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空难、恐袭、地震等灾祸考验了人们,同时也见证了人们的团结、坚强和勇敢。在哀悼中有祈福,在悲恸中有团结,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2016和平美好。在做咨询师以来多位平日很关注我们亲子类心理信息的粉丝会留言说:“如果孩子的父母在灾难中去世,该如何和孩子提起他们的父母亲?”虽然这个话题很残酷,但我们作为父母,或仅仅是作为一个“大人”,我们一定要学习,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和打击面前(比如自然灾害、亲人病危或病故、意外死亡、失踪等),该如何保护一个孩子的心灵不被伤害。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面对灾难,又会怎样表现他的害怕、无助和悲伤呢?

    学龄前(3~6岁)

  1、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2、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多 “魔法思维”,他们会以为他们做了什么或想了什么造成了这件事。

  3、他们认为死亡是可以返回的,他们认为他们做什么可能死去的人就会回来。

  4、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身体症状, 例如肚子疼。这其实是表示他们需要关爱。

    儿童(6~12岁)

  1、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行为退化到以前,或者表现出问题。

  2、如果他们特别活跃可能表示他们希望回避那些还无法把控的感受和情绪,甚至是不敢去体验的情绪。

  3、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有身体症状, 例如肚子疼。这其实是表示他们需要关爱。

  4、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死亡有具体的概念(例如人不会感到疼了)。

    青少年 (13~19岁)

  1、青少年对死亡有抽象的概念,有些人开始思考死亡后的“后世”。

  2、可能会把事情理想化或浪漫化,这反而使得悲伤更痛切。

  3、即使这个年龄阶段也可能会出现身体症状,表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4、他们受到同龄人对此事的反应影响。

  5、他们感受到很强烈的愤怒,内疚及情绪抑郁。

    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对6岁以下的孩子,建议可以用童话比喻、绘本故事等来回答孩子“爸爸(妈妈)去哪了?”等的问题,比如回答“爸爸(妈妈)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一团乌云,挡住了太阳,就看不见回家的路了,他(她)迷路了,我们暂时还去不了他们那里,他(她)正在努力寻找回家的路,咱们去请太阳公公去帮帮忙。”不仅如此,为了帮助宝宝们更好的面对接下来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回答之后,还需要加上一段转化:“太阳公公很温暖,不管爸爸(妈妈)在哪里,他都会代表我们一直陪着爸爸(妈妈)的,宝宝放心。”

  另外,请学习和掌握下面的技巧帮助孩子应对灾难:

  1、要经常向孩子表达你的爱和情感。

  2、经常和孩子确认你们现在很安全,并且强调你们还是一家人。

  3、限制看电视或接触灾难事件,对幼儿来说,新闻时段报道灾难时不要让他看。

  4、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倾听,不要随意打断,不要判断(例如:这样不好);帮助小孩子学习用词汇表达他们的感受,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准备好也不用逼迫他们去谈自己的感受。

  5、家长愿意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确保你给到的信息是孩子可以懂的。

  6、和孩子互动中,不要忽视已经发生的事实,和孩子谈论发生的事情。这为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行为榜样,并且让他知道他的感受是真实的,他正经历的是不容易的。

  7、让他们了解糟糕的事情发生后,他们生气,情绪低落是正常的,并且这些情绪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

  8、允许孩子哭泣,或伤心。不要过度期待孩子勇敢或者要坚强。

  9、当孩子行为变回以前了,例如已经不尿床的又开始尿床,不要羞辱孩子,不要训斥。

  10、孩子临睡前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

  11、如果孩子有最喜欢的东西被带走丢失,例如照片,玩具,他们会悲哀伤心,要允许这些情感。

  12、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家里活动,在严峻的现实中留出一个空间,用更多的愉快回忆代替恐惧和悲伤。

  13、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发生变化,要及时和老师沟通。

  14、照顾好你自己,这样你才能照顾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