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咨询流派/技术
  • 本土心理
  •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 朱言·建瓴
  •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 价格
    • 免费
    • 17620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朱言·建瓴

    学习有效期 永久有效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146)
      • 评价 (158)
    • 第一期:行动力的隐藏秘籍
    • 第二期:“坚持”的秘密
    • 第三期:如何进入心理咨询的专业领...
    • 第四期:如何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 第五期:心理咨询师如何处理个人情...
    • 第六期:心理咨询师养育孩子,与普...
    • 导语 :朱建军教授眼中的“潜意识...
    • 第一期:中华衣冠里的潜意识
    • 第二期:汉字“易”里的多重潜意识
    • 第三期:神话“女娲补天”里的潜意...
    • 第四期:神话“嫦娥奔月”里的潜意...
    • 第五期:中国人的“吃”之潜意识
    • 第六期:中国人的“色”之潜意识
    • 第七期:道家里的心理学
    • 第八期:从心理学理解无为
    • 春节特辑:传统礼仪中的潜意识
    • 第十期:山水风景中的自然之道
    • 第十一期:文学作品中的千古愁
    • 第一期:明朝贤后马秀英的心灵密码
    • 第二期:从武则天看自我认同与催眠
    • 第三期:跟李清照学最高品质的幸福
    • 第四期:苏东坡背后的三位传奇女性
    • 第五期:从潘金莲看男性的三种类型
    • 第六期:从白娘子看中国男性的性能...
    • 第七期:聊斋中那些著名的“狐狸精...
    • 第八期:破解潜意识中的女性自卑感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易:日月交替

    无常中蕴含恒常 

     接受变化 找到变化中的不变  

     顺应变化 又坚持变化中的不变

    (日月以一定的规律交替运行)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万物的变易是不变的规律

    存在焦虑,存在性悲哀

    对人类基本命运的无奈所带来的痛苦和悲哀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消失(荣辱,生死)

    生命轮回生生不息,活在当下

    以不变应万变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与灭绝师太在光明顶对决

    阴阳之间相互对立,相互补,相互支持

     

    [展开全文]
    桃花源主人 · 2016-07-21 · 第二期:汉字“易”里的多重潜意识 0

    从容大度,安静平和    笃定沉静

    子路之死,心理意义象征--宁死不失底线  

    [展开全文]
    桃花源主人 · 2016-07-21 · 第一期:中华衣冠里的潜意识 0

    身份不同  期待不同   感受也会不一样

    孩子需要真实的父母,而不是心理学家

    生活中的角色应该与职业角色保持界限

    心理学知识是把双刃剑,容易把生活专业化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

    真实是最大的力量

    [展开全文]
    桃花源主人 · 2016-07-21 · 第六期:心理咨询师养育孩子,与普通人有何不同? 0

    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掉馅饼的是没有。想变得优秀, 必定要付出更多

    一,知识

    二,技能

    三,人格

    要有终身学习的准备

    术业有专攻,先专心于一门流派

    随时学习,随时清空自己

    不断地实践,要多练。接球没有思考的空间

    多练形成本能反应

    也可以专于一个领域的心理咨询

    适当的接受挑战,接一些相对有难度的案子

    必须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人格成熟,完善,健康  方法

    自我分析   自我成长    个人体验

    自知的深度  共情的能力   对他人的接纳能力

    人格的成长与完善是人一生的功课

    对来访者来说咨询师本身就是一味药,一种治疗

    人文经典名著   多见识,多感受  拓宽心理界限

    内心更加沉静 笃定 清明 喜乐

     

     

    [展开全文]
    桃花源主人 · 2016-07-20 · 第四期:如何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0

    三心二意;专心,耐心,信心。

    成功不一定要很高的智商,很多想法。过程中的失败会损伤信心

    少有人走的路,大家都走的路是可以看到结果的路

    内在的驱动力

    坚持的意志力     难受的时候再坚持一会儿

    恒久坚持有方法:不见可欲 使心不乱

                自我鼓励  自我奖励

    信心:回想初心,经历,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勇敢开始,恒久坚持

    [展开全文]
    桃花源主人 · 2016-07-20 · 第二期:“坚持”的秘密 0

    “坚持”的秘密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诗经》

    坚持与不坚持区别何在:是否有恒心

    一、先天区别不大,恒心中的“三心二意”

    1.恒心之一心:专心

    用专心代替花心

    练习:学书法(实用性+培养专心的心理训练)

    2.恒心之二心:耐心

    越是简单劳动,发薪水周期越短,但这种人很难有大成就。

    很快看到的成果,是小成果。

    3.恒心之三心:信心

    越是大的成功,越有困难,但困难会挫伤信心。

    怀疑会导致信心受损。

    过程中的失败,会挫伤我们的信心。

    你是否会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要有我就是相信我一定能够成功的信心。

    4.恒心之一意:意愿

    意愿是否足够强

    5.恒心之二意:意志力

    意志力就是我难受我也做。

    难受的时候,再顶一会。

    成功者的痛苦,在你看不到的背后。

    二、自我管理与自我调控的方法:

    有勇气行动,不需要技巧;

    而持久的行动,可以有方法。

    1.不专心,易分心的:闭关

    把会使自己分心的东西减少或拿掉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老子

    2.没耐心的:自我鼓励

    3.没信心的:找到自己最早的意愿,想一想自己是怎么计划这件事的(即不忘初心)

    三、总结

    做好事情+勇敢地行动+恒久地坚持

    恒心的三心:专心+耐心+信心

    恒心的二意:意愿+意志力

    [展开全文]
    丹心 · 2016-06-12 · 第二期:“坚持”的秘密 0

    行动力的隐藏秘籍

    回归疗法:欲望-策略-行动-检验-诠释

    理想的支票需要行动来兑现

    一.不行动的原因:

    1.想法漫天,拖延拖延

    2.没有百分百的可靠,允许变量的存在

    3.评估成本,正视风险

    真正原因:缺的是下决心、负责任、认赌服输的勇气

    勇气是行动中重要的品质

    二.缺乏行动的勇气的表现

    之一:过度思考

    之二:寻求 被负责

    三.

    1.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破釜沉舟与愿赌服输

    2.做不等于办法,做就是一个动作,是行动

    3.勇气是在畏惧中,依然行动,依然向前

    四.怎么有勇气

    一个人做出勇敢行为的次数越多,将来他就会越勇敢。

    1.勇气并不保证带来成功,但勇气会给你一个开始。

    2.虽然后悔一生做了很多错事,但是最后悔的是,没有做的那些事情。

    3.因为真正的遗憾,是你连可能的机会都没有。

    4.做了才有开始,成功第一要素即行动。

     

     

     

    [展开全文]
    丹心 · 2016-06-04 · 第一期:行动力的隐藏秘籍 0

    《白蛇传》的象征意义,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展开全文]
    KONG001 · 2016-06-03 · 第六期:从白娘子看中国男性的性能力 0

    1、无为,核心是顺其自然。(顺气自然是一种态度,不是强迫自己想到什么都做,也不是控制自己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强迫症)

    2、无为的状态,不是以一种先入之见,或者很自我很主观的态度,去提醒自己应该这么想应该这么做,而应该是抛开自己的先成之见,直接去感受外界的事物、外界的变化,尔后因势利导、顺应自然地去执行,这才是无为。就像,我们刚练习骑自行车一样,刚开始我们就会有很多先入之见,比方说我应该怎么骑脚应该放,但是后面我们会发现当我们越在意这些细节的时候越骑不好,相反当我们把脑袋放空,执着前方,控制好手中的平衡时,结果我们学会了,其实这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

    3、如何进入这种自发性(无为)的状态?首先,要有敏锐的觉知(强调感受);其次,不较劲,就是脑袋里不要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不是说必须怎么着一定怎么着。(a,对于说想自杀的人,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不想想你的父母,你死了,你的父母怎么办,他们会很痛苦,但是他现在这么痛苦,他会说自己愧对他们只有来世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了、、所以,我们顺着他的节奏去引导他是行不通的,相反当他如此说后,我们去理解他这么说背后的感受,积极的共情,告诉他我知道你很痛苦,当他感受到被理解后,也许就不想自杀了。这就是一种无为。同时这也提示我们,当我们越是执着于去想我应该怎么去帮对方的时候,我们可能越帮越忙,相反我们去感受去共情对方的感受的时候,也许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b,针对焦虑孩子“问题”的家长)

    4、集体潜意识,每个人的集体潜意识里面都可能有几百万的经验,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刻意想着怎么去做,就让我们去感受身体内在或者身体外在周遭的变化,我们的潜意识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因为我们的潜意识经验丰富,所以我们更应因势利导的顺应这样的潜意识节奏。

    [展开全文]
    高山含笑 · 2016-09-13 · 第八期:从心理学理解无为 1

    食色性也

       食欲和性欲是人的两大本能!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展开全文]
    乌鸦嘴 · 2016-05-13 · 第五期:中国人的“吃”之潜意识 0

    1、庄周和惠施的故事(子非鱼,焉知鱼之乐、、、)——高级共情,直接感知,不需逻辑推理。

    2、低级共情:通过逻辑判断感知。    高级共情:无需逻辑推理、观察询问、做量表、看对方是否流眼泪等,坐在来访者或该人旁边,即可感知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尽管暂不得知其的所思所想。人其实是有这样一种直接感知对方情绪和感受的能力的。

    3、儒家: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表“仁爱”,其二表“敏感”。当一个人能够明确感知对方的感受的时候,他会是仁爱的,不忍心伤害别人的;但当一个人的内在,是麻木不仁的时候,对于其本身或周遭而言,都会是一种风险,因为他可能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所以对于像庄子这样的高级共情能力,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因为这样的能力会让我们与周遭百态相得益彰、琴瑟和谐。

    [展开全文]
    高山含笑 · 2016-05-04 · 第七期:道家里的心理学 0

    1、不压抑、不放纵,懂得节制,方得始终,而健康心理。

    2、性生活是否满足,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满足感,也会影响到夫妻关系。辩证地看,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物质面(肉体面)和精神面(灵魂面)。从肉体面来说,如果在肉体上得不到满足,那么在生理上就不愉悦,就像没吃饱饭一样,因而一定会产生一些不满的情绪,而这样的不满情绪也会扩散到其他方面,这是需要解决的;从精神面来看,如果两个人之间在性的关系上不够好,那么在精神这方面也很有可能不好,因为当你对对方没有性的兴趣的时候,就说明也许你对这个人也没有兴趣,同时也说明你和他之间在感情上可能出现了问题。当一个妻子老是向丈夫抱怨,老是找茬儿,可能会影响到夫妻关系,这样的影响,也会让彼此在性上得不到满足,或者排斥这样苟且的亲昵,最终可能滋生更多的矛盾。

    [展开全文]
    高山含笑 · 2016-05-04 · 第六期:中国人的“色”之潜意识 2

    1、想起二八率,世上能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少数。

    [展开全文]
    鄒翔 · 2016-05-02 · 第二期:“坚持”的秘密 0

    行动是内在与外在世界连接的必要之路,而缺乏行动力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勇气,也就是对于不确定的恐惧,因此会希望停留在可确定的安全感里,也就是不断的去做过多的思考来耗损自己行动的能量,但是勇气就是通过不确定性才能彰显出来,因此需要不断的练习。

    [展开全文]
    鄒翔 · 2016-04-29 · 第一期:行动力的隐藏秘籍 0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展开全文]
    乌鸦嘴 · 2016-04-29 · 第一期:中华衣冠里的潜意识 0

    1、食色性也。对于人而言,有两个需要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吃,一个是性本能。吃对应的是生存,性本能对应的是繁衍。生存和繁衍是各民族人性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丛神经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吃”和“性本能”所对应的脑部区域非常接近,这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2、我们中国人对吃的关注是比较高的,相反西方人对攻击性的关注会多一些,这可能还是与我们的文化背景——农耕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也容易与吃联系起来,比方说:吃官司、吃霉头、吃亏、吃香、吃货、吃苦等。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吃,可能跟我们幼儿时期“口欲期”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3、中国人吃背后的心理象征,是一种不求创造、只求获取,希望多占便宜的心理。

    4、中国人关注吃的背后,还与一定的政治文化背景有关。在中国古代,特别是秦统一了以后,统治者对国人的管理和要求更加严苛,同时发展到后面对性的管制也比较严,所以导致底下的人,都很压抑,这种压抑又无法释放,所以只能通过吃来满足心理的需要了。

    5、为什么有的人会看不起吃货,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当我们把过多的心理能量放在“吃”这样的基础的生物性本能的需要上的时候,我们就不太会有能量去做一些其他更高的价值取向的事情,比方说:创新、探险、艺术性活动等。如果是这样,那对于文化丰富性的发展是不利的。一个健康的心理,应该像马斯洛说的那样,各个层次的需要都要有,当我们生理性的需要满足后,我们要学会追求更高的成长性的需要。

    6、不是说到吃就是不好,吃也有好的一面。当人成熟后,吃变成了一种精神满足。有的时候,当我们觉得一个东西很好吃,不是这个说菜品真的很特别,而是我们心里无挂碍,心理很平坦,当我们的心情比较好,心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吃什么东西都好吃。所以,当一个人心理成长后,他不是不注重吃了,而是吃变成了他生活非常美好的一部分,但它也只是一部分,除了吃以外,他还会关注其他的事情,关注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

     

    [展开全文]
    高山含笑 · 2016-05-02 · 第五期:中国人的“吃”之潜意识 0

    1、嫦娥,原名姮娥。姮、嫦,都代表着不变

    2、嫦娥的故事,与变与不变有一定的关系,嫦娥飞天后住在广寒宫,后面便长生不老了。嫦娥飞天其实带了两个动物,一个是玉兔、一个是蟾蜍,从心理学的象征的角度,这两个动物其实代表了女性特质的象征。蟾蜍看起来很恶心,但是从象征来看,蟾蜍象征着生殖力,它是生殖之神,因为它产卵较多,所以有些少数民族会有蛙神。嫦娥把蟾蜍带上天,代表了她是女人,她有生殖的能力。若把蟾蜍对应身体的一个器官,蟾蜍对应的是卵巢,兔子则对应的是乳房,从心理象征的角度,兔子象征着女性的温柔、宁静、平和。但是不是总温柔,因为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所以把女人惹急了,她也会发火。

    3、吴刚与桂树的故事,吴刚一直砍桂树,砍到桂树快断了的时候,桂树又开始往外长,所以吴刚不得不一直砍树。让人不惑的是,为什么吴刚要一直砍树,一直周而复始地做这无聊的工作。其实,吴刚不是一个人的象征,吴刚砍树与月的盈缺是一个道理,这个象征着女人的什么呢,其实就是象征女性生理的变化,每月一次的大姨妈。

    4、嫦娥与月宫的故事。月宫,是广寒宫,而嫦娥又是单身的,或者说是离异的,因为她之前结过婚。这个与另外一个主题相关,就是之前说的“不死”,但是人是不可能不死的,若想不死,其实就意味着他也就不生,当你想不死的时候,就是在压抑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力不要焕发,这样的话,倒是不死了但也不生了,所以就寒冷了,于是就成了广寒宫了。

    5、嫦娥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反映了女性的一些心理,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古有把男人比作太阳,把女人比作月亮,其实有一点的心理意义。但是今天也有一些反对思潮,强调男女平等,这样的平等我们不可视为一切平等,而更多的是权利的平等,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对于男人与女人之间也要求“特质”上的一样,那就是不可能的了。在咱们国家50年代左右,开始强调男女平等,说女人也能顶半边天,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男人能开拖拉机,女人也能开;男人能开飞机,女人也可以;男人能到水里插秧,女人也能行,但是后面就出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女性的妇科病增多了。所以综上,男女是平等的,这点没有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男女是相同的,明白男女之间特质的不一样,也并不意味我们要歧视妇女、贬低妇女,女人身上也有很多是我们男人需要学习的品质、也有我们男人不能做的事情,男女之间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

    6、不要泛化男权和女权的概念。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做自己,另一方面,男女之间相处要有互动、要学会接纳对方的不同。

    [展开全文]
    高山含笑 · 2016-04-25 · 第四期:神话“嫦娥奔月”里的潜意识 0

    1、中国的拯救文化根植于神话里的灾变主题,如娲补天的故事。

    2、女娲,从荣格心理学角度,象征大地母亲,像母亲一样保护自己的孩子(人类)。

    3、即使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但母亲的角色依然很重要,扮演着重要作用。

    4、女娲补天故事,具有心理学的象征意义,可以视为一次心理治疗的过程。“天塌了”象征着自我完全无法应对,自我结构的崩溃。天塌了导致的结果是洪水泛滥。“洪水泛滥”象征着情绪失控。

    5、治疗过程:a,首先用乌龟的腿做柱子,象征着“第一步 稳定化、建立基础——安全感”。b,其次炼石补天,把天先补上,让其不往下不漏水,然后处理底下的问题,象征着“第二步 先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源上先去解决,然后再处理那些带来的问题”。c,尔后解决后续的问题,把已有的洪水予以解决,把毒蛇猛兽予以消除,最后让一切各就各位。

    6、心理治疗要讲究综合调理(综合调理,不认为一个问题是一个症状一个解决的,问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决办法,而需要全面的综合的去了解和解决),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有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慢,问怎么办,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内隐的心理假设,就是普天下写的慢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方法予以解决。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慢与慢,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学生而言,他写作业慢,可能是遇到了学习困难;而对于另一些学生而言,写作业慢,是因为我写完了,你也不让我玩,而可能你又要加一些题目给我,还不如慢一点。当然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7、中国人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一种父性的思维,而是一种母性的思维。父性的思维讲究目标化,是一种男人的思维,就像古代男人去打猎一样,只要盯着猎物把其猎获就可以了,至于周遭的环境,草是否绿、花儿是否开,不予考虑。而母性的思维,更讲究通盘考虑,是一种的全面的思维,对于心理治疗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全面到的综合考虑的女性思维。

    [展开全文]
    高山含笑 · 2016-04-25 · 第三期:神话“女娲补天”里的潜意识 0

    不死不生。恒常不变是做不到的。

    男女平等不意味着男女是相同的。中国文化中女娲创始,阴阳对等,所以本身男女就平等。要做自己,女人不要轻易做男人,女人更多是包容性。

    面对问题,男人——解决问题;女人——表达情绪。了解差异,不要有错误期待,期待要符合状态。

    女人物质性的本质——资源需求,采集的本能

    [展开全文]
    零纪年 · 2016-04-21 · 第四期:神话“嫦娥奔月”里的潜意识 0

    恒心(三心):专心、耐心、信心!

    二意:意愿、意志力!

    勇敢的开始,恒久的坚持!

    [展开全文]
    乌鸦嘴 · 2016-04-20 · 第二期:“坚持”的秘密 0
    • 首页
    • 2
    • 3
    • 4
    • 5
    • 6
    • 7
    • 8
    • 尾页
  • 授课老师

    朱建军老师

    意象对话创始人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文宝 开始学习 第一期:行动力的隐藏秘籍
    文宝 加入课程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胡老师123 加入课程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流星slr 加入课程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张锦春 开始学习 第一期:行动力的隐藏秘籍

相关课程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