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动力催眠
  • 动力催眠专业技能证书课程
  • 默认教学计划
  • 动力催眠专业技能证书课程

    • 价格
    • ¥ 7800.00
    • 1317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默认教学计划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1653)
      • 评价 (26)
    • 动力催眠——导读
    • 第二节 催眠的历史
    • 第一节 课程介绍
    • 第三节催眠的历史
    • 作业
    • 第四节 作业讲解
    • 第五节 催眠的理论流派
    • 第六节 催眠的历史源流
    • 第七节 课程作业
    • 作业
    • 第八节 舞台催眠(一)
    • 第九节 舞台催眠(二)
    • 第十节 舞台催眠(三)
    • 第十一节 课堂作业
    • 第十二节 大脑结构功能与头脑理论
    • 作业
    • 第十三节 新皮质与想象
    • 重点 如何学习好动力催眠证书课程
    • 作业
    • 第十四节 课后作业
    • 第十五节 什么是催眠(一)
    • 第十六节 什么是催眠(二)
    • 第十七节 课程作业
    • 作业
    • 第十八节 眼光凝视技术
    • 第十九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一)
    • 第二十一节课后作业
    • 第二十二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三)
    • 第二十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二)
    • 第二十三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四)
    • 第二十四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 第二十五节 触发战斗逃跑
    • 第二十六节 作业讲解
    • 第二十七节 催眠的基本流程
    • 第二十八节 催眠前谈话
    • 第二十九节 暗示感受性(一)
    • 第三十节 暗示感受性(二)
    • 第三十一节 暗示感受性(三)
    • 第三十二节 作业讲解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三十三节催眠后暗示(一)
    • 第三十四节催眠后暗示(二)
    • 第三十五节催眠加深技术(一)
    • 第三十六节催眠加深技术(二)
    • 第三十七节 催眠加深技术(三)
    • 第三十八节 催眠与暗示(一)
    • 第三十九节 催眠与暗示(二)
    • 第四十节 催眠与暗示(三)
    • 第四十一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三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四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40节作业
    • 第四十五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六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八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一...
    • 作业
    • 第四十九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二...
    • 第五十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三)
    • 第五十一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 第五十二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
    • 第五十三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二...
    • 第五十四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 第五十五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
    • 第五十六节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 第五十七节 生活中的暗示
    • 第五十八节 催眠人桥
    • 第五十九节 自我催眠的两大原则
    • 第六十节 自我催眠的流程
    • 第六十一节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
    • 第六十二节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
    • 第六十三节 课后作业(三)
    • 第六十四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一...
    • 作业
    • 作业
    • 第六十五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二...
    • 第六十六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三...
    • 第六十七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四...
    • 第六十八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五...
    • 第六十九节 催眠模式(一)
    • 第七十节 催眠模式(二)
    • 第七十一节 催眠模式(三)
    • 第七十二节 催眠模式(四)
    • 第七十三节 催眠模式-揭露过火实...
    • 第七十四节 催眠模式-揭露意念移...
    • 第七十五节 催眠模式-揭露弯钢勺
    • 第七十六节 催眠模式-揭露造神运...
    • 第七十七节 神经语言学(一)
    • 第七十八节 神经语言学(二)
    • 第七十九节 神经语言学(三)
    • 第八十节 神经语言学(四)
    • 第八十一节 神经语言学(五)
    • 第八十二节 神经语言学(六)-建...
    • 第八十三节 神经语言学(七)-建...
    • 第八十四节 神经语言学-次感元
    • 第八十五节 神经语言学-策略
    • 第八十六节 神经语言学-NLP戒...
    • 作业
    • 第八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八十八节 课后作业(二)
    • 第八十九节 课后作业(三)
    • 第九十节 课后作业(四)
    • 第九十一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一)
    • 第九十二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二)
    • 第九十三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三)
    • 第九十四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四)
    • 第九十五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九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 第九十七节 梦与梦的治疗(一)
    • 第九十八节 梦与梦的治疗(二)
    • 作业
    • 作业
    • 第九十九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生理...
    • 第一百零一节 梦与梦的治疗-释梦...
    • 第一百零二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零三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零五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
    • 第一百零六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
    • 第一百零七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生...
    • 第一百零八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红...
    • 作业
    • 第一百零九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
    • 第一百一十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
    • 第一百一十一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
    • 第一百一十二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一十三节 课后作业(二)
    • 作业
    • 第一百一十四节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
    • 第一百一十六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七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八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九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二十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
    • 第一百二十一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二十二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二十三节 K氏催眠(一)
    • 第一百二十四节 K氏催眠(二)
    • 第一百二十五节 K氏催眠(三)
    • 第一百二十六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二十七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二十八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作业
    • 第一百一十五节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
    • 第一百二十九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三十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次...
    • 第一百三十一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三十二节 课后作业(二)
    • 第一百三十三节 年龄回溯(一)
    • 第一百三十四节 年龄回溯(二)
    • 第一百三十五节 年龄回溯(三)
    • 第一百三十六节 年龄回溯(四)
    • 第一百三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三十八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三十九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节 艾瑞克森式催眠(三...
    • 第一百四十一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二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三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四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五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四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一百零四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二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四十七节 治疗性意象(一)
    • 第一百四十八节 治疗性意象(二)
    • 第一百四十九节 治疗性意象(三)
    • 第一百五十节 治疗性意象(四)
    • 第一百五十一节 治疗性意象(五)
    • 第一百五十二节 治疗性意象(六)
    • 第一百五十三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五十四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五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六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七节 催眠与亲子关系
    • 第一百五十八节 催眠与自我提升
    • 第一百五十九节 重度情感障碍(一...
    • 第一百六十节 重度情感障碍(二)
    • 第一百六十一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六十二节 焦虑障碍
    • 第一百六十三节 强迫症和精神分裂...
    • 第一百六十四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六十五节 孤独症
    • 第一百六十六节 多动症
    • 第一百六十七节 课后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一百七十节 催眠和危机干预
    • 第一百七十一节 催眠与防御机制
    • 第一百七十二节 催眠与家庭系统
    • 第一百七十三节 催眠与物质滥用
    • 第一百七十四节 催眠与镇痛
    • 第一百七十八节 催眠与正念(一)
    • 第一百七十五节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
    • 第一百七十九节 催眠与正念(二)
    • 第一百八十节 催眠与正念(三)
    • 第一百八十一节 催眠与正念(四)
    • 第一百八十二节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
    • 第一百八十三节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
    • 第一百六十八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
    • 第一百六十九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
    • 第一百七十六节 催眠与自我成长(...
    • 第一百七十七节 催眠与自我成长(...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2.9舞台催眠(二)

    还有一个原因,对权威的服从,米尔格莱姆1974年做的实验,我们看看惩罚能不能增加对词汇的学习能力,权威命令我了,我就可以自己去思考。权威的服从和从众效应可以完美的解释在舞台上的表演,舞台表演的原理:一是召唤大众,有意愿和动机,三有明确的角色扮演,再筛选,留一些有积极反应的人,最后群体效应,这里归因很重要。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4-15 · 第九节 舞台催眠(二) 0

    2.8舞台催眠

    舞台催眠也暗合了很多催眠的原理,发展心理学的社会角色理论,舞台上催眠师说睡着,就纷纷睡着。怎么理解这些现象,有一个现象在社会心理学当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叫从众效应(由于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个体改变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使之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一种倾向),从众效应被查理芒格称为误判心理学。从众一是服从二是接纳。勒庞说人道群体智商就严重降低,他写的《乌合之众》,这是群体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所以用智商换取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Asch实验,从众的深层心理原因——追求归属感,追求归属感是为了满足对安全感的需要,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4-15 · 第八节 舞台催眠(一) 0

    2.6催眠的历史源流

    舞台催眠是角色扮演的主场地,做催眠就是让你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再进入另一种状态。从不同的角色中自由的切换。这是跟催眠的现象有关,做为催眠师,你越能进入角色效果就越好。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催眠是一种退行,这个退行状态帮助他修复,因为他能进入有弹性的状态,自如的修复,再叫醒以后就成长出来了。

    催眠的理论流派:1分离理论2社会角色论3退行理论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4-14 · 第六节 催眠的历史源流 0

    十三 第三章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十二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十一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十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九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第40节作业 0

    八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七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六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五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四 作业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三 从众效应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二 2 最早提出分离理论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一 1 动物磁力  4-14整理

    [展开全文]
    651010 · 2021-04-14 · 作业 0

    催眠诱导的原理:

    完全潜意识,那是睡着的状态。如果白天他还能完全潜意识,那一定是精神病人,因为他没有意识管理的行为。

    催眠诱导包括:引导注意力,制造分离,让意识和潜意识同时活跃。

    分离的反应:不由自主的那个反应叫做分离的反应

    很多身体操背书效果很好,是因为身体是潜意识的一部分,这个时候身体能激活,意识能激活,这个时候的状态就类似于催眠的状态。

    不能使用催眠诱导的情况:

    1.没有意愿   2.害怕与恐惧

    做催眠之前要问一下,说:我们现在给你做个催眠的训练好吗?        

    获得他的许可。

    做邀约的时候是有个要求的,“我们做个催眠训练吧,好吧!”这样你跟从的可能性比较大。

    身体就是潜意识  。身体的表达就是潜意识的表达。      

     

    很多家长说,我和孩子沟通很好,但为什么不起作用?用嘴巴沟通,这就是单纯从意识层面沟通,最多最多百分之12,你都做满了,也就百分之12.完全不及格。

    做催眠,一直和他说,帮他去分析,这都是意识层面的。而且越是分析,做了对不对,做了行不行……越强调这一切,意识越活跃。潜意识越动不了。这也是很多孩子“老师,你说得对,我好好做……”结果回头还是那个样子。这就是意识做到了,潜意识做不到。所以如何他的身体,也就是潜意识也能做到呢?这就是咱们催眠能做到的。

    做催眠是让兴奋的意识稍微抑制一下,让潜意识也能活跃起来。

     

     

    年龄太小,孩子的意识没办法跟从你的诱导也不可以做催眠。

    催眠化的养育方式

    通过催眠训练他的注意力。但是严重的注意力训练不集中,你得四处抓他,没有办法正常互动,这时候就停一停,让妈妈改变更加重要。

    催眠能治疗抑郁症吗?能,但是中、重度抑郁症是要去医院精神科,不应该我们来做。

    正常细胞需要跟周围有交流,肿瘤细胞则比较特立独行。当正常的细胞落单儿了,他迫切需要跟外界交流。当他跟外界的失联,意识跟潜意识之间的失联造成的抑郁症的问题。

     

     

     

     

     

     

     

     

     

                   

    [展开全文]
    ttxinli_7091418450 · 2021-04-14 · 第十九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一) 0

    任务149:第一百四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我们前面讲关于治疗导向,我们说关键就是你的解释体系是什么,你用认知能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  可以,你用行为上的问题,可不可以解释问题  可以  所以你用头脑理论能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也可以,你可以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意识和潜意识的冲突,可不可以呢  也可以,所以这就是不同的解释体系 好吧,所以有一些治疗导向是以性为治疗导向。没问题的

    所以佛洛伊德就有个学生走向另外一面了,安娜佛洛伊德是说什么说这个性冲动在潜意识里都是冲动,我们要好好管理,另外一个学生说,既然有这么大的冲动  表达释放吗?所以要让它表现出去,结果他就走到了完全另外一条道路上去。结果当时弗洛伊德已经去世了,安娜弗洛伊德掌管精神分析的大旗,安娜弗洛伊德没结过婚 是个处女,这个人就天天说这人有神经症是压抑,他没有体会过高潮,通过高潮的释放能彻底地表达治疗好神经症。

    直接被安娜佛洛依德赶出大会场  这个王八蛋去除不要他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被赶走了,你看到了他不同的出发点,就有不同的理论取向,好了,艾瑞克森是啥?艾瑞克森是个音盲色盲身体残疾。他有啥  他要找问题全身都是问题,要解决也解决不了这么多怎么办?看我有啥吧,所以艾瑞克森的导向是以资源为导向,所以我就看我手里还有什么牌。本来就没几张牌,你还老让我修复。

    艾瑞克森治疗的导向是

    A、童年

    B、问题

    C、性

    D、资源

    不用修复了,就打好我手中的牌就可以了,所以艾瑞克森的导向是以资源为导向的,把我所有的东西我拥有的东西运用到极至,所以霍金只有一个手指,后来手指头都不能动了,就能动眼睛了,就靠这点事情还能持续做沟通,上电视做演讲,上节目,还参加娱乐节目,了解了,最后就剩一个眼睛可以动了,所以把这点用到极至 以资源为导向 好了,艾瑞克森治疗的特点是。

    艾瑞克森治疗的特点是(D)

    A、发现问题的成因

    B、调整来访者错误的认知

    C 、进行规范的行业训练

    D、利用来访者的资源

    A发现问题的成因  大家知道了肯定不是了,艾瑞克森懒得发现那些事儿,你说你夫妻关系不良,他想那怎么良起来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原生家庭造成我不关心 B调整来访者错误的认知,他不谈这个事情  C去进行规范的行为训练。那是行为主义的事情  D利用来访者的资源,咱就看你有啥吧,所以他天天看自己有啥  看到的全是自己能有的优势,所以他看来访者就是看你的优势是什么,前面讲过了你一个惊恐发作的人。在艾瑞克森来看,哇天哪,这个能够瞬间调整血压调整脉搏,把呼吸调整到这个极至 对生理功能的调节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太厉害了 对吧,这是你的能力啊,所以这是能力。

    下面哪句话符合艾瑞克森允许的特点(D)

    A、做一个呼吸,然后闭上眼睛

    B、做一个呼吸,然后闭上眼睛,好,你做的很好

    C 、闭上眼睛你就可以放松下来了

    D、你可以做一个深呼吸,然后让自己闭上眼睛   

    下面单选题下面哪句符合艾瑞克森允许的特点?艾瑞克森是什么样一个人,Everything s okay允许你,就是我允许你这个允许你那个。

    第一个A做个深呼吸,好吸气,好 闭上眼睛,这是我们教动力催眠,多么简单明快直接,但是老师他没闭眼 怎么办?他没有看我手怎么办?我会告诉你,我说来看我的手。来看我手,来 吸气,闭上眼睛,你晃晃手嘛对吧,你摇一摇来看这  宝贝  来看这,看这吸气吸气。

    来 闭着眼睛 真好,如果没闭眼  来 闭着眼睛  对吧,你知道艾瑞克森残疾,他拿起右手的话得用左手拿着 来吸气,闭眼  难度太大了。所以,所以如果说来吸气,闭眼 没闭,那不好失败嘛,所以这个是不行的,B做一个深呼吸,闭着眼睛。好 

    你做的很好,这不叫允许,你只是强化一下,这也不是  C好,当你闭上眼睛,你就可以放松下来了,这是一个用因果关系连接起来的句式,这并不代表也许,下一个你可以做一个深呼吸。然后让自己闭上眼睛,You can你可以,你可以,你可以做一个深呼吸,然后你就可以让自己闭上眼睛。

    如果他没闭呢,lt s ok 你可以啊,我多轻柔啊,就是你没做到的时候我也没失败,我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因为我也很辛苦,我动你也很麻烦,所以我坐在这儿 I really don t know我也不知道你要不要闭眼睛。你可以闭上眼睛进入催眠状态,你也可以不闭眼睛,我手都不用动,身子也不用动,我就坐在这一动不动,你来动。

    所以你看我们做催眠说  来,闭眼 睁眼 吸气 睡  你忙活,因为你是个活物,艾瑞克森我只能允许你了,所以你要记住他的工作的特点是跟他自身的特点有十分强烈的关系,OK好了,

    来访者说,“我很害怕”艾瑞克森式的催眠师会怎么说(B)

    A、害怕是很正常的,我也经常害怕

    B、我知道你害怕,你可以害怕,同时你不必一定要害怕

    C 、你害怕什么呢

    D、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通常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单选题来访者说,I m  scared  我很害怕,如果是艾瑞克森式的催眠师,会说什么呢?害怕是很正常的,我也经常害怕。这是跟人共情,跟你有啥关系?这肯定是不对的吗?作为咨询师都不应该这么说对吧?下一个说来我这儿说我很害怕,害怕什么呀?跟我说说有什么可怕的说说怕什么,你好奇八卦,你这不是催眠师了。这个也不是,下面一个害怕啊,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通常这种害怕具有保护作用的,因为害怕就可以让你不做一些事情,所以这是个保护机制。

    所以你要看清楚你这个害怕是如何保护你自己,避免一些事情,你要好好反思一下,艾瑞克森也不干这个事,你这搞分析呢,你分析我的害怕了,那艾瑞克森会咋说?对于艾瑞克森式催眠师来说。你说我很害怕他会说什么,Oh i know that 我知道你很害怕,你可以让自己害怕,You can 你可以害怕,同时你知道你也不一定一定去害怕什么,就是你就害怕呗,这就是艾瑞克森的方式,就是我不干预你,但是我允许你我知道你,我知道。但你也不一定一定得去害怕,换句话说就是你可以害怕,你可以不害怕,你可以害怕一点,可以害怕更多一点,可以完全不害怕,可以绝对害怕。我不知道你到底想怎么害怕,但是那你就要不要害怕,所以你基本就是一个态度嘛,但是他可以通过这个事说一大堆东西,反正你听完他说话你毫无压力,为什么,你不一定说我要对抗害怕或者不害怕,

    来访者说“我不想闭眼睛”,艾瑞克森式的催眠师会怎么说?(C)

    A、不闭眼睛,你就没办法进入催眠状态呀,你要闭上的

    B、那你想怎么样?难道想睁着眼睛做催眠吗?你想这样也行

    C 、你可以闭着眼睛进入催眠状态,你也可以睁着眼睛进入催眠状态

    D、那我们就谈谈闭上眼睛对你意味着什么吧

    单选题来访者说我不想闭眼睛,对于一个艾瑞克森式的催眠师,他会说什么?A不闭眼睛,那不闭眼睛这个催眠没法做。你闭上眼睛才能放松下来,这肯定不是,我们都不这么说,何况他们  这是不会做催眠的人,这是家长才学的催眠给自己家孩子做  孩子不闭眼,他就胡说八道了也紧张了。

    这是谁说都不对的  B老师我不想闭上眼睛,你想怎么样?难道睁着做催眠,你想这样,你要睁就睁呗,这又是一个外行人,这是老师才学会催眠,完全不够接纳。老师我不想闭上眼睛,那我们就谈谈你不闭上眼睛,这意味着什么呢?你在抗拒什么?你在害怕些什么呢?你可以用语言来告诉我吗?我又探究背后的原因了,了解了 你这个心理学大师才会这么问。

    怎么说呢,看艾瑞克森会怎么样说,他说我不想闭着眼睛,对于艾瑞克森式催眠师说,OK,你可以让自己闭着眼睛进入催眠状态,同时,你也可以让自己不闭着眼睛进入催眠状态,OK,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OK。所以我不知道你是现在就不想闭着眼睛一直睁着眼睛呢,还是睁了一会儿以后你会闭上,或者你先闭一会儿还会睁开。

    无论哪种方式,你的潜意识都会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方式,我不知道你的潜意识是怎么选择的,也许你在意识上还不知道你自己怎么选择,同时,你的潜意识会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方式引导你进入那个最舒适的状态,OK,就这一个事,他又说了一堆东西。你又晕差了,了解了,所以艾瑞克森式催眠师他永远跟你柔来柔去,坚决不主动表态,所以你都没法攻击他,你说好,OKOK你说什么都行了,我都我就进去了。

    “在你进入催眠状态之前,我会给你做一个暗示感受性的测试”,这当中包括着什么技术(D)

    A、比喻

    B、允许

    C 、分离

    D、假定前提

    单选题  在你进入催眠状态之前,我会给你做一个暗示感受性的测试,这是我们的台词对吧,这个当中包含的一个技术,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技术?这是个语法结构,在你进入催眠状态之前,我会给你做一个是暗示感受性测试。这是比喻吗?这是间接暗示吗?这是我在用允许吗?这是我在制造分离吗?都不是,这是一个Presupposition假定前提。

    我扇你大嘴巴之前,你最好把作业都写了,了解了,在什么之前就告诉你一会儿要发生这个事了,这就是假定前提,我不知道到底是你的手掌,还是手臂在向你的面部靠近。这就是一个假定前提,你看一下到底是手掌还是手臂,它的前提是你的手掌在靠近 了解了,这就是假定前提,你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傻。

    你知不知道你是个傻瓜,假定前提是什么大家了解了,你是个傻瓜,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傻,是吗?我知道那也是傻,我不知道也是傻,反正你傻定了,所以你要学了催眠以后骂人的话。你就会学会新的花色骂人法,你知不知道你傻呢,这种问题不能回答,了解了,OK,所以这讲听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听到。否则你孩子会问你的,好了,

    艾瑞克森催眠的开始启动的最佳方式(D)

    A、分离

    B、比喻

    C 、允许

    D、描述

     

    艾瑞克森催眠开始启动的最佳方式是什么?这是因为你上来你不能说,这催眠之前你上来不能就,A分离,分离是什么?在意识层面上,你可能想进入催眠状态,但是在潜意识上也许你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在意识上你可能要想很多东西,但潜意识上已经完全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这是分离。最开始直接直入主题是不合适的。

    所以分离是不可以的,比喻是什么?比喻就是讲故事,而且讲故事,大家经常以为是说我要让他好好学习,怎么办呢,讲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让他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因为他得有关系吗?所以这是比喻的方式,但是你不能上来就给人讲故事吧,对吧,也不是最好的方式,允许呢,你可以睁着眼睛,你也可以闭着眼睛。

    不知道什么方式最适合,让你进入催眠状态,上来就允许也欠了一点,因此万能的钥匙,记住了,万能的钥匙是什么,D描述,就是你先不做任何事情,他往这一座,先描述,描述什么呢?描述绝对事实,现在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五点了,是不是绝对事实,是的?今天是星期二,星期二的下午,天气阴阴的。

    确实是阴天,是不是对的?我们同学坐在这里听课,这时空调响了,又在吹暖风了,但我们觉得不需要吹暖风,所以张老师你去把暖风关掉了,全都是事实,你坐在这里听着我说话,这都是事实,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进入催眠状态了,下面就不是绝对的描述了,就开始引导了。

    所以前面那一大堆准备都是描述,这个描述的要求是绝对正确,绝对事实就可以了,你不会错,所以这就是是的设定,所以我说的对啊,说的是啊,你没有办法反抗。所以他就不会有阻抗,所以前面一系列的是的设定,他没有任何阻抗,所以在这你们坐在这里,我相信大家已经准备好去开始体验催眠的过程。

    这可是未必,但是前面有那么多的准备了,这句话再说出来,你的阻抗就减得很少,所以前面的描述极为重要,大家很多时候,包括我们前面说的分离比喻就是间接暗示,其中比喻璧喻讲故事等等。很多同学说,老师这个讲故事怎么讲?我要怎么找到那个相关的故事?我是不是要多读一些故事书啊?可以的,你可以读一些故事书,没问题的。

    那你不会讲什么故事,我找不到特别贴切的跟这个事情,那我怎么讲呢?答案是瞎讲,就是你想讲什么故事都行,所以我在艾瑞克森基金会培训的时候。当时是美国临床心理学临床催眠杂志的主编,他在讲暗示隐喻譬喻这一部分,他让我们做练习。

    练习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来访者,也就是你的搭档,要说一个事情,比如说我要考医师执照了,我很焦虑,然后你讲一段故事,讲一段经历,你的目标就是跟他一点也不搭界。完全不靠谱,知道了?你只是描述一个,比如说我要去考医师执照,我要考律师执照,我要更新执照,我要考试我就很焦虑。

    然后我讲一段什么,我讲一段,今天早上起来在路上,我忽然想起来我有一样东西缺少了,然后我中途就把车开到沃尔玛,停到那里,我下了车把车锁好。然后我就急匆匆地跑进沃尔玛,就开始去找我所需要的商品,我找了几趟以后,我一看他们确实有几个,然后我选择了一个我经常通用的品牌。

    我一下子就找到了,节省很多时间,我就赶紧去了,结果到了收银台,因为早上很早是一个黑人男性,他说 Hi how are you doing我说how are you doing ,天呐,他这么一个打招呼,让我很开心,我马上急迫的心情就缓解掉了。然后当时我付钱的时候直接就刷了卡就出来了,拿着纸袋,然后我的心就特别踏实了,我开车,然后我就来上课了,然后我讲了一段小经历。

    我也不会讲什么故事,就是瞎讲,讲完了我再叫醒,叫醒以后说你的体会是啥?他说我就感觉到你这个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大,,我的焦虑化解了,问题解决了。然后最开始我们是完全不知道,他这是个刻意的设置,它只是让我们讲一个完全不相关的故事,结论就是你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来访者就觉得你说的是有意义的,他就使劲从里抽取意义然后就安到自己身上了,然后他就获益了,也就是你那个故事,那个比喻隐喻璧喻加暗喻可以完全不靠谱,懂啦,我刻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没任何意思,我就说一下我买东西的事,他就觉得对我帮助很大,了解了,所以你就不用特别操心,说我这个故事一定要说得特别有教育意义。.

    龟兔赛跑,小蚯蚓找妈妈,黑天鹅白天鹅,灰姑娘不需要那么有意义,越不相干,他潜意识活跃起来了,差距越大,他就会自己弥补空间,他要找辙。说他是什么情况?这完全不搭界。好了,你就知道我们前面讲过了,出现现象了他完全连接不上,然后我们还做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前额叶的功能就显示出了。

    你的左脑的功能就开始启用了,他一定要从中找出一些意义,他一定要把它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东西,所以完美的解释这一切是我们大脑的功能,因此你不需要严丝合缝地讲故事,瞎讲都行,了解了。好了,这是个秘密。当然,你不能轻易说,但你知道这不是你的能力,这是他的能力好了,

    、在做催眠时,突然窗外有鸣笛声,哪些做法符合艾瑞克森的风格?(D)

    A、出去查找生源

    B、屏蔽声音

    C 、忽略

    D、利用20.38

    最后一道题在做催眠的时候,忽然窗外有鸣笛声,滴滴滴滴,你哪些做法是弗艾瑞克森式的风格的?

    第一个屏蔽声音赶紧给个暗示,说你听不到外面所有的声音,这是个声音你都听不到,在催眠状态下直接给他暗示屏蔽掉,这肯定不是,这是直接暗示屏蔽啊,艾瑞克森不这么干?那怎么办呢?假装没发生。我听不见,听不见,我无动于衷,我继续做,这也不是。这孙子谁啊,这肯定不符合,就是出去找茬去骂人去,说这个不对,这肯定不符合的。

    那是什么,艾瑞克森,我们前面讲过了,他间接,第二个就是利用utilization,所以哗哗哗哗声音响你得利用,所以我们在做训练的时候,就是我给这个同学在做催眠,在讲故事。旁边第三个同学随便说一个轮胎,我就得把轮胎在我的说的话当中用上去,然后一会说道德,就随便抛来的东西,你随时

    就得把他编到你的台词当中,对对方说上去,而且偏得有点意义了,了解了,这就叫做利用,有啥你都得弄得有意义给出去,有啥弄啥都有意义给出去,所以汽笛大家能想想气笛的声音是什么 ,你把他说成鸣笛了,所以你能听到生活当中总会有很多的提醒。

    这就是一个提醒,鸣笛你就知道这是幸运的脚步声来了,鸣笛你就知道这是生命在给你喝彩,鸣笛还有啥还有啥,下面就是你们要说了,你随便说了,了解了,就是用你所有的想象力。你看这个鸣笛声能够代表什么东西,然后用起来放里面去,所以坚持不说,你听不见,没有这个事情。已复制

     

    [展开全文]
    碧海仙子 · 2021-04-29 · 第一百四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0

    2.5催眠的理论流派

    分离理论(皮埃尔让内发明的),巴黎学派,夏科特手下工作,弗洛伊德走到他去的,他把心理元素引进了有病理的研究室,开始把生理和心理都结合起来研究,真正开始关注心理因素对病理状态的影响,

    分离理论,整个意识和人格是由许多分离的部分组成,情绪创伤常常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疾病,癔症人格无法整合,精神会分裂成有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因此产生多重人格。癔症是因为心理失调,最佳的治疗方法是催眠治疗。他的分离理论只用在癔症患者身上或者是一些神经症身上,他是第一个把癔症说是跟心理因素相关的科学家。

    希尔加德,他说意识的分离现象,普通人身上也有,不是癔症独有的一个现象,他说催眠可以人为的制造这种分离,1968年做镇痛实验,催眠镇痛与分离,催眠后暗示左手麻木,没有感觉。A,口头报告(是否刺痛——否)B,动作表示(刺痛右手按电钮——按动说明意识和行为在催眠状态下是分离的)。1984年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分离现象,催眠控制一个人只是看起来被控制了,但他内心里会有自己的隐秘的观察者,他会监控这个过程,但凡有害了,他就不去了,绕开了,假装被催的人会去。

    分离理论让我们看到催眠的实质,意识有二层,意识和潜意识,催眠时意识和潜意识同时活跃的关系,是一个跷跷板的关系。这是一种分离的状态,艾瑞克森的特点,它是间接的讲故事的随意的,他也用分离的理论把他变成技术,用技术来引导分离,常规的句式意识——潜意识,也许意识上你不知道做什么,但潜意识有它的方法,有意识的制造分离的状态(意识一个潜意识一个),这就是催眠诱导当中如何运用到这种分离的状态。分离在精神科和心理科又叫解离,如抑郁症的病人我感觉我已经不是我了。

    社会角色,萨宾“催眠是一种角色扮演,那些被催眠的人表现上看起来像是被催眠了“,大卫艾尔曼《催眠治疗》。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4-14 · 第五节 催眠的理论流派 0

    2.3:催眠的历史

    布莱德,46岁去旅行看到麦斯默的后继者在表演,看后他做了大量的实践,他把催眠与动物磁力分开,他认为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可以影响神经系统,使人进入一种状态,神经性睡眠的状态(没睡着脑子不动了麻痹的状态),这种状态能接受暗示,能够容易接受外界影响的状态,能治病。正式命名“催眠”,发明了诱导进入神经麻痹的状态的方法,叫眼光凝视,他是有真正科学的态度,与麦斯默的差别,他观察有生理的变化,1有快速的眼动,2呼吸的节奏生理的节奏发生渐进性的放松的变化(生理的状态,外表看起来像睡着,脑子很清醒),这个状态十分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容易产生各种各样治疗的效果。

    夏科特,著名现代神经学的奠基人,多发性硬化症是他命名的,对癔症感兴趣,研究癔症的领军人物,癔症(神经系统的脆弱导致的,容易把自己的人格分裂开了,是生理上的脆弱。伯恩海姆不同意,他研究暗示对于来访者的影响,暗示对记忆的影响,他在南锡学派(有名)。弗洛伊德先去夏科特那学习一年后,看到伯恩海姆的《暗示治疗学》,去南锡学习。

    弗洛伊德,催眠的创新者,发展出自由联想的方式,和布洛伊尔一起合作《癔症研究》一书。用精神分析取缔了催眠。

    催眠中心人物艾瑞克森,他本来瘫痪,用催眠把自己治好了,发展出自己的催眠的方式,他影响了整个后世的心理治疗的导向,后世的解决问题,焦点解决,以资源为导向,不挖掘问题的这种治疗导向是艾瑞克森那个年代建立起来的,所以大家都说他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鼻祖,开启的积极心理学的运动。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4-13 · 第三节催眠的历史 0
    • 首页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尾页
  • 课程特色

    视频(185)
    作业(25)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COCO学习力 开始学习 作业
    王岚856858e43 开始学习 第一百零四节 课后作业
    一納 完成了 第十三节 新皮质与想象
    一納 开始学习 第十七节 课程作业
    一納 完成了 第十四节 课后作业

相关课程

第八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八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81人报名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认知行为催眠教你解决生活中10大问题

认知行为催眠教你解决生活中10大问题

  • 946人报名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556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