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为期5天1晚的认知行为催眠第一阶段线下集训在北京圆满结束了,但是这场认知行为催眠的学习盛宴,现在才刚刚拉开帷幕。

 

这门课程曾经被质疑:一个催眠技术怎么可能要学这么久?线下课程居然需要长达15天的内容?到底在学什么?学习它的人又都获得了什么?

 

别急,现在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揭秘,认知行为催眠师专业的第一阶段:

 

6月5日,开学典礼中Mark致辞

 

 你因为什么学习催眠?

 

虽然同学们在上课前已经提交过一份详细的入学申请表,但在线下课堂上,为了方便Mark老师对大家进行全面了解,也让同学们彼此熟悉,依然需要每人用1分钟做自我介绍。

 

于是我们认识到了带着各种各样的期待、各种各样的好奇来上这个课程的同学们:

 

有希望能够运用在产妇的焦虑和疼痛的妇产医院护士长;

有想要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们受益的校长或者老师;

有用催眠改善家人失眠的心理咨询师;

有希望能通过催眠帮助民警战士缓解压力的军队转业干部;

还有因为孩子被诊断为某种精神障碍,想要学习心理学的家长……

 

同学中有较大比例的学校老师或者心理老师。Mark老师在听完他们的自我介绍后反馈说:在我的实际经验里,和青少年工作的时候认知行为催眠会很有效。因为当你说教他们自我催眠,他们就会很开心。青少年喜欢掌控权在自己手上。

 

其中有一位学员说她自己就是催眠的受益者。她学了10年的催眠,通过运用催眠使得自己的视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也曾经帮助周边的朋友,让她们成功摘掉了眼镜。她现在正在做视力调整的项目,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提升效果,也让这个项目能够更好地开展。

 

Mark老师对此回应说:很多的视力问题都源自压力问题,压力导致了人们的眼部肌肉不能放松,一直在很紧绷地工作,也就导致了近视。我们之后学习肌肉放松,其实就能够帮助到这群人。事实上,不只是视力问题,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孩子或者学生们的“学习障碍”也都是源自类似的压力问题。

 

但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要去判断: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他们的这个问题会恶化?比如一个学生有读写障碍。你发现他在有压力的时候,读写障碍非常严重;没有压力时,问题就不严重。所以他的读写障碍其实不只是读和写的问题,而是和压力相关。

 

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障碍都和压力相关,导致他们无法好好学习、读写。他们没有办法很好地应对压力,别人就给他们贴了个标签叫“读写障碍”或者“学习障碍”。我们接下来在课堂上会学习到很多,但我不是说做放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是一定的。

 

Mark老师最后总结说:我希望能这样听到大家对学习的期待,这样就能更多地讨论你们关注的特殊部分。大家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不只是催眠部分,也会有体验的学习;能够给自己也给他人进行分享;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积极,更有希望。

 

课堂上到底在练习什么?

 

催眠的课堂上,应该是什么样的?马上教授和练习催眠流程?或者把所有学员都先催眠一遍?或者直接开始舞台催眠表演?

 

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能被你忽略了。那就是:

 

催眠到底是什么,催眠的原理到底是什么?你被催眠的时候,是睡着了?还是在恍惚中?你失去了控制吗?你会在催眠中暴露自己的秘密吗?……

 

这些问题,恐怕也是大部分人对催眠的误解和担忧。如果不能够解释这些问题,催眠就依然是那个被神话了的“神秘”的东西,这不是我们教授的科学催眠的内容。

 

Mark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了许多遍、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教授催眠的基础:

 

催眠不是放松;催眠不是睡觉;催眠不是能量治疗,不是让人处于特殊状态(如恍惚),也不是机械地让来访者被动接受。事实上,催眠强调了来访者的注意力、信念、期待、想象力和动力,来访者对催眠完全具有主动的控制权。

 

催眠是带着积极的期望(和动力),专注于一个核心观念。

——James Braid

 

如果你学习了线上的课程,了解到催眠的历史、相关研究和不同的催眠疗法,相信你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为什么Mark老师一直说,你越是了解催眠,就越会觉得催眠很简单,因为它完全不神秘,是人们完全可以掌控的东西。

 

第一阶段线上部分内容

 

第一阶段的课程中会赠送我们课程需要的工具——灵摆。

 

乍一看你是不是会觉得,要用它在来访者眼前晃来晃去,然后直接“催眠”了来访者?毕竟电视上都是这么演的,虽然他们拿的可能是怀表或者别的什么。

 

但是,并不是这样的!

 

钟摆实验是让人体验催眠背后的原理:想法会触发自动(不自主)的身体反应。这被称作“意运动反应”和“意感觉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每个学员都会拿到一个灵摆,一开始只是静止地拿着,要始终保持你的手不动。可是在老师越来越快的语言暗示中(“它现在越转越快,它正在顺时针转动”等),我们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学员的灵摆都开始或多或少地按照老师的语言暗示转动了起来。

 

小编也因此联想到以前大学时候,有老师来教大家体验催眠:让大家闭上眼睛平举双手,然后让大家想象右手被好多好多砖头压着,越来越重,左手上绑了个氢气球,越来越轻……最后大家睁开眼,发现自己的两只手臂是不一样高的。当时小编还在想,有这个反应的人受暗示性比较强、容易被催眠吗?今天才终于知道,其实这就是意运动反应。

 

想象力是可以使你的肌肉开始无意识运动的,这是催眠背后的原理之一。

 

灵摆

“意运动反应”的钟摆实验

 

在深刻体验了催眠的原理之后,才能够开始运用催眠。认知行为催眠师专业课程中分别提供了一本讲义和一本脚本作为学习资料,其中的脚本就是现成的“催眠话术”。但是你认为拿到照着念就可以了吗?不是!

 

第一阶段线下课程讲义/脚本

 

面对一个现成的脚本,你还需要学习:

 

首先,这个脚本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催眠之前的放松、还是冥想?还是直接进入催眠?其中加入了怎样的诱导和信服工具?为什么要用这个?这些问题都需要学员自己思考。脚本是现成的没错,但是你却可以掌握在哪些不同的情景中如何灵活地应用它。

 

其次,你真的会读脚本吗?

你和来访者应该保持怎样的位置?怎样的距离才是最好的?

你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怎样才最适宜?

你一直看着脚本读,忽略了来访者的反应怎么办?

事后的反馈应该如何填写?如何解读?

……

 

在课堂上几乎每一个脚本练习之前,Mark老师都提前做了示范,还演示了容易犯错的姿势和注意事项。让你从成为一开始就能够以“正确姿势”来掌握和应用的“催眠师”。

 

现场示范如何运用我们的脚本

其中的一个诱导法:带磁性的手掌

 

 “不要忘记做作业!” 

 

本期认知行为催眠师专业第一阶段线下课程,内容主要为《循证催眠和询证催眠疗法》,将科学循证催眠的概念带入大家的学习中,深层了解循证催眠背后的原理,学习什么时候可以用催眠、什么时候不可以用,了解并且训练同学们在不同情境下应用不同脚本,以及创造性地编写自己的脚本。

 

课程的内容和练习十分充实,但是学习完成后、依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课后作业。

 

催眠是一种不断需要练习的技术。用在来访者身上之前,催眠师必须自己先有体验,深刻理解其中的作用原理,经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更加自信地教给来访者,让来访者也变得更好。因此第一阶段课后最重要的作业之一,就是练习冥想和自我催眠的录音。

 

从课堂中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本森的“1”练习,还是河流上的飘叶练习,本质都是一种去催眠化的练习,让人们的头脑能够不再不受控制地乱想。这也是让人们能够学会自己调节注意力,不被思绪打扰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

 

它作为催眠的前置——能够让来访者更加专注于催眠师的声音,同时这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来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借用老师的说法:你不断地练习去做,自己就会慢慢地发生改变。

 

第一阶段线上自我练习的部分

 

 首期分享会  

 

在我们举办的线下分享会中,助教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用认知行为催眠的个案经验和应用经验,而且他们都坦言自己才是认知行为催眠最大的受益者:

 

曾经很压抑自己的人,现在变得敢于说话,并且因为敢于说话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演讲恐惧的人,现在站在台上侃侃而谈毫不退缩。在分享中还提到一些第二阶段才会学到的技术和脚本,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尽快学习八月份的第二阶段了~

 

线下分享会掠影

 

本期第一阶段学员分享:

 

1.课程很良心,脚本、讲义、练习都非常丰富,非常落地。即便在课堂上有一些没有完全掌握的,也可以结合线上的内容回去自己学习,课程设计非常好。

 

2.非常感谢老师和助教。最受益的其实是自己,因为自己平时就比较注意自我成长部分,之前一直归咎于过去产生的各种创伤,归咎于父母、原生家庭,但是在认知行为催眠课堂的学习后,我在心里和父母和解了。整个课程都让人觉得很温暖、兴奋、释然,感觉能看到未来已经是优秀的认知行为催眠师了!

 

3.自己本是中医推拿师,以前是把推拿结合心理咨询来做,现在感觉其实不用推拿,而是用语言就能够完成,也有这个自信了。这个课程完整、系统、严谨,一些以前没学过的理论也学习了,非常感谢!

 

想了解更多认知行为催眠师专业?

点击此处预约咨询

 

点击免费注册>> 天天心理网,海量心理学专业、优质好课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