听这个分享,每个人都会做出一个回应。

 

这种形式是比较随意的,但是这样一种有分享必听,听完之后必须要做反馈的习惯就养成了之后,虽然组里不是随时都非常热闹,不是随时大家亲亲抱抱,举高高,像夸夸群一样的。但是这种细水长流的方式坚持下来了,看样子还会坚持下去,而且大家对这种氛围都很是依恋,就感觉它跟一个精神家园一样的。

 

第二,线下小组讨论。比如说在线下课的时候可以对作业进行讨论,可以进行一个关于案例的讨论。关于案例的讨论,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巴林特小组的形式,我们讨论的时候不必要那么严格的按照巴林特小组的形式,但是可以去参考一下,尤其是它的一个流程以及时间的把控,我们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比如说一次讨论一个小时的话,这个时间怎么分配,有主持人主持,然后有提交个案的人,比如说花五到十分钟提交个案,然后再花几分钟时间说一下自己的困惑,说自己在哪些方面想要得到大家的帮助,接下来其他的同学,每人就五分钟的时间去做一个反馈,或者去提问,想要得到一些补充信息来完善对个案了解等等,主要是把握好了流程以及时间的控制,能确保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时间,自然而然的这种讨论就流动起来了。最后主持人做一下收尾,一个案例讨论的雏形就出来了。

 

第三,在线技术演练。这是我比较强烈推荐的一种形式,这也是我们组上个星期开始实践的一种形式。

 

微信群的效果还蛮好的。我们也是进行了大约25分钟的咨询的演练,一开始是演练,共情、同理这些基本的技术。这些其实非常重要,看起来特别简单,果然通过这么一演练之后,咨询师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后来反馈过程当中,扮演咨询师的同学就说“哎呀,我感觉我不适合当咨询师,特别有挫败感”,他说“我感觉我被砍了两刀,被观察员砍了一刀,被来访者砍了一刀”不过又进入深入的讨论之后,就像是那个逐句督导:哪句说得好,哪句说的不好,这一轮儿讨论下来之后,一开始那个很有挫败感的同学,他说“哎呀,太有意思了,下次还要继续”。于是我们组就决定每个周至少举行一次这样的演练,非常有作用。

 

这里想补充一下,就是我们一般在预习的时候,比如说有参考书啊,都是提前看,是自己去看的,相互提醒一下进度,尤其组长说离“下次课还有多少天,大家快看那些东西,看完了没有.....”。然后有同学看完了,有同学没看。没看完的同学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然后这样你追我赶,就会比较有动力。 

 

 05 

 学习小组如何可以持续持久 

 

接下来总结一下学习小组如何持续持久。说起来很简单,第一个就是真诚,只要不藏着噎着,大家敞开心扉来说自己发自内心的那些话,即便没有什么文采,即便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自然而然。只要是真诚,大家都能够体会到,都能够感受到,而且会非常珍惜。

 

大家都从小组当中获益了之后,这样的小组就想不持续下去都很难了。因为大家付出了心血、时间、精力、情感之后,自己收获也很大,自发的就会有这个动机去分享,而且这种情感上的链接就会越来越强烈。久而久之,即便是在毕业之后,我们这个小组还一直都在,作为一个专业上讨论的小组,分享各种遇到实践当中遇到的困难啊,或者分享成功的喜悦都是可以的。

 

最后我想举个例子,跟大家共勉。

 

我跟首期班的师哥师姐有接触,问过他们学习之后的感受,他们说:真正的感受到学了长程班之后有了质的变化,其实是在毕业以后。这让我有一点诧异,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学完整个课程体系,整个系统化的理论,这种认知就在脑海里了,带着这个东西再重新观察,观察生活、观察人,这些整个视角是不一样的。

 

即便是这些师哥师姐,已经毕业了,他们还是很真诚的说,我要回去继续把以前的教材,之前的讲义,以前的笔记,再细细的品读一下。

 

我很有幸听到他们的这些不是很华丽,但是发自肺腑的语言。我觉得对我自己帮助会非常大,因为我自己学的时候,我有时候会非常着急,尤其看到很优秀的同学,我会觉得“天呐,怎么追都追不上,怎么办”,但是看到这些已经很有成就的师哥师姐,她们原来也是这样慢慢的学。然后心里就踏实了,同时我也觉得好,那我就用这个方法吧。

 

青少年专业也有一些就是跟咨询理论和技术本身不相干的一些课程,像什么个案管理呀,还有各式各样的访谈的表格啊,其实是真的是非常非常有效的。

 

对我个人而言呢,它们有帮助我提升见识,就是不光光眼睛是看到理论和技术,同时可以放眼整个行业,甚至说会去评估,去看学校、或者是政府,它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有没有非常规范,人力资源的一个安排,组织架构的。搭建了它的规章制度的确立是否是科学的,是否是最有效的。有了这个视角之后,其实在工作当中选择的余地还蛮大的。

 

和计划心理师学院这几个专业,这个课程架构的设置上,不光考虑到了短平快的可以马上见效的理论技术,同时考量的是整个的专业行业的发展。我非常感激,在这里学到了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因为心理咨询在我们大陆其实发展的还不完善,即便是高校这些方面都没有专门的人来。

 

以上就是关于我对学习小组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想了解更多青少年心理师专业?点击此处预约咨询!  文 | 郝夏编 | 小羊、不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