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咨询流派/技术
  • 认知行为
  • 黄政昌: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练
  • 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练
  • 黄政昌: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练

    认知行为治疗的主要技术及多个领域应用方法

    • 价格
    • ¥ 1980.00
    • 1136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 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251)
      • 评价 (7)
    • 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练-导读
    • 第01节 认知行为治疗的原理与应...
    • 第02节 认知治疗的定义与意涵
    • 第03节 行为治疗的定义与意涵
    • 第01节 第1波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第02节 古典制约的实验与原理建...
    • 第03节 操作制约的实验与原理建...
    • 第04节 Mowrer的二因论
    • 第05节 Bandura的替代制...
    • 第01节 第2波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第02节 Ellis的REBT疗...
    • 第03节 Beck的CT疗法
    • 第04节 Meichenbaum...
    • 第01节 第3波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第02节 正念(mindfuln...
    • 第03节 接受承诺疗法(ACT)...
    • 第01节 认知治疗的基本原理与介...
    • 第02节 REBTs的重要治疗原...
    • 第03节 CT的重要治疗原理与介...
    • 第04节 CBM的治疗原理与介绍
    • 第01节 Ellis的非理性信念...
    • 第02节 Beck的自动化思考V...
    • 第03节 Meichenbaum...
    • 第01节 ABC法的图解与原理
    • 第02节 举例说明~柜台服务员
    • 第三节 举例说明~青少年家长
    • 第01节 苏格拉底式问话的原理与...
    • 第02节 举例说明-强迫思考
    • 第03节 举例说明-感情困扰
    • 第04节 挑战思考的重要技术
    • 第01节 向下追问法的原理与举例
    • 第02节 思考中断法的原理与举例
    • 第01节 卡片法的原理与举例
    • 第02节 情绪日志法的原理与举例
    • 第01节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与介...
    • 第02节 古典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
    • 第03节 操作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
    • 第04节 替代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
    • 第01节 焦虑分数尺度(SUDs...
    • 第02节 如何进行行为观察记录
    • 第03节 如何制作焦虑阶层表
    • 第01节 行为塑造法
    • 第02节 焦虑减除技术的原理VS...
    • 第03节 常见焦虑减除技术的分类...
    • 第01节 肌肉放松训练与举例
    • 第02节 腹式呼吸训练与举例
    • 第03节 系统减敏感法与举例
    • 第01节 暴露/不反应法的定义与...
    • 第02节 暴露/不反应法的进行方...
    • 第03节 E/RP重要注意事项
    • 第01节 考试焦虑症(EA)的案...
    • 第02节 考试焦虑症的定义与诊断
    • 第03节 考试焦虑症的相关成因
    • 第04节 考试焦虑症的CBT设计...
    • 第01节 网络成瘾(IA)的案例...
    • 第02节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诊断
    • 第03节 网络成瘾的相关成因
    • 第04节 网络成瘾的CBT设计与...
    • 第01节 社交焦虑(SP)的案例...
    • 第02节 社交焦虑的定义与诊断
    • 第03节 社交焦虑的CBT设计与...
    • 第01节 强迫症(OCD)的案例...
    • 第02节 强迫症的特性与诊断
    • 第03节 强迫症的相关成因
    • 第04节 强迫症(OCD)的CB...
    • 第01节 焦虑忧郁的案例与分析
    • 第02节 正念的意义与治疗效果
    • 第03节 正念如何看待焦虑与忧郁...
    • 第04节 常见的正念减压方法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任务54:考试焦虑症的CBT设计与治疗方法

    一、认知治疗(CT)方面

    (一)、辨认【面对考试】(表现、成绩)的不合理自动化思考;

    (二)、持续记录平时出现的不合理自动化思考;

    1、糟糕!我都念不完!

    2、怎么办?这次考卷好难喔,我死定了;

    3、我都写不完,怎么办呀?

    4、我担心让父母失望!

    5、我担心让老师骂!

    6、同学都比我考得好,我是没有用的人......

    (三)、使用各种认知技术,澄清、挑战与矫正不合理思考;

    认知矫正技术(ABC法、苏格拉底对话、向下追问法、情绪日志......)

    思考中断法(发展一套自我停止负面思考的内在指令)

    自我教导法(正向/弹性/合理的内在对话)

    压力免疫训练(面对各种考试情境、考试结果,预先演练合理的思考反应)

    (四)、针对【考试】,以合理思考进行自我对话

    A、糟糕!我都念不完!

    —>我已经尽力准备了!(书本永远都念不完)

    B、怎么办?这次考卷好难喔,我死定了!

    —>每次考试的难度都不一样,这是无法控制的!(尽力了比较重要)

    C、我都写不完,怎么办呀?

    —>大家都遇到一样的情形呀!(考试通常都是题目又多又难)

    D、同学都比我考得好,表示我是没有用的人

    —>考试分数不等于人生成败,每个人的强项都不一样...

    二、行为治疗(BT)方面

    1、观察每次【考试焦虑】的出现情形

    引发科目:数学为主

    焦虑反应:冒冷汗、发抖、胃灼热感、心情烦躁...

    行为结果:如逃避考试、惧学...

    2、列出【考试焦虑】的引发情境与分数;

    3、排出【引发考试焦虑】的焦虑阶层;

     

    图

    4、进行难度最低项目的【暴露/不反应】(减敏感程序)练习

    增强与代币制(养成有社交活动的新生活方式)

    放松训练(渐进式肌肉放松、呼吸训练、冥想或静坐......)

    渐进暴露练习(焦虑阶层表+实地暴露)

    系统减敏感法(焦虑阶层表+放松训练+想象暴露)

    5、逐一上升焦虑阶层,配合认知治疗及相关干预,直至最高阶层

    接纳承诺疗法、正念疗法;

    人际社交技巧训练(增进人际社交,获得同侪隶属感......)

    自我肯定训练(自我探索、自我成长,提升自我价值)

    三、家庭学校系统方面

    结合家庭/学校系统因素,不断练习与讨论,强化新思考习惯;

    是孩子有问题,还是父母/老师有问题呢?

    培养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或强项能力,而非是单一价值观...

    (贾伯斯、日本清洁达人)

    培养孩子建立【尽力就是完美】、【尽力就是第一】的概念

    重新建构对于【考试】、【考试成绩】的合理认知

    ~我焦虑害怕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我对考试赋予的意义】~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4节 考试焦虑症的CBT设计与治疗方法 0

    任务53:考试焦虑症的相关成因

    一、个人认知

    完美主义者,自我要求高;不接受失败,个性执着者。

    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化影响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向下追问法,找出核心信念!

    【我担心考不好!】—>—>—>—>—>

    【我担心让父母失望!】—>—>—>—>—>

    【我担心让老师骂】—>—>—>—>—>

    二、父母期待:

    孩子(成绩)是父母圆梦的工具,孩子压力有多大呀!【成绩最重要,其他都没有关系!】(单一价值观)

    【父母来自于农村,学历不高,劳工阶级很辛苦,孩子你一定要替我争气!】(替我圆梦)

    父母和亲人强调成绩的重要性;亲友之间常以孩子互相比较。

    父母/家长本身属【紧张大师】,容易焦虑、倾向夸张失败后果。

    三、教师期待

    【同学加油!只要考上明星学校,一切努力都是值得......】

    【智育成绩】最重要,其余(德、体、群、美)都不重要!

    学校老师,过度强化名牌学校,使学生过度在乎考试分数,并以考试成绩来评论自己的自我价值与成就。

    按照成绩排座位(希特勒的毕业照故事)

    四、社会化

    【一定要是名牌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人生才能顺利;否则找不到好工作—>没人要和你结婚—>你的人生注定就是失败的...】

    社会重视竞争与菁英主义,导致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升学考试,产生高度焦虑与压力。

    社会大众都是【温柔的共犯】,大家一起建构出【万般阶下囚、唯有读书高】的单一价值观(社会建构主义)。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3节 考试焦虑症的相关成因 0

    任务52:考试焦虑症的定义与诊断

    一、定义与特征

    考试焦虑症,其实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即指学生在预备考试和在考试期间,因为承受过大压力而产生的情绪和身体症状,以及影响考试能力和表现。这些反应是源自考试压力的焦虑反应,又可成为【考试焦虑症候群】。

    【考试焦虑症】并不是医学生专属的特定疾病名词,泛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症状,注意力和记忆力都会衰退,致使考生不能发挥正常的认知功能。

    少数过度焦虑的学生,可能引发严重身体不适,甚至影响考试临场表现,长期甚至于演变成忧郁倾向或惧学的情形!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协助。

    二、考试焦虑症的症状

    1、情绪症状:

    忧虑不安、担心、烦躁、容易发怒、害怕失败、自卑、感到被人批评和贬低。

    2、身体方面:

    由紧张引起的肌肉酸痛、肠胃问题、呕吐感觉、失眠、头痛、口干、尿频,部分学生会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恐慌反应。

    3、认知方面:

    自觉记忆力变差、脑筋不灵活、难以集中精神,脑袋突然一片空白,无法记起已反复温习的课文。

    4、行为方面:

    饮食和作息时间改变,例如每天只吃一顿饭、不停吃零食、日间睡觉、温习至深夜、减少睡眠时间等。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2节 考试焦虑症的定义与诊断 0

    任务51:考试焦虑症(EA)的案例

    案例背景:

    我的女生怡君正准备参加这次的高三学科能力测验,从寒假开始我们就陪着女儿拟定考前的读书计划,陪着她准备考试、看考场、应考,就么努力就是盼望孩子考上好学校。

    最近看她总是坐在书桌前发呆,东摸西摸不肯专心念书,成绩又始终没有起色;也常听她抱怨考试很有压力,情绪变得很暴躁,很容易生气,甚至晚上都睡不着或睡不好,而且白天一直说肚子很痛、不舒服...每每和她讨论考试的事情或给她意见,她却很容易对我发脾气,甚至和我大吵...

    我知道孩子可能是 因为大考的压力大,而出现的情绪起伏......可是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一方面告诉自己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一方面又希望孩子有好的表现,心情忐忑不安,不知道怎么办?

    Q1:在此案例中,您觉得怡君的问题核心的生命(个案问题概念化)?

    Q2:基于上述问题,个案又表现出来哪些不适应行为或是症状呢?

    Q3:您觉得怡君有哪些不合理或扭曲的信念呢,请一一列出?

    Q4:您会使用哪些认知技术,来帮助怡君转化这些不合理或扭曲的信念呢?

    Q5:您会如何设计怡君的暴露练习呢?包括:焦虑阶层VS暴露方法

    Q6:父母和学校部分,您觉得有哪些作法,可以协助怡君改善她考试焦虑的问题呢?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1节 考试焦虑症(EA)的案例与分析 0

    任务50:E/RP重要注意事项

    一、暴露治疗的精髓:循序渐进暴露、配合认知治疗逐一上升焦虑阶层。

    1、暴露治疗的【初期】

    患者容易挫折,尽量增加患者的信心;

    建议不宜给太多、太难的练习项目;

    针对练习困难之处耐心倾听、逐一寻求解决方法。

    2、暴露治疗的【中期】

    一旦患者有几次成功经验,将愈有信心与能力去对抗强迫症;

    认知治疗活动也开始进行,提供更多对抗强迫症的技巧与方法。

    逐一上升焦虑阶层,患者的进步呈现类似正加速的改变曲线。

    随着患者越来越能控制自己的思考与行为,逐渐出现得意的笑容、正向的生活态度,已经生活上的许多改变。

    3、暴露治疗的【后期】

    患者不用过度执行强迫行为,不但为患者带来愉悦的心情,也让患者有余力改变生活形态与增加社交活动。

    如果有80%以上的项目可以成功,犹如患者80%的机率能控制自己的思考与行为,则几乎可以恢复原有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或学习能力。

    最后20%残余症状,更须藉由注意力的转移、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压力管理、个性的挑战等因素,逐渐达成完全康复的目标。

     

    二、回家作业(练习)的重要性

    不断应用新的思考模式和行为反应,就能够对原来的焦虑刺激产生新的改变。

    作业练习不理想,一定要讨论原因。

    使用窗体、3C工具、软件,帮助个案实行或检查作业。

    作业检查表;

    微信、微博之应用。

    训练家属或朋友,成为协同治疗师

    三、因应个别差异,设计适合的治疗方案,甚至融入其他治疗理论。

    越对抗、越焦虑(白熊效应),融入【森田疗法】、【正念思考】、【接纳与承诺疗法】。

    增加个案对焦虑的接纳与共处能力。

    有时需要结合精神分析、完形治疗、冰山理论,透过早年经验或原生家庭分析,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僵化规则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有何意义,才能进一步结构或升华。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3节 E/RP重要注意事项 0

    任务49:暴露/不反应法的进行方式

    一、真实暴露法(in vivo)

    1. 视觉暴露法
    2. 听觉暴露法
    3. 触觉暴露法、嗅觉、味觉等感官暴露法

    二、想象暴露法(in imaging)

    1、系统减敏感法(想象+阶层+放松......)

    2、影响暴露法(相片/视频、黑白/彩色、卡通/逼真、缩小/放大)

    3、想象(故事)/虚拟(VR)暴露法

    4、思考暴露法(回答问题、看图说故事)

    5、模仿法、体验法(拼图、绘画、玩偶、过关、角色扮演)等

    三、主要采用【渐进式真实暴露法】(graded in vivo exposure)=拟定焦虑阶层+暴露/不反应法

    让患者循序渐进地面对各种【真实】的焦虑情境,然而不可以执行强迫行为。

    四、分享治疗结果

    学生的案例

    学生课堂E/RP:模型、实体、体验...等

    实际案例E/RP:相片暴露、影片暴露、触觉/嗅觉暴露、实地暴露......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2节 暴露/不反应法的进行方式 0

    任务48:暴露/不反应法的定义与原理

    一、定义:

    【暴露/不反应法】(exposure/response prevention,E/RP)是【真实暴露法】( exposure in vivo)和【不反应法】(response prevention)的整合应用。

    根据学习理论,可知负面思考让焦虑患者很焦虑,不得不执行某些特定行为(逃避行为或强迫行为),以寻求焦虑减除;久而久之,这些行为不断地得到增强,从而养成一定的坏习惯。

    例1:怕上台报告会被嘲笑批评,就如期正常上台(暴露),不要找人代打或请假(不反应)

    例2:看到有卖草莓的水果摊(暴露),不绕路,继续走过去(不反应)

    例3:怕脏,所以练习去正常按电梯、按门把(暴露),然后不去洗手(不反应)

    例4:怕遗失重要东西,就直接把垃圾丢掉(暴露),然后不准去检查垃圾(不反应)

    1、焦虑并不会上升至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而且通常减退得比预期得还快。有时,焦虑程度在20分钟之内就开始降低。通常是半小时到1小时内,焦虑就可以降低到可忍受的程度。

    2、在体验2-3次的暴露不反应之后,焦虑感会逐次减轻。个案体验到【不去执行逃避行为或强迫行为,其实也不会怎样(不会焦虑到爆炸)】的重要经验。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1节 暴露/不反应法的定义与原理 0

    任务47:系统减敏感法与举例

    一、意义:

    系统减敏感法是行为学派的治疗技术之一。此技术是基于古典制约理论中【相互抑制法】与【削弱法】之应用。

    行为学派认为焦虑是个体被制约的产物,因此使用反向的抵消活动,可以降低个体的内在焦虑。

    此技术用来有效治疗焦虑相关疾患,如恐惧症、焦虑症、愤怒、失眠、恐慌症等,对于恐慌症特别有效。

    二、三个步骤

    Step1:放松训练

    先教导个案一些肌肉放松的技巧。治疗师以轻软、愉快的语调引导个案 放松肌肉。

    也可以请个案想象放松的情境,

    例如:想象自己漫步在乡间风景中、或是想象自己坐在湖畔以让个案达到平静与放松的状态。

    Step2:建立焦虑阶层

    治疗师协助个案针对明确的范围订立焦虑阶层表,排列出不同焦虑程度的相对事件。

    如怕狗的人,可排出轻微到高阶压力的程度表。

    如远远看到小狗—>小狗从我旁边走过—>小狗看着我—>靠近有人抱着的小狗—>轻摸有人抱着的小狗—>此即为焦虑阶层表。

    Step3:进行系统减敏感程序

    减敏感程序会等初次晤谈完数周才会开始,这段期间会让个案学习松弛练习,并在家中充分练习。

    减敏感程序开始之前,个案要闭上眼睛,完全放松自己,接下来治疗师会先呈现中性情境要个案想象,再开始想象轻微压力的焦虑情境,当个体感到紧张时便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直到不焦虑。

    如此由低阶到高阶,一直反复进行减敏感程序。逐渐地,个案对激起焦虑的情境会变得较为不敏感。

     

    好,现在我要你想象你自己,你看到一辆救护车。(时间5秒钟,判断个案是否可以承受此焦虑强度)。好,停止想象。放松、在放松...试图享受你的松弛与平静。

    好,再一次想象自己看到一辆救护车。(时间10秒钟)。好,停止想象,引导个案放松与平静。

    好,再一次想象自己看到一辆救护车。(时间20秒钟)。好,停止想象,引导个案放松与平静。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3节 系统减敏感法与举例 0

    任务46:腹式呼吸训练与举例

    一、呼吸常见两个机制

    【胸式呼吸】:透过肋间肌的收缩与舒张来吐气与吸气;

    【腹式呼吸】:透过横膈膜的上升与下降,来控制吐气与吸气。

    一般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2-16次;紧张焦虑之下呼吸会变快,大约每分钟16-20次;深度睡眠或放松情况下,呼吸会慢到一分钟大约10次左右。

     

    二、图片

     

     

    三、焦虑紧张的原理:

    1、交感神经(SNS)(踩油门)>副交感神经(PNS)(踩刹车)

    2、自律神经失调=经常性的【交感神经(SNS)>副交感神经(PNS)】

    3、【吸气】会刺激交感神经VS【吐气】会刺激副交感神经

    4、【呼吸急促】会刺激交感神经VS【呼吸缓慢】会刺激副交感神经

    5、【胸式呼吸】为主会刺激交感神经VS【腹式呼吸】为主会刺激副交感神经

    四、呼吸放松的原理:

    1、情绪会影响呼吸,呼吸反过来也会影响情绪;因此个人能控制呼吸,便能间接控制情绪。

    2、好好呼吸(理想是吸气:吐气=1:2)

    3、改用腹式呼吸法。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30 · 第02节 腹式呼吸训练与举例 0

    任务45:肌肉放松训练与举例

    一、(渐进式)肌肉放松的原理

    现将肌肉收缩到最紧,再像弹簧般慢慢松开,藉由学习拉紧与放松全身的肌肉群,体会肌肉紧张与放松的差别。

    身体放松后,就能消除或缓解焦虑和与焦虑有关的身体不适感。而且,当你身体放松时,心理也会跟着放松。

    放松是减少运动神经元的输出及减少感觉神经元的输入。借由降低输出及输入的过程降低自主神经系统与大脑皮质活动。

    二、肌肉放松的应用

    会有肌肉紧张度下降、自主神经系统活性下降、代谢率下降、指温上升、血压下降、中央大脑动脉血流速率下降、疼痛减轻。

    定期练习放松技巧的人,较不会紧张焦虑、较能抵抗压力、乐观、快乐、自信、有活力、提高效力。

    练习放松技巧能减少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降低血压、自律神经失调、胆固醇等,有益身心健康。

    已经应用在处理身体和情绪问题上。例如在失眠、焦虑、愤怒控制、气喘、忧郁症、头痛、高血压、敏感性肠症候群、恐慌症以及尿失禁等问题上。

    三、举例(示范)

    1、手臂肌肉

    首先,请你把手臂抬到水平的位置,用力握紧拳头......再用力往前伸......用力握紧拳头!用力握紧拳头!继续用力!继续用力!继续用力!更用力!更用力!更用力!好,让你慢慢地松弛开来......

    让你的两只手慢慢地放到你原来的位置上去。一面放松......一面注意去感觉你的两只手松弛开来的感觉。一面放松......一面注意去感觉你的两只手松弛开来的感觉。继续放松下去......继续放松下去......继续放松下去......继续去感觉它......继续放松......继续放松......继续放松......好。

    2、眼部肌肉

    现在请你用力把眼睛张开,把眉毛往上扬,眼睛向上看!把额头的肌肉用力的往上拉..(同上)

    3、脸部肌肉

    现在请你用力把眼睛闭起来,在尝试把脸部的肌肉往中间用力拉紧!嘴巴用力闭起来!整个脸都用力往中间拉紧!..(同上)

    4、齿颚肌肉

    现在把你上下的牙齿用力咬紧,用力咬紧你的牙齿...(同上)

    5、肩膀肌肉

    现在把你的头用力的向下压,用力的向下压!然后,再把你的肩膀用力往后拉!

    6、颈部肌肉

    现在请你坐正,然后,把头向后仰、眼睛向后看!继续用力...(同上)

    7、大腿肌肉

    现在请你把两只脚抬到水平的位置。然后,用力把脚指头卷起来,再用力把两只脚往前伸,把脚指头用力卷起来,用力往前伸,继续用力...(同上)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9 · 第01节 肌肉放松训练与举例 0

    任务44:常见焦虑减除技术的分类与名称

    二、相关讨论

    1、【实地暴露法】效果优于【想象暴露法】!但是......

    2、暴露练习的频率高,则治疗效果越佳!但是......

    3、治疗师指导暴露练习的效果,优于【个案自己暴露练习】,但是......

    4、一定要搭配【放松训练】吗?

    5、【洪水法】治疗速度快,但也可能有严重副作用,何时可以使用呢?

    6、可以有【视觉】、【听觉】、【思考】、【触觉】等各种感官形式的暴露练习!如何选择呢?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9 · 第03节 常见焦虑减除技术的分类与名称 0

    任务43:焦虑减除技术的原理VS.反制约

    二、相关讨论

    万一连接成【一听到放松训练,就想到蛇,而引发恐惧害怕的反应】,怎么办?如何避免?

    Q1.反制约(减敏感)过程中,【阶层化】的重要性;

    Q2.增强物的选择;

    Q3.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已进行【刺激反应连结】的削弱。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9 · 第02节 焦虑减除技术的原理VS.反制约 0

    任务42:行为塑造法

    引言

    1、Skinner 训练鸽子打乒乓球

     

    2、中国轻功的训练秘籍

     

    行为塑造法或逐步养成法,主要的用渐次接近法,连续增强与终点行为有关的反应,藉以塑造并建立新行为。

    行为塑造不是立即可以达到的,必须经许多的步骤逐步养成。包括区别性增强、逐步养成与终点行为。

    逐步养成是把终点行为分为数个层次,然后用连续增强法一步一步增强与终点行为有关的每一层次的正确反应,直到完全正确为止。亦即【工作分析】法,即是把抽象复杂的教材,逐层分析成为简单易懂的基本元素;即使是一个洗手动作,也能分解成十七步骤。

    三、行为塑造法的实施

    1、正向连结法(顺向连结法):

    将工作细分为简单至复杂的步骤,按部就班、由前向后实施。

    如:学习英文、学脚踏车、弹钢琴、学习体操、操作仪器等。

    2、逆向连结法(负向连结法):

    欲学习的行为较复杂时,可以采用倒退连结法,从最后一个行为环节先建立再依序回溯而上。

    如:训练发展迟缓的小朋友穿裤子、【驯夫记】中训练大男人主义的老公煮饭的过程妙运用。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8 · 第01节 行为塑造法 0

    任务41:如何制作焦虑阶层表

    一、列出焦虑行为的引发情境

    1、透过1周的自我观察记录整理出最常引发强迫行为的刺激或情境,尽量写得越具体明确,日后越容易执行与评估成效。

    2、针对每一项引发的情境或刺激,评定主观焦虑分数,从0分至100分。

    3、治疗人员可以和个案进一步的讨论澄清,以比较出相同分数的两个刺激情境的差异等级,再度给予不同的高低分数,以区别两者焦虑程度的不同。

    二、排出焦虑行为的焦虑阶层

    1、根据引发情境记录表中,每项强迫行为的焦虑分数(通常是指如果不去执行或逃避,心中焦虑的程度),由低分至高分,逐一排列顺序,并填上治疗顺序。

    2、将来则利用【减敏感法】的原理,从焦虑分数最低分,逐一进行【暴露/不反应】练习。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8 · 第03节 如何制作焦虑阶层表 0

    任务40:如何进行行为观察记录

    一、个案自我观察记录:

    1、个案使用【观察记录表】,主要字段包括:【引发刺激或情境】此情境下的主观痛苦分数(SUDs)。

    2、此为,可以以需要增加【时间】、【逃避、反应行为或强迫行为】、【花费时间】等字段。

    3、个案如果可以确实详实记录每次焦虑(恐惧)出现的前因后果,将来才能充分了解每周或每日的生活作息中,哪些刺激是引爆点,如何影响身心或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治疗的参与度,加速治疗的进展。

    二、治疗师讨论与整理

    1、个案回家自行观察记录1~2周后,下次再和治疗师讨论、澄清与确认。

    2、也可以由治疗师陪同下,一起回忆日常生活中各种可能引发的情境,并同时进行分数评估。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8 · 第02节 如何进行行为观察记录 0

    任务39:焦虑分数尺度(SUDs)的定义与测量

    一、定义:

    焦虑分数是指【主观痛苦分数】(Subject Unites of Discomfort Scale,SUDs)指当事人主观报告焦虑或痛苦的强烈程度;类似一个温度计来测量自己目前的焦虑痛苦程度,因此又被称为【焦虑温度计】【害怕温度计】等。

    从0-100中选择一个数字来代表目前焦虑痛苦的严重程度。

    【0】分代表完全平静、没有任何不适;高分【100】分表示焦虑恐惧到最高点,几近恐慌发作的状态。

    常用【0~100】或【0~10】等二种分数尺度。

    二、特性:

    1、SUDs是主观的估计,没有标准答案,更不需要和别人比较。

    2、【痛苦】(discomfort),包括生理、心理的症状或不舒服程度。

    3、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治疗情境,而有不同的别称:

    焦虑症治疗—>【焦虑分数】(焦虑温度计)

    恐惧症治疗—>【害怕分数】(害怕温度计)

    忧郁症治疗—>【忧郁分数】(情绪温度计)

    疼痛治疗—>【疼痛分数】(疼痛温度计)

    失眠治疗—>【痛苦分数】(痛苦温度计)

    引发强迫行为的焦虑情境  焦虑分数(0-100)

    碰到治疗师诊间的物品   30

    坐在候诊室的椅子           40

    去人挤人的公共场所        95

    摸到垃圾桶的边缘            70

    和陌生人握手                   90

    去搭出租车                       80

    摸到大厅的地板               55

    摸到办公室或等待区的门把 50

    坐在购物商场的长椅         60

    去使用公园的公共厕所     100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8 · 第01节 焦虑分数尺度(SUDs)的定义与测量 0

    任务38:替代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与举例

    一、重要原理

    1、强化并非构成学习的必要条件

    不同于Skinner在操作条件学习理论中强调强化是构成必要条件,Bandura不再视强化为加强【刺激—反应】之间连结的必要因素,只将之作为个体对于环境认知的一种讯息,重视个体学习时的自主性。

    2、学习来自于观察与模仿

    社会学习论提出个体的行为,在社会环境下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Bandura提出观察学习及模仿的概念描述。观察学习系指个体以旁观者角度观察他人行为即可学习。

    例如:教育上经常举办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以及教学演示等措施。

    二、观察学习的四阶段接

    1、注意阶段,指在观察学习时,个体必须注意楷模表现的行为特征,并了解该行为所含有的意义,否则无法从模仿形成自己的行为。

    2、保留阶段,指个体观察到楷模的行为后,必须将观察所见转换为象征性的心像或表征性的语言符合,才可以保留在记忆中。

    3、复制阶段,指个体观察楷模的行为表现,纳入记忆,其后再就记忆所及,将楷模的行为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

    4、动机阶段,指个体不仅经由观察模仿从楷模身上学到行为,而且愿意的适当的时机将学得到的行为表现出来。

    三、模仿学习的方式

    1、直接模仿

    直接模仿是一种最简单的模仿方式。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社会技能,多半是藉由直接模仿来的。

    例如: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吃饭。

    2、综合模仿

    综合模仿是一种复杂的模仿学习方式。学习中经历模仿历程而学得的行为,未必仅仅是模仿一个人,而是综合多次所见形成自己的行为。

    例如:某幼儿先是观察到电工踩在高蹬上修理电灯,后来又看到母亲踩在高蹬上擦窗户,他就可能综合所见学到踩在高蹬上取下放置书架顶端的故事书。

    3、象征模仿

    象征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楷模人物所模仿的,不是他具体的行为,而是性格或行为所代表的的意义。

    例如:电影、电视、儿童故事中所描述的偶像型人物,在他们行为背后所隐示的勇敢、智慧、正义等性格。

    4、抽象模仿

    抽象模仿是指学习者观察学习所学到的是抽象的原则,而非具体的行为。

    例如:算术解题时,学生从教师对例题的讲解中,学到解题原则。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8 · 第04节 替代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与举例 0

    任务37:操作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与举例

    一、重要原理

    1、Skinner老鼠实验:是指一行为反应发生以后,接着出现有利的增强刺激,则此行为反应会一再出现。

    例如:实验室中的老鼠一按压箱内之杆子(行为),就有食物掉下(增强刺激)可以吃,老鼠就会重复压杆。亦即因白老鼠压杆反应而出现的食物(增强物)对白老鼠的反应(主动操作性反应 )产生【后效强化】作用。

     

    3、增强理论:认为行为的后果才是影响行为的主因。人们采取了某种行为或反应之后,若立即有可喜的结果出现,则此结果就会变成控制行为的增强物。

    4、以数学函数来说明: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B=F(R)),即某种行为的产生系受某种结果的影响,故适当的奖赏可左右他人的行为。

    5、根据操作制约理论,人们可以藉由奖赏(正增强)与惩罚(负增强)来影响刺激—反应(S-R)的连接强度。类似人类利用棍子与红萝卜来驱使驴子行走的原理。因此,可以在学校、医院、监狱、军队等人群中,透过增强原理来强化期待的行为、削弱不期待的行为。

    二、重要概念

    1、正增强物VS负增强物

    2、原级增强物VS次级负增强物

    3、连续增强VS间歇强物

    (次数/时间/比率/&固定/不固定)

    四、以操作制约的为基础的相关技术

    1、普马克原则,俗称老祖母定律。

    2、反应代价(亏损法)

    3、过度矫正法

    4、刺激控制法

    5、代币制

    6、自我管理方案(治疗)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6 · 第03节 操作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与举例 0

    任务35:古典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与举例

    例:巴甫洛夫狗的唾液实验。

    狗—>看肉—>流口水,

    后来变成狗—>听摇铃声+看肉—>流口水。

    重复若干次后,变成:狗—>听摇铃声—>流口水。

    实验,【听摇铃声】本来是中性刺激,后来变成制约刺激。

    制约前(学习前)食物(UCS)—>引发狗分泌唾液(UCR)

    铃声(NS)—>不影响分泌唾液;

    制约中(学习中)铃声(NS)+食物(UCS)—>引发狗分泌唾液(UCR)

    制约后(学习后)铃声(CS)—>分泌唾液(CR)

    二、重要概念

    1、习得(accquisition)与削弱(extinction)

    2、自发恢复(spontaneous)与再学习(relearn)

    3、刺激类化(generalization)与辨别(discrimination)

    三、在治疗中应用原理

    心理学家华森(Watson)VS小婴儿艾伯特(Albert)的恐惧实验

    制约前(恐惧学习前)

    巨大声音(UCS)—>引发恐惧反应(UCR)

    白老鼠(NS)—>不会引发恐惧反应

     

    制约中:(恐惧学习中)

    白老鼠(NS)+巨大声音(UCS)—>引发恐惧反应(UCR)

     

    制约后:

    (恐惧学习后)白老鼠(NS)—>引发恐惧反应(CR)

     

    反制约前(减除恐惧前)

    听音乐(UCS)—>引发放松的反应(UCR)

    白老鼠(CS)—>不会引发放松的反应(引发恐惧)

     

    反制约中(减除恐惧中)

    白老鼠(CS)+听音乐(UCS)—>引发放松的反应(UCR)

     

    反制约后(减除恐惧后)

    白老鼠(CS)—>引发放松的反应(UCR)

    四:以古典制约为基础的相关技术

    1、相互抑制法

    2、肌肉放松训练

    3、系统减敏感法

    4、洪水法

    5、内爆法

    6、嫌恶治疗

    嫌恶想象法、化学法、点击法。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6 · 第02节 古典制约的重要治疗技术与举例 0

     

    任务35: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与介绍

    一、基本概念: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papy):一词自1950年代开始为Sinner、Solomon、Lindsley、Richards等人所引用。行为治疗乃是行为学派所持有的人性哲学观和科学方法所建立的学习理论在临床与治疗上的应用。

    他的重点是:透过行为改变的技术,帮助当事人去除错误行为,重新学习新行为。

    【行为改变】与【行为治疗】:行为改变的广义的,泛指利用对行为的假设、概念及技术去控制或改变他人行为的所有技巧;而行为治疗是狭义的,指行为改变技术在临床与治疗上的应用。

    二、人性观

    1、人类的行为是透过许多联结而习得。

    2、人基本上是享乐主义的。

    3、行为基本上是受环境决定的。

    三、主要特色:

    1、治疗针对行为本身而非潜在的假设原因。

    2、治疗的目标具体又明确。

    3、治疗技术来自于基础研究。

    4、拒绝古典的特质理论。

    5、强调此时此地。

    五、治疗过程

    1、治疗目标

    帮助当事人创造学习的新环境。因为不良的行为是学习而来,因此可透过学习的方式加以去除。

    2、治疗者的功能或角色

    • 一个教师、指导员和专家。
    • 二项功能:【治疗过程予以明确具体化】、【提供当事人模仿的对象】。

    3、当事人在治疗中的经验

    • 主动参与治疗目标制定与治疗的过程。
    • 愿意尝试新行为。

    4、治疗者与当事人的关系

    机械性的互动方式,缺乏人性角色。

    赞同温暖、同理、信赖与接纳关系的重要性,但认为治疗关系的行为改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展开全文]
    何雪 · 2022-04-25 · 第01节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理与介绍 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尾页
  • 授课老师

    黄政昌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六期班王颖婷 加入课程 黄政昌: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练
    云1010 完成了 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练-导读
    云1010 开始学习 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化训练-导读
    心理咨询师梁晓 完成了 第03节 举例说明-感情困扰
    心理咨询师梁晓 开始学习 第03节 举例说明-感情困扰

相关课程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 1199人报名

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三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404人报名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第十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回放视频

  • 556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