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摘自陈琨、边霞2010年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上的文章。原文标题《绘画投射技术在攻击性儿童心理分析中的运用及其效果》。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 | 陈琨、边霞

编辑 | 月阳

图片 | Behance

 


 

在做心理咨询时,我们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很多来访者并没有完全卸下心理防御,且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他们隐瞒的久了,会不自觉的继续隐瞒,并且认为这与要咨询的问题,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和病人去医院看病、客户请律师打官司心态是差不多的。

 

医生询问过往病史和生活习惯等一些问题时,有些人立即恼羞成怒,认为侵犯他们的隐私;有些则会有所隐瞒,每天吸40只烟,说成每天20只。

 

又比如,请律师打婚姻官司,有的人会认为没有必要告诉律师债务情况。但是当债务问题在庭上对质,被对方律师当成把柄时,那后果真的不是一般的惨。

 

这些在他们看来是秘密,不希望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可能他们自己本来也知道这样是不好的,只是不希望被“揭穿”。

 

要知道,我们并非有意窥探隐私,心理咨询师、医生和律师都有为来访者、患者和客户保密的职业操守。

 

因此心理咨询、看病和打官司都会艰难的一部分是,我们需要知道最真实、全面的情况,来解决现在的问题,任何隐瞒都可能让我们的判断有误,措手不及,但事实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愿。

 

 

 

上世纪40 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可以通过绘画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这一时期,绘画被作为内部心理状态的视觉表征来研究。

 

人们普遍认为,绘画不但反映个体的内部心理事实,而且表现出绘画者的主体经验。

 

人们希望儿童能够通过绘画,表达事物及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并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从一些由于环境、记忆或情感问题造成的困扰中走出来。

 

随之,“投射性绘画”的术语开始出现,绘画投射测验也应运而生,在1940 年至1955 年这

段时间内,出现了大量使用绘画投射测验的研究。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讨论一下绘画投射测验,以及在有攻击性儿童心理分析中的应用和效果,以此来为各位心理咨询师和教师提供一些思路。

 

目前经典的标准化投射测验主要包括,罗夏墨迹测验、主体统觉测验等。而绘画投射测验,由于其对于工具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便于在任何时间、地点随时实行,能够弥补其它投射性测验的不足,而最为广泛使用。(陈侃,宋斌,申荷永,2011)

 

此外,巴克的“房-树-人”(House—Tree—Person,HTP)测验也是较为著名的绘画投射测验。巴克认为,HTP 测验能激发儿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联想。

 

比如,房子能反映家庭或家庭成员方面的信息和问题,树能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和他们对环境的感受。

 

研究者由此可以通过分析儿童是否画出房子、树和人的特征,以及儿童画出的细节、比例、透视、颜色使用对所画形象的影响进行评估与诊断。

 

以往大多数对绘画投射测验结果的分析,都带有很强的精神分析色彩和精神分析的程式,表现出简单化的倾向。

 

古德伊纳夫根据自己的观察,批评了这一分析模式,指出儿童画不能用来诊断精神疾病,也不应该作为一种诊断手段。

 

因为艺术作品具有完整性,我们很难按照一个个独立的特征将其分割。使用绘画投射测验的心理医生,必须首先尊重儿童本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意义。

 

因此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咨询师以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大多认为儿童画是一种交流的手段,而不是专门用来评价儿童的一种方法。

 

台湾学者侯祯塘认为,儿童视觉艺术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颇为多元,治疗者应避免主观的诠释或单一的响应方式。

 

要解释儿童的美术表现,需了解儿童的家庭、学校等一般社会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等,并应观察儿童实际作画的过程和反应,忌讳主观地诠释、单向地判定儿童作品表达的意义。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作为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形式,攻击性行为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心理学家多拉德(T.bollard) 、西尔斯(R. R. Sears)等人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以伤害另一生命机体为目的的一种反应”;

 

阿伦森(E. Aronson)把攻击性行为限定为,“一种目的在于引起伤害或痛楚的行为”;希尔加德(E.R.Hilgard)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蓄意伤害别人(在身体或言语两方面)或者破坏财产的行为”。

 

我国学者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企图损害他人或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以是身体上的进攻(如打、踢、咬、抓、撞等),言语上的攻击(如大声叫嚷、叫别人的绰号、贬低他人、背后说坏话等),也可以是侵犯他人的财物(如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下面,将引入一个个案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绘画投射技术,在攻击性儿童心理分析中的运用及其效果,以便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帮助解决有关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困惑和问题,从而更好地防治和干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个案基本情况

研究者依据教师经验判断,结合阿肯巴哈(Achenbach)行为量表,选取了南京市某幼儿园中一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R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研究者在一段时间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幼儿园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以了解他的生活、社会交往情况和个性。并且利用半开放性访谈的方法,向R的教师、家长或亲属了解其相关背景信息。

 

R是一个四岁半的中班男孩,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直到三岁半。爷爷奶奶和他交流很少,也几乎不带他出去和小朋友接触,因此入园前和小朋友交往极少。

 

之后被父母接回,现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有着良好的受教育背景,皆硕士学历,家庭经济

状况良好。只是父母因工作繁忙,与孩子的互动时间也比较少,父母的教育观念还有很多不一致之处。

 

入园后,R在托班时经常喜欢一个人玩,上课时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眼神游移,左右观望,有时玩弄自己的衣服,坐立不安。

 

平时爱以各种方式戏弄小朋友,比如拍小朋友脸,偷偷拿走小朋友积木,揪小朋友头发,拍小朋友头,用手指弹小朋友,放倒小朋友板凳,骑小朋友身上,伸脚绊小朋友等。

 

到小班时,经常会情绪突然变化,变得非常低落,甚至流泪;到了中班后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经常会有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抢小朋友玩具,破坏小朋友积木,推人、咬人、抓人等。

 

根据阿肯巴哈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对R 进行评估和诊断,其攻击性行为得分为24 分,参考同年龄男童该项目的全国常模(分界值19-20 分)及南京常模(分界值16-17 分),该个案的攻击性得分偏高,可诊断该儿童具有攻击性

 

 

 

研究过程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测验法,根据个案的性格、兴趣和问题行为情况,参考以苏珊·布查尔特等人的著作《艺术治疗实践方案》为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编拟了多次绘画活动。

 

设计了“自画像”“一个喜欢的人”“现在的心情”等多个主题,帮助个案逐渐将内心的焦虑、困扰、冲突表现出来。同时,研究者利用绘画投射技术,对个案的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即是在了解个案的家庭、幼儿园等一般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在仔细观察个案实际作画的过程和反应的基础上,力图对个案的美术表现进行解释,以了解他的认知、人格与情绪等状态。

 

研究者从儿童的绘画过程和绘画作品中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

 

· 非语言的信息(儿童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

· 语言的信息(儿童对美术作品内容的口语陈述和对问题的回答)

· 互动状况(儿童与辅导者的接触及互动行为)

· 活动过程(儿童的工作速度是持续且稳定的,还是冲动的,以至未能完成任何作品)

· 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者在本研究中采用绘画投射技术,并不是为了对个案的人格特点加以诊断,而是帮助个案通过形象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从而缓解紧张,最后得以摆脱心理焦虑和问题行为的困扰。

 

继续学习如何绕开心理防御,了解来访者真实的想法?(2)》

 

点击免费注册>> 天天心理网,海量心理学专业、优质好课在等你!

 

大咖免费课程推荐:(点击课程名字学习)

《雷秀雅:孩子的绘画能告诉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