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绘画投射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证书课程(线上)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 价格
    • ¥ 3980.00
    • 220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85)
      • 评价 (0)
    • 导学课1
    • 导学课2
    • 心理测验的定义和分类
    • 三大类心理测验
    • 主观投射测验
    • 绘画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 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
    • 绘画投射测验的概念
    • 绘画投射测验的分类
    • 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
    • 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2
    •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
    •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 阿玛斯坑洞理论
    • 全息理论1
    • 全息理论2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的概念讲义
    • 第二节绘画投射测验的分类.讲义
    • 第三节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讲义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 第二节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讲...
    • 第三节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2.讲...
    • 第一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讲义
    • 第二节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讲义
    • 第三节阿玛斯坑洞理论.讲义
    • 第四节全息理论1.讲义
    • 第五节全息理论2.讲义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第二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
    • 第三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1
    • 整体信息分析概述.讲义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2
    • 整体信息分析概述讲义
    • 树的整体感觉1
    • 树的整体感觉讲义
    • 树的整体感觉2
    • 树的整体感觉2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1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1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2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2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3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4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1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2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3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3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4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1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2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3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4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4讲义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1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1讲义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2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2讲义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3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3讲义
    • 树的种类1_柳树
    • 树的种类1-柳树1讲义
    • 树的种类2-柳树2
    • 树的种类2-柳树2讲义
    • 树的种类3-榕树
    • 树的种类3-榕树讲义
    • 树的种类4-胡杨树、松树
    • 树的种类4-胡杨树、松树讲义
    • 树的种类5-椰子树
    • 树的种类5-椰子树讲义
    • 树的种类6-竹子、银杏树、苹果树
    • 树的种类6竹子、银杏树、苹果树讲...
    • 树的种类9-灌木、草本
    • 树的种类9灌木、草本讲义
    • 树的种类7-枣树、桔子树、枫树
    • 树的种类7-枣树、桔子树、枫树讲...
    • 树的种类8-石榴树、云杉树、茶树...
    • 树的种类8石榴树、云杉树、茶树、...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1-开放&封闭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1-开放&封闭讲...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2-半开放半封闭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2-半开放半封闭...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1-树冠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1-树冠倾斜讲义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2-树干向右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2-树干向右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3-树干向左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3-树干向左倾斜...
    • 树木的多少1-两棵树
    • 树木的多少1-两棵树讲义
    • 树木的多少2-三棵树及以上
    • 树木的多少2-三棵树及以上讲义
    • 树木周围环境1
    • 树木周围环境1讲义
    • 树木周围环境2
    • 树木周围环境2讲义
    • 树木周围环境3
    • 树木周围环境3讲义
    • 9-1.树木画分区1
    • 9.1树木画分区1讲义
    • 9-2.树木画分区2
    • 9.2树木画分区2讲义
    • 9-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树冠...
    • 9.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树冠的...
    • 9-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3-树冠...
    • 9.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3-树冠的...
    • 9-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4-树冠...
    • 9.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4-树冠的...
    • 9-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5-树冠...
    • 9.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5-树冠的...
    • 9-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
    • 9.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的...
    • 9-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7-树冠...
    • 9.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7-树冠的...
    • 9-1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8-树...
    • 9.1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8-树冠...
    • 9-1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1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
    •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
    • 9-1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1-...
    • 9-1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1-...
    • 9-1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2-...
    • 9-1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2-...
    • 9-1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3-...
    • 9-1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3-...
    • 9-1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4-...
    • 9-1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4-...
    • 9-1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5-树...
    • 9-1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5-树...
    • 9-1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6-树...
    • 9-1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6-...
    • 9-1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7-树...
    • 9-1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7-...
    • 9-2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8-树...
    • 9-2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8-...
    •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树...
    •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
    •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树...
    •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
    • 9-2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1-树...
    • 9-2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1-...
    • 9-2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2-果...
    • 9-2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2-...
    • 9-2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3-果...
    • 9-2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3-...
    • 9-2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树干...
    • 9-2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树...
    • 9-2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2-树干...
    • 9-2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3-树皮
    • 9-2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3-树...
    • 9-2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4-树干...
    • 9-2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4-树...
    • 9-30树干局部信息分析5-树干...
    • 9-30.树干局部信息分析5-树...
    • 9-31树干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
    • 9-31.树干局部信息分析6-树...
    • 9-2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2-树...
    • 9-33树干局部信息分析8-树干...
    • 9-33.树干局部信息分析8-树...
    • 9-34树干局部信息分析9-树干...
    • 9-34.树干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35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0-树...
    • 9-35.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0-...
    • 9-3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1-树...
    • 9-3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1-...
    • 导学课1讲义
    • 导学课2讲义
    • 心理测验概述1讲义
    • 心理测验概述2讲义
    • 主观投射测验1讲义
    • 9-3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2-...
    • 9-3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2-...
    • 9-3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3-...
    • 9-3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3-...
    • 9-3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4-...
    • 9-3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4-...
    • 9-40.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0.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1.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1.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2.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2.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3.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3.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4.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4.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5.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5.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6.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6.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7.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7.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8.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8.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9.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9.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0.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0.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
    • 9-7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
    • 9-7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1-概念、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1-概念、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2-程序、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2-程序、沟...
    • 绘画投射测验伦理
    • 绘画投射测验伦理讲义
    • 9-32.树干局部信息分析7-树...
    • 9-32.树干局部信息分析7-树...
    • 树冠局部信息分析-树冠的外形1-...
    • 9-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树冠...
    • 树在画纸上的位置
    • 5.树的位置讲义
    • 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1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坑洞理论的概念:是指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指人在遗忘了自己原来的本体时所产生的缺陷的产物。就是人的潜

     

    人的成长空间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2 · 阿玛斯坑洞理论 0

         人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填补坑洞。绘画投射测验也是填坑的一种途径。

          坑洞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蒽识到的某个部分。坑洞是指人在遗忘了自己原来的本体时所产生缺陷的产物。
          坑洞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童年时期,心理需求、欲望、理想、关系为满足,或者遭遇挫折和创伤等留下的“潜意识空间”。

          人的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用各种不一的方式来填补坑洞。

        在所有绘画投射测验中涂黑都是负性指标。坑洞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1 · 第三节阿玛斯坑洞理论.讲义 0

      1集体无意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 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的精神。

        特征:由遗传并保留下来的,不是被遗忘而是我们一生中都意识不到的东西,人类在集体无意识层面是相通的。

    2原型:是指集体无意识 的内容和本质,是一种人类共同拥有的心理 原因。

    种类有:自性、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

    3自性:是指个性内在心灵结构和秩序的准则,并把自性作为人格核心。

    荣格说:人类有多少情境就有多少情绪原型。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1 ·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0

    绘画投射测验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分析心理 学理论,坑洞理论,全息理论。

    心理学,生理心理 学和社会心理 学。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0 ·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 0

    一、量表测验:实施便捷,适用广泛;成本低,省时省力;结果量化,便于统计;有常模有信度有效度。

    二、投射测验:用某种结构模糊、目的不清刺激被试叉,通过反应来分析推断相应的心理 特征。

    三、情境测验:让被试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由主测人观察其在此情境中的行为反应,从而判断其心理特征。

    作业:

    1量表测验的最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优点:实施便捷运用面广,成本低省时省力,结果量化便于统计,有常模有信度有效度。

    不足:易虚假回答,受文化、人格影响反应模式有差异,增加了虚假程度;本土化程度低,不大适用于中国人。

    2投射测验是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投射测验也叫主观测验,是一种非文字的测验,可以减少虚假回答,可以测验到潜意识内容,不受语言限制,可以让被试轻松接纳应用广,反映人的整体心理 ,不易有练习效应。

    不足:缺乏统一评估标准,易受情境影响,缺乏常模。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0 · 三大类心理测验 0

    绘画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书画同源,源自人心。

    弗洛伊德说: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是潜意识发生作用的结果,其根源与机制源于人的被压抑的性本能,艺术作品是潜意识愿望的载体。

    1绘画投射测验在中国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采集状态的的创新,从意识到潜意识;分析指标的创新,从单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的创新,线性平面到多维立体的;分析理论的创新,跨越心理学,引用物理等学科理论;研究手段的创新,从定性到定量;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课程到专业。有 中国特色、中国本土化的绘画投射技术、全新的理论和知识,

    2为什么说绘画投射起源于中国?

    绘画投射测验起源于中国,据记载,公元前200年,杨雄的《法言问神》里说的“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说明了书画是最早的投射测验,颜真卿的《资治通鉴》里说性格特征和书法特征相似,就是后来的笔迹分析;书画同源源自人心的说法更是说明了绘画投射是源起中国。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0 · 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 0

    一:刺激的明确程度:有主题、无主题、介于两者间

    二绘画主题,一般主题:房树人测验、树木人格测验、雨中人测验、画人测验、我的家庭、我的未来;特殊主题:画钟,画桥、画猪;三根据测验的人数多少分:个体绘画测验、家庭绘画测验、团体绘画测验;根据绘画者的意识状态分:意识状态绘画投射测验、潜意识绘画投射测验。

        绘画投射测验适合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的 格特征、反应模式、哲学理念(天人合一)、思维方式(象性思维)。

    作业:

    1绘画投射为什么适合中国人?是因为:中国人的人格特殊是比较内敛含蓄的,中国人的反应模式是间接的,西方的量表测验太过直接容易产生虚假回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象性的就是取象思维,中国人的哲学理念核心是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所以说绘画投射测验适合中国人。

    2中国绘画投射和西方绘画投射有什么 不同?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0 · 绘画投射测验的分类 0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第一,密不可分,都是人类创造力的共同基础,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第二,有共性,事物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所需要素质相同的兴趣与激情,所需能力是相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三,有相通的,科学是真艺术是美,真和美是相通的,科学的真蕴含着美,科学和艺术是等价的相通的;黄金分割规律,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相通的。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19 · 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 0

    量表测验:容易虚假回答、反应心向差异(社会赞许,东西方在回答量表上的反应不同)、本土化程度低、编制比较困难

    投射测验:缺乏统一评估标准、易受情景影响、缺乏评估常模 

    情景测验

    投射测验的发展趋势:综合运用

     

     

    [展开全文]
    美奇 · 2020-09-15 · 三大类心理测验 0

    根据一定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操作程序,给人们认知、行为和情绪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测量。

    标准化-编制、实施、计分的一致性以及由常模

    客观化-测验不受主观支配,方法可以重复

    行为样本-代表性

    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局限性

    科学性的三个指标

    效度、信度、常模

    分类

    1按意识状态:意识测验和潜意识测验

    2按测验材料的性质:量表测验、投射测验、情境测验

     

    [展开全文]
    美奇 · 2020-09-15 · 心理测验的定义和分类 0
    树枝有如此多的含意,保存
    [展开全文]
    ttxinli_f88b9c9319 · 2022-05-24 ·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树枝2-树枝外形2讲义 0

    中 

    [展开全文]
    luo18990168138 · 2020-09-11 · 树的种类1_柳树 0

    因为绘画投射的刺激是模糊的、目的是隐蔽的,这就被试放下防御、轻松参与,更好地把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表达在画里,才能更好地看到被 试的内心深处的意识,所以说绘画比其他方式的投射测验更精准,同时要求分析师的专业学习要足够、理论知识要扎实,才能更客观更精准地分析解读被试。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8-28 · 主观投射测验1讲义 0

    心理测验是间接性的、相对性、客观性和局限性;还有就是有三个指标,信度、效度和常模,这些指标就是让测验更接近。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8-27 · 心理测验的定义和分类 0

    绘画是目前比较方便的一种测验方式,特别适合我们一线老师用,对于不能或不敢表达的学生真的特别有用。这也是自己非常喜欢绘画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这个技能以能帮助一些学生,解开他心里的困惑。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8-27 · 导学课1 0

    绘画投射专业理论

     

    [展开全文]
    jtjy520 · 2020-07-29 ·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 0

     

    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

     

    艺术和科学有相通之处

    科学与艺术概述

    科学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事实与规律

    特征:

    客观性 以存在事实为研究对象

    验证性:研究结果可验证,可重复

    系统性:是一套知识体系

    发展性:科学知识的内容和体系是不断发展的

    艺术是指一种在创造出具有愉悦形式的东西

    审美性:领会事物和艺术作品的美

    形象性:具有生动具体形象

    主体性:融入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的思想和情感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密不可分,共性普遍性和永恒性,兴趣和激情,创造力和想像力

    科学与艺术有相通之处

    科学与艺术的相通:科学追求真,艺术追求美,真与美相通

     

     

    [展开全文]
    jtjy520 · 2020-07-28 · 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 0

    绘画投射测验历史沿革

    岩画

     

     

     

    [展开全文]
    jtjy520 · 2020-07-27 · 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 0
    绘画投射测验 西方绘画投射概念:
    画人测验,
    房树人测验,
    画树测验,
    画你的家庭测验
    优势:更精准
     
    绘画投射测验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根据心理学和全息学原理, 引导被试者让其进入特定的冥想状态,并根据不同的主题要求,将大脑中出现的意象画在纸上,通过对投射画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对被试者认知,行为,情绪和人格等特征作出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特征:
    采集状态不同:冥想
    分析理论不同:全息理论——起源于物理学
    研究方法不同: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的研究方法
    效果
    准确性大幅度提高,效度提高
    应用领域更广泛
    学习有章可循
     
     
    [展开全文]
    jtjy520 · 2020-07-27 · 绘画投射测验的概念 0

    主观投射测验

    投射: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会把超我不能接受的冲动和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或者以其投射形式表现,以免除自责或压抑的痛苦,减少自己的焦虑,即投射,又被称为否认投射。

    荣格:

    把一种存在于自身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归咎于另一个人。

    品质:有积极和消极的

    全息的观点:

    将个人自身的思想、态度、情绪、动机或人格,通过某种无结构的刺激媒介无意识附加到外界其他事物上或某人身上的心理倾向。

    一个人在面对某种无结构的刺激材料作出反应时无意识地塞进自己的心理结构,即投射。

    投射技术和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1938年由主题统觉编制者默里所著的《人格探索》最早提出的

    特点:

    刺激模糊性

    目的隐蔽性

    反应整体性

    内容潜意识:不被觉察,更能反应问题

    评估艰难性

    类型:

    根据刺激结构化程度分类

    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

    根据投射载体分类

    联想测验法:罗夏墨迹图

    构造测验法

    完成测验法

    排列测验法

    表露测验法

     

     

    [展开全文]
    jtjy520 · 2020-07-27 · 主观投射测验 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尾页
  • 授课老师

    刘伟老师

    课程特色

    视频(154)
    文档(154)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李书玥 开始学习 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李书玥 开始学习 全息理论2
    李书玥 完成了 全息理论1
    李书玥 开始学习 全息理论1
    李书玥 开始学习 全息理论1

相关课程

手绘曼陀罗,绽放生命力

手绘曼陀罗,绽放生命力

  • 98人报名

成为绘画投射分析师的12堂体验课

成为绘画投射分析师的12堂体验课

  • 379人报名

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404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