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非会员课程
  • 绘画投射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证书课程(线上)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技能证书课程【标准考证班】

    • 价格
    • ¥ 3980.00
    • 220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全息绘画投射分析专业...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85)
      • 评价 (0)
    • 导学课1
    • 导学课2
    • 心理测验的定义和分类
    • 三大类心理测验
    • 主观投射测验
    • 绘画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 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
    • 绘画投射测验的概念
    • 绘画投射测验的分类
    • 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
    • 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2
    •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
    •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 阿玛斯坑洞理论
    • 全息理论1
    • 全息理论2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的概念讲义
    • 第二节绘画投射测验的分类.讲义
    • 第三节绘画投射测验的历史.讲义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的科学性
    • 第二节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1.讲...
    • 第三节绘画投射的科学与艺术2.讲...
    • 第一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讲义
    • 第二节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讲义
    • 第三节阿玛斯坑洞理论.讲义
    • 第四节全息理论1.讲义
    • 第五节全息理论2.讲义
    • 第一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第二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
    • 第三节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1
    • 整体信息分析概述.讲义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2
    • 整体信息分析概述讲义
    • 树的整体感觉1
    • 树的整体感觉讲义
    • 树的整体感觉2
    • 树的整体感觉2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1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1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2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2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3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4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1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2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3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3讲义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4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1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2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3讲义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4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4讲义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1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1讲义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2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2讲义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3
    • 树木的表达方式、状况3讲义
    • 树的种类1_柳树
    • 树的种类1-柳树1讲义
    • 树的种类2-柳树2
    • 树的种类2-柳树2讲义
    • 树的种类3-榕树
    • 树的种类3-榕树讲义
    • 树的种类4-胡杨树、松树
    • 树的种类4-胡杨树、松树讲义
    • 树的种类5-椰子树
    • 树的种类5-椰子树讲义
    • 树的种类6-竹子、银杏树、苹果树
    • 树的种类6竹子、银杏树、苹果树讲...
    • 树的种类9-灌木、草本
    • 树的种类9灌木、草本讲义
    • 树的种类7-枣树、桔子树、枫树
    • 树的种类7-枣树、桔子树、枫树讲...
    • 树的种类8-石榴树、云杉树、茶树...
    • 树的种类8石榴树、云杉树、茶树、...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1-开放&封闭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1-开放&封闭讲...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2-半开放半封闭
    • 树冠的开放与封闭2-半开放半封闭...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1-树冠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1-树冠倾斜讲义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2-树干向右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2-树干向右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3-树干向左倾斜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3-树干向左倾斜...
    • 树木的多少1-两棵树
    • 树木的多少1-两棵树讲义
    • 树木的多少2-三棵树及以上
    • 树木的多少2-三棵树及以上讲义
    • 树木周围环境1
    • 树木周围环境1讲义
    • 树木周围环境2
    • 树木周围环境2讲义
    • 树木周围环境3
    • 树木周围环境3讲义
    • 9-1.树木画分区1
    • 9.1树木画分区1讲义
    • 9-2.树木画分区2
    • 9.2树木画分区2讲义
    • 9-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树冠...
    • 9.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树冠的...
    • 9-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3-树冠...
    • 9.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3-树冠的...
    • 9-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4-树冠...
    • 9.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4-树冠的...
    • 9-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5-树冠...
    • 9.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5-树冠的...
    • 9-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
    • 9.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的...
    • 9-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7-树冠...
    • 9.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7-树冠的...
    • 9-1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8-树...
    • 9.1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8-树冠...
    • 9-1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1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
    • 9-1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0-...
    • 9-1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1-...
    • 9-1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1-...
    • 9-1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2-...
    • 9-1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2-...
    • 9-1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3-...
    • 9-1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3-...
    • 9-1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4-...
    • 9-16.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4-...
    • 9-1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5-树...
    • 9-1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5-树...
    • 9-1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6-树...
    • 9-18.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6-...
    • 9-1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7-树...
    • 9-19.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7-...
    • 9-2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8-树...
    • 9-20.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8-...
    •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树...
    • 9-21.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9-...
    •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树...
    • 9-22.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0-...
    • 9-2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1-树...
    • 9-2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1-...
    • 9-2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2-果...
    • 9-24.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2-...
    • 9-2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3-果...
    • 9-25.树冠局部信息分析23-...
    • 9-2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树干...
    • 9-2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树...
    • 9-2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2-树干...
    • 9-2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3-树皮
    • 9-2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3-树...
    • 9-2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4-树干...
    • 9-2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4-树...
    • 9-30树干局部信息分析5-树干...
    • 9-30.树干局部信息分析5-树...
    • 9-31树干局部信息分析6-树冠...
    • 9-31.树干局部信息分析6-树...
    • 9-2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2-树...
    • 9-33树干局部信息分析8-树干...
    • 9-33.树干局部信息分析8-树...
    • 9-34树干局部信息分析9-树干...
    • 9-34.树干局部信息分析9-树...
    • 9-35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0-树...
    • 9-35.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0-...
    • 9-3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1-树...
    • 9-36.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1-...
    • 导学课1讲义
    • 导学课2讲义
    • 心理测验概述1讲义
    • 心理测验概述2讲义
    • 主观投射测验1讲义
    • 9-3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2-...
    • 9-37.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2-...
    • 9-3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3-...
    • 9-38.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3-...
    • 9-3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4-...
    • 9-39.树干局部信息分析14-...
    • 9-40.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0.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1.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1.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2.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2.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3.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3.树根及地面局部信息分析...
    • 9-44.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4.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5.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5.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6.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6.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7.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7.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8.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8.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9.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49.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0.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0.树木画投射变异信息分析...
    • 9-5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5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6.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7.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8.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69.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0.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
    • 9-71.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析...
    • 9-72.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3.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4.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9-75.树木画投射非主题信息分...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1-概念、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1-概念、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2-程序、沟...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反馈2-程序、沟...
    • 绘画投射测验伦理
    • 绘画投射测验伦理讲义
    • 9-32.树干局部信息分析7-树...
    • 9-32.树干局部信息分析7-树...
    • 树冠局部信息分析-树冠的外形1-...
    • 9-3.树冠局部信息分析1-树冠...
    • 树在画纸上的位置
    • 5.树的位置讲义
    • 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分...
    • 11-1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3.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4.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5.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6.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7.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19.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0.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1.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11-22.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1、树根过大--关注本能、物质,或对物质、本能关注需求过旺盛。

    2、树根过大且交叉--本能有矛盾和冲突、或混乱。

    3、树根过小或无根:

    过小--对本能、物质不关注或需求小。

    无根--一是画地平线,省略树根;二是不画地平线,对物质、本能不关注、需求少。

    4、树干短小:

    树干被树冠包裹--情绪表达不充分,被超我压抑;树干本来就短--天生不擅长表达,情绪表达也不充分。

    5、树干过长+细:情绪不稳定、情绪化。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30 · 树冠、树干和树根的平衡状况1讲义 0

    例外:

    20%的树木画较大,但也是自卑;

    20%的树木画较小,事业工作自信,但可能面对父母自卑。

    非主题信息判断:

    树冠入云端--超级自信、自大、自恋

    树冠下有飞机--超级自大、自恋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30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4讲义 0

    树的大小:

    1、上切:目标发展受限;

    2、树冠左上切:精神受女性、母亲、过去事情影响,容易接受音乐、文学、神秘事物;崇拜女性偶像;

    3、树冠、树干左切:除了树冠左上切含义外+情绪受女性、过去事情影响;

    4、树冠右上切:精神受男性、父亲、未来事情影响;易接受科学、计划、思考事宜;崇拜女性偶像;

    5、树冠、树干右切:除了树冠右上切外+情绪受男性、未来事件影响;

    6、三边切:自我中心,过于自信,自恋容易受环境影响,喜欢听好话、被表扬,容易上当。

    7、地平线过于树根:超级自信,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高骛远,目标不切实际。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29 · 树在画纸上的大小3讲义 0

    从树木画的位置看,无论是在左上还是右上,都说明被试者愿意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只不过,左上偏艺术、文学等偏感性、务虚;而右上偏科学、计划等偏理性、务实。

    相比之下,左下或右下,都不愿为目标付出努力,依赖、退行、否定等。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29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8 · 树的整体感觉1 0

    潜意识信息分:

    纯潜意识信息:位置、大小、流畅、连续、力度

    半潜意识信息:苹果、落叶

    像就是信息:精子、数字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27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程序1 0

    1.坑洞理论: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坑洞是指人在遗忘了自己原来本体时所产生缺陷的产物。

    换言之,可理解为:坑洞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童年时期心理需求、欲望、理想、关系未满足或者遭遇挫折和创伤等留下的“潜意识空间”。

    2.产生原因:负性坑洞:缺少爱、被忽略、遭遇挫折等

    正性坑洞:目标未实现、理想终止、信仰未满足等

    3、处理方式:填补;感受;逃避。

    4、坑洞与人格:

    坑洞会造成匮乏感--需要填补--填补的材料和方法不同,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

    5.坑洞理论在绘画投射测验中的应用:

    人每时每刻在用各种方式填坑;绘画是填坑的一种途径;

    通过反复描绘-涂黑-黑点、停顿、颤抖-断续和不流畅,呈现,这些都是负性指标。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26 · 第三节阿玛斯坑洞理论.讲义 0

    树与人的关系密切:树与人的关系:树与人的进化关系密切,树与人有共生关系,

    树与人格的相近: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6 · 绘画投射测验整体信息分析1 0

    集体无意识: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特征:非个人获得,是遗传留存;

    非被遗忘,是意识不到;

    人类在集体潜意识层面完全相通。

    集体无意识--其本质和内容是原型,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基因;

    原型是无意识的、困扰通过原型意象理解其存在及意义。

    万物都有原型。常见的种类:自性、如果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

    自性是个体内在心灵结构和秩序的准则。是人格的核心、是核心的原型,并吸引其他原型至周围,使之和谐。

    荣格分析心理学在绘画投射测验中的应用:

    没经过的事件在投射测验中可能出现。集体潜意识在人类精神最底层,一生难以意识到,但投射测验时可能浮现在画面中,并画出来。

    有多少情景就有多少原型。

    图腾、树木、仪式、图式都是。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26 · 第二节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讲义 0

    主题信息

    非主题信息

    [王题]“一 棵树”。
    [工具]请你A4纸上画;此外,绘画时不要用铅笔或彩色笔,只用黑色或蓝色签字笔。绘画时没有时间限制。
    [要求]
    ①绘画投射测验不需要任何绘画技巧,不要求画的美观,但要求认真地画,没有时间的要求。
    ②绘画投射测验所画的景物不需要与自然界的四配或相似。
    ③如果你想画某种景物实在不会画,可以用汉字代替。如你想画一-只鸟,但不会画,可以画一个圈,然后在圈里写一个“鸟”字。
    ④绘画前请闭上眼睛冥想-分钟。 如果在冥想状态下,大脑浮现出所要画的景物的“意像”,此时睁开眼睛,把大脑中浮现的“意象’画出来。如果冥想时大脑浮现出多棵树,就把多棵树画出来。如果冥想时大脑
    浮现出其他景物,就把浮现的景物画出来。如果在冥想状态下,没有浮现任何“意像”,不要睁开眼晴,把此时自己最想画的“景物”画出来。
    ⑤完成自己的绘画后,要在画纸上写下自己的年龄、性别、婚否和职业等。

    提问:

    在被试者完成绘画投射测验后,为了澄清一些的信息,需要对画中模糊的地方或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和确认,避免主观臆断或主观猜测,例如:
    ①我想知道你画的这个圆,是月亮?还是太阳?
    ②你画中的这个图形代表什么?
    ③我想请你回忆一下, 你的小时候在成长中受母亲影响大?还是受父亲影响大?
    ④我想知道,你画的这个动物是狗?还是猫?或其他动物?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5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程序2 0

    交叉代表矛盾

    [展开全文]
    sunny麻 · 2020-09-24 · 9-7.树冠局部信息分析5-树冠的外形5-心形、倒心形 0

    一、信息的采集的重要性

    二、绘画投射测验信息分类

    纯潜意识、半潜意识、像就是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4 · 绘画投射测验信息采集、分类和分析程序1 0

    绘画投射全息分析专业技能课程

    第一课  绘画投射测验特点

    一、专业特点

    1.冷门中的冷门

    投射绘画是主观投射测验方法之一

    主观投射测验是心理测验方法之一

    心理测量本是是一个冷门专业

    2.学习、研究和应用人少

    西方、中国都如此

    了解、掌握人更少

    二、技术特点

    1、优点

    减少心理防卫、消除虚假回答

    不受文化限制--儿童尤甚

    操作便捷、易接受

    2、缺点

    分析理论牵强

    无建构常模(测验因素:常模、分布等)

    信度和效度低(致命缺点)

    难以应用实践

    绘画投射测验致命缺点表现:

    1)不同的咨询师,对同一张画分析和评估的结果不一样;

    如同看x片,不同医生分析诊断结果不一;

    2)评估失去确定性、唯一性和有效性。

    三、绘画投射测验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1.分析理论突破:不用心理学理论。因为它多、乱。精分、认知、行为等=结果多元,不唯一。因此采用自然科学理论。

    研究人与自然、人与树木、人与动物等的关系,必须属于哲学层面。--全息学=物理学

    2.研究方法创新:传统是定性研究。现在用大数据、软件,计算树冠面积、大小、位置等。

    3.采集状态改革:如何采集。2种状态交替活动:意识主+潜意识辅;意识辅+潜意识主(儿童、画家),改革,多用潜意识。

    4.评估常模构建:常模,正常值,可参考;定量统计构建常模。

    5.分析指标创新:纯潜意识信息-大小、平衡、用力;半潜意识信息--画着知道,但不知道意义;象就是--取象比类--中国文化特有=创新。三大指标体系。

    6.学科起源更正-发现与突破。误认为90年代引自西方,实质东方人-中国发现。西汉前200多年就有记载。书法-分析--象形字,书画同源,笔迹分析=早期投射测验分析。

    最早有文字记载绘画分析的国家。

     

    [展开全文]
    yij李子 · 2020-09-23 · 导学课1 0

    没有地平线代表根基不稳

    [展开全文]
    sunny麻 · 2020-09-23 · 树木周围环境2 0

    涂黑的草是转移物

    [展开全文]
    sunny麻 · 2020-09-23 · 树冠和树干的倾斜2-树干向右倾斜 0

    作业:
    (1)在绘画投射测验中,为什么涂黑就是负性标志?

     


    (2)为什么说,全息理论是解释绘画投射测验核心理论?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3 · 全息理论2 0

    文化、心理全息
    (1)文化全息
    文化全息是指人类文化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文化系统.
    整体的信息,文化系统的每个部分都是整体文化的缩影。
    (2)心理全息
    心理全息是指个体心理的每-一个特征包含自己心理系统整
    体信息。个体心理发育过程是人类心理进化史缩影和重演。
    (3)社会全息
    社会全息是指人了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信息包含着社会未来
    整体阶段信息;其次,社会中的某一微小的组织结构要素
    包含社会整体结构要素。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3 · 第五节全息理论2.讲义 0

    分枝多分掉营养

    无树叶:三种含义。秋天向冬天过渡;枯死的;被风刮的

    根涂黑,营养不好

     

    [展开全文]
    sunny麻 · 2020-09-22 · 树的种类9-灌木、草本 0

    有动物爬树说明情绪收到外界影响

    [展开全文]
    sunny麻 · 2020-09-22 · 树的种类5-椰子树讲义 0

    全息最早于1947年匈牙利物理学家  ,并于1948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1971年获得诺贝尔奖。

    特点:有立体感,立体逼真;有全息性,每一个局部都记录整体信息;分层性。

    (1) 基本内容
    ①宇宙是一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它本质上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
    ②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
    对应关系。
    ③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
    ④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新事物。

     

     

    [展开全文]
    userm0z79x · 2020-09-23 · 全息理论1 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尾页
  • 授课老师

    刘伟老师

    课程特色

    视频(154)
    文档(154)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李书玥 开始学习 11-8.树木画投射信息再整合...
    李书玥 开始学习 全息理论2
    李书玥 完成了 全息理论1
    李书玥 开始学习 全息理论1
    李书玥 开始学习 全息理论1

相关课程

手绘曼陀罗,绽放生命力

手绘曼陀罗,绽放生命力

  • 98人报名

成为绘画投射分析师的12堂体验课

成为绘画投射分析师的12堂体验课

  • 379人报名

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404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