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天天心理网11月8日微课《朱建军回归疗法: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由常春藤心理联盟文字整理,并获天天心理网授权发表。仅供参考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微课音频,点击学习:《回归疗法:探寻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1、发现金子

  回归疗法可以说是我和曹昱老师一起创立的一种疗法,但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 可不可以说成是,回归疗法降临到我们两个人身上? 因为我觉得,任何比较大一点的创新,实际上都不是人有意识思考的一个产物。 虽然我们要思考,但仅仅是思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灵感的降临。 在2009年左右,我和曹昱在研究焦虑问题的时候,突然有了这样一个灵感,然后初步构建了回归疗法的框架。从那之后,进行了回归疗法的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自己就感到非常地有收获,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疗法,所以就想把它分享出来。 如果我把这个疗法说成是“我和曹昱两个人制造的一个制品”,那我们两人也未免太骄傲了。 这么好的东西,它不是我们制造的,而是我们发现的。

  就像一个矿工挖到金子,这个金子不是他们制造出来的,这个金子是被他们所发现的。

  很幸运,我们发现了这个金子,所以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金子。

  

2、回归疗法的价值

  回归疗法的价值在哪里? 为什么世界上有了这么多疗法之后,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回归疗法呢? 我觉得回归疗法一个最大的价值,就是它有一个非常大局的视角——非常全面的、俯瞰的、整体性的视角。 它不是仅仅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而是关注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给我们整个的人生提供一个洞见。

  回归疗法在“帮助大家去反思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方面的作用,我觉得很难被其他疗法轻易取代。回归疗法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的包容性特别强。种种不同层次的、不同问题的、不同性格的、不同特点的,不同人的各种需要,都能在回归疗法中有一个位置,找到一个解决它的基本的思路。回归疗法是一个特别有潜力、可以继续发展的疗法,所以我觉得所有现在跟我一起来听这个课的各位,你们见证了一个新的疗法出生的阶段;如果你们想的话,将来你们可以加入到它的成长阶段,它会有很大的成长性。

 

3、回归疗法的基本理论(1+6+4

回归疗法是建立在一个什么基础上?它的基本的理论是什么?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可以记三个数字,1,6,4。 1个感受,6个环节,4个界。

(一)1个感受

  这“1个感受”是什么感受呢? 焦虑。这不是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所带来的焦虑,而是说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不管他是什么样子,其实在他的内心中都有他的焦虑,既不同的人都有他的烦恼。 由于每个人都有焦虑,所以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帮助自己去缓解、甚至彻底解决焦虑的方法。不过这些焦虑是从哪儿来的呢? 回归疗法挖到最根儿的时候,我们发现,所有焦虑背后、最深的那一个焦虑是:我们需要存在感,但是这个存在感又没法得到。所以焦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所带来的一种基本的焦虑。这个问题又带来了一个跟存在感有关的问题。 那什么是存在感呢?或者什么是我们得不到的存在感呢? 实际上,回归疗法最核心的东西是我们需要有一种“感觉到自己存在”的这么一种感觉。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我的存在感”(我把它在这说出来,就不讲它的证明过程了,因为证明过程太长了)。 但是生活中的种种事情,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体会到的一切,都指向了另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稳定不变的我。

  这样的一种矛盾,就会引起人的一种焦虑,就是“我需要想种种办法,让自己能够有存在感”。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二)6个环节

  这个循环有6个环节组成。这六个环节分别叫做:焦虑、欲望、策略、行动、检验和诠释。

  人在最单纯地去追寻【我在】这样一种存在感的时候,他所碰到的焦虑就是“我发现我没有办法证明【我在】 ”这样的一种焦虑。

  这种焦虑我们叫它“存在焦虑”。 在过去的心理学中,存在主义心理学其实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给出一个终极的答案。 当人有这样的焦虑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个欲望。 什么是欲望呢? 欲望是趋向某一个方向的驱力。 比如说我们有一种存在焦虑,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欲望,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证明我们存在、我们希望感受到存在。 为了实现这个欲望,我们就必须得有一个办法,在这个时候人就会寻找策略。即,欲望向我们指出了目标,但是后面我们必须得有策略来实现这种目标。 在最原初的时候,人类想让自己有一种存在感的策略是什么呢? 我用一个最简单的句式说,就是他心里面会有这么一句话叫“我怎么怎么样,故我在。” 在这句话上,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

  有的人想的是“我思故我在”,有的人想的是“我爱故我在”,有人想的是“我行动故我在”,有的人想的是“我被看到故我在”…

  这些不同的话,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证明自己存在的策略。 为了让自己有存在感,人就会有一些行动

  比如,“我思故我在”的人 就不断地思考,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他自己觉得获得了存在感;“我爱故我在”的人 就会寻求爱,在他感受到爱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自我的存在感。 想理解这个,其实你可以想一下:当人临终的时候,他回顾自己的一生,什么样的人会觉得他的一生过得很满足呢?

  就是他发现他在这一生中他存在过,他有过一些事情让他有存在感。 不光是临终,其实人的终生都在做这件事情,这就是人的行动。

  由于人的策略不一样,所以人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行动。 当一个人做完了一些行动之后,后面他就会很自然做一件事情:检验。 就是说我是不是按照我的策略去做了我的行动?效果怎么样,它是不是使得我那一个策略实现了?然后自己去感受一下:我感觉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了吗? 都需要有这样一个检验。 这不是有意识去做的,而是人自动地就会在心里面这样去做。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 其实我们做的任何事情,我们都会在自己心里进行一个检验:我这个做得怎么样?做完了以后,是不是像我预想的那样子很舒服?它满足了我们的欲望没有? 如果感到欲望被满足了,人的焦虑就会得到缓解,就好像没有那么焦虑了;但如果这个欲望没有满足,它就会有一种持续不断的焦虑和紧张。 在这样的一个检验之后,人会产生很多的诠释。

  如果他得到满足了,他就会说“看来我做这个是对的,看来我做成了这个是好的”,然后他就会有一个对自我的高评价;如果他没做成,他就会有一种懊恼,他或是觉得自己不行,或是对世界有一种消极的看法。

  总之他会产生种种这样的一些诠释,在这里我就不细讲了。 但即使是这种最单纯的“我思故我在”或者是“我爱故我在”,通过这个来获得存在感,它也还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呢? 因为“当你不思“的那个时候,或“当你没有在爱中”的那一些时刻,你就会感觉到焦虑,你就会感觉到失去了存在感。 所以焦虑并不会被完全消除,还会有一些被遗留下来。 或者说,在你行动的时候,你暂时地“乐而忘忧”,没有那个焦虑了。

  但是你不可能永远地这样做下去,你总有死的那一天。当你死了的时候,在那个时候你没有可能再去爱、没有可能再去思考、没有可能再去行动,那么存在感又从哪儿来呢? 所以焦虑还会再生,它有像这个铲不完的草一样,它就会再生出来,我们就会走入下一圈的循环。 回归疗法认为,实际上在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

  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没有成功地获得满足,没有成功地削弱我们的焦虑,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失败。 那我们就会有一些新的消极情绪产生,这些消极情绪,又会被掺到原来的焦虑里面,使那个焦虑变得越来越强。 或者说有的时候,在循环的过程中,我们在某一步发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那么它也会使得这个循环的效果不好,然后产生了更强的焦虑。 总的来说,当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得很好的时候,我们无非是暂时缓解了焦虑;而当我们有做得任何不好的时候,它都会积累起来,成为更多的焦虑。 所以很可能,人就会越来越走向一个更不幸的、焦虑更多的一个状态。 这样,人会逐渐地走向一条心理越来越消极、情绪问题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多的一个方向。 有的人可能堕落得慢点,有的人可能堕落得快点。 小孩为什么一般心理都比较健康?人之初为什么性本善?长大之后,为什么我们很少能有孩子那种单纯的幸福了呢? 是因为在这一圈一圈的循环中,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错误认识、错误行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种种消极情绪。这些情绪都会掺进来,使我们的焦虑变得更大。

(三)4个界

  回归疗法把这个循环中,走在不同区域的人分成了四界:在界、营界、守界、溃界。 [在界的人],从我们一般人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已经是一些心理很健康很健康的人了。 他们像是好多心理学家说的“活在当下”的样子。

  在每一个当下,他们都按照自己获得存在感的方式去生活;然后在这种生活中,只要他在做,他们确实在每一个当下就会有满足。 所以整体来说,他们的焦虑不是很多,他们的焦虑只是那些最基本的存在焦虑。 比如说一个[在界的人],他可能会想“我思故我在”,然后他的一生中,他就当一个哲学家,一天到晚思考。在这个过程,实际上他的焦虑很少。 比如说一个艺术家,他觉得“我看故我在”,然后他就到世界各地去看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这个看的过程中,他还是蛮幸福的。 所以总的来说,[在界的人]心理是很健康的。 但是即使是他们,也还是有一些存在焦虑的。 [在界的人]是活在当下的,但是大多数人很难总活在当下。 因为我们会发现,我们想实现自己的目标,总还是需要一些客观的条件。

  即我们总想能够幸福的生活,总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幸福地一辈子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好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条件才行。 比如说你想当一个摄像师,一辈子去拍照,看各种各样的东西,就这样快快乐乐地活一辈子,这是一种很好的[在界生活]。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拍下来的照片,能不能卖钱? 如果你拍下来的照片,卖不了一分钱,你靠什么生活? 这就是一个条件。 如果人发现,我们必须为自己的[在界生活]去寻找很多的条件和资源,那他就必须要做很多 作为条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不见得自己在这个事情里能获得更多的存在感。 当人不断地去为了寻找这些生活的条件而去行动的时候,有的时候人就会出现一种现象:他忘了他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把寻找条件的活动当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比如说我喜欢的是很幸福的、很有爱的生活,我觉得我只要能够和我爱的人在一起,我就会很幸福。但是我总要挣钱吧,于是我去挣钱。 但是有些人,可能他就想:既然我要挣钱,我就要挣更多的钱。于是他就挣更多的钱。后来他就努力挣钱、努力挣钱,他把时间全花在挣钱上,结果反而没有时间和爱的人在一起了。 所以这个“营”是经营的营。他在不断地经营,或者叫营生,靠“营”来获得生存资源。 这还算好。如果不好的话,就叫做蝇营狗苟,就是为了生活放弃了很多自己珍惜的东西,那就更不好了。 所有这些都是[营界],好一点的营界,或者是差一点的营界。 苏轼一首词里面有一句话叫做:“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这句话翻译成回归疗法的说法就是,“在[营界]生活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地成为我自己,然后我很希望我能够忘掉这些[营界]的生活,去过[在界]的生活”。 

  [营界]的生活是很累的,一个人不断地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然后不断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很想让自己成功,但是经常会失败。 在这种失败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又会掺到原来的焦虑上,然后变成更大、更强的焦虑;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中,再去解决这些焦虑;而在这个解决的过程中,又会出现种种的问题。 就是雪球越滚越大,焦虑越来越多。 只有少数非常成功的人,才能够维持在[营界]比较靠上的位置,就是至少在[营界]比较成功。 但是那些比较失败的人,他们就会越来越痛苦,越来越痛苦,出现很多很多的心理问题。 有一些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找心理咨询师问,“我碰到什么什么情况怎么办,什么什么情况怎么办”,其实他们碰到的都是[营界]的问题。 这些在[营界]挣扎的人中,特别是特别失败的那一些人,他们到后来就会反复遭受挫折,反复遭受挫折。 他们会在有一个时刻,就会产生一个心理上的质变:好像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了。 在这个时候,他们做的就不是在追求成功这件事了。而是一种,“反正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可能很难成功了,我也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了,但是我希望我自己不要太难受,我希望能够想一些办法,能让自己的心情别太坏”。 其实心理咨询中那一些神经症的人,他们都是这样的。 神经症有好多的定义,但从我这些年的咨询经验中,我得到的定义是:他们像阿Q一样,他们已经把全部或者是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解除自己的消极情绪上了,而不是用在怎么把这些精力用在去追求更多的成果或成功了。所以这些人的位置就叫做[守界]。 

  在[守界]中,稍微不那么差的位置的人,他还能够通过种种的防御机制、种种的自欺、种种的这种阿Q方法,还能够基本让自己维持一个平衡。 但是,如果他连“维持自己平衡的工作”都做不好的话,他就会继续往下堕,然后有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这种心理问题大到他自己完全没法掌控的时候,他就会崩溃。那个时候他就进入了[溃界]。 大体上来说,我觉得重性的精神疾病,比如说像精神分裂症,像严重的精神病性的抑郁,像这种偏执等等这些人,他们其实已经进入了[溃界]。 在[溃界]的人,他实际上已经连让自己情绪稍微好一点的能力都没有了。 他会陷入一个持久的、非常严重的痛苦之中。这些人非常可怜,所以他们的唯一的欲望就是让这一切停止吧。 因此,实际上,他们在精神上或者是肉体上就走向了死亡,因为他们以为死亡就能停止了,他没有别的好办法了。

  

4、回归疗法的作用

  回归疗法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回归疗法可以帮助人看到自己的状态:看清自己是在哪一界,看清自己这个循环是怎么循环的,自己的焦虑是什么,自己的欲望是什么,自己选择了什么策略,自己在行动上有什么样的表现,自己怎么去检验并得出了什么样的诠释或自己最后形成了怎么样的三观。 回归疗法有很多的具体的技术,可以帮助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甚至可以很细致地让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我自己特别喜欢回归疗法的一点。 我觉得和其它疗法相比,回归疗法能够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帮助来访者穿越一些具体的困难或小问题(比如“孩子不读书了”,“自己挣钱少了”,“女朋友吹了”,“有点强迫了”等等),从而能够看到自己的人生本质上处于怎么样的生活。 可以看到自己那种很深的问题,像是“自己这一辈子在干什么”;在这个基础上,人会有所领悟。 如果悟性比较好的话,有的人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悟到了,看到自己干的很多事情,实际上是在做什么;然后看到自己是怎么把自己漩入到这样一个消极的循环里的;然后他就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超越——超越他原来的那种消极的循环。 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红楼梦》考证和分析的书。 按说我写那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没有把它当成心理学的书去写,我就是想分分心,做点有意思的事然后就去研究研究红学。 但是那书写出来之后,我却发现它正好是回归疗法所做的事情。 贾宝玉在大观园里,实际上在不断地观察所有人的人生。 最后他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看到不同人的不同人生生追求的背后是什么。 他有一个特别像我们回归疗法的做法,既一个特别大局观的做法。所以我顺手写了一本《红楼梦圆》的书,希望大家可以看一看那本书,这可以当作是回归疗法的参考书。 在做回归疗法的心理干预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原则和一个方法。 我们认为,一个人要想从一个“比较差的一界”上升到一个“相对好一点的一界”,它有一个前提:你先在你现在所在的这一界里面,从底走向顶。 就比如说一个人是在[守界],也就是说他是在心理防御特别多的这一界。如果你连心理防御都做不好,你想回到[营界]其实是很难的。 因为你那么多的消极情绪在那儿,如果去做[营界]的事,估计你还是会失败。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先去帮助他消除一些以前积累的消极情绪,并且帮他一起学会更好地情绪管理,这样他才有能力先来到[守界]的上层。 然后从[守界]的上层鼓起勇气来回到[营界],再去追求人生想要的东西,去追求成功。 而如果一个人在[营界]还是很失败,他很难回到在界。因为他会幻想“我要是有更多的成功我就会幸福了”,但他不知道真正的幸福并不仅仅是成功就能带来的。 有了成功这个条件不见得人就会幸福,他不见得懂得那些东西。所以在[营界]的下层挣扎的那一些人,很难到达[在界]。 比如说《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他是在[营界]很成功的人。比较幸运的是,他生在一个很富有、很有地位的家庭,所以很多大家在[营界]所碰到的那一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 但同时他又不是一个很低俗的人,他对生活有敏感的感受力。这种时候,他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是有问题的。 这种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就是人生意义问题,人生存在感问题,这种“世间一切不能永恒”所带来的那种焦虑。 于是他就进入了[在界]。他不是追求那一些现实中的成功,或者是什么东西,而是去面对一些最基本的人生问题。 所以回归疗法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步骤:

  先在某一界中帮助一个人提升,当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再去帮助或者引导他们跃升到上一界,最理想的结果是让他们进入到[在界]。如果达不到的话,我们能让[守界]的人回到[营界],也是一个很好的成功了。或者说我们能让[营界]的人,能从[营界]比较失败的地方,来到一个比较成功的[营界]上层的地方也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回归疗法有好多方法。比如说在6个环节中,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检验”这一步,我们标准的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标准太高了,人就会总觉得失败,带来很多的消极情绪,然后带来好多的心理问题。 标准太低了,人又容易不求进取,浑浑噩噩,导致在社会上有很多的失败。 这里面就有一个在“检验环节”怎么样去做的一些方法。 因为时间关系,在这里就给大家做一个基本的介绍。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会给大家继续做介绍。

  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可以去听一下天天心理网,回归疗法的24节课,因为那个会讲得很细;回归疗法的书稿,现在也已经交给出版社了,可能明年初会出版吧,到那个时候也欢迎大家去购买。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答疑

问题1:从回归疗法角度看,为何孩子上四年级后学习提不起兴趣?

  朱建军:其实孩子更是在[在界]生活的,而家长基本都在[营界],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一般是比家长更好的。 所以孩子做事情是凭兴趣,这个是更让人有幸福感的,对人心理健康是更有益的。 其实即使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一个孩子,如果真的对学习有兴趣的话,其实学习并不是一个多难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多苦的事情。 我小时候特别讨厌的一句话就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因为我觉得学习应该是幸福快乐的事情才对。你看那一些下棋上瘾的人,他们绝对不会说“下棋无涯苦作舟”。 小孩天性是爱学习的。但是因为家长、老师、社会,都是用[营界]的方式去教育,而不是真正地让孩子去把学习作为一种人生的乐趣,而是特别注重“你必须有什么什么样的效果”,这样压力就很大。 而且不在于压力大,关键是焦虑很大。 这种焦虑导致孩子也跟着焦虑,焦虑更多了之后,学习的兴趣当然就下去了。 这是一个很难办的问题,很难解决,因为牵扯面很广。 家长说“你告诉我不焦虑,不焦虑行吗?不焦虑可能我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 哎,这个我也没有办法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来说服这些家长。但是实际上,讲真,如果孩子能够保持一个学习兴趣,别让他的兴趣全部被毁了,将来对他考大学是更有力的。 如果我们用回归疗法去做的话,我们会带这些孩子的家长去先看他们自己的焦虑是什么,然后缓解他们的焦虑;如果他们的焦虑减少了的话,实际上他们的孩子也就更容易在一种相对低一点的焦虑环境中学习,反而更容易有学习兴趣了。 

问题2:从回归疗法来看,一个人的价值感很低,是怎么回事,怎么来解决? 

朱建军:在回归疗法中说,如果一个人的价值感很低,我们会先看他是在哪一界,就是他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价值感低。 一般来说,如果是在[在界],他的价值感都应该还不错,所以我估计这个提问的人,应该说的不是[在界的人]。 在[营界],价值感低,主要是失败导致的。就是他在生活中、在追求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失败,这就会使得他去把自己的价值变低了。 那如果在[营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去看他[营界]的循环圈,特别是会看他从策略到诠释这几步。 因为如果他的策略是不好的,那他就必然会导致很多的失败。 我们让他,去通过他的行为反观他的策略,发现他策略中的问题,然后改善策略。他成功多了,他的价值感自然就会提高。 或者说我们看看,他在行动环节中,是不是行动的方式不对。 或者我们看一看,是不是他的在检验的过程中,他的标准太高了。因为有些人在检验的过程中,设定的成功标准太高,他自己的价值感就会低,因为他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失败。

  还有一种方法是改变他的诠释。就是让他在诠释这个环节中,能有一些高价值感的自我观念,就是有一些对自己评价更高的一些信念。 但这跟认知行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并不是说,直接去改变他的信念,说他的信念不合理等等。 因为我发现,直接去改变一个人的信念是非常非常低效的一件事情。 因为人的信念形成,是他循环圈前几步所带来的一个结果。如果一个人前几步发现自己失败很多,偏要让他去认为自己不是失败者,这个很没有说服力。 人是在自己的经验中学到自己的人生信念和自我信念的。 所以回归会在前几个环节上下手,比如说我们会设计一些练习,让他在这种练习上循序渐进地得到一些成功的体验,然后他们自然就会改变他们那种低价值的感觉。 这是回归疗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技术,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在地面培训上讲,但是实际上这个技术非常重要。

问题3:个案中,一个循环圈与下一个循环圈如何衔接?

  朱建军:第三个问题我没有听明白他的意思,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各个环节之间,是很自然地就会衔接起来的。 做个案的时候,我们只要看到他在他的生活中是怎么衔接起来的就可以了,并不是我们需要去做衔接的。 就像一个人饿了,他自然就会去找饭,找了饭他就会吃。所以饿了就会有欲望,有了欲望他就会想办法,想了办法,他就会去行动,这是他自然形成的。

问题4:如何提高自我觉知的能力,回归当下的能力?

  朱建军:这个问题就像如何提高游泳、跑步、举重能力,就得多游、多跑、多举,就是按照适当的方法多去练。 在回归疗法中,我们让他自己去觉察到自己的循环圈是什么样子。 我们所用的方式,有团体的,有个体的。如果是个体的人,我们让他根据我们那个6个环节,一步一步地自己去看。比如说看到自己的焦虑是什么,看到自己的欲望是什么,看到自己的策略是什么,这么一步一步地去看。 因为在现实中,如果没有6步循环圈这样的一个框架,大家想问题的时候,经常是没有那么细致得去想的。 可能好多人就说,因为我不舒服,所以我就要这么去做。

  他就忘了说不舒服是一种什么感受。不舒服可能是焦虑层面的,怎么做是行为层面的,中间其实有一个策略层。 其实他应该看一看当自己不舒服之后,自己产生的是什么样的欲望?然后选择了什么样的策略?然后再看自己的行动。这样的话就会看得更细致。 在回归疗法的实操过程中,特别强调辨析,在每一个环节中去辨析自己在做什么。这样一个过程中,他的自我觉知就会越来越提高。 比如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检验,这个检验在很多时候,人其实是无意识中去做的,不是有意识地去检验。 他其实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用什么样的标准去检验,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怎么检验。他就是发现原来是这么一个结果:真糟或者是真好。 那么当我们去告诉他,其实你内心中有一步是检验,你看一看你是怎么检验的。他就能觉知到自己检验这一步是怎么做的。 “回归当下”,我不知道这个词提问者是怎么理解的。我的理解就是,回归到[在界]的活在当下的能力。 这个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可以通过不断地去做回归疗法的自我心理调节。首先你先得到[营界],其次你得在[营界]上有一定的成功,然后你才有可能到达[在界]。 顺便说一下,其实回归疗法可以和其他的心理疗法配合着去做。就是我们在 某一个 界帮助他提高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疗法中有效的一些具体技术。 

问题5:如何区分自己感受到的情绪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朱建军:我觉得它不是回归疗法独有的问题,在做任何疗法的心理咨询的时候都有这个问题存在。 这个问题在精神分析系列的心理治疗或者在人本的治疗过程中都会碰到。在意象对话课程中也需要经常讲到这个问题。 我那个时候会花好长时间来讲这件事情,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比较简单地讲一下。 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区分? 它的前提是,人有时候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就是别人的情绪会让我们共鸣。当我们对别人的情绪共鸣之后,我们就会在自己心里面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所以就需要区分。 那么怎么区分呢? 我觉得最初练习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参加心理互助小组,或者是心理学习小组。 在这种小组中,大家感受到情绪之后,就可以把它说出来,谈出来。然后你谈谈你有什么情绪,我谈谈我这时候有什么情绪。大家把这些都说出来之后,你就能相对容易地分辨出来。 因为有时候你可能感受到一个情绪,但是觉得我自己好像没有理由有这么强的情绪,但是别人一说,你就会发现别人正好有一个什么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种很强的情绪,你可能就觉察到“原来这个情绪是他的”。 

问题6:在界、营界对焦虑的觉察与面对,和,守界、溃界“不挣扎”后的被动觉察与面对的效果是否一致?“不挣 扎”后,如何积极干预?

  朱建军:[在界]的人看到有焦虑,但是可以觉察,并且面对。我们可以把他比作是一个诗人,看着夕阳,这个时候产生的那种感觉就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的心里面是有焦虑的,但同时他也能感受到“那个夕阳无限好”。其实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就已经是很愉悦的感觉了,虽然其中也带着一点挥不去的忧伤。 [营界]的那种焦虑中,如果他能够做到面对,这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这是一种,虽然有困难,虽然有一些生活中的不如意,但是我是可以顶得住,或者说我是可以承受的。 这里面其实是有一种自信的。他的不舒服感,当然比[在界]要强,因为这个焦虑更大,更难受;但是至少这背后还多多少少有一种自信在里面。就像[营界]比较成功的那一些人,虽然他成功,但是他还是有焦虑,但是他可以顶得住。 [守界]的人的那种不挣扎,实际上是有一种失望、无奈,所以他其实是很痛苦的,比[营界]的痛苦多了,更不要说跟[在界]比了。 所以[守界]这种不挣扎,实际上是我挣扎也没有用,我就是这么无能,这样的一种很难受的感觉在背后。 [溃界]他已经完全没有挣扎的能力了。他完全就是,“我完了,我崩溃了,我心里崩溃了”,这个时候的痛苦感跟前面三界相比,那是大的不可思议。每一次我去共情这些[溃界的人],我真的都很替他们难过。 如果积极干预,在这方面我就没有办法一两句话回答了。因为真的没有办法,把一个疗法简化到用一两句说清楚,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今天咱们只能简要的介绍一下:在不同的界,我们的干预方式是不一样的。 

问题7:回归到某个曾经让自己焦虑或愤怒的事件之前和在其事件点上作处理,有何不同?

  朱建军:第七题我也没法答,我怀疑问这个问题的人,他不知道我讲的回归是什么意思。因为他这里讲的回归,所谓“回归到某一个事件之前”,应该指的是时间点之前。比如说我七岁的时候,有一个焦虑的事件,我回归到六岁去,好像是这个意思;但是回归疗法里面所主讲回归不是在时间上的回归,而是在逻辑上的回归。 

问题8: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努力也很享受这个过程,但是最后却感觉很空,很没有意义感,就是在更深的存在层面似乎还没有得到满足,是不是因为对存在感的追求产生了执着和执取,产生了人的痛苦感,幻灭感?

  朱建军:如果一个人真的是那个样子的话,那他应该感受到的就是存在焦虑,的确是因为在更深的存在层面没有得到满足。 在存在主义疗法来说,认为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勇敢的去面对它,就像知识教养一样。人生的意义只是人所赋予的,如果我们追到最后,其实是追不到“为什么有这样意义的”这样一个东西的,也没有办法追出来“人该有什么意义”的。 可能只有中国传统,道家,佛家,他们的那一些做法,才有可能超越存在焦虑。在一般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我们似乎并不需要达到对这个的超越,我们只需要让他能够有能力去面对它,有能力带着这样的一个焦虑去生活就可以了。 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问题所描述的这个情况,也有另一种可能。也就是说,他并不是存在焦虑这一层,而是说他去很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并且很享受这个各种,并不是在[在界]的那种活动,而是[守界]的活动。就是说,做事情成为了他防御自己在[守界]的这个痛苦感、无意义感、不舒适感、甚至失败感,是一种防御的手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挺享受,但是最后却会觉得很空,没有意义。 那如果是这种情况,回归疗法会在[守界]去处理他的以前所积累下来的种种的消极情绪, 这里面其实涉及一个问题,就是说其实有的时候,在不同的界,它会有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的行为模式,但是实际上是不同界的。 比如说有一些在[守界]很失败,都快要进入[溃界]的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一些人,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很无我的,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在界的人]。 所以我们单纯从一个行为上来说,这种行为我们该怎么样去处理,其实这是没有办法回答的。 我们要先鉴别他表现出来的这个行为是哪一界的。看起来很相似的行为,在不同界,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点击【注册】,可以免费听回归疗法前两章:我们为什么会寻找存在感?