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学应用
  • 亲子、家庭、学校教育
  • 王宏:父母效能系统培训,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 父母效能系统培训,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 王宏:父母效能系统培训,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做家长也需"持证上岗"

    • 价格
    • ¥ 228.00
    • 487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56)
      • 评价 (3)
    • 课程导读
    • 孩子的行为目的
    • 行为目的的变化与正确导向
    • 孩子不当的行为目的和处理方法
    • 了解父母的情绪与信念
    • 澄清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与价值观
    • 学会管理情绪:灭火口诀
    • 沟通的障碍:摆脱父母的七种错误角...
    • 运用积极倾听促进亲子沟通
    •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 运用“我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
    • 澄清问题的所有权
    • 真诚地表达内心情感
    • 鼓励的意义:认识鼓励和称赞的分别
    • 鼓励的原则:避免不正确的态度及行...
    • 鼓励的策略:用正向、积极的话鼓励...
    • 区分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 惩罚与行为结果不同
    • 行为结果的运用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改句子,用问句!
    [展开全文]
    雨燕618233f15 · 2020-11-04 ·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0

    “你好烦啊,你就不能自己去玩吗”

    用的是“你信息”

    孩子译码:我很坏

    “我好累啊”

    孩子译码:哦,爸爸累了

    “我信息”

    前一种没自信,后一种能够真诚的表达我的感觉,让孩子充分理解爸爸妈妈。

    我们心理学说,情绪是没有错误之分的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打压住,不容易表达。

    不接受自己的负向情绪

    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接纳对方情绪

    只要我能表达出来,只要对方能够接纳我的感觉,就能有健康的人格。

    树与钉子的故事

    沟通三部曲:

    接纳——允许对方表达自己的感觉

    反映——把孩子的感觉用家长的语言说出来

    这样孩子的情绪就可以得到理性的梳理

    讨论——

     

    [展开全文]
    秀薇 · 2018-05-31 · 真诚地表达内心情感 0

    澄清问题所有权

    在生活中,家长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天冷了不穿衣服,早上不起床这里就应该分清一个概念,问题所有权,是属于孩子应该解决的,还是爸爸妈妈不该干涉的

    问题所有权区分的标准

    1、当孩子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

    他的行为不妨碍大人,所以是孩子的问题

    2、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他的行为

    同时也不妨碍家长,没有妨碍亲子关系

    3、孩子的需要获得满足

    父母面对困扰,

    先问自己孩子这个行为有没有干扰到我

    再思考这个行为有危险吗

    但凡有一个问题是肯定的,那么久属于父母的问题。

    比如孩子挑食

    问题所有权就属于孩子的

    区分所有权,运用积极倾听还是

    当问题是属于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做到积极倾听的方式,跟孩子理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

    小荣,告诉妈妈大家都欺负她,上课想喝水,又不想让老师发现,偷偷喝水,让同学捡水杯。

    当孩子伤心沮丧难过的时候,先积极倾听,不要去想应不应该。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用积极倾听的方法,让孩子的神经得到净化。

    问题解决不步骤:

    运用积极倾听,了解澄清问题所有权

    问题解决的办法,脑力激荡法,孩子的想法无论对错都不给予评价,问然后呢,还有吗,让孩子说,如果孩子都不说,那么假设的方法,假设是朋友的问题

    评估所给出的方法:评估方法可能的结果

    选择一个解决办法

    承诺行动:承诺查行动在一周内完成

    反馈信息

    如何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如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父母拥有问题所有权

    传统父母的解决方法:

    试图改变,纠正孩子的行为

    试图改变外在环境

    恐吓威胁

    认为长大了会好

    用“我的信息”

     

     

    [展开全文]
    秀薇 · 2018-05-31 · 澄清问题的所有权 0

    沟通是以爱为出发点

    沟通分两个部分:积极倾听和

    有个孩子放学回家跟妈妈说对不起

    说自己打架了,妈妈原来说不骂他,一听他讲这件事,她就生气了。一方面父母亲都想帮助孩子,可是另一方面孩子又是有话不跟我们说。曾经看到一个文章,关于评选最有爱心的人。他有个邻居,老爷爷,老爷爷的妻子去世,小男孩每天陪老爷爷,听他讲话。

    爱的表达有两个元素:尊重和接纳

    沟通的出发点:爱

    放弃控制

    尊重孩子

    相信孩子

    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爱你们吗”

    我们的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都是有条件的

    核心:父母用你字开头的句子

    都是“你信息”

    课堂上:“你要当什么”

    我想做小偷

    我想偷一缕阳光给妈妈,让她不长冻疮

    老师庆幸自己没有制止孩子。

    故事二主持人:降落伞该给谁?

    孩子的爱心在主持人的耐心中得到释放

    让孩子能够真实的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七种传统父母角色:

    指挥者:命令、

    说教者应该主义者:哥哥姐姐会被理所当然的要求让着别人

    万能者:想当年我怎么样怎么样

    审判者:没有问清事情的缘由,就判定是孩子的错

    批评者:苛刻嘲笑讽刺挖苦挑剔的语气

    用挑衅的方式

    心理分析者:分析挖掘孩子

    像一个心理分析师一样

    安慰者:用简单的方法安慰孩子

    没关系天塌下来还有我呢

    这七种都不对:都是告诉孩子“你错了”

    我这么伤心这么难过,爸爸妈妈怎么觉得没关系呢,

    所以安慰者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是错误的。

     

     

    [展开全文]
    秀薇 · 2018-05-29 · 沟通的障碍:摆脱父母的七种错误角色 0

    4——12岁,是孩子社会我的行成

    外在的标签会被内化

    12——16岁,心理我成长关键期

    0——4岁:生理我

    软糖实验

    有的能控制冲动,有的忍不住

    6——12黄金补偿期

    12岁只看重朋友,最反对权威

    了解孩子

    父母情绪

    积极倾听

    有效沟通   我的信息

    阿德勒亲职观:父母亲对孩子给与肯定

    罗杰斯的情感表达

    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

    吸引注意力

    只有觉得获得注意的孩子才是有价值的

    家长会觉得烦

    不做催促和提醒怎么做好

    行为目的二:争取权利

    穿羽绒服的事例

    僵持,妈妈生气伤心,孩子气鼓鼓

    行为目的三:报复

    什么叫报复,举例说明

    看电视,孩子说好我知道了,但眼睛还是看着电视。妈妈怒了,跟孩子吵了起来。孩子在跟家长的斗争中,孩子也觉得特别的沮丧

    行为目的四:自暴自弃

    举例,离家出走

    抑郁:习得性无助

    [展开全文]
    秀薇 · 2018-05-02 · 孩子的行为目的 0

    帮助家长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

    了解父母情绪管理

    稳定自己的情绪,发挥指挥,更好的沟通

    沟通过程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真是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分清责任,不会错误的承担孩子的责任。让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

     

     

    [展开全文]
    秀薇 · 2018-05-02 · 课程导读 0

    运用自然与合理行为结果的原则

    • 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目的
    • 态度温和但不过于保护
    • 态度坚定行动一致
     
    情绪:
    • 孩子真的很伤心时,运用积极倾听来缓解
    • 孩子想控制父母,运用行为目的的方法解决
    行为目的:
    • 自然的行为结果,不受行为目的影响,只要父母不过于保护,孩子会因为“自作自受”学到经验
     
    合理的行为结果:对想要获得注意的行为目的效果好
     
    温和但不过于保护
    • 过于保护,降低孩子的能力
    • 面对孩子问题需要分清问题所有权
     
     
    经验:
    • 在鼓励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主动承认错误
    • 孩子从小就知道用情绪要挟家长
     
     
    第一步:家长先关注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
    第三步:分清问题所有权
    第四步:澄清对孩子的期待
     
     
    【孩子的问题】:积极倾听+问题解决
    【父母的问题】:我的信息+行为结果
    [展开全文]
    akillers · 2017-07-01 · 行为结果的运用 0

    合理行为结果与惩罚不同

    • 相关性(related):合理行为结果与行为是相关的,惩罚则不相关
    • 尊重(respect):合理行为结果不会去羞辱孩子
    • 合理性(reasonable):合理行为结果较行为而言,非常合理
    • 预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预先告知孩子行为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 惩罚往往为了展现个人的权威,合理的行为结果则强调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学习遵守社会规范(见实例1)
    • 惩罚常与不良行为无关,随施予者的心情而定;合理的行为结果则直接针对不良行为(见实例2)
    • 惩罚是责备过去的行为,合理的行为结果则着眼于目前和未来行为的改善(见实例3)
    • 惩罚含有道德判断的意味,往往涉及人格评价;合理的行为结果则对事不对人,当事人的自尊并不因此受伤(见实例4)
    • 惩罚是以命令式语句要求对方绝对服从,合理的行为结果则允许小孩有选择的权利(见实例5)
    • 惩罚在态度和语调上带有威胁的味道;合理的行为结果则是以委婉、和善的语调与孩子沟通(见实例6)
     
     
    实例1:父母与客人交谈,平平把电视声音开得特别大
     
    处理方式:
    • 惩罚:吵死了,关上
    • 合理的行为结果:运用我的信息,关小或关上(声音太大,能不能把声音关小或关上)
     
     
    实例2:放学后,亮亮在外逗留,没有直接回家
     
    处理方式:
    • 惩罚:回家这么晚,一周不许找同学玩
    • 合理的行为结果:回家晚了,我很担心你
     
     
    实例3:萍萍想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
     
    处理方式:
    • 惩罚:不许哭,家里有很多玩具
    • 合理的行为结果:可以,事后要把家里收拾干净
     
     
    实例4:妹妹没经许可使用姐姐的彩色笔,姐姐因而生气地向母亲告状
     
    处理方式:
    • 惩罚:(对姐姐)妹妹用彩笔没什么大不了;(对妹妹)你擅自用姐姐的笔,像小偷
    • 合理的行为结果:妈妈理解你的心情
     
     
    实例5:父亲叫兄弟俩吃饭,叫了几次孩子才来,一边吃一边玩,大声嚷嚷不好吃
     
    处理方式:
    • 惩罚:好好吃饭,不然别吃了
    • 合理的行为结果:安静吃饭或者继续先去玩
     
     
    实例6:在商场里,小莉哭闹着让妈妈给她买玩具
     
    处理方式:
    • 惩罚:不许哭,家里有很多玩具
    • 合理的行为结果: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有约定
    效果:得到父母尊重,也会尊重他人
    [展开全文]
    akillers · 2017-07-01 · 惩罚与行为结果不同 0

    惩罚的手法培养出两种孩子

    • 特别听话,没有主见
    • 叛逆不羁,令家长头痛不已
     
     
    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法
    • 放弃控制:孩子是独立、有价值的个体,不是父母的所有物
    • 尊重孩子
    • 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孩子学习独立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发挥自己的能力
    • 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并不断地给他们真心改过的机会
     
     
    自然行为结果法:
    • 行为结果是伴随行为自然产生的:不吃饭-饿,不穿衣-着凉,赖床-迟到
    • 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还得自己承担
    • 父母只需提供机会让孩子体会自己行为的结果
    • 父母不必预防可能产生的后果,也不必担心孩子不当行为会持续发生
     
    合理的行为结果法:
    • 如果训练孩子的过程不是自然的行为结果所能控制,或是行为结果对孩子有危险
     
    区别于自然的行为结果法:
    • 合理的行为结果是父母和孩子讨论,给出有限度选择,由孩子选择
    [展开全文]
    akillers · 2017-06-28 · 区分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0

    鼓励的策略和方法:自信

    • 孩子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就会形成“我能行”
    • 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感觉很快乐

     

     

    乐学:好习惯的养成

    • 自愿重复:驱力型(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去做,为外驱力;通过鼓励自愿行动,为内驱力)
    • 被迫重复:狼追型

     

     

    快乐养成好习惯——三表

    • 时间表:希望孩子做的事情
    • 星星表:孩子做到了就加一颗红星
    • 礼物表:孩子可以用红星换礼物

     

    建议:目标分解

     

     

    格维尔茨的成败效应

    [展开全文]
    akillers · 2017-06-25 · 鼓励的策略:用正向、积极的话鼓励孩子 0

    鼓励的原则

    • 真诚的接纳:对事不对人,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
    • 注重积极的一面:孩子的行为具有两面性
    • 重视努力和进步:合理设定目标,一步一步地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 肯定个别能力:肯定个别能力,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 避免说令人沮丧的话:区分“我不会”与“我不想”
    • 从自我鼓励开始:父母应对自己有信心

     

    积极心理暗示:罗森塔尔效应

     

     

    鼓励三段论

    • 描述你所看到的好行为
    • 描述你的感觉
    • 用具体言辞描述孩子的行为
    • 避免使鼓励打折:yes...but句式

     

    鼓励三段论句型:当我看到...我觉得...因为

    万能语句:你是怎么做到的?

    [展开全文]
    akillers · 2017-06-25 · 鼓励的原则:避免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 0

    例:

    幼儿园时期:

    老师认为孩子有多动症,妈妈虽然难过,但还是笑着对他说:老师夸你有进步,以前只能做1分钟,现在能做3分钟(影响:当晚多吃一碗饭,还不需要喂)

    老师怀疑智力有问题,妈妈也是难过过后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要是再努力一点就比同桌更好(孩子49名,同桌21名)(影响:回到房间学习)

     

    初中时期:

    家长会上老师没点名,细问之下,得知小孩属于一般,考重点高中有点困难。妈妈高兴于孩子没有在家长会上点名,回去跟小孩说,老师对你很满意,只要再加把劲,重点高中不是问题

     

    高中毕业:

    孩子收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后,对母亲说,我知道自己不完美,只知道是你在鼓励我

     

    经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自我价值

     

     

    称赞:

    明明在做了纸飞机后,又做了立体机场。老师发现这个模型里有很多亮点,使得他很高兴,想拿回家给妈妈看,借此得到赞赏,不想周围人却批评他来这不上课而是做别的。老师反问小孩子们妈妈会因为什么而夸奖你,可没想到越说越小声——因为他们发现妈妈只有在成绩好或者听话等时才会夸他们。老师又问妈妈们有什么优点,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妈妈注重的都是结果,而孩子关注的却是妈妈的点点滴滴)

     

     

    鼓励与称赞不同:

    • 孩子夸妈妈是鼓励(孩子款妈妈是一个过程)
    • 妈妈夸奖孩子是称赞(妈妈夸奖孩子的是结果)

    鼓励:

    • 注重孩子建设性处理生活的能力
    • 注重内在评价
    • 认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 重视孩子的天性、禀赋以及他的贡献,并表示欣赏、感谢
    称赞:
    • 注重外在控制(只有做我要你做的,你才有价值、才是好的;你必须符合于我的标准,才是好的)
    • 称赞常常会让孩子退缩
     
    孩子内在的需求得到满足,会出现好的行为
     
     
    称赞可以转化为鼓励
    • 首先是父母的态度:真正接纳和关爱孩子
    • 其次是父母和孩子的行为目的:父母称赞孩子时不是为了控制孩子、孩子做事也不是为了获得称赞或奖励
    [展开全文]
    akillers · 2017-06-25 · 鼓励的意义:认识鼓励和称赞的分别 0

    第五章 鼓励有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讲 鼓励的策略——用正向、积极的话鼓励孩子

       鼓励的策略和方法:自信

      1.孩子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就会形成“我能行”

      2.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感觉很快乐 

      乐学——我能行——自信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什么是乐学?怎样才能乐学?

      乐学:好习惯的养成

      1.自愿重复:驱力型

      A.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去做,为外驱力

      B.通过鼓励自愿行动,为内驱力

      快乐养成好习惯——三表一录

      时间表:希望孩子做的事情

      星星表:孩子做到了就加一颗红星 

      礼物表:孩子可以拿红星换礼物

      通过外在的吸引力让孩子做事!

      一录:美言录

      让孩子的好行为在快乐中不断地重复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多长时间:

      21天可以学会这项技能

      180养成一个习惯

     

     

      

     

     

     

    [展开全文]
    念儿707 · 2017-06-29 · 鼓励的策略:用正向、积极的话鼓励孩子 0

    合理的行为结果运用的原则:

    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目的

    • 情绪:孩子真的很伤心时,运动积极倾听来缓解
    • 孩子想控制父母,运用行为

    态度温和但不过于保护

    态度坚定行为一致 

     

    [展开全文]
    六月的风 · 2017-06-16 · 行为结果的运用 0

    惩罚与行为结果不同:

    • 相关性:related
    • 尊重:respect
    • 合理:reasonable
    • 预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

     惩罚注重的是个人权威

    合理的行为结果注重的是对孩子要尊重,学习社会规范

    惩罚是看个的心情好坏,跟孩子的错误没有关系

    而合理的行为结果直接针对不良行为 

    惩罚是责备过去的行为,而合理的行为结果则着眼于目前和未来行为的改善

    惩罚注重的是人身攻击,而合理的行为结果则对事不对人,当事人的自尊并不因此受伤

    惩罚注重的是权威,而合理的行为结果则允许小孩有选择的权利

    惩罚注重的是威胁的语气,而合理的行为结果法是以平静、尊重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展开全文]
    六月的风 · 2017-06-16 · 惩罚与行为结果不同 0

    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法

    行为结果法:放弃控制   

                         尊重孩子    

                         信任孩子的能力

                         允许孩子犯错

    自然的行为结果法:

     

    [展开全文]
    六月的风 · 2017-06-16 · 区分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0

    鼓励帮忙孩子建立自信,形成我能行,我可以做到,乐学--我能行--自信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如何让孩子乐学?

    自愿重复:驱力型

       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去做,为外驱力

      为了鼓励自愿行动,为内驱力

    被迫重复:狼追型

    好习惯养成:

    需要多少时间:21天可以学会这项技能

                           180天养成一个习惯

     

    [展开全文]
    六月的风 · 2017-06-16 · 鼓励的策略:用正向、积极的话鼓励孩子 0

    鼓励的原则:

    • 肯定个别能力
    • 避免说令人沮丧的话
    • 从自我鼓励开始
    • 避免使鼓励打折:yes```but ````句式
    [展开全文]
    六月的风 · 2017-06-15 · 鼓励的原则:避免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 0
    •  鼓励和称赞是不同的

     

    [展开全文]
    六月的风 · 2017-06-15 · 鼓励的意义:认识鼓励和称赞的分别 0

    有效的亲子沟通

    情绪:喜,怒,忧,思,悲,恐, 惊

    如果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用积极倾听+问题解决的方法

    如果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我们用“我的信息”方式。

    沟通三部曲:接纳:允许对方的表达自己的感觉

                         反映 :把孩子的感觉用家长的语                                    言说出来

                         讨论:

     

     

    [展开全文]
    六月的风 · 2017-06-15 · 真诚地表达内心情感 0
    • 1
    • 2
    • 3
    • 尾页
  • 授课老师

    王宏老师

    中小学特聘教育专家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xet_cbb1c56106 完成了 鼓励的意义:认识鼓励和称赞的分...
    xet_cbb1c56106 开始学习 鼓励的意义:认识鼓励和称赞的分...
    xet_cbb1c56106 完成了 真诚地表达内心情感
    xet_cbb1c56106 开始学习 真诚地表达内心情感
    一心咨询 完成了 孩子不当的行为目的和处理方法

相关课程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8位一线心理师实战经验分享,打通实务成长关节!

8位一线心理师实战经验分享,打通实务成长关节!

  • 61人报名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送给青少年心理工作者的31堂课

  • 1199人报名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成为家庭治疗师的25堂课

  • 2135人报名

戴志强:春晖父母学堂——怎么给孩子读绘本

戴志强:春晖父母学堂——怎么给孩子读绘本

  • 75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