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绘画投射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培训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培训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培训

    • 价格
    • ¥ 5580.00
    • 971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

    学习有效期 54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748)
      • 评价 (3)
    • 1.1-导学课1
    • 1.2-导学课2
    • 2.1-心理测验的定义和分类
    • 2.2-三大类心理测验
    • 主观投射测验
    • 导学课1讲义
    • 导学课2讲义
    • 心理测验的定义和分类讲义
    • 三大类心理测验讲义
    • 主观投射测验讲义
    • 4.1.1-绘画投射测验的概念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的概念讲义
    • 4.2.1-绘画投射测验的分类
    • 4.3.1-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
    • 5.1.1-绘画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 5.2.1-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
    • 5.3.1-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
    • 6.2.1-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 6.3.1-阿玛斯坑洞理论
    • 6.4.1-全息理论1
    • 6.5.1-全息理论2
    • 6.1.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 第二节绘画投射测验的分类.讲义
    • 第三节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讲义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的科学性讲义
    • 第二节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讲...
    • 第三节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2.讲...
    • 第一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讲义
    • 第二节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讲义
    • 第三节阿玛斯坑洞理论.讲义
    • 第四节全息理论1.讲义
    • 第五节全息理论2.讲义
    • 7.1.1-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7.2.1-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
    • 第二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7.3.1-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
    • 第三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1
    • 第一节整体信息分析概述讲义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2
    • 第二节整体信息分析概述.讲义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3
    • 第三节树的整体感觉讲义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4
    • 第四节树的整体感觉讲义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5
    • 第五节树的位置讲义
    • 8-6.树在画纸上的大小1
    • 第六节树在画纸上的大小1讲义
    • 8-7.树在画纸上的大小2
    • 第七节树在画纸上的大小2讲义
    • 8-8.树在画纸上的大小3
    • 第八节树在画纸上的大小3讲义
    • 8-9.树在画纸上的大小4
    • 第九节树在画纸上的大小4讲义
    • 8-10.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
    • 第十节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
    • 8-11.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
    • 第十一节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
    • 8-12.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
    • 第十二节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
    • 8-13.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4讲义
    • 8-14.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1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1讲义
    • 8-15.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2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2讲义
    • 8-16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3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3讲义
    • 8-17 树的种类1_改
    • 树的种类1-柳树1
    • 8-18.树的种类2
    • 树的种类2-柳树2
    • 8-19.树的种类3
    • 树的种类3-榕树
    • 8-20.树的种类4-胡杨树、松...
    • 树的种类4-胡杨树、松树
    • 8-21.树的种类5-椰子树
    • 8.21树的种类5-椰子树
    • 8-22.树的种类6-竹子、银杏...
    • 8.22树的种类6竹子、银杏树、...
    • 8-23.树的种类7-枣树、桔子...
    • 8.23树的种类7-枣树、桔子树...
    • 8-24.树的种类8-石榴树、云...
    • 8.24树的种类8石榴树、云杉树...
    • 8-25.树的种类9-灌木、草本
    • 8.25树的种类9灌木、草本
    • 8-26.树冠的开放与封闭1-开...
    • 8.26树冠的开放与封闭1-开放...
    • 8-27.树冠的开放与封闭2-半...
    • 8.27树冠的开放与封闭2-半开...
    • 8-28.树冠和树干的倾斜1-树...
    • 8.28树冠和树干的倾斜1-树冠...
    • 8-29.树冠和树干的倾斜2-树...
    • 8.29树冠和树干的倾斜2-树干...
    • 8-30.树冠和树干的倾斜3-树...
    • 8.30树冠和树干的倾斜3-树干...
    • 8-32.树木的多少2-三棵树及...
    • 8-33.树木周围环境1
    • 树木周围环境1
    • 8-34.树木周围环境2
    • 树木周围环境2
    • 8-35.树木周围环境3
    • 树木周围环境3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1-概念、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1-概念、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2-程序、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2-程序、沟...
    • 绘画投射测验伦理
    • 绘画投射测验伦理讲义
    • 9-1.树木画分区1
    • 9-2.树木画分区2
    • 9.2树木画分区2讲义
    • 9-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树冠...
    • 9.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树冠的...
    • 9-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树冠...
    • 9.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树冠的...
    • 9-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3-树冠...
    • 9.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3-树冠的...
    • 9-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4-树冠...
    • 9.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4-树冠的...
    • 9-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5-树冠...
    • 9.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5-树冠的...
    • 9-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
    • 9.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的...
    • 9-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7-树冠...
    • 9.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7-树冠的...
    • 9-1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8-树...
    • 9.1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8-树冠...
    • 什么是曼陀罗
    • 什么是曼陀罗讲义
    • 曼陀罗疗愈原理
    • 曼陀罗疗愈原理讲义
    • 什么是脉轮
    • 什么是脉轮讲义
    • 曼陀罗与海底轮
    • 曼陀罗与海底轮讲义
    • 曼陀罗与脐轮
    • 曼陀罗与脐轮讲义
    • 曼陀罗与太阳轮
    • 曼陀罗与太阳轮讲义
    • 曼陀罗与心轮
    • 曼陀罗与心轮讲义
    • 曼陀罗与喉轮
    • 曼陀罗与喉轮讲义
    • 曼陀罗与三眼轮
    • 曼陀罗与眉心轮讲义
    • 曼陀罗与顶轮
    • 曼陀罗与顶轮讲义
    • 9-1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1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
    •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
    • 9-1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1-...
    • 9-1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1-...
    • 9-1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2-...
    • 9-1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3-...
    • 9-1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3-...
    • 9-1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4-...
    • 9-1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4-...
    • 9-1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5-树...
    • 9-1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5-树...
    • 9-1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6-树...
    • 9-1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6-...
    • 9-1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7-树...
    • 9-1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7-...
    • 9-2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8-树...
    • 9-2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8-...
    •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树...
    •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
    •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树...
    •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
    • 9-23树冠局部信息分21-树叶
    • 9-23.树冠局部信息分21-树...
    • 9-2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2-果...
    • 9-2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2-...
    • 9-2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3-果...
    • 9-2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3-...
    • 9-2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树干...
    • 9-2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树...
    • 9-2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2-树干...
    • 9-2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3-树皮
    • 9-2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3-树...
    • 9-2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4-树干...
    • 9-2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4-树...
    • 9-30树干局部信息分析5-树干...
    • 9-30.树干局部信息分析5-树...
    • 9-31树干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
    • 9-31.树干局部信息分析6-树...
    • 9-32树干局部信息分析7-树干...
    • 9-32.树干局部信息分析7-树...
    • 9-33树干局部信息分析8-树干...
    • 9-33.树干局部信息分析8-树...
    • 9-34树干局部信息分析9-树干...
    • 9-34.树干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35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0-树...
    • 9-35.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0-...
    • 9-3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1-树...
    • 9-3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1-...
    • 9-3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2-...
    • 9-3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2-...
    • 9-3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3-...
    • 9-3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3-...
    • 9-3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4-...
    • 9-3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4-...
    • 9-40.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0.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1.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1.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2.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2.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3.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3.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4.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4.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5.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5.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6.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6.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7.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7.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8.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8.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9.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0.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0.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
    • 9-7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
    • 9-7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10.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1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2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2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2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2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2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0-2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8-31.树木的多少1-两棵树
    • 树木的多少1-两棵树
    • 9-49.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树木的多少2-三棵树及以上
    • 9.1树木画分区1讲义
    • 10-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0-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9-1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2-...
    • 9-2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2-树...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二、艺术和科学有相通之处

    (3)科学规律可以用艺术图像来表达。

    八卦的由来: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相传最早由伏羲所创。

    (4)自相似是科学

    分形理论的由来:1967年由美籍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德伯罗特提出的。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成为分形,意味着自相似。例如人类血管、树叶等。分形理论的价值揭示了部分组成复杂整体的规律和原则,通过自相似性我们可以分析局部来认识整体。从线性到非线性从有限到无限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分形理论是一种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新手段。

    三、绘画投射测验的精准性

    1、效度和精准

    (1)效度

    (2)精准:精密而准确。从精准医疗到精准心理。

    2、潜意识绘画表达的精准性

    3、提高绘画投射测验评估精准性的探索:

    (1)指标信息的科学分类

    (2)指标信息的精准提取:绘画工具改革、提取手段改革。

    [展开全文]
    小捲 · 2021-07-04 · 5.3.1-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2 0

    绘画投射测验历史沿革

    一、绘画投射测验的起源

    1. 绘画投射测验启蒙

    (1)绘画:是人类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最早的形式;岩画人类共同的母语;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距今4万年;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岩画位于江苏连云港市梅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将军崖岩画),距今约4000年。

    (2)由绘画到文字:人类最早的文字是由画发展而来。

    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古巴比伦伊拉克一带)、象形文字---埃及、甲骨文---中国。三种文字都是独立的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的,都是象形文字。

    2. 绘画投射测验的开创

    (1)绘画投射测验的起源:

       经我们研究发现绘画投射测验不是起源于西方,而是起源于中国。西汉杨雄最早的公元前200年前,在《法言问神》中写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2)颜真卿书法于人格分析记载:《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记载了颜真卿的性格特征与书法特征非常相似,大气磅薄、多力筋骨、端庄雄伟。

    (3)书画同源,源自人心。先秦诸子的"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文字图画不仅仅是记录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人民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投射内心世界的载体。

     

     

    2. 绘画投射测验的探索

    (1)画人投射用于儿童智力测验:1921年伯特Burt。

    (2)画人投射测验用于心理测验及家庭关系

    3. 绘画投射测验的发展

    (1)"HTP"测试创立与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巴克Buck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了房树人HTP测验。

    (2)树木画及人物画

     

    1. 中国绘画投射测验引进

    (1)1991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费明医生等在中国康复杂志发表题为"精神病人集体艺术治疗的初步探讨"的论文。

    (2)2007年

    2. 绘画投射测验在中国的改革:原因和思路

    3. 创新:采集状态创新---从意识到潜意识;分析指标创新---从单维到三维;思维模式创新---从线性平面到多维立体;分析理论创新---跨越心理学;研究手机端创新---从定性到定量;培养模式创新---从课程到专业。

    [展开全文]
    小捲 · 2021-07-02 · 4.3.1-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 0

    根部断开,和父母的分离;中间断开,受到伤害

    [展开全文]
    ttxinli_3ca313b103 · 2021-07-02 · 9-2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3-树皮 0

    美感度不好(不像树就说明心理不健康)

    树枝末端有涂黑

    流畅度和连续性一般

    开放的写实的树

    均衡性不错

    树干一根线,树干太细,(单线树干情绪非常脆弱,需要咨询)

    树冠呆板,不像树。

    所有树枝末端涂黑,指标负性

    地面线有变异信息,(刀形类似树叶的转移物)

    心理健康程度较差,建议医院就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8 · 10-2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22-案例20 0

    画面不够美,线条不流畅,线条不连续,用笔力度不宜辨别,无明显涂黑

    树偏小,位置偏右(受父亲或男性影响较大)

    柳树(抑郁型个性)(无树叶,情绪低落)

    树无明显倾斜

    田园式的生活场景(菜地,池塘,远山,房屋)(当下生活场景的还原或是幼时生活环境的向往)

    未来家庭树枝断续较多,(婚姻生活不快乐或者对现在家庭不够重视)

    树干描绘严重(童年成长时对父母教育方式比较抵抗)

    根部没有表达,说明对本能有压抑

    池塘代表追我心灵净土,有断续说明有梦想但是追求不到。

    房屋在树木右侧,房屋顶端有涂黑。(童年生活也有很多不快乐)

    房屋没有窗户,说明家庭环境的不和睦不希望别人知道

    房屋的门没有门框,说明有家不能回

    门前的小路特别直,人际关系不懂得迂回。

    路线路断续,说明阻扰较多

    房屋下面地缘线断续,说明房屋根基不稳

    远山有两只写意的鸟,说明感觉有好事发生

    菜地,代表父母是农民,以种粮食为生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8 · 10-2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21-案例19. 0

    美感度适中

    线条不够流畅

    线条不够连续

    少量涂黑

    用笔力度适中

    位置居中,说明物质和精神追求均衡,受父母影响均衡

    超纸边,说明容易受环境影响

    树冠树干均衡

    写实写意结合

    树冠树干无倾斜

    未来家庭有3个分枝,说明对未来家庭很重视,有谈恋爱的想法

    树干粗,说明从小家境比较好

    树干底部有分叉,右侧连续性不够好,说明小时候对父亲的教育很抵触。

    原生家庭的分枝略向下,推测童年跟父母关系不够好

    地面线左低右高,是积极指标

    本能被压抑

    精细描绘的突出的蝴蝶,等待不确定的爱。(爱而不得)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8 · 10-2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20-案例18. 0

    美感适中

    线条流畅度不佳

    线条连续性不佳

    有涂黑

    用笔力度适中

    偏左(童年受母亲或女性影响较大

    超我强大

    半开放

    重视未来家庭

    树干窄,说明童年家境不是特别好

    树干涂黑(情绪不好)

    地面有双线精细描绘的孤独圈(人为造成)

    树上有秋千(童年美好记忆,牺牲未来家庭)

    秋千挂在树叶上,没挂在树枝上。说明挂的并不牢靠

    未来家庭区域挂了一把伞(有防卫意识)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8 · 10-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19-案例17. 0

    美感度不好

    连续性不够

    流畅性还可以

    用笔力度适中

    树叶涂黑

    偏中偏左(童年受母亲影响较大,个性中像母亲多一些)

    偏小(不够自信)

    树冠重心偏向未来家庭

    树冠方形,人际交往不够灵活

    树皮涂灰,情绪不好

    根部堵塞,本能压抑

    树干底部有涂黑

    落叶(季节转换、思念亲人或情人、未浇水、暴风雨)落叶描绘精细

    雨(外界因素导致情绪不好)

    地面线向上(有正能量)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5 · 10-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18-案例16.png 0

    基本均衡

    树偏小

    树冠向现在家庭倾斜,可能会导致重心偏移

    松树(迎客松,对友谊和爱情坚贞)

    树叶涂黑,说明树的活力不够

    树干有涂抹,(疤痕)说明情绪不好

    树根涂黑,本能被压抑(或者本能被否定)

    现在家庭分枝长,但是起始点不通(关注家庭,但投入不够)

    画心(说明情感有困惑)(画在根部,性的方面可能有问题)

    树远离地面,不接地气,失去环境支持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5 · 10-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17-案例15. 0

    画面不够优美

    线条流畅性不够好

    线条连续性还行

    用力适中

    无涂黑

    偏右偏下

    大小适中

    开放

    树冠向右倾斜

    童年生活不快乐

    当下潜意识中跟原生家庭纠缠较多

    童年受父亲影响比较大是因为受母亲压迫较多

    虽然已婚,但是可能在婚姻家庭的投入较少

    花钱比较多

    面貌还原:童年不够快乐,母亲比较强势,更愿意听父亲的话。原生家庭不快乐,父母关系对他童年的影响较大。

    建议与原生家庭分离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5 · 10-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16-案例14. 0

    偏左(童年成长受母亲影响多一些)

    大小适中

    树干略短(情绪表达不够丰富,超我比较强)

    树冠半封闭半开放

    写意的树

    无倾斜

    蘑菇型树冠,道德感强(有羞耻感)树冠下坠,童年生活不是很开心

    果实代表成果,说明喜欢孩子。果实超过3个,说明想要的比较多。

    树冠顶端很平,说明目标不明确。

    树干进入树冠前有分叉说明父母可能分居或离异,去世或者关系不好

    树干与树冠交界处有堵塞,说明情绪领域和精神领域不通畅

    树皮平整度不好,说明童年有情绪创伤

    树根少

    树干半圆疤,左侧恋母,右侧恋父(或者是有情绪创伤)

    3/4太阳,渴望来自男性的温暖

    云是压力源,云会阻挡温暖

    小鸟(感觉有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树屋(心灵缺乏安全感)

    树干底部有转移物,同时有蝴蝶(不确定的爱,并不想让人知道)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5 · 10-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15-案例13. 0

    画面可以

    线条流畅(树干有弯曲)

    线条连续

    力度适中

    无涂黑

    偏右(童年成长过程受父亲男性等影响较多)

    大小适中

    树冠树干树根均衡性差一些,树干比较细

    开放树,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

    向左倾斜(倾斜5度,就有重要意义)受父亲影响较大,跟原生家庭纠葛较多

    像柳树,如果是柳树的话,说明情绪不快乐

    树枝向下,代表失去(不能获得阳光,和光合作用,最后会干死)

    树干波折(成长过程中情绪反复受影响,可能有创伤)(也曾受到多母亲的伤害)

    童年不太快乐,父亲可能对他有压迫,父亲对他的影响持续到成人。建议跟原生家庭分离,创造自己的生活。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5 · 10-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14-案例12. 0

    偏左

    不够自信

    均衡性可以

    没有活力

    树冠开放

    无倾斜

    树冠顶端平口式断口,说明曾经目标未达成,或发生过改变

    线型树枝,说明脆弱

    无树叶,滋养不畅

    重视未来家庭

    树干下端有严重涂抹,说明童年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抵抗

    原生家庭树枝向上树叶向下,说明童年有很多不快乐

    树根和树干连接处被堵塞,本能被压抑

    渴望婚姻,不太自信,目标感弱,事业不是太好,本能被压抑。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5 · 10-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析13-案例11 0

     艺术和科学有相通性

    1. 科学和艺术概述

    (1)科学:

    概念: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

    特征:客观性---已存在事实为研究对象

             验证性---研究结果必须是可验证的

             系统性---是一套知识体系

             发展性---科学的知识的内容和 体系是不断发展的

    (2)艺术:

    概念:指一种旨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

    特征:审美性---领会事物或艺术作品的美

             形象性---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

             主体性---融入创作主题和欣赏主体的思想和情感

    2.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1)密不可分:不可分割,共同基础是反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

    (2)两者的共性:1. 两者追求的目标相同---事物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2. 两者所需的素质相同---兴趣和激情

                              3. 两者所需的能力相同---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科学和艺术的相通之处

    (1)科学追求的是真,艺术追求的是美;真和美是想通的。

    科学的本质是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本身具有一些规律,如简单、和谐、对称等,这些规律实际上就是艺术的美。

    (2)科学原理证明:圆形具有相对最大的容积、最强的支撑力。

    艺术经验证明:圆形是绝对对称,高度和谐的形态,而星球是圆的,是至善的象征。

    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一定会发展到艺术美的层次。科学境界的合理性表现于艺术中,就在于和谐性。

    (2)0.618规律是想通的:又叫黄金分割,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的。

     

    [展开全文]
    小捲 · 2021-07-02 · 5.2.1-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 0

    绘画投射的科学性

    (1)个人经验或直觉法

    个人经验对于绘画投射测验中指标一样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和中国科学发展史上,靠个人经验和直觉认知事物规律的人不在少数。

    优点: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能发现事物本质。

    缺点:不稳定、难以复制,只有少部份人拥有、难以形成科学理论。

    (2)特殊个案分析法

    绘画投射测验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不停的人之间心理状况、成长环境千差万别,被试者所画的画是难以重复,不可能把一个所画的特殊指标到处复制。所以,如果按成组实验方法,有时难以在一段时间内收集到足够多的绘画投射测验的恶样本满足样本含量要求。

    优点:能够发现一些指标

    缺点:收集案例较困难、需要进行实践和科学双重验证。

    (3)统计学和大数据方法

    统计学:主要分析方法是归纳推断(通过样本推断总体)

    优点:较科学

     

    缺点:很多指标出现频率较低,难以统计。

    大数据: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咯日小孩尿布与啤酒之间有着惊人的联系;服刑人员在雨中人画投射测验中没有眼珠)

    优点:科学,精准

    缺点:大数据收集和提取比较困难。

    (4)理论演绎法

    演绎法是从一般原理推演到个结论的思维模式,这种得出结论正确与否取决于推理的前提是否正确和推理的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西方绘画投射完全依据心理学作为演绎的理论,而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过去狭窄,无法涵盖宇宙万物。这也是西方绘画投射测验难以走出误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引入具有普遍规律的全息理论后,将绘画投射测验中出现的复杂指标与人的心理建立的对应关系,推理的前提科学了,分析和判断有了正确的依据。

    优点:可以推理,举一反三。

    缺点:理论选择困难,仍需实践验证。

     

     

    [展开全文]
    小捲 · 2021-07-02 · 5.1.1-绘画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0

    刀:

    1、有过被人伤害的经历

    2、看到有人用到

    3、有伤害他人的想法

    4、有武侠情结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3 · 9-7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25-十字、米字、井字纹、刀和剑 0

    文字,无意识表示期盼,有意识表示遗憾或内疚如“年”“家”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3 · 9-7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23-数字文字类 0

    精子:表示所做工作没有得到认可

    舌头:说话太多(口舌之争)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3 · 9-7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22-类似人体器官类2-精子、女性生殖器、舌头、臀部、人头 0

    眼睛:在意别人的眼光,容易失去自我,出现心理问题。

    地面线上有眼睛,表示有人注视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3 · 9-7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21-类似人体器官类1-眼睛、乳房、男性生殖器 0

    树屋表示心灵缺乏安全感

     

    [展开全文]
    indefinite · 2021-06-22 · 9-6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18-树屋 0
    • 首页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尾页
  • 授课老师

    刘伟老师

    高惠敏

    课程特色

    视频(164)
    文档(164)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ttxinli_492a38b488 完成了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
    ttxinli_492a38b488 开始学习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
    ttxinli_492a38b488 完成了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
    ttxinli_492a38b488 开始学习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
    张彦华 开始学习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