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心理网
    • 首页
    • 课程
    • 专题
      • 「朱言·建瓴」朱建军视频专栏
      • 心理危机干预与创伤辅导
      • 性少数群体专题
    • APP
  • 首页
  • 心理咨询流派/技术
  • 本土心理
  • 朱建军:回归疗法必备理论基础
  • 回归疗法必备理论基础
  • 朱建军:回归疗法必备理论基础

    回归本性,探寻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 价格
    • ¥ 991.00
    • 1123人

      已加入学习

    • 学习计划

    学习有效期 365 天(随到随学)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 介绍
  • 目录
  • 笔记 (0)
  • 评价 (0)
    • 课程还未发布,不允许加入和购买
      • 介绍
      • 目录 免费
      • 笔记 (66)
      • 评价 (41)
    • 回归疗法概述
    • 回归疗法--导读
    • 下载
    • 下载
    • 排序: 最新笔记
      • 最新笔记
      • 点赞最多

    焦虑 :

    特殊情绪是混杂的情绪 ,以不存在的担心,主导情绪是恐惧

    存在感任何一种方式都是不可持续的  ,焦虑带来循环,循环后焦虑却越来越大。

    焦虑循环圈有6个环节。

    焦虑、欲望 、策略 、检验、

    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

    欲望是对未来的希望。但是包含不合理的期望。

    策略:为了世界按我的愿望存在而采取的手段,让世界转化后按照我的方式走。

    检验:行动是否完成了,行动是否实现了策略,策略是否满足了欲望,欲望满足后,焦虑是否减少。

    每个人都在寻找不同方式的存在感。男人喜欢美女 美女可以给你生孩子,延续是生命。 骷髅可以提醒你死亡。 如果你不怕死,那么很多就不怕了。还是可以寻找存在感,我死但是我让很多人记住。

     

     

    [展开全文]
    梦超 · 2018-04-24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展开全文]
    大圣 · 2016-06-17 · 该任务已被删除 2

    我爱故我在!

    存在感,和孩子嬉戏,大孩子带着弟弟用棍子打我,我愤怒了,觉得孩子不知轻重,不懂得尊重人,直接上升为不孝,把他狠狠训了一顿。

    这与我的焦虑有关,可是我该如何去理解这个事情,我该如何去改变自己?

    [展开全文]
    雨飞的燕尾 · 2016-05-16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存在感任何一种获得方式都是不可持续的

    [展开全文]
    柳小米 · 2016-05-08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1、焦虑源于存在感,这需要一系列的行为来确认,而这些行为是不可能永远持续的,而这种不可持续又会引发更大的焦虑感。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也就会产生欲望,甚至是不合理的期待,并希望可以通过一系列作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作为包括:策略、行动、检验、诠释。

     

    2、这一系列行为又有可能产生新的情绪,这些新的情绪混合起来经过诠释后又可能产生新的焦虑,进而产生新的循环。

     

    [展开全文]
    鄒翔 · 2016-05-02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焦虑循环圈

    1 存在感任何一种获得方式都是不可持续的。

    我XX故我在,总有种种原因导致XX受影响,不能一直保持XX,不能保持XX刷存在感,就会产生焦虑。

    2 焦虑带来循环,循环后焦虑会越来越大。

    3 焦虑循环圈有六个环节。

    焦虑、欲望、策略、行动、检验和诠释。

    (1)焦虑指以对“不存在”的担心为核心的多种情绪构成的复合情绪。

    这些复合情绪其中主导情绪是恐惧,即害怕失去存在感。怕死都是怕失去存在感。是一种未来会失去存在感的恐惧。

    (2) 欲望 是一种不满足感,人们希望满足欲望,从而减弱或消除焦虑,获得满足感。欲望中都包含不合理的期待。

    欲望是对未来恐惧的事情不要发生(失去存在感)。希望永远保持存在感。但是自己知道这个不可能发生。所以就需要想办法行动让外界满足自己的欲望。

    (3) 策略:试图根据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找到一种转化的方法,让世界转化后能满足自己的欲望。策略构成之后,可以进一步做出计划。

    这个策略中需要自己学习很多的知识,设想计划来影响世界。然后开始行动。

    (4) 行动:是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的对话。是验证策略设计是不是适合于外在世界。是实现,只有行动能实现真实的转化,有可能满足欲望。

    完全的满足欲望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感一直存在的欲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5)检验:是一个和标准比对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

    行动是否完成。

    行动是否实现了策略。

    策略是否满足了欲望。

    欲望满足后,焦虑是否减少。

    。

    (6)诠释:诠释结果构成信念。

    诠释的内容:

    焦虑由什么情绪组成。

    我是什么样的人。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我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行动检验结果会得到一些结论,根据这些结论来解释策略是否正确,是不是被阻碍或者自己策略不对等等,然后会产生一些信念,是不是自己比较笨不能制定好的策略等等。

    这些环节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情绪,比如策略不正确,诠释结果自己是自己笨蛋,废物,然后产生焦虑,这个焦虑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比如希望自己变成天才,计划变成天才,然后行动变成天才,下一圈开始,比如变成天才需要培训尚可,需要钱,又会有赚钱的焦虑,然后再下一圈。

    然后焦虑会越来越大。

    [展开全文]
    xianfe · 2016-04-25 · 该任务已被删除 4
  • 授课老师

    朱建军老师

    意象对话创始人

    最新学员

    学员动态

    陈翠 开始学习 回归治疗方法
    陈翠 开始学习 回归治疗方法
    陈翠 完成了 回归治疗原则
    陈翠 开始学习 回归治疗原则
    陈翠 完成了 内和外

相关课程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大师带你学心理学

  • 977人报名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朱建军专栏:朱言·建瓴

  • 17621人报名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精华回放

  • 4187人报名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讲师招募
    • 新手指南
    • 服务条款
    • 网站注册
    • 购买课程
    • 常见问题
    • 课程支付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银行转账
    • 优惠券使用
    • 售后服务
    • 售后政策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结业证书
    • 友情链接
    • 成功之道
    • 1879计划
    •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课程存档 课程内容版权均归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京ICP备15037598号-4 Powered by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