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动力催眠
  • 动力催眠专业技能证书课程
  • 默认教学计划
  • 动力催眠专业技能证书课程

    • 价格
    • ¥ 7800.00
    • 1317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默认教学计划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1653)
      • 评价 (26)
    • 动力催眠——导读
    • 第二节 催眠的历史
    • 第一节 课程介绍
    • 第三节催眠的历史
    • 作业
    • 第四节 作业讲解
    • 第五节 催眠的理论流派
    • 第六节 催眠的历史源流
    • 第七节 课程作业
    • 作业
    • 第八节 舞台催眠(一)
    • 第九节 舞台催眠(二)
    • 第十节 舞台催眠(三)
    • 第十一节 课堂作业
    • 第十二节 大脑结构功能与头脑理论
    • 作业
    • 第十三节 新皮质与想象
    • 重点 如何学习好动力催眠证书课程
    • 作业
    • 第十四节 课后作业
    • 第十五节 什么是催眠(一)
    • 第十六节 什么是催眠(二)
    • 第十七节 课程作业
    • 作业
    • 第十八节 眼光凝视技术
    • 第十九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一)
    • 第二十一节课后作业
    • 第二十二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三)
    • 第二十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二)
    • 第二十三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四)
    • 第二十四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五)
    • 第二十五节 触发战斗逃跑
    • 第二十六节 作业讲解
    • 第二十七节 催眠的基本流程
    • 第二十八节 催眠前谈话
    • 第二十九节 暗示感受性(一)
    • 第三十节 暗示感受性(二)
    • 第三十一节 暗示感受性(三)
    • 第三十二节 作业讲解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三十三节催眠后暗示(一)
    • 第三十四节催眠后暗示(二)
    • 第三十五节催眠加深技术(一)
    • 第三十六节催眠加深技术(二)
    • 第三十七节 催眠加深技术(三)
    • 第三十八节 催眠与暗示(一)
    • 第三十九节 催眠与暗示(二)
    • 第四十节 催眠与暗示(三)
    • 第四十一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三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四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40节作业
    • 第四十五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六节 为什么动力催眠不给暗...
    • 第四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八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一...
    • 作业
    • 第四十九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二...
    • 第五十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三)
    • 第五十一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 第五十二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
    • 第五十三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二...
    • 第五十四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 第五十五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
    • 第五十六节自我催眠-自动复读诱导
    • 第五十七节 生活中的暗示
    • 第五十八节 催眠人桥
    • 第五十九节 自我催眠的两大原则
    • 第六十节 自我催眠的流程
    • 第六十一节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
    • 第六十二节 课后作业-催眠动力测...
    • 第六十三节 课后作业(三)
    • 第六十四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一...
    • 作业
    • 作业
    • 第六十五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二...
    • 第六十六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三...
    • 第六十七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四...
    • 第六十八节 动力催眠的大流程(五...
    • 第六十九节 催眠模式(一)
    • 第七十节 催眠模式(二)
    • 第七十一节 催眠模式(三)
    • 第七十二节 催眠模式(四)
    • 第七十三节 催眠模式-揭露过火实...
    • 第七十四节 催眠模式-揭露意念移...
    • 第七十五节 催眠模式-揭露弯钢勺
    • 第七十六节 催眠模式-揭露造神运...
    • 第七十七节 神经语言学(一)
    • 第七十八节 神经语言学(二)
    • 第七十九节 神经语言学(三)
    • 第八十节 神经语言学(四)
    • 第八十一节 神经语言学(五)
    • 第八十二节 神经语言学(六)-建...
    • 第八十三节 神经语言学(七)-建...
    • 第八十四节 神经语言学-次感元
    • 第八十五节 神经语言学-策略
    • 第八十六节 神经语言学-NLP戒...
    • 作业
    • 第八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八十八节 课后作业(二)
    • 第八十九节 课后作业(三)
    • 第九十节 课后作业(四)
    • 第九十一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一)
    • 第九十二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二)
    • 第九十三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三)
    • 第九十四节 睡眠与睡眠障碍(四)
    • 第九十五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九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 第九十七节 梦与梦的治疗(一)
    • 第九十八节 梦与梦的治疗(二)
    • 作业
    • 作业
    • 第九十九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生理...
    • 第一百零一节 梦与梦的治疗-释梦...
    • 第一百零二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零三节 梦与梦的治疗-梦的...
    • 第一百零五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
    • 第一百零六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人...
    • 第一百零七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生...
    • 第一百零八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红...
    • 作业
    • 第一百零九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
    • 第一百一十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躯...
    • 第一百一十一节 催眠的诊断工具-...
    • 第一百一十二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一十三节 课后作业(二)
    • 作业
    • 第一百一十四节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
    • 第一百一十六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七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八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一十九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二十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
    • 第一百二十一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
    • 第一百二十二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二十三节 K氏催眠(一)
    • 第一百二十四节 K氏催眠(二)
    • 第一百二十五节 K氏催眠(三)
    • 第一百二十六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二十七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二十八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作业
    • 第一百一十五节 催眠消除害怕与恐...
    • 第一百二十九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
    • 第一百三十节 催眠法律与伦理-次...
    • 第一百三十一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三十二节 课后作业(二)
    • 第一百三十三节 年龄回溯(一)
    • 第一百三十四节 年龄回溯(二)
    • 第一百三十五节 年龄回溯(三)
    • 第一百三十六节 年龄回溯(四)
    • 第一百三十七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三十八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三十九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节 艾瑞克森式催眠(三...
    • 第一百四十一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二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三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四节 艾瑞克森氏催眠(...
    • 第一百四十五节 课后作业(一)
    • 第一百四十六节 课后作业(二)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一百零四节 课后作业
    • 第四十二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四十七节 治疗性意象(一)
    • 第一百四十八节 治疗性意象(二)
    • 第一百四十九节 治疗性意象(三)
    • 第一百五十节 治疗性意象(四)
    • 第一百五十一节 治疗性意象(五)
    • 第一百五十二节 治疗性意象(六)
    • 第一百五十三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五十四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五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六节 催眠与两性关系(...
    • 第一百五十七节 催眠与亲子关系
    • 第一百五十八节 催眠与自我提升
    • 第一百五十九节 重度情感障碍(一...
    • 第一百六十节 重度情感障碍(二)
    • 第一百六十一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六十二节 焦虑障碍
    • 第一百六十三节 强迫症和精神分裂...
    • 第一百六十四节 课后作业
    • 第一百六十五节 孤独症
    • 第一百六十六节 多动症
    • 第一百六十七节 课后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作业
    • 第一百七十节 催眠和危机干预
    • 第一百七十一节 催眠与防御机制
    • 第一百七十二节 催眠与家庭系统
    • 第一百七十三节 催眠与物质滥用
    • 第一百七十四节 催眠与镇痛
    • 第一百七十八节 催眠与正念(一)
    • 第一百七十五节 催眠与性功能障碍
    • 第一百七十九节 催眠与正念(二)
    • 第一百八十节 催眠与正念(三)
    • 第一百八十一节 催眠与正念(四)
    • 第一百八十二节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
    • 第一百八十三节 催眠工作室的运营...
    • 第一百六十八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
    • 第一百六十九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催...
    • 第一百七十六节 催眠与自我成长(...
    • 第一百七十七节 催眠与自我成长(...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5.20 录屏

    任务27:触发战斗逃跑

    1.自主神经系统做主,战斗逃跑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吓死我了——副交感神经系统是让兴奋的情绪降下来。

    抑郁症的人就是交感神经系统无法兴奋起来,弱的。副交感在控制。

    本能:先战斗,在逃跑,一张一弛,人的本能。

    2.厌食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从小特别听话的人,压抑的太过了。

    保护孩子的战斗和逃跑的能力很重要,抑制功能是文明,但让孩子过早的文明,可能胡会影响发育,抑郁——真正被抑制住了。

    一个初中生在房间离写作业玩小黄鸭,被爸爸发现后,一巴掌打下去了,还把所有玩具全部扔掉,这下子孩子听话了,写作业,就发愣,有天半夜2点在阳台上发愣。。。把父母吓得半死,再也不管小黄鸭了。

    3.文明人才会焦虑——交感神经兴奋性不足

    副交感神经不足、

    才会抑郁——交感神经抑制不足。

    强迫症也是属于焦虑,恐惧也属于焦虑,一般中年妇女,尤其是急性惊恐发作——平时都很好,克制,累积一次发作出来。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20 · 第二十五节 触发战斗逃跑 0

    2.55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战(二)

    支配法则,说睡着二个字的时候一定要坚定稳定不动不摇发出这个信息。

    叫醒做完禁用语:“感觉怎么样”

    情绪反应性越强,延迟反应越快,躯体反应性越强,当下反应就特别快。

    情绪反应性的人就算延迟反应出来了,他的批判性也会出来,找很多是另外原因才有的效果.

    做个案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新的联系,解除旧有的联系。改变定义联系反应。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1逆向作用法则2重复法则3支配法则4推迟作用法则5联想法则

    挑战,是加深的技术之一,是能用于证明来访者在催眠状态,诱导过程中的指令也可以成为一种挑战,对于神经症,尤其是强迫症禁用明显的挑战。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5-19 · 第五十五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及挑战(二) 0

    2.54暗示感受性五法则

    人性的基本的动力,恐惧,贪婪。

    简单的话反复说,重复是重要的力量,正确的方法加刻意练习反复练习,已知的就是安全的,安全的就能进的更深。

    要有一点点支配性。你敢于支配他,他就会有安全感。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5-18 · 第五十四节 暗示感受性五法则(一) 0

    5.18录频

    任务25:催眠诱导原理四

    目的——突破批判区

    绕过批判区:分神和转移,想象分离。

    当意识不批判了,潜意识活跃了,当事人是开心的还是焦虑的呢?——开心的,就像精神患者,一直都是开心的。

    分神的方式在医疗上的应用

    重点:要让孩子知道在做什么,看着玩具就不疼了,夸奖宝宝做的真好,引导他的注意力在玩具上。——让孩子获得一种能力,我只要转移注意力就不疼了。有一种掌控感!

    而不是骗他,喝糖水喝糖水,结果灌药,让他不在信任。

    能不能被催眠和你想象力的能力直接相关。

    【人格与催眠:想象力的卷入与催眠关系】【催眠镇痛】

    毛泽东在闹市读书,完全不受干扰——两耳不闻窗外事——全然专注的能力。

    走楼梯环节——nothing spetion 没什么特别的,都是现实版记忆的重构

    另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 楼梯的样子,巧克力做的巧克力等,这类就是想象力丰富的,很容易被催眠。

    1.童年经验很孤独,没什么玩伴,就需要为了生存,靠想象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这类想象力极其丰富,弥补现实中不足。

    发现:现在孩子想象力极其缺乏,因为我们孩子想象力没有得到足够训练,所有想要的东西,极快的被现实满足了,就没有时间去想象,就已经得到现实物品了。也无需靠想象力去满足了。——如果要想发展孩子想象力,需要掌握一个满足需求的度。

    2.经常被父母惩罚的孩子会有丰富想象力——因为需要靠想象力父母没那么坏,才能让自己更好的生存下来。——这样生存下来的孩子,尤其女孩很容易被骗,因为经常会把对方不好的因素想象出好,并再构建一些好东西。——要有极丰富想象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9 · 第二十三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四) 0

    2.52动力催眠小流程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5-17 · 第五十二节 动力催眠的小流程 0

    2.51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梦游期主要考核的一个指标,遗忘的程度,遗忘的程度越深,深度也就越深

    做催眠不追求深度,催眠是一个唤醒的过程。

    梦的三个功能,一信息加工(愿望实现期),二预言梦(预测期,已知的信息和新信息深度加工的过程),三释放的梦,(释放阶段,自我清理的过程,多余的情绪事件,多余的情感,多余的不健康的东西的最重要的过程)

    重点叫醒

     

    [展开全文]
    XULH · 2021-05-17 · 第五十一节 催眠暗示的动力学(四) 0

    5.17—催眠录屏

    任务24:催眠诱导(三)

    1.催眠场景是安静的环境还是吵闹环境呢?

    答案:吵闹的环境——因为催眠重要一部分是信息过载。吵闹环境容易让人进入催眠状态。

    身体状态:打蒙了,指的是意识已经不在了,已经触发了战斗逃跑状态了。不需要被诱导了,直接催眠即可。

    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被催眠。

    意识层面很弱了,催眠效果不佳

    意识、潜意识、环境、身体四个层面

    2.批判区:一部分再意识从层面,一部分再潜意识区。(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阿甘妈妈给孩子设定一个强烈保护区: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

    家长给孩子设定的标准就是一个中等生,如果有一次考的很好,有老师同学夸他是学霸,他的批判去就会想,扯,我这是运气,还会回去的。。。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7 · 第二十二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三) 0

    5.17录屏

    任务21:催眠诱导原理(一)(二)

    1.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就像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像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任何一方更活跃管的更多,另一方就会被抑制,弱一点。

    2.催眠诱导:引导注意力,制造分离,让意识和潜意识同时活跃。

    不由自主的那个动作就是分离的状态。比如,走路时,你的身体在走,但是脑子意识在想别的事情。有些学校:主张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摇晃的背书,身体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3.不能使用催眠诱导的情况:没有意愿、害怕与恐惧。

    肢体语言比嘴巴语言的力量要大的多。询问意见时,配合对应的身体动作。

    你很难理解潜意识的定义,但是你了解他的功能就行——潜意识就是身体的沟通。

    精神分裂、智力障碍、严重抑郁

    ------------------------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7 · 第二十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二) 0

    5.17录屏

    任务21:催眠诱导原理

    1.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就像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像领导和群众的关系,任何一方更活跃管的更多,另一方就会被抑制,弱一点。

    2.催眠诱导:引导注意力,制造分离,让意识和潜意识同时活跃。

    不由自主的那个动作就是分离的状态。比如,走路时,你的身体在走,但是脑子意识在想别的事情。有些学校:主张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摇晃的背书,身体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3.不能使用催眠诱导的情况:没有意愿、害怕与恐惧。

    肢体语言比嘴巴语言的力量要大的多。询问意见时,配合对应的身体动作。

    你很难理解潜意识的定义,但是你了解他的功能就行——潜意识就是身体的沟通。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7 · 第十九节 催眠诱导的原理(一) 0

    舞台催眠:

    1、先用眼光凝视的诱导,然后用放松的加深,把不良反应的那些人剔除掉,剩下真正参与的这种选手都留在台上,就可以完成异常集体的盛大的催眠表演。

    2、物体表演并不是催眠的入门,而是需要纯熟的催眠技术和舞台边沿结合在一起,最好的舞台表演时经常是有魔术师转行过来的。

    3、利用分离理论进行催眠,用催眠按时制造了分离,这种分离让大家没有感觉,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5-16 · 第十节 舞台催眠(三) 0

    舞台催眠的两个心理因素:1.从众效应。

    2.权威的服从。

    心理学家 米尔格兰姆 1974年做了一个实验,惩罚能否提高人的学习能力。

    舞台催眠的技术与催眠治疗的技术是如出一辙的,死一个源头,都是一样催眠技术。 区别在于:(1)运作用的场景不同,催眠治疗室与舞台;(2)达到的目的不同,心理治疗与娱乐大众。(3)表现形式不同,真正的尊重你,允许你自由的表达与我在控制你。

    舞台表演的机制:

    舞台催眠的流程:1、召唤,激励大家上台,(有意愿和动机,打开和开发的程度越高,催眠的效果就越好。)

    2、筛选演员,留下积极反应的人,你越能够打开自己,你就会收获更多,你收货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美好,OK,有些人面对机会,会犹豫,会担心,他就会错失成长的机会,只要勇敢的去拥抱机会,积极地面对生活,你才会越来越阳光,所以过一会我们会进入深度的催眠状态,你充分的打开自己,探索自己潜意识的力量,你会收获更多,(群体效应,归属感-安全感,台下的人充满期待)

    3、归因,我被催眠了。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5-16 · 第九节 舞台催眠(二) 0

    QQ录屏—5.15

    任务20:眼光凝视技术

    1.布莱德发明了眼光凝视的催眠诱导技术。

    2.技术要点:注意在一点伤——视线向上有角度——引导眼睛闭上(过程中要不断说话的。。。反复信息加载:重复单调的信息—眼皮越来越沉——越来越沉。眼睛zai 眨动,眨动次数越多眼睛越疲劳...反复说)

    .眼光凝视技术解析

    • 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面【关注】
    • 你的眼皮会变得越来越沉重【分离】
    • 以至于你的眼皮会想自发的眨动,让他们想闭上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己闭上【自发性】
    • 我看到你的眼睛在眨动【事实反馈】——很重要
    • 你的眼睛会变得越来越疲劳【引导感受】
    • 过一会就会闭上眼睛,当你闭上眼睛时,你就会进入舒适和放松的催眠状态【积极预期】
    • 你可以用你自己的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5 · 第十八节 眼光凝视技术 0

    QQ录屏5.15

    任务18:什么是催眠2

    1.信息过载:单调的信息反复说或者过多的新信息进入,一下子无法吸收,产生信息过载。

    美式催眠认为催眠状态并不是产生于放松而是产生在焦虑状态中,才会出现意识潜意识同时活跃状态——因为意识接收信息过载,产生疲倦感(意识被抑制了),才会让潜意识(身体本能开始活跃了)情绪出来,比如孩子被家长碎碎念时就易产生信息过载,导致意识被抑制,潜意识活跃起来,本能主导,触发战斗逃跑反应,大概率就会语出不驯的对抗父母。

    2.催眠五要素:信息过载——抑制批判功能(意识层面)——触发战斗逃跑反应——让意识与潜意识同时活跃(保持一段时间)——实现自主升级(升级的过程是需要时间,建立新的链接也是需要时间的)

    3.几个基本特征说明是进入催眠状态了: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5 · 第十六节 什么是催眠(二) 0

    QQ录屏5.15

    任务17:什么是催眠

    1.动力催眠:意识和潜意识同时活跃起来的状态,实现自动升级。

    意识一旦活跃,潜意识被抑制。

    睡觉时,做梦就是潜意识活跃,意识被抑制

    催眠的作用就是让意识和潜意识双向交流,上传下达,领导和群众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5 · 第十五节 什么是催眠(一) 0

    录音31—5.14

    任务15:新皮质与想象(大脑皮质=新皮质-前额叶)

    1.大脑重量3磅——一千亿神经细胞

    2.莫言在山上当兵——写出了一本【岛上的风】通过词典查出大海相关的解释,完全考想象力写出的书

    李安:我完全是靠想象力在拍电影/

    想象力很重要,别的动物没有,只有人有。

    想象力要发挥大脑前额叶部分的功能。你越能想象,越能调动潜意识的潜能。

    3.想象分为两种:

    一种是主动式想象——主动搜索画面,建构一些画面,回忆。。。做计划也是在调动想象力,计划每月每周每天干什么。。。

    以上,全额靠前额叶来想象,做计划。

    不像猫一样,一直生活zai 当下,不会为了未来而焦虑。

    催眠就是解决人的焦虑

    另一种是:自动反应,如老公没接电话,就会自动想到是不是在干坏事,而不是想加班。孩子考试95芬,自动想象孩子未来没办法生存了——焦虑不行。

    你的想象力是有限度——我们父母想象不出来,50年后手机可以讲话。——而现在我们现在父母都在给孩子构建未来。而这些构建都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的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4 · 第十三节 新皮质与想象 0

    转化是一种自我防御,而是要先做转化

     

    [展开全文]
    ttxinli_89ee797202 · 2021-05-14 · 第一百一十九节 害怕与恐惧的催眠治疗-情绪释放技术(一) 0

    录音28:5.13

    任务14:大脑结构功能与头脑理论

    1.大脑有3磅重,有千亿神经

    新皮质:哺乳?——前额叶,皮质区,体积庞大,占大脑2/3,但是功能新发展出来的,理性分析、逻辑能力。。。

    边缘系统:生殖哺乳——海马、下丘、杏仁体。追求快乐的动力是来源与边缘系统。

    情绪感觉的部分、要想记住上课的内容,形成长期记忆。

    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特点。

    脑干和小脑:爬虫系统,像蛇和蜥蜴一样,就是本能冲动,行为模式就2种,战斗或逃跑。自主神经系统you这部分来控制。

    三者相互独立又密切合作。分离 现象的来源就是这,三者独立,一个运作,另外2个可以不工作的。我们催眠目标不是wei了制作分离,而是让大脑切换更灵活。

    已知的东西就是安全的。

    婴儿,每次一看到大胡子就被打,被骂,就产生害怕恐惧的反应,定义大胡子...

    婚姻定义:从小在父母争吵离婚中长大,对婚姻的联系是痛苦、争吵的,反应是恐惧害怕的。长大后,就会回避深度关系。

    催眠就是调节旧有的定义联系反应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3 · 第十二节 大脑结构功能与头脑理论 0

    录音27—5.13

    任务12:舞台表演3

    1.眼光凝视诱导——深度呼吸放松——演员筛选——集体舞台表演:一般都是由魔术师转行过来的催眠师。需要舞台经验和催眠流程技术。

    2.分离技术:用催眠暗示 让人的身体和感觉分离。可应用在无麻醉手术中,无痛分娩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3 · 第十节 舞台催眠(三) 0

    录音26-5.13

    任务11:舞台催眠2

    1.除了从众心理外,为什么第一个被催眠的人也会在舞台上直接被催睡着了?——对权威的服从:比如电影院有人喊着火了,赶紧跑,所有人往外跑。

    心理学实验:电击——尽管我知道这事是错的,但是因为有权威命令,那是他的责任,和我没关系。包括战争也是,对命令绝对服从。

    舞台催眠揭秘:第一条——有意愿和动机,越open越开放,效果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外国坐舞台催眠更震撼一些,国内都内敛一些,效果差一点。

    第二条:有一套明确的剧本让你去演,一会热,一会冷,开始筛选——海选:我从5到0,你的头会垂到胸前。把没有垂的人,无动于衷的人,请下台。

    第三条:留在台上的人,优秀的表演者。给与鼓励,你放的越开,收获越大。

    第四条:台下的人会有看表演的期待,会有特别神秘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他们的期待更增强了台上人的表演动机。

    第五条:台上人会有一种心理,我能在台上无所畏惧的释放各种丑态,怪姿,因为是催眠让我变成这样的,

    [展开全文]
    黎华琴 · 2021-05-13 · 第九节 舞台催眠(二) 0

    舞台催眠

    1.认识催眠普遍的一个门径。

    2.发展心理学的社会角色理论。一个一个人形成一个群体的时候,会形成群体的特性。

    从众效应:由于真是活想像的他人的影响,个体改变直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让内保持一致的一种倾向。

    表现两种形式:服从,接纳。

    3.“从中效应是商业人士最糟糕的误判心理之一。"查理芒格(沃伦巴菲特的搭档)说的。

    4.“人一旦到人群当中,智商就严重较低。”勒庞说。《乌合之众》,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所以用智商去换取,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归属感的要求让我们牺牲自己。

    [展开全文]
    祺骐老师 · 2021-05-13 · 第八节 舞台催眠(一) 0
    • 首页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尾页
  • 课程特色

    视频(185)
    作业(25)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COCO学习力 开始学习 作业
    王岚856858e43 开始学习 第一百零四节 课后作业
    一納 完成了 第十三节 新皮质与想象
    一納 开始学习 第十七节 课程作业
    一納 完成了 第十四节 课后作业

相关课程

第八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八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81人报名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认知行为催眠教你解决生活中10大问题

认知行为催眠教你解决生活中10大问题

  • 946人报名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556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