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主题:
催眠结合CBT治疗抑郁症
认知催眠疗法(CH)
CH的有效性
临床和研究意义
什么是认知催眠疗法
将CBT与催眠结合的整合心理疗法
符合心理疗法整合研究协会的整合心理疗法同化模式标准 简称为ch
CH是基于循证的
CH增强了疗效,当跟其他的方法结合后,就会看到效果的增强
有证据表明在以下疾病中其发挥增强效应:
焦虑障碍、记性应激障碍
暴食症、慢性疼痛
偏头疼、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什么是心理疗法的同化模式
一个将心理治疗方法整合的观点,维护理论的中央立场,但从其他流派中吸纳技术。
它是在某理论指导框架下整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并实现最大的灵活性和最大效应的最佳模式。
心理疗法的同化模式
此模式为研究催眠提供了一个累积效应设计的范例
累积效应设计是:
研究催眠疗法与起亚心理疗法相结合的累积效应的策略
ch符合整合心理疗法的同化标准模式。
比如有人有抑郁,这些人在量表指数是非常严重的,但是用cbt去治疗,10周以后,从抑郁76转变到20的数值。 用同样的疗法,10周之后,从抑郁指数76变成了5,而5是正常范围的,由此可见,疗法的结合会让效果增强。
催眠结合CBT治疗抑郁症的原理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扭曲导致抑郁
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认知神经科学"信息处理及现代情绪理论等方面的证据均支持这项假设
Alladin 认为认知扭曲或消极的沉思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催眠
提出抑郁症是由消极自我催眠或消极沉思导致一种适应不良的解离或消极的恍惚状态
为什么将催眠与CBT结合
- CBT为整合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 催眠没有精神病理学的理论和改变行为
- CBT是研究最多的心理疗法
- 认知行为疗法是基于证据的
- CBT整合各种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 随着CBT的大型数据集成,催眠的累加效应很容易研究
有关抑郁中消极自我催眠或沉思的研究总结
加剧负面情绪
增加抑郁症状
强化负面偏向的
降低解决问题的能力
削弱动机和抑制工具性行为
损害专注力和认知
增加压力和问题
认知催眠疗法的要素
1.cbt
2.催眠疗法(催眠是很复杂的,它包括了很多要素在里面)
催眠诱导
正性情绪诱导
意识扩张
自我强化
自我催眠
3.发展抗抑郁路径
4.催眠状态下的认知重建
5.行为激活和正念
CH作为心理疗法整合的同化模式的临床及研究意义
CH为心理疗法提供了一个以证据为基础的多元模式
进一步评估CH可完善抑郁症的治疗
CH为研究催眠和其他疗法与CBT结合的效应值提供了一种累积模式
这种实证研究方法将增加催眠或其他引入疗法的可信度,支持其作为各种障碍的心理治疗的重要补充疗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