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咨询师专业成长
  • 专业技能提升
  • 17堂课,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新年礼物
  • 17堂课,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新年礼物
  • 17堂课,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新年礼物

    • 价格
    • ¥ 99.00
    • 2201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学习有效期 开始:2018-12-27   截止:2019-12-31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36)
      • 评价 (3)
    • 第01节 网瘾之殇,咨询师如何面...
    • 第02节 干掉厌学!青少年厌学问...
    • 第03节 干掉厌学!青少年厌学问...
    • 第04节 识别躯体化症状:女孩身...
    • 第05节 敌对心理的化解:心理“...
    • 第06节 伤不起的强迫性思维:一...
    • 第07节 那个不想上学的少年,究...
    • 第08节 我妈让我喝“神水”,我...
    • 第09节 有个男生爱惹事,咨询师...
    • 第10节 焦虑的妈妈们:青少年咨...
    • 第11节 考前综合征的疏导:重点...
    • 第12节 13岁的“林黛玉”少女...
    • 第13节 难以启齿的性冲动,咨询...
    • 第14节 学业拖延、迷恋手机,如...
    • 第15节 18岁高中生喜欢被打屁...
    • 第16节 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14...
    • 第17节 【直播回放】青少年心理...
    • 第18节 17本青少年心理师的职...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人际适应不良-厌学-网瘾-亲子冲突-自杀-父母后悔与遗憾

    没耐性,很容易冲动,生气,很难搞,不能被说

    父母,师生与青春期小孩有很多冲突

    超越了自己所有的能力知识

    相敬如冰

    小孩直接不说话,父母老师觉得很难搞

    小孩很孤单,很闷,很挫折,自己也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感伤,会怪里怪气,为什么会交不到朋友,学业不好,为什么父母不了解自己,没有人关心自己,自己也很痛苦,为什么会不高兴

    所以会找一些会容易高兴的事去做,上网(容易得到)

    自我认同的发展阶段,长出成人期的自己,想冒险,想试试看

    要突破自己,要过度,要小心翼翼,跌跌撞撞,需要探索

    儿童期的心智状态,大人的身体

    青春期是心理治病的高发期

    你(父母)以为不重要的东西,有可能是小孩很看重的东西,如果你破坏或不接受,就会产生冲突

    • 青少年:千万不要恐吓,不要硬碰硬,不要威胁

    因为青少年的天生的心理特征,心理的不成熟,思考的不缜密,他比你更冲动,没有耐性,所以你逼他,会更适得其反(你要自杀或你要离家出走,你就去吧,可能真的就会被激怒,就会去做的)

    本来的身心状态就在这,不要想要压下来

    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和心理特质,父母也没有能力去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学校也没有关心得当,没有暖身。定向辅导

     

    [展开全文]
    六期班陈璐怡 · 2019-03-27 · 第17节 【直播回放】青少年心理师生涯规划 0

    青少年网络成瘾需要思考的议题:

    把网络,手机拿到是不是可以解决成瘾的问题?

    已经成瘾了,能轻易拿到吗?》

    可能会出现反抗,自杀的极端行为

    现在是3c社会,到处是行动网络

    现在要拿到手机,上网,实在是太容易了

    如果不能从课业、人际的得到成就感,不能被引导去转移转移力,小孩就很容易去上网去开心,当然从最简单的方式去得到快乐

     

    现社会父母都很忙,以课业、以物质为主,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情感需求,陪聊天,陪参加活动 

    满足生理上的满足,物质上的满足,只是一时的满足,真正的解决的方式是陪伴是关注

    我也不是非得一定要上网,只是上网是没有压力,比较快乐,意思是如果有一件事是没有什么压力又有趣,那我还是愿意的。

    经常上网会影响人际交往,也有一点是人际交往关系受挫会容易沉迷网络

    C轴,要排除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或躁郁症

    是自己慢慢形成的

    wto2018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是一种心理的疾病

    是心理的依赖,而不是生理依赖(抽烟)

    做一些事情去抵消焦虑

    不去玩它就会很无聊,空虚,但玩起来就很快乐,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依赖

     

    [展开全文]
    六期班陈璐怡 · 2019-03-27 · 第01节 网瘾之殇,咨询师如何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 0

    造成厌学的相关因素

    厌学不是病,只是一种现象

    只是有情绪困扰,不快乐

    药物是治疗症状

    只是不是不想上学,只是不快乐

    其实我也不是不想上学,只是感觉有压力,不开心(要了解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单一的去sayno

    如果有人有人让上学能变成好玩,没有那么有压力,我也是很想要上学的

    平衡症状的状态 ,平衡适应上的障碍

    压力达到一个程度,就会沮丧

    开始矫正,你就可能不会做事,但后来就会好了,有一个过程

    症状或行为问题,是为了平衡是适应上的问题

    用顶嘴回报你,必须用很大声很愤怒的声音去平衡(用不适应的行为去平衡,、)

    造成厌学的原因有很多,不要单一去抱怨是别人的错,不是单一问题造成的

    体质个性的了解

    看人,有些人是不能骂,有些人真的不能随便骂,有些人是很敏感的,这种就要很小心

    管教方式要因人而异

    解决问题比分析问题要来得更重要

     

    个人因数:分离焦虑,每个人的天生的气质都不一样,有些孩子对环境中的温度、声音很敏感(敏感体质)

    如婴儿便秘是感到压力而身体产生的反应

    幼儿园小孩怕妈妈一离开就不回来了,所以很用力的去挽留,是一种本能

    用哭去要挟你,让你内疚(因病??)

    每个人的个别差异很大,要尊重每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坚强

    亚斯伯格症?很聪明,但讲话很难听,只在乎真理,很多医生,专家,教授,高功能的

     

    家庭的因数:过度保护,

    青春期与幼儿期是不一样的

    你只要把该做的价值观叫给他就好,过多就是疏离

    重视他的感受,而不是成绩本身

    毒性的父母,家庭会伤人

    你要感知你所希望小孩所做的是你的焦虑,你的投射

    学校因数:霸凌的问题、管教不当(老师差一分就打一下,骂人)学校让我觉得我很烂很没用的地方

    需要组织很多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增加多元文化的能力,增加存在感

    • 要有系统观,三级预防  生态观

    一般学生(85%):初级预防(预防适应不良的发生)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增进全体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心理卫生教育,团体座谈,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习气氛

    高关怀学生(10%):次级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防止问题恶化,落实预防胜于治疗的观点,

    新生心理测验,团体心理测验,科任老师,同学干部发现...

    高危险群学生(5%):三级预防

    针对危险事件或特殊个案的状况,进行危险处理,以减少危机伤害程度或避免伤亡发生

    个别心理测验,精神疾病诊断,危险评估与处遇

    要把系统拉进来,很多时候接案的时候,很多都是三级的等级,但你还是用一级,二级的方法去处理,就会很痛苦

     

    反思:

    1、孩子的学校是一个促进心理健康或是引发适应不良的地方

    (生灵学校)

     

    系统观:

    人不是生活在荒岛上,人是生活在系统中,人的本能就是适应环境,去适应各种体统。

    人的行为表现是在系统中影响的结果,如果没有系统,人就不会有相对的行为表现。

    了解人的生活脉络,便能了解人的行为原因

    因此,改变人的生存的系统,更能稳定改变个人的行为,反之,系统没有改变,个人的行为的改变将受到限制!

    我们是在好几个系统中生存的,家庭、学校、个人

    改变系统是最快的,但要涉及到政策等的

     

    系统观给我们的反思:

    与学生个人咨询,与学校合作,寻找社会资源(精神医疗,读书会等),对父母进行会会谈,教导,要共同进行

    会费力,有可能得不到学校家长的配合和社区又没有资源,就会觉得很累

     

     

     

     

     

     

     

     

    [展开全文]
    六期班陈璐怡 · 2019-03-27 · 第03节 干掉厌学!青少年厌学问题系统化咨询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下) 0

    人是群体动物,一定要有社交、亲密关系

    要有稳定的工作,人际的连接,亲密关系,否则人是不可能心理正常

    抑郁症等最有效的治疗是回到学校

    任何疾病的终生盛行率=46.6%

    青少年是心理疾病好发的最好发

    自我认同的最高峰

    小孩和父母的张力很强,不是小孩发病就是父母发病

    内在受伤的小孩是要被疗愈,被理解

    药物并不一定有效

    强迫症是很可怜很辛苦的,终生盛行率是2-3%

    如果有一天,孩子说:我不想上学了

    你的回答应该是:你发生什么事了,我们来谈谈,是什么原因不想上学了?

    一般的版本,错误的:不可以的,我们一定要上学啊,爸爸妈妈虽然不喜欢上班,但也要上班,要赚钱,等等等,急着讲道理(我们不能接受他的念头和想法)

    不一定要怎么样,只是想要把这个想法告诉你而已,但你都不了解我。

    如果你有这个想法,下一步,就可能不能毕业,就没办法念大学,不能找到好工作,没办法嫁人,结婚等等(思想自动化,就会很焦虑......)你的人生就完蛋了,多么的灾难化

    但真的不上学就一定会流浪街头吗?

    其实是作为父母就会焦虑,很害怕。你真正关心的人不是孩子,是你自己而已,你的面子,你照顾的是你的内在的自我,焦虑,你就会游说他一定要上学。

    但小孩真正要的,只是发个牢骚,找个人来理解我的感受,可能学校人际关系受挫了,cup也不够用,就发牢骚而已,他自己其实很孤单

     

    小孩不想上学,父母是温柔的共犯,父母无形中加强了小孩不愿意,不爱上学的。让上学变成不好玩,让考试变成很可怕的事情。

    心理学是有理论,要验证,重复反复的实验,大数原则,不是特案的,去制造一个事实。

    害怕上学,拒学症:学校受霸凌

    人的本能都是趋乐避苦,小孩的本我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绪表达,不要觉得意外,你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学习上的挫败,得不到体谅,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不开心就会不想上学(个人的差异很重要,个人发展的程度的不一样)

    (古典条件化???)

    用各种症状去抗议,乱发脾气,生病等等

    系统如何整合才能做一个厌学的心理咨询师

    不能用个人观,否则会做的很孤单很辛苦

     

    班级上的优点的轰炸

    并不是每个孩子的体质都能面对权威强大的老师的

    男生的过动的是比女生快两倍

    很多时候父母是把孩子当成自己圆梦的工具

    小孩害怕被父母抛弃,不被爱

    无论你发生什么事,父母永远都爱你,不会落井下石,永远回来救火,要给小孩这个承诺,不然会影响小孩以后的家庭,亲密关系,因为没有享受过爱

    爸妈爱的是我身上的光环而不是我

     

    厌学的表征:上学前,开始哭闹,频尿,拔头发,拖延时间,头痛,肚子痛

    (因病获益:不上学可能还有礼物等等,又有人关心;有时候也可能是对父母的一种惩罚,例如前一天晚上对其的严厉与辱骂等等的报复,但小孩未必是有意的)

    一个礼拜最不喜欢的是星期一,或者自杀率最高的是周一,刚过凌晨的时候

     

    副交感神经,放松,抑制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有压力

     

     

     

     

     

     

     

     

     

     

    [展开全文]
    六期班陈璐怡 · 2019-03-29 · 第02节 干掉厌学!青少年厌学问题系统化咨询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上) 0

    就初中生、高中生来说,让他能够身心健康成长的特效药:回到学校。

    学校系统缺乏更多的包容、安慰、陪伴。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学校氛围,需要家校进行沟通。“小天使”制度的尝试。

    一个特教生=四至六个普通生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2 · 第16节 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14岁少年,如何重建上学信心? 0

    脱敏疗法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2 · 第15节 18岁高中生喜欢被打屁股,奇怪癖好背后的心理根源。 0

    可能注意力缺失

    无奈、挫折、孤单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1 · 第14节 学业拖延、迷恋手机,如何帮助自控力差的中学生? 0

    白熊效应:越控制,越失控。

    冲动不是行动。

    合理正常化+引导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1 · 第13节 难以启齿的性冲动,咨询师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性困惑? 0

    自杀:念头、计划、行动

    80%的青少年有过自杀的念头。

    首先要和女孩建立关系,千万不要做青少年的“父母”。

    要看到,很多现象都在表明希望得到关注,看到她的孤单。

    其次,咨询师要引导对方更有效的建立人际关系的方式。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1 · 第12节 13岁的“林黛玉”少女,是性格使然还是价值观偏差? 0

    没有当过青少年的父母不是真正的父母。

    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和青少年互动时,要尊重青少年,做父母的效能教育。

    行为约定:逐步渐进,孩子即使没有遵守约定也是很正常的,共同改善调整约定。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0 · 第10节 焦虑的妈妈们:青少年咨询师应该具有家庭系统观念。 0

    过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儿童精神科评估诊断,是否过动症。

    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达成教育管理的理解和一致。从系统上接纳孩子。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0 · 第09节 有个男生爱惹事,咨询师如何处理暴力投射、习惯说谎、自卑心理? 0

    要对父母有认知上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病,对药物依赖性很高。要先药物控制住稳定住,然后再然心理咨询治疗,逐渐恢复。

     

    [展开全文]
    听心guo · 2019-03-20 · 第08节 我妈让我喝“神水”,我该怎么办? 0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性冲动,超我是不能对妈妈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不断自责。 爸爸跟孩子沟通遇到性冲动时怎么做的。 男生是视觉性动物 “白熊效应”:想法越压抑,就会一直想,刺激脑部神经更为兴奋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9 · 第13节 难以启齿的性冲动,咨询师如何看待青少年的性困惑? 0
    停留在自杀的意念里,引起别人的注意。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9 · 第12节 13岁的“林黛玉”少女,是性格使然还是价值观偏差? 0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高涨时期身体上逐渐成人化,心理还像童年期一样幼稚;学会找到父母与孩子间的平衡点,避免与父母结盟,不能被动攻击个案。好好沟通,学会在管教之下尊重青少年。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8 · 第10节 焦虑的妈妈们:青少年咨询师应该具有家庭系统观念。 0
    ADHD多为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 大脑皮质对于注意力的控制不足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8 · 第09节 有个男生爱惹事,咨询师如何处理暴力投射、习惯说谎、自卑心理? 0
    阿斯伯格症候群(自闭症)+情绪障碍 小学运动不好,成绩好,老师喜欢,同学间人际不好;初中被老师撕卷子,人际关系不好。 自闭症:喜欢的一些东西特别固着,与同龄人不太一样。 做社交技巧训练,原有的大脑的情绪和人际感知区缺乏。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8 · 第07节 那个不想上学的少年,究竟经历了神马? 0
    强迫症=魔术性失常 认识到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建立人际关系尤其重要,家长要教孩子人际交往技巧,有的人先天内向,强迫症体质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8 · 第06节 伤不起的强迫性思维:一个男生的“生死”纠结。 0
    品行障碍~~教会以成熟的方式驾驭自我情绪,和他人良好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咨询师做好评估后帮助引导暴怒男孩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8 · 第05节 敌对心理的化解:心理“带刺”的男生,如何建立信任关系? 0
    女孩遇到压力,内向~~~心因性症状 男孩则是暴力行为,说脏话,逃学
    [展开全文]
    无比可爱的灰灰 · 2019-03-18 · 第04节 识别躯体化症状:女孩身体莫名刺痛,身病还是“心病”? 0
    • 1
    • 2
    • 尾页
  • 授课老师

    黄政昌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余芬心理顾问 开始学习 第02节 干掉厌学!青少年厌学...
    余芬心理顾问 开始学习 第01节 网瘾之殇,咨询师如何...
    余芬心理顾问 开始学习 第01节 网瘾之殇,咨询师如何...
    李素红 完成了 第06节 伤不起的强迫性思维:...
    李素红 完成了 第05节 敌对心理的化解:心理...

相关课程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 1199人报名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8位一线心理师实战经验分享,打通实务成长关节!

8位一线心理师实战经验分享,打通实务成长关节!

  • 61人报名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 2135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